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為什么被處死(羋月傳商鞅為什么被處死)
羋月傳商鞅為什么被處死
羋月歷史上是死于公園前265年,商鞅死于公元前338年。
兩個人死的時候差了73歲。當(dāng)時的人平均壽命在30-40歲左右,所以應(yīng)該不是一個人。如果是一個人,這個電視劇很多都是胡扯的。另外這個電視劇最近很火但那是我沒看過,不符合歷史羋月傳為什么殺商鞅
秦惠文王有2個兒子,他們分別是長子贏蕩和次子贏稷。贏蕩,秦惠文王長子,為秦武王。公元前329年出生,前310年秦惠文王死,武王即位。身高體壯,有神力,喜好跟人比角力。前307年,武王與孟說比賽舉“龍文赤鼎”,結(jié)果兩目出血,折斷脛骨,到了晚上,武王氣絕而亡,年僅23歲。贏稷,秦昭襄王,秦惠文王次子,秦武王的異母弟弟,前325年出生。前307年,秦武王意外死,諸弟爭位;趙武靈王與秦國的魏冉等大臣合謀,于是得立,是為秦昭襄王,簡稱秦昭王,在位56年。前251年,昭王死,享年75歲。
羋月和商鞅誰先出來的
羋八子(羋月)先跟贏駟(秦王),后來秦王過世了才跟義渠君的。
羋月家族本是楚國的貴族,只不過到了羋月這已經(jīng)沒落了,長大后就嫁給了秦惠文王嬴駟,成了他的羋八子。
當(dāng)年羋月帶著贏稷回到秦國,秦國正處于內(nèi)憂外患下,內(nèi)憂是羋月剛回到秦國,公子們多不臣服新王,爆發(fā)諸公子之亂,讓商鞅之法處于癱瘓,百廢待興,外患就是諸國虎視眈眈等待分割秦國,所以羋月得尋找有利的靠山。
義渠人是長在草原上的,驍勇善戰(zhàn)、愛憎分明,歷史上秦國和義渠人曾經(jīng)交過幾次手,都沒有鏟除對手,后來義渠人雖然臣服秦國,但是也常有矛盾發(fā)生。同時義渠發(fā)展得也很快,羋月都看在眼里。羋月回到秦國,一方面想拉攏義渠人,成為自己的勢力,另一方面,羋月想遏制義渠人的發(fā)展。
羋月傳的商鞅
羋月又稱羋八子,楚國人,她是秦昭王贏稷的生母,在昭王秉政時,專權(quán)長達41年之久。
羋月本是楚威王的幼公主,成年后嫁入秦宮成為秦惠文王贏駟的次妃,不久誕下一子,名贏則,又稱贏稷、公子則。《史記》載:公元前306年,贏稷被立為國君,因他年幼,暫由其母宣太后羋氏代為攝政。
秦宣后羋月雖為女流,但頗有能耐,她重用同母異父弟魏冉,在魏冉的幫助下,經(jīng)過一次次激烈的宮廷斗爭,逐漸夯實了自己的威權(quán),開始了她長達41年的臨朝聽制。
羋月用計鏟除了對秦國威脅頗大的義渠絨王,毫不客氣的兼并其國。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她不惜委身侍奉義渠王,期間和他生有二子,且隱忍長達30余年,這豈是一般女子所能做到?一旦時機成熟,她毫不猶豫誅殺了義渠王,并派兵攻伐義渠國,吞并其土 。秦國從此占據(jù)了隴西、上郡、北地等戎狄舊地,并派遣大量戍卒“屯田、筑長城以拒胡” 。
史載,太后之稱謂,自羋月始;而太后專權(quán),羋月也是史上第一人。
羋月的歷史聲譽并不好,她不光深諳權(quán)謀,而且權(quán)欲極強,手段狠毒,是一位人見人怕的“母大蟲”。同時,她生活上驕奢淫逸,其淫其毒甚至不遜許多男性帝王。但她又是中華歷史上第一位執(zhí)政的女性。她在位41年(也有文獻記載是36年),能較好的貫徹、延續(xù)商君制定的秦法,使秦國的國力獲得空前的發(fā)展,秦軍更是在她的籌謀下不停地東征西討,攻城略地, 已初具王者氣象。史載,羋八子在位期間,秦“東益地,弱諸侯,嘗稱帝于天下,天下皆西向稽首”。后來的秦王贏政之所以能橫掃六國、統(tǒng)一天下,和秦孝公、秦宣太后時期打下的雄厚基礎(chǔ)是分不開的。
公元前265年10月,史上最早的女政治家、第一位專權(quán)秉政的秦宣太后羋八子去世,葬在芷陽(今西安臨潼)驪山。
秦宣太后羋八子和秦始皇究竟是什么關(guān)系呢 ?羋月嫁給秦惠文王(贏駟)為次妃,后母因子貴,成了秦宣太后。秦惠文王與宣后羋八子生秦昭王,秦昭王(贏稷)生子秦孝文王,秦孝文王(安國君贏柱)是秦王贏政的祖父,他的兒子秦莊襄王(公子楚 又稱秦異人)是嬴政的父親 。以此類推,秦惠王是秦始皇的高祖,秦宣太后羋八子是他的高祖母。
羋月傳商鞅為什么被處死了
因為在羋月傳中秦王嬴駟是非常寵愛羋月的,在商鞅的忌日里,他選擇帶羋月前去祭拜,在臨死前他選擇羋月來自己床前,交代著羋月若是以后秦朝有需要羋月的地方希望羋月不要推脫,既是信任也是托付。
嬴駟可以說是一生為秦國付出,即使殺了商鞅也用了商鞅的變法,讓商鞅做到人亡法不亡,為秦國未來的強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
羋月傳商鞅是好人還是壞人
是同一時期人物,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國歷史上繼春秋時期之后的大變革時期,又稱百家爭鳴。
羋月是商鞅轉(zhuǎn)世嗎
電視劇《羋月傳》。
第1集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二十四年,秦惠文王下令逮捕商鞅,施以車裂之刑。時值楚威王二年,太史令唐昧夜觀星象,發(fā)現(xiàn)霸星,急報威王。永巷令證實莒姬宮中確有一媵女向氏懷孕。威王大喜,認為霸星在楚國降世之后,楚國必將橫掃六國,統(tǒng)一天下。威后唯恐霸星會威脅自己兒子的太子地位,逼女醫(yī)摯對向氏做手腳,使其滑胎,但被莒姬趕到阻止?!鞍孕恰表樌Q生,竟是一名公主,威后幸災(zāi)樂禍,命玳瑁把女嬰丟棄河中,向氏奔來尋找,在水中的少司命神像下發(fā)現(xiàn)了嬰兒,楚威王看著月色給女嬰起名為羋月。4年后,小羋月看到娘親經(jīng)常望著楚威王的大殿方向郁郁寡歡,便一人獨闖大殿,和父王訴說母親對他的思念之情。羋月和商鞅是一個時期的人嗎
劇中秦王(羋月,羋姝的丈夫):
秦惠王(前356年-前311年),又稱秦惠文王或秦惠文君。嬴姓,名駟,秦孝公之子。前338年,秦孝公死,惠文王即位,公子虔誣告商鞅謀反,于是商鞅逃亡,被魏國趕回秦國內(nèi)。商鞅于商地召集其黨人,北攻鄭縣,惠文王派兵將商鞅生擒殺死后"五馬分尸"于彤,滅商君之族。
公元前325年改“公”稱“王”,并改元為更元元年,成為秦國第一王。
前311年,惠文王死,年有46,太子蕩即位。
秦惠文王當(dāng)政期間,北掃義渠,西平巴蜀,東出函谷,南下商於,為秦統(tǒng)一中國打下堅實基礎(chǔ)。
嬴蕩,羋姝的兒子:
秦武王(公元前329年-公元前307年),嬴姓,趙氏,名蕩,亦稱秦武烈王(《世本》)、秦悼武王(《秦記》),秦惠文王之子,戰(zhàn)國時期秦國國君,公元前310年-公元前307年在位。
公元前310年,秦惠文王去世,秦武王即位。秦武王生而有神力,自幼身高體壯,勇武好戰(zhàn),喜好跟人比角力,大力士任鄙、烏獲、孟賁等人都因此受到重用。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出巡周都洛邑時與烏獲、孟賁比賽舉鼎,結(jié)果兩目出血,折斷脛骨。當(dāng)天晚上,秦武王因流血過多,氣絕而亡,時年二十三歲,周赧王聞報大驚,親往哭吊。
贏則,羋月的兒子:
秦昭襄王(前325年-前251年),一稱秦昭王,嬴姓,趙氏,名則,又名稷,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異母弟,戰(zhàn)國時期秦國國君。早年在燕國做人質(zhì)。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去世,秦昭襄王與其弟爭位,遂立。公元前306年-前251年在位,為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國君之一。在位時,秦國繼續(xù)擴張。最著名的、決定秦趙兩國命運的長平之戰(zhàn),就是在秦昭王在位晚期發(fā)生的。
秦昭襄王在位初期,由其母宣太后當(dāng)權(quán),外戚魏冉為宰相,史稱"王少,宣太后自治事,任魏冉為政,威震秦國"。魏冉推薦白起為將軍,先后戰(zhàn)勝三晉、齊、楚等國,取得魏國的河?xùn)|和南陽、楚國的黔中和楚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
秦昭襄王四十一年,昭王聽從魏國人范雎的話,奪了宣太后、魏冉等人的權(quán),拜范雎為宰相,改為施行遠交近攻的策略,又在長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大勝趙軍。手下文有范雎,武有白起等能臣良將,公元前256年又滅亡西周國(此西周不是作為朝代的"西周",而是戰(zhàn)國末期的西周公國),奠定了秦統(tǒng)一戰(zhàn)爭的勝利基礎(chǔ)。
秦昭襄王五十六年,昭襄王去世,終年有75歲。
贏柱,羋月的孫子:
秦孝文王(公元前302年―公元前250年 ),嬴姓,趙氏,名柱 (一作式 ),亦稱安國君,秦昭襄王次子,秦始皇祖父,戰(zhàn)國時期秦國君主。正式在位僅3天。
贏楚,也叫異人。羋月的重孫子或曾孫:
秦莊襄王(前281年-前247年),又稱秦莊王,戰(zhàn)國末期的秦國君主,嬴姓,名楚。先秦時期男子稱氏不稱姓。雖為嬴姓,卻不叫嬴楚。秦孝文王之子。本名異人。曾經(jīng)在趙國邯鄲作質(zhì)子,后在呂不韋的幫助下成為秦國國君。其子秦始皇在滅六國、稱皇帝尊號后,追封其為太上皇。
嬴政,秦始皇,羋月的玄孫:異人的兒子.............這個不用介紹了吧 0.0
簡要的:劇中秦王贏駟——贏則——贏柱——贏楚——嬴政。省略嬴蕩后,是一路往下的老爸兒子關(guān)系。So,秦始皇是劇中秦王的玄孫,重孫也是曾孫的兒子。注:重孫=曾孫,現(xiàn)在好多人會弄錯。
羋月傳商鞅被車裂
羋月傳秦王和惠后相隔20歲左右,歷史上羋月的出生時間不詳,如果是羋月傳里面就是大18歲
贏駟生于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38年,秦孝公二十四年,秦惠文王下令逮捕商鞅,施以車裂之刑。時值楚威王二年,太史令唐昧夜觀星象,發(fā)現(xiàn)霸星,急報威王。同年羋月出生,以此計算贏駟比羋月大18歲。
羋月傳中商鞅之死片段
商鞅因為推行商君之法,觸犯皇權(quán)而被秦國大王五馬分尸。商鞅推行商君之法沒錯,但他不知變通,一意推行嚴刑重典,主張?zhí)熳臃阜ㄅc戍民同罪,讓大王覺得國家豈不是商鞅說了算,最后不得不殺了他。
商鞅 羋月
羋月與贏駟差十二歲。
1.羋月是影視劇中的虛構(gòu)人物,歷史原型是宣太后,嬴蕩之母。
2.秦惠文王,又稱秦惠王,嬴姓趙氏,名駟,秦孝公之子,戰(zhàn)國時期秦國國君。秦惠文王19歲即位,以宗室多怨,誅殺衛(wèi)鞅。公元前325年,自稱秦王,成為秦國第一位君王。其當(dāng)政期間重用賢才,為秦統(tǒng)一中國打下堅實基礎(chǔ)。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去世,時年46歲,葬于咸陽北原。
![](/static/images/biaoqian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