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有哪些風俗。
苗族是我國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人口眾多,分布遼闊,湘西苗族屬其中之一部。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苗族在服飾、節(jié)慶、婚嫁、喪葬、娛樂、禮節(jié)、禁忌、飲食等方面,形成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
節(jié) 慶 習俗:
湘西苗族的節(jié)慶較多,活動規(guī)模大。其中最富有代表性的有:
1.趕年場。農(nóng)歷正月,湘西苗族人民最熱心的是趕年場,其日期由各地自行約定。趕年場.那天,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身著節(jié)日盛裝,互相邀約,成群結隊去趕場。年場上,人流如潮,熙熙攘攘,異常熱鬧。人們不但可以進行物資交流,還可以參加或觀看打秋千、舞獅子、玩龍燈、上刀梯等活動,青年男女也多利用這種機會,物色情侶,談情說愛。歌郎歌娘更是大顯身手,三五結伴,說古道今,引吭高歌,互相唱和,或盤根,或祝賀,或敘述傳統(tǒng)故事,或即興演唱新詞。唱的人愈唱興致愈高,聽的人愈聽精神愈振。即使大雪紛飛,天寒地凍,年場也要如期舉行。
2.三月三。這是湘西苗族的傳統(tǒng)歌舞節(jié)。這一天,苗族人民自動集中到約定的歌場上,參加對歌、聽歌、跳舞、觀舞,盡情歡樂。
3.趕清明。這是湘西苗族特有的大型歌節(jié),又稱“清明歌會”。相傳,因苗族多散居在偏僻的崇山峻嶺之中,一切日常用品都必須到比較遠的漢區(qū)趕場交換,常常受騙上當。所以,苗族人民便相約以清明節(jié)這一天作為自己的場期,互相交換物資,同時會見親友。這樣.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今天的“清明歌會”了。
清明歌會均有傳統(tǒng)的中心會場。吉首市東部的苗族人民趕清明,其中心會場每年都在丹青的清明場上。到時,苗族歌手以手托腮,引吭高歌,你唱我和,喜氣洋洋。有的唱到夜幕降臨仍不肯散會,一直唱到通宵達旦。
4.看龍場。每年從農(nóng)歷三月谷雨那一天算起,逢辰便是看龍El,習慣稱做看頭龍后十二天又輪轉(zhuǎn)到辰日,再逢看龍之日,男女老少,均休息一天,踴躍參加。若在這天干了農(nóng)活,就屬于犯忌。因此,苗族人民對于“看龍”的事,非常重視。
服飾風俗:
黔東南苗族服飾不下200種,是我國和世界上苗族服飾種類最多、保存最好的區(qū)域,被稱為“苗族服飾博物館”。苗族服飾從總體來看,保持著中國民間的織、繡、挑、染的傳統(tǒng)工藝技法,往往在運用一種主要的工藝手法的同時,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藝手法,或者挑中帶繡,或者染中帶繡,或者織繡結合,從而使這些服飾圖案花團錦簇,溢彩流光,顯示出鮮明的民族藝術特色。從內(nèi)容上看,服飾圖案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各種活生生的物象,有表意和識別族類、支系及語言的重要作用,這些形象記錄被專家學者稱為“穿在身上的史詩”。從造型上看,采用中國傳統(tǒng)的線描式或近乎線描式的、以單線為紋樣輪廓的造型手法。從制作技藝看,服飾發(fā)展史上的五種形制,即編制型、織制型、縫制型、拼合型和剪裁型,在黔東南苗族服飾中均有范例,歷史層級關系清晰,堪稱服飾制作史陳列館。從用色上看,她們善于選用多種強烈的對比色彩,努力追求顏色的濃郁和厚重的艷麗感,一般均為紅、黑、白、黃、藍五種。從構圖上看,它并不強調(diào)突出主題,只注重適應服裝的整體感的要求。從形式上看,分為盛裝和便裝。盛裝,為節(jié)日禮賓和婚嫁時穿著的服裝,繁復華麗,集中體現(xiàn)苗族服飾的藝術水平。便裝,樣式比盛裝樣式素靜、簡潔,用料少,費工少,供日常穿著之用。除盛裝與便裝之分外,苗族服飾還有年齡和地區(qū)差別。
這也是苗族服飾是穿在身上的百科全書的原因。
苗家的姑娘最愛穿百褶裙,一條裙子上的褶有500多個,而且層數(shù)很多,有的多達三四十層。這些裙子從紡織布到漂染縫制,一直到最后繪圖繡花,都是姑娘們自己獨立完成,再加上親手刺繡的花腰帶,花胸兜,真是異彩紛呈,美不勝收。
說到“服”,不得不想到“飾”。
頭飾包括銀角、銀扇、銀帽、銀圍帕、銀飄頭排、銀發(fā)簪、銀插針、銀頂花、銀網(wǎng)鏈、銀花梳、銀耳環(huán)、銀童帽飾。
假若盛裝的苗族姑娘匯聚在一起,那一定會變成一個美麗的銀色世界。喜戴銀飾是苗族姑娘的天性,她們挽發(fā)髻于頭頂,戴上高約20公分左右,制做精美的銀花冠,花冠前方插有6根高低不齊的銀翹翅,上面大都打制著二龍戲珠、蝴蝶探花、丹鳳朝陽、百鳥朝鳳、游魚戲水圖案。有的地區(qū),銀冠上除插銀片外,還插高約1公尺的銀牛角,角尖系彩飄,更顯的高貴富麗。銀冠下沿,圈掛銀花帶,下垂一排小銀花墜,脖子上戴的銀項圈有好幾層,多以銀片打制花和小銀環(huán)連套而成。前胸戴銀鎖和銀壓領,胸前、背后戴的是銀披風,下垂許多小銀鈴。耳環(huán)、手鐲都是銀制品。只有兩只衣袖才呈現(xiàn)出以火紅色為主基調(diào)的刺繡,但袖口還鑲嵌著一圈較寬的銀飾。苗家姑娘盛裝的服飾常常有數(shù)公斤重,有的是幾代人積累繼承下來的。素有“花衣銀裝賽天仙”的美稱。苗家銀飾的工藝,華麗考究、巧奪天工,充分顯示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宗教習俗:
苗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祀奉祖先?!瓣舨毓?jié)”是苗族民間最大的祭祀活動。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于農(nóng)歷十月至十一月的乙亥日進行,屆時要殺一頭牯子牛,跳蘆笙舞,祭祀先人。食時邀親朋共聚一堂,以求增進感情,家庭和睦。
苗族的主要信仰有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形式,苗族傳統(tǒng)社會迷信鬼神、盛行巫術。也有一些苗族信仰基督教、天主教。苗族信仰佛教、道教的極少。
傳統(tǒng)地講,苗族對一些巨形或奇形的自然物,往往認為是一種靈性的體現(xiàn),因而對其頂禮膜拜,酒肉祭供。其中比較典型的自然崇拜物有巨石(怪石)、巖洞、大樹、山林等。此外,苗族認為一些自然現(xiàn)象或自然物具有神性或鬼性,苗族語言往往鬼神不分,或者兩詞并用。多數(shù)情況下,鬼被認為是被遺棄或受委屈的靈魂和工具所變成的,常給人類帶來災難、病痛、瘟疫或其他不幸,比如所謂東方鬼、西方鬼、母豬鬼、吊死鬼、老虎鬼等,被稱為惡鬼。而有靈性的自然現(xiàn)象常被認為是善鬼,具有一定的神性,如山神、谷魂、棉神、風神、雷神、雨神、太陽神、月亮神等。對于善鬼、惡鬼,苗族人的祭祀之法亦不同。對善鬼有送有迎,祭祀較真誠,對惡鬼則須賄賂哄騙直至驅(qū)趕使之遠離。
在許多地區(qū),苗族還認為自然界存在許多精怪。比如牛在廄內(nèi)以糞便蓋身或在廄內(nèi)打轉(zhuǎn)、將糞踩成圓圈,豬吃豬仔或躺在食槽里,鴨吃鴨蛋,老虎進田,遇到兩蛇交尾,母雞發(fā)出公雞的鳴叫等均屬出現(xiàn)了相應的精怪。
在一些苗族地區(qū),人造物崇拜有土地菩薩、土地奶、家神、祭橋、水井等。土地菩薩苗語叫土地鬼,一般由幾塊石頭壘成,土地屋多為木制或用三塊石板搭成,極為簡陋,設于寨旁路口處或大路邊行人休息處。家神信仰存在于川黔滇方言的部分苗族中,即在家中設立“家神”偶像。祭橋流行于黔東南大部分地區(qū)。龍也是各地苗族的崇拜和祭祀對象。
圖騰崇拜方面。東部地區(qū)許多苗族與瑤族共同崇拜盤瓠(一種神犬)。他們世代傳說著“神母犬父”的故事,把盤瓠視為自己的始祖。中部地區(qū)一些苗族認為他們的始祖姜央起源于楓木樹心,因而把楓樹視為圖騰。另有一些地區(qū)的苗族以水牛、竹子等為自己的圖騰崇拜對象。
普遍地,祖先崇拜在苗族社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他們認為祖先雖然死去,其靈魂卻永遠與子孫同在,逢年過節(jié)必以酒肉供奉,甚至日常飲食也要隨時敬奉祖先。許多地區(qū)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行祭祖盛典,在湘西有“敲棒棒豬”、“椎牛祭祖”,黔東南有“吃牯臟”,黔中地區(qū)叫“敲巴郎”,黔西北、滇東北有打老牛習俗。其中,黔東南的吃牯臟至今盛行不衰,最為典型。吃牯臟亦稱祭鼓節(jié)、鼓社節(jié)、鼓藏(牯臟)節(jié),以宗族(鼓社)為單位,每七年或十三年舉行一次。他們認為祖先的靈魂寄居中在木鼓里,祭鼓就是敲擊木鼓召喚祖先的靈魂來享用兒孫的供品。主祭者稱為牯臟頭,祭品牯臟牛是專門為此而飼養(yǎng)的。每屆祭祀活動前后延續(xù)三年之久。
大多數(shù)苗族人虔信巫術。主要的巫術活動有過陰、占卜、神明裁判、祭鬼等,此外還有蠱術等。巫術活動由巫師主持。巫師大多是非職業(yè)化的。他們在前述各種原生性崇拜和巫術活動中起著主持者的角色,有的地方巫師還兼任寨老。巫師除了熟悉祭祀方法外,大多還能講述本宗支的譜系、本民族重大歷史事件和遷徙來源的路線,熟悉各種神話傳說、古歌古詞和民間故事,有的巫師還兼有歌師和舞師的職能。所以說,巫師是苗族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的傳承人,在苗族社會中充任知識分子的角色。此外,巫師還掌握一定的醫(yī)術,懂得一些草藥,在為人驅(qū)鬼的同時,輔以科學的醫(yī)藥手段。
飲食習慣:
大部分地區(qū)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為主食。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為常見。如再加一些鮮肉和酸菜做餡,味道更為鮮美。 肉食多來自家畜、家禽飼養(yǎng),四川、云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說。苗家的食用油除動物油外,多是茶油和菜油。 以辣椒為主要調(diào)味品,有的地區(qū)甚至有“無辣不成菜”之說。苗族的菜肴種類繁多,常見的蔬菜有豆類、瓜類和青菜、蘿卜,大部分苗族都善作豆制品。 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肴,酸湯家家必備。酸湯是用米湯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發(fā)酵后,即可用來煮肉,煮魚,煮菜。 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采用腌制法,蔬菜、雞、鴨、魚、肉都喜歡腌成酸味的。苗族幾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壇子,統(tǒng)稱酸壇。 苗族釀酒歷史悠久,從制曲、發(fā)酵、蒸餾、勾兌、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藝。日常飲料以油茶最為普遍。湘西苗族還特制有一種萬花茶。酸湯也是常見的飲料。 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湯、辣椒骨、苗鄉(xiāng)龜鳳湯、綿菜粑、蟲茶、萬花茶、搗魚、酸湯魚等。
婚喪習俗:
招郎
招郎主要流行于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縣和湘桂交界等地區(qū),以城步苗族最為盛行。大山區(qū)苗族婦女享有較高的地位,一般不外嫁,留在家中“討丈夫”,無兒無女的人家,也往往要“接”一個女兒,長大后,“招郎上門”,延續(xù)家族,而讓男子出嫁。稱為“招郎”。“招郎”入門后,女家長輩稱其為子、為侄,忌稱女婿、侄郎;同輩稱兄道弟,忌稱姐夫、妹夫;小輩稱伯伯、叔叔,忌稱姑爹。
在青年男女婚戀過程中也必不可少的食品是彩色糯米飯。湖南城步的苗族把畫有鴛鴦的糯米粑做為信物互相饋贈;舉行婚禮時,新娘新郎要喝交杯酒,主婚人還要請新郎、新娘吃畫有龍鳳和奉娃娃圖案的糯米粑。
喪葬
貴州一帶苗族現(xiàn)今保存有完好的懸棺葬和洞棺葬,據(jù)說此舉是為了方便苗家后人打回中原時將已故祖先帶回故土入土為安。
苗族的禁忌:
產(chǎn)忌:產(chǎn)婦生育,忌外人入室。不慎誤入者,出門時須洗腳,并喝下一碗冷水,以防將產(chǎn)婦的奶水踩干。產(chǎn)婦忌吃老母黃牛肉、母豬肉、公雞肉、小魚、蔬菜、辣椒等。有些苗族地區(qū),忌孕婦與孕婦會面,亦忌去別的產(chǎn)婦家,否則認為會延長產(chǎn)期。
農(nóng)事禁忌:苗族人每年第一次往田里送糞歸來時忌見外人,若遇之,忌打招呼。栽秧時若見秧田有魚時忌說魚,否則魚會吃秧根。有些村寨,收獲小米時留下穗小的不收,若孩子問及,忌說不要了,要說它們未長大,否則以后小米因傷心而拒絕再長。在田中忌提及老鼠,惟恐其聽到前來糟蹋莊稼,只能以他們父子來代稱之。忌戊日,正月立春后,凡遇戊日忌動土挑水。
喪葬禁忌: 有些苗族地區(qū),忌男性死于白天,女性死于夜晚,認為時辰不對,死者須再要一異性死者相伴。故死時不適,喪家常請巫師念咒改,同時做一手掌大小的木棺同葬,示已有伴。忌棺內(nèi)放鐵、銅等非銀金屬及棉花和涂有桐油之物,以為如是死者在回東方的路上買不了水喝,鐵、銅還會折騰死才。在些苗族地區(qū),村寨死人當天,可上勞動,但忌下田。是日,同村人忌挑柴回家,否則挑柴者會有災難。停柩期間,家屬忌吃蔬菜。入葬后1月內(nèi),家中任何東西不得出賣或借人。
生活習俗禁忌:有些苗族地區(qū),忌隨時洗刷飲甑、飯包、飯盆,只能在吃新米時洗,以示去舊米迎新米。隨時洗刷會洗去家財,飯不夠吃。在山上飲生水忌直接飲用,須先打草標,以示殺死病鬼。忌動他人放于路邊的衣物,以免傳染麻瘋病。忌孩子在家中亂耍小弓箭,恐射中祖先。忌跨小孩頭頂,否則孩子長不高。禁忌婦女與長輩同坐一條長凳。贊同
25
苗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散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分布于中國的黔、湘、鄂、川、滇、桂、瓊等省區(qū),以東南亞的老撾、越南、泰國等國家和地區(qū)。
根據(jù)歷史文獻記載和苗族口碑資料,苗族先民最先居住于黃河中下游地區(qū),其祖先是蚩尤,“三苗”時代又遷移至江漢平原,后又因戰(zhàn)爭等原因,逐漸向南、向西大遷徙,進入西南山區(qū)和云貴高原。自明、清以后,有一部分苗族移居東南亞各國,近代又從這些地方遠徙歐美 。
苗族有自己的語言,苗語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分湘西、黔東和川黔滇三大方言。由于苗族與漢族長期交往,有一部分苗族兼通漢語并用漢文 。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 。
在2010年中國人口普查中,中國苗族總人口為9426007人,人口在少數(shù)民族中居第四位.
苗族可以追溯到距今五六千年前的炎黃傳說時代。當時在黃河下游和長江中下游一帶出現(xiàn)了以蚩尤為首的九黎部落聯(lián)盟,而在甘陜黃土高原上形成了以炎帝神農(nóng)氏和黃帝軒轅氏為首的另兩大部落集團。至今苗族人民中還廣泛流傳著蚩尤的傳說,他們始終信奉蚩尤為其始祖。
苗族的主要自然崇拜對象有天、地、日、月、巨石、大樹、竹、山巖、橋等。在云南的金平麻栗坡等地的一些苗族中,每當農(nóng)作物抽穗時都要祭“天公地母”,祈求天地使農(nóng)作物豐收,這是苗族崇拜天、地的遺跡。
苗族先民有自己崇拜的圖騰。由于苗族支系繁多、分布廣,他們崇拜的圖騰有多種。如鳳凰、楓木、蝴蝶、神犬(盤瓠)、龍、鳥、鷹、竹等。黔東南地區(qū)的苗族先民把楓木作為圖騰進行崇拜,認為自己的祖先源于楓木;另外他們還把蝴蝶作為圖騰,認為其祖先姜央是“蝴蝶媽媽”所生。湘、鄂、川、黔交界地區(qū)的苗族先民還以盤瓠為圖騰,至今這一帶還保留了不少盤瓠廟、辛女宮。而貴州西部苗族則以鳥為圖騰。
時至今日,苗族中還十分盛行祖先崇拜。黔東南地區(qū)的苗族從最早崇敬楓木、蝴蝶轉(zhuǎn)為崇敬人類的始祖姜央,認為他是苗族的祖先,每個鼓社都設“鼓石窟”,供奉“央公”、“央婆”;湘西苗族崇拜的始祖是“儺公”、“儺母”。為了祈求祖先神靈的庇佑,各地都有規(guī)模較大的殺牛祭祖活動,如黔東南的鼓社節(jié),銅仁、松桃叫“吃?!被颉白蹬!?,黔西南和安順、鎮(zhèn)寧等地叫“砍?!?。湘西有“還儺愿”,祭祀“儺公”、“儺母”。每逢節(jié)日,苗族群眾也都要舉行祭祖儀式。許多苗族地區(qū),家家堂屋正中都供有祖宗牌位,平時天天祭祀。
苗族信鬼尚巫源遠流長,新中國成立后仍很普遍,所信的鬼神多達幾十種。他們把鬼分為善、惡兩類:認為善神能賜福于人,為此應該經(jīng)常祭獻,惡鬼則與人作祟,降災降禍,應當祈解和驅(qū)逐。認為要達到此目的,就要通過巫師實行巫術。巫師是溝通人與鬼神的中介人,有較高的文化素養(yǎng),受到苗族群眾的敬重。巫師實行的巫術主要有占卜、禳解、招魂等。
苗族服飾式樣繁多,色彩艷麗?!逗鬂h書》中就有苗族“好五色衣裳”的記載;唐代大詩人杜甫也有“五溪衣裳共云天”的著名詩句。苗族婦女的服裝有百多種樣式,堪稱中國民族服裝之最。較有代表性的傳統(tǒng)“盛裝”,僅插在發(fā)髻上的頭飾就有幾十種 。
苗族婦女上身一般穿窄袖、大領、對襟短衣,下身穿百褶裙。衣裙或長可抵足,飄逸多姿,或短不及膝,婀娜動人。便裝時則多在頭上包頭帕,上身大襟短衣,下身長褲,鑲繡花邊,系一幅繡花圍腰,再加少許精致銀飾襯托。苗族男子的裝束比較簡單,上裝多為對襟短衣或右衽長衫,肩披織有幾何圖案的羊毛氈,頭纏青色包頭,小腿上纏裹綁腿。
苗族有兩種姓氏,一種是苗姓,一種是漢姓。苗姓是原本固有的;漢姓是后來輸入的。
苗族文學 可以簡單劃分為民間文學和官方文學。
苗族詩歌講求音韻,有五言體、七言體、長短句。語言簡練和諧、勻稱,通俗易懂,能表達豐富的思想感情,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是苗族民間文學的最重要表現(xiàn)形式,使用范圍極廣。如至親好友迎來送往,男女間談情說愛,甚至做媒說親,調(diào)解糾紛,制訂鄉(xiāng)規(guī)民約,教育子女,敘述家譜、家規(guī),有時也用詩歌表達。勞動時也用詩歌來助興,勞動之余又借詩歌來消除疲勞。
苗族歷法從信風歷、斗柄歷、連山歷、天索易歷、候蟲歷、候鳥歷、物候歷、星象歷發(fā)展到太陽歷、太陰歷和陰陽合歷,一脈相承。
苗族居住的山區(qū)藥物的資源種類之多,產(chǎn)量之大,品質(zhì)之好,是許多平壩地區(qū)所不能及的。常見的藥可達1500種之多,常用的約200種。
苗族人民能歌善舞。苗族的“飛歌”高亢嘹亮,極富感染力;舞蹈有蘆笙舞、板凳舞、銅鼓舞等,以蘆笙舞最為普遍。蘆笙舞在正月十五、三月三、重陽節(jié)等節(jié)日及建房、豐收、迎親等日子里跳,舞姿多重下肢變化。民間群眾性蘆笙舞一般由二至五名男子吹蘆笙領舞,其他人圍一圓圈踏樂而舞,場面壯觀、氣氛熱烈。競賽性的蘆笙舞一般在節(jié)日或集會上由少數(shù)技巧較高的男女表演,一般二至四人,動作有大蹲、屈身乃至仰臥、倒立等高難動作,很受群眾歡迎。
苗族音樂可包括聲樂和器樂兩種。苗族聲樂一般都是真人聲歌唱,不用器樂伴奏[20] 。
苗族民歌根據(jù)其內(nèi)容可分為游方歌(情歌)、酒歌、苦歌、反歌、喪歌、勞動歌、時政歌、兒歌、謎語歌等幾類,曲調(diào)各不相同。飛歌是流行于黔東南的一種特別的民歌演唱形式,一般在山上放聲歌唱,其曲調(diào)高亢,豪邁奔放,余音震山梁,非常有特點,其內(nèi)容有情歌、時政歌等,演唱形式有獨唱、對唱、合唱等。
盤歌,是苗族青年男女向?qū)Ψ奖磉_心愿、顯示才能的一種古老的對歌方式。在盤歌中,一般是男的先唱。雙方通過對唱,顯示自己的才能。如果男的輸了,女方便用水將男方潑走。潑水在苗家不是惡意,而是一種善意的洗禮。如果以方對答如流,唱得情投意合,還可以唱到定婚。但是如果女的盤輸了,還可繼續(xù)盤歌,這樣的盤歌一直盤到定婚為止。定婚那天,女方的父母要及時為男方備辦喜酒,一一敬給參加歌會的鄉(xiāng)親,最后以一對牛羊角當杯,敬給這對即將結合的青年。然后吹起蘆笙跳起舞,通宵達旦為這對青年人賀喜。
苗族的樂器通常有蘆笙、嗩吶、簫笛、胡琴、月琴等。
在苗族,青年男女的自娛性集體歌舞多被稱為“踩堂”,但由于“踩堂”舞蹈離不開蘆笙的伴奏,所以如今“踩堂”這一傳統(tǒng)名稱已基本被人們改稱為“蘆笙舞”了。
男吹蘆笙,女作舞,是苗、侗民族的傳統(tǒng)習俗。苗族青年男女,每當年節(jié)喜慶時就會自動聚到一起,邊吹蘆笙、邊跳“蘆笙舞”。
苗族由于特有的遷徙歷史,在建筑選材和房屋構建形成自己特有的建筑風格。苗家人喜歡木制建筑,一般為三層構建,第一層一般為了解決斜坡地勢不平的問題,所以一般為半邊屋,堆放雜物或者圈養(yǎng)牲畜,第二層為正房,第三層為糧倉,有的人家專門在第三層設置“美人靠”供青年姑娘瞭望及展示美麗,以便和苗家阿哥建立初步關系。
刺繡是苗族源遠流長的手工藝術,是苗族服飾主要的裝飾手段,是苗族女性文化的代表。
蠟染是貴州省丹寨縣、安順縣、織金縣苗族世代傳承的傳統(tǒng)技藝,古稱“蠟纈”,苗語稱“務圖”,意為“蠟染服”。
苗族飲食習俗自有其特點。黔東南、湘西、海南島和廣西融水的苗族,主食為大米,也有玉米、紅薯、小米等雜糧;黔西北、川南、滇東北的苗族,則以玉米、土豆、蕎麥、燕麥等為主食。副食種類很多,肉類有自家養(yǎng)的家畜、家禽和魚類,蔬菜有豆類、菜類、瓜類,此外還采集野菜和從事漁獵等以補充。酸辣二味是苗族生活中不可缺少之物。
酸湯是用米湯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發(fā)酵后,即可用來煮肉,煮魚,煮菜。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采用腌制法,蔬菜、雞、鴨、魚、肉都喜歡腌成酸味的。苗族幾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壇子,統(tǒng)稱酸壇。苗族釀酒歷史悠久,從制曲、發(fā)酵、蒸餾、勾兌、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藝。日常飲料以油茶最為普遍。湘西苗族還特制有一種萬花茶。酸湯也是常見的飲料。部分地區(qū)的楊姓苗族有不吃豬心等禁忌,除此之外苗族無過多的食物禁忌和要求,中國苗族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湯、辣椒骨、苗鄉(xiāng)龜鳳湯、綿菜粑、蟲茶、萬花茶、搗魚、酸湯魚等。
糯米飯是苗族主食之一,在苗族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為男女老幼喜愛之食品。
在苗族村寨,只要家中來了貴客,他們都會燉制出香噴噴的小黑藥雞讓客人品嘗。這一美食不僅香味獨特、營養(yǎng)豐富,而且“清肺排毒、散寒止咳、滋陰補腎、行血通經(jīng)”,一直被丘北苗族同胞奉為款待上賓的佳肴和大病體虛的滋補良藥。小黑藥別名草三角楓,屬常年生草本,生長于陰涼潮濕的山地,其根、莖、葉皆可入藥,苗族同胞常用它治療腎虛、腰痛、哮喘等病癥。其燉制出的雞不僅香味獨特、肉嫩湯鮮,而且還具有滋補、治病等特殊功效。苗族孕婦產(chǎn)后補身重要食物。
生活習俗禁忌:有些苗族地區(qū),忌隨時洗刷飲甑、飯包、飯盆,只能在吃新米時洗,以示去舊米迎新米。隨時洗刷會洗去家財,飯不夠吃。在山上飲生水忌直接飲用,須先打草標,以示殺死病鬼。忌動他人放于路邊的衣物,以免傳染麻風病。忌孩子在家中亂耍小弓箭,恐射中祖先。忌跨小孩頭頂,否則孩子長不高。禁忌婦女與長輩同坐一條長凳。苗族的禁忌,據(jù)不同的支系各有不同。
產(chǎn)忌:產(chǎn)婦生育,忌外人入室。不慎誤入者,出門時須洗腳,并喝下一碗冷水,以防將產(chǎn)婦的奶水“踩干”。產(chǎn)婦忌吃老母黃牛肉、母豬肉、公雞肉、小魚、蔬菜、辣椒等。有些苗族地區(qū),忌孕婦與孕婦會面,亦忌去別的產(chǎn)婦家,否則會被認為延長產(chǎn)期。
農(nóng)事禁忌:苗族人每年第一次往田里送糞歸來時忌見外人,若遇之,忌打招呼。栽秧時若見秧田有魚時忌說魚,否則魚會吃秧根。有些村寨,收獲小米時留下穗小的不收,若孩子問及,忌說“不要了”,要說“它們未長大”,否則以后小米因傷心而拒絕再長。在田中忌提及老鼠,惟恐其聽到前來糟蹋莊稼,只能以“他們父子”來代稱之。忌戊日,正月立春后,凡遇戊日忌動土挑水。
喪葬禁忌:有些苗族地區(qū),忌男性死于白天,女性死于夜晚,認為時辰不對,死者須再要一異性死者相伴。故死時不適,喪家常請巫師念咒“改”,同時做一手掌大小的木棺同葬,示已有伴。忌棺內(nèi)放鐵、銅等非銀金屬及棉花和涂有桐油之物,以為如是死者在回東方的路上買不了水喝,鐵、銅還會折騰死人。在些苗族地區(qū),村寨死人當天,可以勞動,但忌下田。是日,同村人忌挑柴回家,否則挑柴者會有災難。停柩期間,家屬忌吃蔬菜。入葬后1月內(nèi),家中任何東西不得出賣或借人。
苗族是一個富有古老文明、講究禮儀的民族,歲時節(jié)慶獨特鮮明。苗族傳統(tǒng)節(jié)慶按功能含義分為:
1、農(nóng)事活動節(jié)慶;
2、質(zhì)交流節(jié)慶;
3、男女社交、戀愛、擇偶節(jié)慶;
4、祭祀性節(jié)慶;
5、紀念性、慶賀性節(jié)慶。
按時序分,一歲分十二個月,每月都有一個以上的節(jié)慶日。
動月(鼠或子月)1—15日(第一個子日至第二個寅日)為玩年節(jié),其中第1個子日為天歲節(jié),苗人不出門(遠門);第1個丑日是地歲節(jié),第1個丑日至第2個丑日(2—14日)期間,人們紛紛走親訪友、互賀新歲、男女對歌、玩龍燈、獅子等;第2個寅日(15日)為尾巴年(燒龍燈)。偏月(牛月或丑月)第一個丑日為社日,亦稱龍頭節(jié),苗人祭土地神,接龍、安龍(苗語染戎)。
1月(虎月或寅月)的第一個寅日為物質(zhì)交流、男女社交節(jié)(華夏稱為三月三街節(jié))。
2月(兔月或卯月)的第一個未日為牛王節(jié)(華夏稱四月八日)、男女社交櫻桃會、佛生日。
3月(龍月或辰月)的第一個辰日、第二個寅日分別為小端午節(jié)和大端午節(jié),其中小端午節(jié)后來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羋姓屈氏),亦稱屈原節(jié)、歌師節(jié)。
4月(蛇月或巳月)的第1個巳日為降龍節(jié)(華夏稱為六月六、六月場)、吃新節(jié)(大麥熟)。
5月(馬月或午月)的第1個子日是小年節(jié)(苗語稱七姊妹,即北斗七星)。
6月(羊月或未月)的第2個寅日為鴨節(jié),第2個辰日為趕秋節(jié)。
7月(猴月或申月)的第1個申日為酒節(jié)(糯稻收割釀制甜酒、米酒)。
8月(雞月或酉月)為祭祀節(jié)(主要進行椎牛、吃豬、跳香、還儺愿、安龍等祭祖祀魂活動)。
9月(狗月或戌月)狩獵節(jié),擇日祭梅山三神,開始狩獵。
10月(豬月或亥月)卯日、午日為吃豬泡湯節(jié)(殺年豬),灶神節(jié)(祭灶神),除夕夜(大年夜,漢籍稱苗人十月過年)。
除此之外,苗族因支系不同以及地域文化差異,還具有本地方本支系的一些獨具特色的節(jié)日,諸如花山節(ji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