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根,莖,葉三部份的主要作用
一、植物的根,莖,葉三部份的主要作用
根:汲取、保存營養(yǎng)。莖:連接根和葉,運輸。葉:進行光合作用,呼吸
像蘆薈等植物的葉是保存水分
二、植物的根的作用
吸收水分和養(yǎng)分,固定植物
三、植物根的分類和作用。
復制過來的,不知道對你有幫助不
1.直根:是有垂直向下生長的主根。主根由胚根發(fā)育而來,因其著生于莖干基部,有一定生長部位,故又名定根。主根通常較發(fā)達,長圓錐狀,有分枝,主根的分枝為側側根的分枝為支根,支根的分枝為小根,小根先端部分著生有根毛,由主根、側根、支根、小根、根毛所組成的整個根系,稱為直根系。直根系是許多雙子葉植物(如大豆等)的主要外形特征之一。
2.須根:是無垂直向下生長的主根,間有也極不發(fā)達或在早期萎縮,代之而起的是于莖干基部,由多數(shù)纖細,且無一定著生部位的不定根所組成的須根系。須根系是許多單子葉植物(如蔥等)的主要外形特征之一,但亦有少數(shù)雙子葉植物(如龍膽、徐長卿等)的根是須根系的。
(二)根的變態(tài):種子植物的根,因種類不同與受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常產(chǎn)生很多變態(tài),常見的變態(tài)根有下列幾種。
1.貯藏根:著生于地下,形體肥大,內含許多營養(yǎng)物質,有貯藏作用。其主根部分常呈圓球伏(如珠子參)或連珠狀(如青牛膽);側根或不定根則常肥大呈紡錘塊狀(如淡竹葉)、掌狀塊狀(如手掌參)。
2.支持根:自地上莖干基部長出而著生于地下,有支撐植物體直立的作用(如薏苡)。
3.攀援根:發(fā)生于地上莖干上,并附著于其它基物上的一些不定根,根的先端常有吸盤以維持植物上升(如常春藤)。
4.氣生根:自地上莖干上長出、或發(fā)自莖干基部而懸垂于空氣之中,以吸收和貯存水分,在一些植物的氣生根,表面尚有菌絲層(如石斛)。
5.寄生根:有寄生習性植物的根,著生于其它寄主植物的地上莖干或根部,并有吸盤深入寄主體內以吸取養(yǎng)料(如桑寄生)。
6.水生根:垂生于水中,纖細,柔軟而內面常帶綠色(如菱)。
(三)根的組織構造:根先端最幼嫩,依次有根冠區(qū)、分生區(qū)、延長區(qū)、成熟區(qū)的劃分,成熟區(qū)以上才有較明顯的組織分化,此種由于初生生長所形成的構造即是根的初生構造。
四、根有哪些作用
根具有吸收、固著、輸導、合成、儲藏和繁殖的作用。根不僅是一個吸收水分與礦質鹽的主要器官,而且也是一個轉化和合成營養(yǎng)的地方,代謝活動異?;钴S。
根對水分的吸收
根系從土壤中吸收水分的最活躍部位,是根端的根毛區(qū)。通常僅由根系的活動而引起的吸水現(xiàn)象,稱為主動吸水,而把由地上部分的蒸騰作用所產(chǎn)生的吸水過程,稱被動吸水。
根對礦質營養(yǎng)的吸收
根系從土壤中吸收礦物質是一個主動的生理過程,它與水分的吸收之間,各自保持著相對的獨立性。根部吸收礦質元素最活躍的區(qū)域是根冠與頂端分生組織,以及根毛發(fā)生區(qū)。土壤中的各種離子先吸附在根表面,然后經(jīng)能量轉換與酶的作用,通過細胞膜進入細胞中,再由細胞間的離子交換、進入維管柱的木質部導管。
根對地上部分生長發(fā)育的影響
根系不僅將植物的地上部分牢固地固著在土壤中,從土壤吸收大量水分和礦質營養(yǎng),供給地上部分生長發(fā)育的需要,而且根部還能進行一系列有機化合物的合成轉化。其中包括有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如谷氨酸、天門冬氨酸和脯氨酸等;各類植物激素,如吲哚乙酸、細胞分裂素類,以及少量的乙烯等。根還能從土壤中吸收二氧化碳并固定,借助于特種酶和丙酮酸的作用,轉變?yōu)樘O果酸,然后轉運到地上部分,參加葉子的光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