榨茶油為什么要蒸(茶油壓榨還是浸出好)
1. 茶油壓榨還是浸出好
兩者相比還是油壓榨的比較好,因為壓榨油的加工工藝是“物理壓榨法”,是通過物理方法,采用機械擠壓的方式把油從原料中提取出來,這種方法的優(yōu)點是天然無污染,但是缺點是出油率低,一般原料殘油達到 7 ~ 8 %。這種生產(chǎn)工藝要求原料要精選,采用高科技天然過濾提純 技術而制成的。保持了大豆的原汁原味,香味醇厚,富含維生素E,保質(zhì)期長,且無任何添加劑,不含溶劑殘留和含皂量,是一種現(xiàn)代工藝與傳統(tǒng)工藝結合生產(chǎn)出的純天然的綠色食品。
2. 茶油浸出油和壓榨油哪個好
出油率是油茶籽榨油出油比率,普通油茶籽出油率只有14%——27%.最高只有30%。
影響出油率的因素,油茶籽的種類和榨油機。
采摘時間不同和品種,霜降油茶籽在寒露錢10天采摘含油率只有17.9%.霜降后5天采摘含油率可達28.5%。
榨油方式不同,分三種,液壓壓榨,出油率較低,螺旋壓榨,比液壓壓榨要高,超臨界萃取,出油率最高但成本高昂。
3. 茶油傳統(tǒng)土方法壓榨
茶油提取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首先選取原料,隨后將茶籽進行清洗,清洗完成后進行自然晾干;
步驟二:晾干后進行殼仁分離,并將茶籽仁放置到常溫水的浸泡,持續(xù)30-40min;
步驟三:常溫水浸泡后,再倒入到溫度為70-80℃的水中浸泡,持續(xù)2-3min;
步驟四:將茶籽仁再放入到溫度為3-5℃的低溫水中進行浸泡,持續(xù)3-5min;
步驟五:將所有的茶籽仁撈出后,進行瀝水;
步驟六:隨后將茶籽仁進行烘干處理;
步驟七:將烘干后的茶籽仁倒入鍋中,將鍋內(nèi)溫度設置為65-70℃,進行持續(xù)翻炒,直至茶籽仁變成微黃;
步驟八:將變色后的茶籽仁進行初次壓榨,并將茶油和茶籽渣分離;
步驟九:將茶籽渣進行二次壓榨,將茶油與初次壓榨的茶油混合;
步驟十:再將茶籽渣進行三次壓榨,并將茶油與初次和二次茶油混合;
步驟十一:將茶油導入到攪拌器內(nèi)進行攪拌,并將溫度設置為60-65℃,持續(xù)1-2h;
步驟十二:將茶油靜置2-3h,使油水分離,收集油層,完成茶油提取。
4. 茶油壓榨還是浸出好一點
首先,壓榨山茶油是用物理方式,就是利用高壓力,將茶籽壓碎,從中得到茶油。而浸出是用化學試劑浸泡萃取的方式。打個比方吧:壓榨法就相當于你用雙手擰濕毛巾一樣,越用力就越能擰出更多的水;而浸出法就像小時候,如果衣服上沾了不容易洗掉的油漬的時候,老一輩的人會告訴你,把衣服有油漬的地方泡在汽油里,然后再洗就能很容易的洗掉了。
其次,浸出法使用的原材料正是用壓榨法壓榨過后的茶餅,將茶餅放入有機溶劑里浸泡,然后利用專有的設備將茶餅中殘留的茶油萃取出來。
5. 茶油壓榨全過程
茶枯粉是壓榨野山茶油后留下的天然粉渣。茶枯粉中含有15-18%的天然茶皂素,茶皂素是一種天然非復方型表面活性劑,其有良好的乳化、分解、發(fā)泡功能,用茶枯粉來清潔廚房,它能快速溶化分解油污分子,使廚具潔凈如新。茶枯粉是壓榨野山茶油后留下的天然粉渣,不但不含任何有害化學成份,而且它還具有消毒殺菌的功能,能有效去除霉菌等細菌。茶枯粉,好沖又好洗,不傷手,是目前唯一一款純天然的洗潔產(chǎn)品
茶枯粉去油污的方法
1、廚房地板油污的清理,取適量茶枯粉直接灑在油污處,待分解幾分鐘,用掃把或刷子刷去油污,用清水沖洗干凈即可,如果一次沒刷洗干凈可重復幾次。
2、廚柜油污清理,按照約2匙茶枯粉泡1升水的比例清潔,無需再用清水擦第2次都可以。
3、灶臺和抽煙機是油污重災區(qū),所以三天兩天就該清理,拿塊干凈的抹布,沾取適量茶枯粉(也可直接灑茶枯粉)擦洗幾遍就光亮如新了。
4、廚房玻璃上的油污用報紙、抹布很難擦干凈??上仍诓A蠂娨恍┧?,然后用茶枯粉灑在玻璃上,過半小時再用布擦試,或用水沖洗干凈(玻璃窗較小的可以直接取下來沖洗)。
5、廚房窗戶的紗窗被油污膩住后很難清理,一種方法是先用笤帚掃去表面的粉塵,再用適量茶枯粉加水溶解,攪拌均勻后用抹布兩面均抹,即可除去油污。二是在茶枯粉溶液中加少量牛奶,洗出的紗窗會和新的一樣。需要注意的是紗窗網(wǎng)比較脆弱,要小心擦拭,不可以用大力。
6. 茶油壓榨工藝流程圖
茶油加工是在油坊內(nèi)完成的,其工藝流程繁雜,純手工壓榨。把油茶籽壓榨成茶油大約可以分為五個步驟:
首先要把采摘下來的油茶籽曬干,等殼和果肉分離后再放到蒸床上把油茶籽中殘余的水分烘干。經(jīng)過烘干完全沒有水分,就是100%干度才可榨出油來,濕度大些的要烤十多個小時,如果濕度在二十以下的油茶籽烘四五個小時就可以榨出油了。
第二步就要把烘干的茶油籽放在碾盤上碾磨加工。碾盤是整個油坊中最有特色的,與碾盤相連的是一個很大的轉輪,運用水流的沖擊力使轉輪轉動后來帶動碾盤的運行,碾盤也是傳統(tǒng)的石磨形,師傅將油茶籽倒入槽中,在碾盤上放置一定重量的石塊,在石塊的壓力下,來回滾動的輪子把槽中的油茶籽碾成粉末。
接著,油茶籽碾成粉末后,再把它倒進蒸籠上蒸。制油師傅們說油茶籽一定要蒸熟了才可榨出油來,同時這個過程也起到一個加熱的作用,加熱后的油茶粉會特別松軟,便于榨出油來。
第四步,山茶籽約蒸一個小時,待蒸熟后用稻草墊底將它填入圓形的竹篾做成的油圈之中,做成茶油餅。師傅告訴我們別小看了這個程序,在整個榨油的工藝流程中算是一個關鍵的環(huán)節(jié),每一塊茶油餅的厚薄必須相當,否則就會因為擠壓不充分,榨油就不完全。有經(jīng)驗的制油師傅可以憑感覺用鐵勺舀起適量的茶油粉進行裝包。
最后一步,榨油師傅把做好的茶油餅裝入由一根整木鑿成的油床里。這根超過百年樹齡的樟木,它是整個榨油坊的“主機”,在樹中心鑿出一個長2米、寬0.4米的“油床”。茶油餅填裝在“油床”里,裝好茶油餅后就可以進行壓榨。壓榨是整個制油工序中最耗體力,因此,這也是對制油師傅們體能的一個考驗。壓榨也是采用最傳統(tǒng)的擠壓方式,師傅們用長短、厚薄不均的木樁打入油床縫里進行擠壓,不一會兒,一縷縷細細的山茶油從油床里慢慢地滴落下來,作坊里也到處彌漫著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
整個山茶油加工工藝流程完全采取人力,不借助任何機械力量來完成,雖很辛苦,但具備有環(huán)保、天然的榨油優(yōu)勢。
7. 茶油浸出與壓榨區(qū)別
二者區(qū)別如下:
第一,性質(zhì)不同
1.浸出油:通過浸出制油過程制成的植物油。
2.壓榨油:直接壓榨油料產(chǎn)生的油。
第二,原材料不同
1.浸出油原料:主要用于生產(chǎn)低含油量的原料(如大豆,米糠等),非香精油,出油率高,濾餅殘油率低,加工能力大,自動化程度高,因此,它是國內(nèi)外石油生產(chǎn)中廣泛采用的一種先進方法。
2.壓榨油原料:主要用于加工特殊精油(如香精、花生油、芝麻油等),要求留油,出油率低,餅粕殘油高。
第三,處理方法不同
1.浸出油的處理方法:真空脫臭,去除油中固有的氣味和殘留的揮發(fā)性物質(zhì),一些油脂(如米糠油、葵花籽油)需要加入脫蠟工藝作為色拉油和過冬脫脂工藝。
2.壓榨油的加工方法:壓榨或浸出產(chǎn)生的油統(tǒng)稱為原油,作為食用油,必須精制。具有特殊風味和顏色的壓榨油通常經(jīng)過過濾、水合脫膠、堿煉脫酸、皂洗和真空脫水,如果顏色超過規(guī)定標準,應使用活性白土脫色。
第四,出油率不同
壓榨法出油率低。以油茶籽為例,5公斤干茶籽壓榨1公斤油,殘渣含油量高達7%,但壓榨出的油是天然的,沒有化學殘渣,營養(yǎng)成分保存完好;
浸出法出油率高,適合大規(guī)模工業(yè)化生產(chǎn),但是化學溶劑容易殘留,精制破壞了茶油的很多營養(yǎng)成分。
因此,壓榨法制備的茶油在營養(yǎng)保留和化學殘留方面更好,但由于產(chǎn)量低、工藝復雜,價格會更高。
知道壓榨油和浸出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