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草伊人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电影,日本高清中文,欧美日韩国产成人高清视频,美女艺术照片,潘春春的大尺度裸乳,椎名真白高清图

首頁>茶油價格>烏龍茶有哪些 什么烏龍茶最好喝

烏龍茶有哪些 什么烏龍茶最好喝

來源:www.cisanotes.com   時間:2024-08-25 04:44   點擊:127   編輯:niming   手機版

一、烏龍茶有哪些 什么烏龍茶最好喝

烏龍茶是中國茶的代表,是一種半發(fā)酵的茶,透明的琥珀色茶汁是其特色。但其實烏龍茶只是總稱,還可以細分出許多不同類別的茶。例如:水仙、黃旦(黃金桂)、本山、毛蟹、武夷巖茶、凍頂烏龍、肉桂、奇蘭、羅漢沉香、鳳凰單樅、鳳凰水仙、嶺頭單樅 、色種等以及適合配海鮮類食物的鐵觀音等等,種類多樣, 具體那種好喝就看個人喜好了。

研究上有說烏龍茶和普洱茶是最消脂的,所以烏龍茶減肥效果好,而且可以護肝明目排毒利尿這些,還能延壽,喝茶的人都是有福氣的人啊

烏龍茶:屬半發(fā)酵茶,是介于不發(fā)酵茶(綠茶)和全發(fā)酵茶(紅茶)之間的一類茶,外形色澤青褐,因此而得名,沖泡后葉片上有紅有綠,典型得烏龍茶,葉片中心是綠色,葉緣是呈紅色素有綠葉紅鑲邊之美稱,其湯色黃紅,有天然茶香,滋味醇厚,有獨特韻味。

烏龍茶四大產(chǎn)地:閩北烏龍,閩南烏龍,廣東烏龍,臺灣烏龍。

那的看你自己是喜歡清香型還是濃香型的烏龍茶

烏龍茶可以分為 :閩南烏龍茶(鐵觀音),閩北烏龍茶(大紅袍)和臺灣凍頂烏龍。

加工程序不同,味道也不同。時下市場對鐵觀音更是青睞

烏龍茶是中國茶的代表,是一種半發(fā)酵的茶,透明的琥珀色茶汁是其特色。但其實烏龍茶只是總稱,還可以細分出許多不同類別的茶。例如:水仙、黃旦(黃金桂)、本山、毛蟹、武夷巖茶、凍頂烏龍、肉桂、奇蘭、羅漢沉香、鳳凰單樅、鳳凰水仙、嶺頭單樅 、色種等以及適合配海鮮類食物的鐵觀音等等,種類多樣, 具體那種好喝就看個人喜好了,需要茶葉可以點我頭像

二、賣茶葉是什么梗 賣茶葉梗的由來

1. 賣茶的梗是騙人的,就是美女加微信再賣茶,還編各種謊言。

2. 騙子先加了微信,說家里有茶館。然后,她的母親為了保護爺爺?shù)牟桊^,搶劫了財產(chǎn),賣了茶。獲得同情后,她把茶葉賣給了受害者。

3.一些騙子使用微信頭像,美女的照片和視頻,這些都是模特提前拍攝的。公司有完整的欺詐模板,統(tǒng)一的培訓,甚至有一套針對銷售人員的基本薪酬和績效考核機制。

三、誰能幫我找一下各種茶的沖泡方法及程序?謝謝...

茶葉的沖泡,一般只要備具、備茶、備水,經(jīng)沸水沖泡即可飲用。但要把茶固有的色、香、味充分發(fā)揮出來,沖泡得好,也不是易事,要根據(jù)茶的不同特性,應用不同的沖泡技藝和方法才能達到。

綠茶的沖泡

細嫩綠茶的沖泡,要求茶具(茶杯或茶碗)潔凈,通常用透明度好的玻璃杯(壺)、瓷杯或茶碗沖泡。杯、碗內瓷質潔白,便于襯托碧綠的茶湯和茶葉。泡茶的水質要好。通常選用潔凈的優(yōu)質礦泉水,也可用經(jīng)過凈化處理的自來水。水的酸堿度為中性或微酸性,切勿用堿性水,以免茶湯深暗。煮水初沸即可,這樣泡出的茶水鮮爽度較好。沏茶的水溫,要求在80℃左右最為適宜,因為優(yōu)質綠茶的葉綠素在過高的溫度下易被破壞變黃,同時茶葉中的茶多酚類物質也會在高溫下氧化使茶湯很快變黃,很多芳香物質在高溫下也很快揮發(fā)散失,使茶湯失去香味。茶與水的比例要恰當,通常茶與水之比為1:50~1:60(即1克茶葉用水50毫升~60毫升)為宜,這樣沖泡出來的茶湯濃淡適中,口感鮮醇。沖泡的手法很有講究,要求手持水壺往茶杯中注水,采用“鳳凰三點頭”的手勢,使注入的熱水沖動茶葉,上下浮動,茶汁也易泡出。另外,在沖泡時常先注入少量熱水,使茶葉浸潤一下,稍后再注水至離杯沿1厘米~2厘米處即可。若待客,可將泡好茶的茶杯或茶碗,放入茶盤中,捧至客人面前,以手示意,請客人品飲。

紅茶的沖泡

紅茶的飲用方法,歸納起來大體分為清飲法和調飲法兩類。清飲法,就是將茶葉放人茶壺中,加沸水沖泡,然后注入茶杯中細品慢飲。好的工夫條紅茶一般可沖泡2次~3次,而紅碎茶只能沖泡1次~2次。調飲法,是將茶葉放入茶壺,加沸水沖泡后,倒出茶湯在茶杯中再加奶或糖、檸檬汁、蜂蜜、香擯酒等,根據(jù)個人愛好,任意選擇調配,風味各異。調飲法用的紅茶,多數(shù)用紅碎茶制的袋泡茶,茶汁浸出速度快,濃度大,也易去茶渣。一般來說,品飲紅茶,選用茶具也很重要,以選用咖啡茶具較為適宜。近年來在市面上流行一種臺式泡沫紅茶,其制法是紅茶經(jīng)沖泡后將茶湯倒人調酒器中,加上蜂蜜等配料,然后上下、左右搖動幾十下,再倒人透明玻璃杯中品飲。由于茶湯含有皂素,形成泡沫,在透明杯中層次分明,十分美觀,品飲泡沫茶,別有情趣,特別是青年人更為喜愛。泡沫紅茶始于臺灣,近期傳入大陸。

烏龍茶的沖泡

烏龍茶的品飲特點是重品香,不重品形,先聞其香后嘗其味,因此十分講究沖泡方法。從茶葉的用量、泡茶的水溫、泡茶的時間,到泡飲次數(shù)和斟茶方法都有一定的要求。

(1)茶葉的用量

沖泡烏龍茶,茶葉的用量比名優(yōu)茶和大宗花茶、紅茶、綠茶要多,以裝滿紫砂壺容積的1/2為宜,約重10克。

(2)泡茶水溫

烏龍茶采摘的原料是成熟的茶枝新梢,對水溫要求與細嫩的名優(yōu)茶有所不同。要求水沸立即沖泡,水溫為100度。水溫高,茶汁浸出率高,茶味濃、香氣高,更能品飲出烏龍茶特有的韻味。

(3)沖泡的時間和次數(shù)

烏龍茶較耐泡,一般泡飲5次~6次,仍然余香猶存。泡的時間要由短到長,第一次沖泡,時間短些,約2分鐘,隨沖泡次數(shù)增加,泡的時間相對延長。使每次茶湯濃度基本一致,便于品飲欣賞。

(4)、沖泡和斟飲

沖泡烏龍茶有專門的茶具。廣東、福建人喜愛用“烹茶四寶”------潮汕烘爐、玉書、孟臣罐、若深甌、潮汕烘爐是燒開水用的炭火爐;玉書為燒開水的水壺,一般是扁形的薄瓷壺,約能容水2O克 ;孟臣罐為紫砂壺;若深甌是微型精制的白色小瓷杯。沖泡前先用開水將茶具(茶壺、茶杯、茶盤)淋洗一遍,以保持茶具潔凈,又利于提高茶具本身的溫度。當壺中置茶以后,沸水沿壺內壁緩緩沖入,在水漫過茶葉時,便立即將水倒出,稱之為“洗茶”,洗去茶葉中的浮塵和泡沫,便于品其真味。洗茶后即第二次沖入沸水,水量以溢出壺蓋沿為宜,蓋上壺蓋。沖水的方法應由高到低,且在整個泡飲過程中需經(jīng)常用沸水淋洗壺身,以保持壺內水溫,充分泡出茶葉的香味。

斟茶方法也與泡茶一樣講究,傳統(tǒng)的方法是用拇、食、中指夾著壺的把手。斟茶時應低行,以防失香散味。茶湯按順序注入幾個小茶杯內,注量不宜過滿,以每杯容積的1/2為宜,逐漸加至八成滿,使每杯茶湯香味均勻。

花茶的沖泡

花茶是融花香、茶味于一體的茶類,花茶的品飲雖重于香氣,但高檔毛峰花茶其形狀仍有很高的欣賞價值。品飲高檔名優(yōu)花茶,通常選用透明的玻璃杯沖泡。茶葉用量與水之比為1:50(即1克茶葉用水50毫升)。宜用85℃左右的沸水沖泡,時間3分鐘~5分鐘。沖泡次數(shù)以2次~3次為宜??赏高^玻璃杯欣賞茶胚精美別致的造型,如沖泡的是特級茉莉毛峰花茶,可欣賞到毛峰芽葉在杯中徐徐展開,朵朵直立,上下沉浮,栩栩如生的景象,別有情趣。泡好后,先揭蓋聞香,鮮靈濃純,撲鼻而來。再嘗其味,花香茶味,令人精神振奮。中、低檔花茶,主要是聞香嘗味,一般選用潔凈的白瓷杯或白瓷茶壺沖泡,水溫要求100℃,沖泡5分鐘后即可斟飲。北方居家品飲花茶,常采用茶壺共泡分飲法,具有方便、衛(wèi)生的特點,家人老小團聚,泡上一壺茶,一邊品飲,一邊拉家常,會給家庭增添溫馨氣氛。四川人品飲花茶,很有地方特色,常用一套三件頭茶具(茶碗、茶托、茶蓋)泡茶,邊飲品,邊擺“龍門陣”,悠然自得。

緊壓茶的沖泡

緊壓茶沖泡至今仍沿用古老的傳統(tǒng)方法。我國生產(chǎn)的緊壓茶大多為磚茶,較為堅實,加之原料較粗老,所以用開水沖泡難以浸出條計。飲用時必須先將磚茶搗碎,在鐵鍋或鋁壺中烹煮,而且有時在烹煮過程中,還要不斷攪拌,以使茶汁充分浸出。飲用緊壓茶的,多半是西藏、內蒙、新疆等地的兄弟民族,那里多屬高原地區(qū),氣壓低、水不到100℃就沸騰,如果用沖泡法沖泡磚茶,茶汁便不易浸出,所以緊壓茶需用烹煮法才能飲用。由于地區(qū)不同,民族不同,風俗不同,緊壓茶的調制方法也有所不同。

從各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飲茶習俗可以看出,緊壓茶的調制方法與眾多其他茶的沖泡法至少有三點不同:一是飲用時先要將緊壓茶打碎;二是不宜沖泡,要用烹煮方法才能使茶汁浸出;三是烹煮時,大多加上佐料,采用調飲方式飲茶。

煮茶法

直接將茶放在釜中熟煮,是我國唐代以前最普遍的飲茶法。其過程陸羽在《茶經(jīng)》中已詳加介紹。大體說,首先要將餅茶研碎待用。然后開始煮水。以精選佳水置釜中,以炭火燒開。但不能全沸,加入茶末。茶與水交融,二沸時出現(xiàn)沫餑,沫為細小茶花,餑為大花,皆為茶之精華。此時將沫餑杓出,置熟盂之中,以備用。繼續(xù)燒煮,茶與水進一步融合,波滾浪涌,稱為三沸。此時將二沸時盛出之沫餑澆烹茶的水與茶,視人數(shù)多寡而嚴格量入。茶湯煮好,均勻的斟入各人碗中,包含雨露均施,同分甘苦之意。

點茶法

此法即宋代斗茶所用,茶人自吃亦用此法。這時不再直接將茶熟煮,而是先將餅茶碾碎,置碗中待用。以釜燒水,微沸初漾時即沖點碗。但茶末與水亦同樣需要交融一體。于是發(fā)明一種工具,稱為“茶筅”。茶筅是打茶的工具,有金、銀、鐵制,大部分用竹制,文人美其名曰“攪茶公子”。水沖放茶碗中,需以茶筅拼命用力打擊,這時水乳交融,浙起沫餑,潘潘然如堆云積雪。茶的優(yōu)劣,以餑沫出現(xiàn)是否快,水紋露出否慢來評定。沫餑潔白,水腳晚露而不散者為上。因茶乳融合,水質濃稠,飲下去盞中膠著不干,自然稱為“咬盞”。

毛茶法

即在茶中加入干果,直接以熟水點泡,飲茶食果。茶人自制茶,自采果,別具佳趣。

點花茶法

為明代朱權等所創(chuàng)。將梅花、桂花、茉莉花等蓓蕾數(shù)枚直接與末茶同置碗中,熱茶水氣蒸騰,使茶湯催花綻放,既觀花開美景,又嗅花香、茶香。色、午味同時享用,美不勝收。

泡茶法

此法時清以至現(xiàn)代,為民間廣泛使用,自然為人熟知。不過,中國各地泡茶之法高精亦大有區(qū)別。由于現(xiàn)代茶的品種五彩繽紛,紅茶、綠茶、花茶,沖泡方法皆不盡相同。大體說,以發(fā)茶味,顯其色,不失其香為要旨。濃淡亦隨各地所好。近年來賓館多用袋裝泡茶,發(fā)味快,而又避免渣葉入口,也是一種創(chuàng)造。飲休既是精神活動,也是物質活動。所以茶藝亦不可墨守成規(guī),以為只有繁器古法為美。但無論如何變,總要不失茶的要義,即健康、友信、美韻。因此,只要在健康思想的指導下,作些改進是應該的。當代生活節(jié)律不斷變化,飲茶之法也該越變越合理。法簡易行,但過簡通俗讀物是韻味佳趣。古法不易大眾化,但對現(xiàn)代工業(yè)社會過于緊張的生活,卻是種很好的調節(jié)。所以,發(fā)掘古代茶藝,使再現(xiàn)異彩,也是極重要的工作。據(jù)說福州茶藝館已恢復斗茶法,使沫餑、重華再觀,實在是一雅舉。談飲法,不僅講如何烹制茶湯,還要講如何“分茶”。唐代以釜煮茶湯,湯熟后以瓢分茶,通常一釜之茶分五碗,分時沫餑要均。宋代用點茶法,可以一碗一碗的點;也可以用大湯缽,大茶筅,一次點就,然后分茶,分茶準則同于唐代。明清以后,直接沖泡為多,壺成為得要茶肯。自泡自吃的小壺固然不光,但更我的是起碼能斟四、五碗的茶壺。所以,這種壺叫作“茶娘式”,而茶杯又稱“茶子。五杯至十幾杯巡注幾周不停不撒,民間稱為“關公跑城”。技術稍差難以環(huán)注的也要巡杯,但需一點一提,也是幾次才均勻茶湯于各碗,引謂“韓信點兵”。

茶的韻味和沖泡方法大有關系,不同茶葉的沖泡方法并非千篇一律。

1、泡茶的用水:

中國人歷來講究泡茶用水。唐代《梅花筆談》中有一段十分精辟的描述:“茶性必發(fā)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也十分矣;八分之水試十分之茶,茶也八分耳?!笨梢娝|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茶的品味。

現(xiàn)代水質評定排名:第一——泉水

第二——深井水

第三——蒸餾水

第四——自來水

最便捷的方法:買一桶“農(nóng)夫山泉”專門泡茶!

2、水溫的掌握:龍井宜溫水沖泡;

烏龍茶水溫要稍高;

普洱茶要用滾水泡。

3、沖泡的方法:

綠茶:茶杯中放好茶葉后,先沖入四分之一的開水(以85度左右為好),待30秒至一分鐘后茶葉浸漲初步展開后,再沖入開水至離杯沿1.5~~2厘米,隔數(shù)分鐘后即可飲用。

烏龍茶:沖泡過程比較 “耗時”,故廣東、福建一帶稱其為“功夫茶”。 沖泡程序為:

(1)用熱開水將小茶壺燙過后,放入足量的茶葉,大概比泡綠茶多2~~3倍。

(2)沖入少量開水,能覆蓋茶葉即可,蓋上壺蓋,立即將初泡茶水從壺嘴倒出,此曰:“洗茶”;

(3)接著再向壺中沖滿開水;

(4)4~~5分鐘后,即可飲用。

可按照人數(shù)多少放好燙過的小茶杯,沏茶時依次向小茶杯內來回倒茶,這樣做可以使每杯茶的濃度基本一致。

第一杯飲完后,再往壺中續(xù)水,如此反復,直至茶淡為止。雖然這個過程有點費功夫,但款待朋友,愜意舒適。

普洱茶、沱茶:要求水溫較高,沖泡時間最好稍微長些,以使茶湯濃釅甘醇。

磚茶、餅茶:適宜煮過后再飲用。

花茶:顧名思義,茶引花香,相得益彰。以茉莉花茶最受人喜愛。

(1)沖泡花茶多用瓷杯,翻一撮花茶于瓷杯內,用開水沖泡,加蓋泡約5分鐘左右即可飲用。

(2)人數(shù)較多時可用茶壺沖泡。

沖泡花茶要注意防止香氣散失,故使用的茶具及水要潔凈無異味。最好選用白色有蓋的瓷茶杯,以便凸顯花茶的色與香。為有助誘發(fā)花香,茶量稍少為宜。

紅茶:以茶湯中是否添加其他調味品來區(qū)別,分為“清飲法”與“調飲法”。

(1)清飲法:將茶葉放入壺中,沸水沖泡,然后注入茶杯中細品慢飲。好的功夫紅茶一般可以沖泡2~~3次。

(2)調飲法:將茶葉放入壺中,沸水沖泡后,取出茶湯。根據(jù)個人喜好,在茶杯中添加奶或糖、檸檬汁、蜂蜜、香檳酒等,任意調配,風格各異。調飲法用的紅茶,多數(shù)選用碎茶制成的茶包,茶汁浸出速度快,濃度高,也容易除去茶渣。

此外,還可以以使用的茶具,分為杯飲法和壺飲法。

4、泡茶的時間:

泡茶的時間長短與水溫、茶葉嫩度及分量有關。一般情況下,第二次比第一次時間稍長1分鐘左右,以后隨沖泡次數(shù)逐漸延長。

文章引用自:

不為人知的泡茶的秘決

人人都會喝茶,但沖泡未必得法。茶葉種類繁多,水質也各有差異,沖泡技術不同,泡出的茶湯當然就會有不同的效果。要想泡好茶,既要根據(jù)實際需要了解各類茶葉、各種水質的特性,掌握好泡茶用水與器具,更要講究有序而優(yōu)雅的沖泡方法與動作。

泡茶,首先得選茶和鑒茶,只有正確鑒茶,方能決定沖泡的方法。茶的種類很多,可以根據(jù)采摘時間的先后分為春茶、夏茶、秋茶,也可以按種植的地理位置不同分為高山茶和平地茶,還可以根據(jù)茶色(加工方法不同)將差分為綠茶、紅茶、青茶(烏龍茶)、白茶、黃茶、黑茶六大類。

綠茶是我國產(chǎn)量最多的一類茶葉。綠茶具有綠葉清湯的品質特征。嫩度好的新茶,色澤綠潤,芽峰顯露,湯色明亮。其代表品種有“龍井”、“碧螺春”、“珠茶”等。

紅茶為紅葉紅湯,這是經(jīng)過發(fā)酵形成的品質特征。干茶色澤烏潤,滋味醇和甘濃,湯色紅亮鮮明。紅茶有“工夫紅茶”、“紅碎茶”和“小種紅茶”型,品牌以“祁紅”、“寧紅”和“滇紅”最有代表性。

烏龍茶屬于半發(fā)酵茶,色澤青褐如鐵,故又名青茶。典型的烏龍茶的葉體中間呈綠色,邊緣呈紅色,素有“綠葉紅鑲邊”的美稱。其湯色清澈金黃,有天然花香,滋味濃醇鮮爽。以“觀音”、“大紅袍”、“凍頂烏龍”等最具代表性。

白茶由芽葉上面白色茸毛較多的茶葉制成。白茶滿身白毫,形態(tài)自然,湯色黃亮明凈,滋味鮮醇。代表品種有“毫銀針”、“壽眉”、“白牡丹”等。

黃茶黃葉黃湯,香氣清銳,滋味醇厚。其芽葉茸毛披身,金黃明亮,湯色杏黃明澈。代表品種有“君山銀針”、蒙頂黃芽“、霍山大黃茶”等。

黑茶葉色油黑凝重,湯色澄黃,葉底黃褐,香味醇厚。黑茶制成緊壓茶后主要供邊區(qū)少數(shù)民族飲用。

除以上六大類以外,還有再加工茶,即在以上六大類茶的基礎上經(jīng)再次加工制成的茶葉品種,如花茶、緊壓茶、速溶茶等?;ú枋且跃G茶中的烘青茶、紅茶等做主要原料,用茶葉和花拼和窨制,使茶葉吸收花香而得花茶之名,如“茉莉花茶”、“玳玳花茶”、“珠蘭花茶”、“玫瑰紅茶”等。緊壓茶以黑茶、紅茶為原料,并經(jīng)蒸壓工序做成一定形狀,如“青磚”、“康磚”、“六堡茶”、“沱茶”、“米磚”等。

其次是水質。水之于茶,猶如水之于魚一樣,“魚得水活躍,茶得水更有其香、有其色、有其味”,所以自古以來,茶人對水津津樂道,愛水入迷。明人許次紓《茶疏》中就說:“精茗蘊香,借水而發(fā),無水不可論茶也。”

茶人獨重水,因為水是茶的載體,飲茶時愉悅快感的產(chǎn)生,無窮意念的回味,都要通過水來實現(xiàn)。水質欠佳,茶葉中的各種營養(yǎng)成分會受到污染,以致聞不到茶的清香,嘗不到茶的甘醇,看不到茶的晶瑩。

擇水先擇源,水有泉水、溪水、江水、湖水、井水、雨水、雪水之分,但只有符合“源、活、甘、清、輕”五個標準的水才算得上是好水。所謂的“源”是指水出自何處,“活”是指有源頭而常流動的水,“甘”是指水略有甘味,“清”是指水質潔凈透澈,“輕”是指分量輕。所以水源中以泉水為佳,因為泉水大多出自巖石重疊的山巒,污染少,山上植被茂盛,從山巖斷層涓涓細流匯集而成的泉水富含各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經(jīng)過砂石過濾,清澈晶瑩,茶的色、香、味可以得到最大的發(fā)揮。古人陸羽有“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的用水主張,當代科學試驗也證明泉水第一,深井水第二,蒸餾水第三,經(jīng)人工凈化的湖水和江河水,即平常使用的自來水最差。但是慎用水者提出,泉水雖有“泉從石出,清宜冽”之說,但泉水在地層里的滲透過程中融入了較多的礦物質,它的含鹽量和硬度等就有較大差異,如滲有硫磺的礦泉水就不能飲用,所以只有含有二氧化碳和氧的泉水才最適宜煮茶啊。清代乾隆皇帝游歷南北名山大川之后,按水的比重定京西玉泉為“天下第一泉”。玉泉山水不僅水質好,還因為當時京師多苦水,宮廷用水每年取自玉泉,加之玉泉山景色幽靜佳麗,泉水從高處噴出,瓊漿倒傾,如老龍噴涉,碧水清澄如玉,故有此殊榮??磥砗盟艘焚|高外,還與茶人的審美情趣有很大的關系。“天下第一泉”的美名,歷代都有爭執(zhí),有揚子江南零水、江西廬山谷簾水、云南安寧碧玉泉、濟南趵突泉、峨嵋山玉液泉多處。泉水所處之處有的江水浩蕩,山寺悠遠,景色靚麗;有的一泓碧水,澗谷噴涌,碧波清澈,奇石沉水;再加之名士墨客的溢美之詞,水質清冷香冽,柔甘凈潔,確也符合此美名。民間所傳的“龍井茶”、“虎跑水”、“蒙頂山上茶”、“揚子江心水”,真可謂名水伴名茶,相得益彰。

科學的泡茶技術還包括三個要素,即茶用量、泡茶水溫、沖泡時間。古人飲茶喜歡自己涉水,自己煮茶,在涉引、制作、煎煮、品飲過程中,使自己的身心得以放松和滿足,整個過程中的每一環(huán)節(jié)都是不可缺少的,它們共同組成了整個品茶藝術。

就拿煎水來說,水煮到何種程度稱作“湯候”。鑒別“湯候”的標準,一是看水面沸泡的大小,二是聽水沸時聲音的大小。明代張源的《茶錄》對煎水的過程做了繪形繪聲、惟妙惟肖地描寫:“湯有三大辨、十五小辨。一曰形辨,二曰聲辨,三曰氣辨,形為內辨,聲為外辨,氣為捷辨。如蝦眼、蟹眼、魚眼、連珠皆為萌湯,直至涌沸如騰波鼓浪,水氣全消,方是純熟。如氣浮一縷、二縷、三縷、四縷、縷亂不分,氤氳亂繞,皆為萌湯。至氣直沖貫,方是純熟。”古人對于“湯候”的要求是有科學道理的,水的溫度不同,茶的色、香、味也就不同,泡出的茶葉中的化學成分也就不同。溫度過高,會破壞所含的營養(yǎng)成分,茶所具有的有益物質遭受破壞,茶湯的顏色不鮮明,味道也不醇厚;溫度過低,不能使茶葉中的有效成分充分浸出,稱為不完全茶湯,其滋味淡薄,色澤不美。這些煎煮法成為我國品茶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今天的科學沖泡有異曲同工之妙。看來古人對泡茶水溫是十分重視的,泡茶燒水要武火急沸,不要文火慢煮,以剛煮沸起泡為宜,用這樣的水泡茶,茶湯、香味皆佳。沸騰過久,二氧化碳揮發(fā)殆盡,泡茶鮮爽味便大為遜色;未沸滾的水,水溫低,茶中有效成分不易泡出,香味輕淡。一般說來,泡茶水溫的高低與茶葉種類及制茶原料密切相關,較粗老原料加工而成的茶葉宜用沸水直接沖泡,用細嫩原料加工而成的茶葉宜用降溫以后的沸水沖泡。具體而論,高檔細嫩名茶,一般不用剛燒沸的開水,而是以溫度降至80度的開水沖泡,這樣可使茶湯清澈明亮,香氣純而不鈍,滋味鮮而不熟,葉底明而不暗,飲之可口,茶中有益于人體的營養(yǎng)成分也不會遭到破壞。而像烏龍茶,則常將茶具燙熱后再泡;磚茶用100度的沸水沖泡還嫌不夠,還得煎煮方能飲用。泡茶水溫與茶葉有效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度成正比,水溫愈高,溶解度愈大,茶湯也就愈濃;相反,水溫愈低,溶解度愈小,茶湯就愈淡。古往今來,人們都知道用未沸的水泡茶固然不行,但若用多次回燒以及加熱時間過久的開水泡茶也都會使茶葉產(chǎn)生“熟湯味”,至使口感變差,那是因為水蒸氣大量蒸發(fā)所留剩下的水含有較多的鹽類及其它物質、以致茶湯變得灰暗,茶味變得苦澀。

要泡好茶,還要掌握茶葉用量,關鍵是掌握茶與水的比列,茶多水少則味濃,茶少水多則味淡。用茶量的多少,因人而異,因地而異。飲茶者是茶人或勞動者,可適當加大茶量,泡上一杯濃香的茶湯;如是腦力勞動者或初學飲茶、無嗜茶習慣的人,可適當少放一些茶,泡上一杯清香醇和的茶湯。家庭泡茶通常是憑經(jīng)驗行事,一般來說,每克茶葉可泡水50至60毫升,沸水為好,但茶類不同,用量不一。倘用烏龍茶,茶葉用量要比一般紅、綠茶增加一倍以上,而水的沖泡量卻要減少一半。茶葉沖泡時間的長短,對茶葉內含的有效成分的利用也有很大的關系。一般紅、綠茶經(jīng)沖泡三至四分鐘后飲用,獲得的味感最佳,時間少則缺少茶湯應有的刺激味;時間長,喝起來鮮爽味減弱,苦澀味增加;只有當茶葉中的維生素、氨基酸、咖啡堿等有效物質被沸水沖泡浸提出來后,茶湯喝起來才能有鮮爽醇和之感。細嫩茶葉比粗老茶葉沖泡時間要短些,反之則要長些;松散的茶葉、碎末的茶葉比緊壓的茶葉,完整的茶葉沖泡時間要短,反之則長。對于注重香氣的茶葉如烏龍茶、花茶,則沖泡時間不宜長;而白茶加工時未經(jīng)揉捻,細胞未遭破壞,茶汁較難浸出,因此其沖泡的時間相對延長。通常茶葉沖泡的一次,可溶性物質能浸出55%左右,第二次為30%。第三次為10%,第四次就只有1-3%了。茶葉中的營養(yǎng)成分,如維生素C、氨基酸、茶多酚、咖啡堿等,第一次沖泡80%左右被浸出,第二次95%被浸出,第三次就所剩無幾了。香氣滋味也是頭泡香味鮮醇,二泡茶濃而不鮮,三泡茶香盡味淡,四泡少滋味,五泡六泡則近似于白開水。所以說茶葉還是以沖泡二三次為好,烏龍茶則可五次,白茶只能泡二次。其實,任何品種的茶葉都不宜浸泡過久或沖泡次數(shù)過多,最好是即泡即飲,否則有益成分被氧化,不但減低營養(yǎng)價值,還會泡出有害物質。茶也不可太濃,濃茶有損胃氣。

各類茶葉的特點不同,或重香、或重味、或重形、或重點,泡茶就要有不同的側重點,以發(fā)揮茶的特性。各種名茶本身就是一種特殊的工藝品,色、香、味、形各有千秋,細細品味卻是一種藝術享受。要真正品出各種茶的味道來,最好遵循茶藝的程序,凈具、置茶、沖泡、敬茶、賞茶、續(xù)水這些步驟都是不可少的。置茶應當用茶匙;沖泡水七分滿為好;水壺下傾上提三次為宜,一是表敬意,二是可是茶水上下翻動,濃度均勻。俗稱“鳳凰三點頭”。敬茶時應避免手指接觸杯口。鑒賞名貴茶葉,沖泡后應先觀色,后嘗味、察形,當茶水飲去三分之二,就應續(xù)水,不然等到茶水全部飲盡,在續(xù)水時茶湯就會淡而無味。品茶程序最典型的還是烏龍茶,一招一式都有著美的意蘊。

泡茶時用開水沖泡茶葉,是茶葉中可溶物質溶解于水成為茶湯的過程。泡茶這一過程需要較高的文化修養(yǎng),不僅要有廣博的茶文化知識及對茶道內涵的深刻理解,而且要具有高雅的舉止,否則縱有佳茗在手也無緣領略其真味。初學泡茶者在模仿他人動作的基礎上,不斷學習、加深思索,由形似到神似,最終會形成自己的風格。要想成為一名茶人,不應僅拘泥于泡茶的過程是否完整、動作是否準確到位,同時要增加文化修養(yǎng),提高領悟能力。泡茶者的姿容、風度以及泡茶者的內心世界都會在泡茶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到達以茶修身養(yǎng)性、陶冶情操,做到能以茶配境、以茶配具、以茶配水、以茶配藝,融會貫通。茶湯的濃度均勻也體現(xiàn)了泡茶的功力所在,要想茶湯的濃度均勻一致,就必須練就眼力能準確控制茶與水的比列。茶人總結出的“浸潤泡”和人們常說的“關公巡城”、“韓信點兵”都很好地體現(xiàn)了自然知識和人文知識的結合。中國茶人崇尚一種妙合自然、超凡脫俗的生活方式,飲茶、泡茶也是如此。茶生于山野峰谷之間,泉出露在深壑巖罅之中,兩者皆孕育于青山秀谷,成為一種遠離塵囂、親近自然的象征。茶重潔性,泉貴清純,都是人們所追求的品位。人與大自然有割舍不斷的緣分。茗家煮泉品茶所追求的是在寧靜淡泊、淳樸率直中尋求高遠的意境和“壺中真趣”,在淡中有濃、抱樸含真的泡茶過程中,無論對于茶與水,還是對于人和藝都是一種超凡的精神,是一種高層次的審美探求。對今天的人們來說,喝杯茶如此的講究,大都難以理解。那是因為中國古老的茶道形式和內容多已失傳,許多人甚至不知有中國茶道。賞茶有所謂“雀舌、旗槍”、“明前、雨前”之分,泡茶有惠山泉水、揚子江心水、初次雪水、梅上積雪之別,品茶還要講人品和環(huán)境協(xié)調,領略清風、名曰、松濤、竹筠、梅開、雪霽等,凡此種種,盡在一具一壺、一品一飲、一舉一動的微妙變化之中。

—— 來自:唐龍國際傳媒

在廈門最負盛名的是安溪茶。安溪茶中最負盛名的是鐵觀音。鐵觀音如青橄欖。除入口略有苦澀。入喉后漸漸變甜。韻味無窮。

在廈門,飲茶叫作泡茶。泡茶的程序十分繁瑣。真正喝的程序只有一小會兒。首先是茶具。紅色的宜興陶壺最常用。只有掌心大小。叫“小掌”。相應的茶杯就更小了。用這樣的茶具泡出的茶叫“小掌茶”。還有擱茶杯的茶盤和一個碗狀的放置茶壺的茶洗。每一次喝完茶和泡茶之前。都要將茶杯置茶洗中。用煮沸的開水沖燙。此即茶洗的功能之一。

第一道程序就是燙壺。燙杯。隨后。倒掉茶洗中的水。將茶壺置茶洗中。放上茶葉。茶葉往往要放滿壺。沖出來才夠味。水一開。立刻就沖入茶壺中。這時會浮起一些泡沫。用壺蓋輕輕撥動。把泡沫撥出。蓋上壺蓋后。再從壺蓋上淋下開水。把壺外的泡沫沖走。同時使茶壺內外溫度差不致太大。

把茶壺提起。將這第一遍茶全部倒入茶洗中。第二道水立刻沖進去。要沖到壺蓋蓋下去后水有少許溢出。蓋上蓋子。再淋一些水。然后馬上斟茶。不能延后。最忌浸茶。一浸就出茶堿。茶就苦了。

斟茶是很講究功夫的。必須用一個手指按住茶壺蓋。將壺翻轉九十度。壺嘴直沖下。迅速繞著已經(jīng)排成一圈的茶杯斟下去。開始叫“關公巡城”。每一個杯子都要巡到;最后叫“韓信點兵”。那后邊的幾滴最是甘美。也是每一個杯子都必須點到。這樣斟出的茶。每一杯色澤濃淡均勻。味道不相上下。一泡茶。一般沖五六次。講究一點的。沖泡三四次。要將茶葉渣倒出。重新燙壺。燙杯。

龍井的沖泡

用具:龍井茶、透明玻璃杯、水壺、清水罐、水勺、賞泉杯、賞茶盤、茶匙等。

(一)初識仙姿

龍井茶外形扁平光滑,享有色綠、香郁、味醇、形美“四絕”之盛譽。優(yōu)質龍井茶,通常以清明前采制的為最好,稱為明前茶;谷雨前采制的稍遜,稱為雨前茶,而谷雨之后的就非上品了。明人田藝衡曾有“烹煎黃金芽,不取谷雨后”之語。

(二)再賞甘霖

“龍井茶、虎跑水”是為杭州西湖雙絕,沖泡龍井茶必用虎跑水,如此才能茶水交融,相得益彰?;⑴苋娜菑纳皫r、石英砂中滲出,流量為43.286.4立方米/日。現(xiàn)在將硬幣輕輕置于盛滿虎跑泉水的賞泉杯中,硬幣置于水上而不沉,水面高于杯口而不外溢,表明該水水分子密度高、表面張力大,碳酸鈣含量低。請來賓品賞這甘霖清冽的佳泉。

(三)靜心備具

沖泡高檔綠茶要用透明無花的玻璃杯,以便更好地欣賞茶葉在水中上下翻飛、翩翩起舞的仙姿,觀賞碧綠的湯色、細嫩的茸毫,領略清新的茶香。沖泡龍井茶更是如此?,F(xiàn)在,將水注入將用的玻璃杯,一來清潔杯子,二來為杯子增溫。茶是圣潔之物,泡茶人要有一顆圣潔之心。

(四)悉心置茶

“茶滋于水,水藉于器”。茶與水的比例適宜,沖泡出來的茶才能不失茶性,雙充分展示茶的特色。一般來說,茶葉與水的比例為1:50,即100毫升容量的杯子放入2克茶葉?,F(xiàn)將茶葉用茶則從茶倉中輕輕取出,每杯用茶2~3克左右。置茶要心態(tài)平靜,茶葉勿掉落在杯外。敬茶惜茶,是茶人應有的修養(yǎng)。

(五)溫潤茶芽

采用“回旋斟水法”向杯中注水少許,以1/4杯為宜,溫潤的目的是浸潤茶芽,使干茶吸水舒展,為將要進行的沖泡打好基礎。

(六)懸壺高沖

溫潤的茶芽已經(jīng)散發(fā)出一縷清香,這時高提水壺,讓水直瀉而下,接著利用手腕的力量,上下提拉注水,反復三次,讓茶葉在水中翻動。這一沖泡手法,雅稱鳳凰三點頭。鳳凰三點頭不僅為了泡茶本身的需要,為了顯示沖泡者的姿態(tài)優(yōu)美,更是中國傳統(tǒng)禮儀的體現(xiàn)。三點頭像是對客人鞠躬行禮,是對客人表示敬意,同時也表達了對茶的敬意。

(七)甘露敬賓

客來敬茶是中國的傳統(tǒng)習俗,也是茶人所遵從的茶訓。將自己精心泡制的清茶與新朋老友共賞,別是一番歡愉。讓我們共同領略這大自然賜與的綠色精英。

(八)辨香識韻

評定一杯茶的優(yōu)劣,必從色、形、香、味入手。龍井是茶中珍品,素有“色綠、香郁、味甘、形美”四絕佳茗之稱。其色澄清碧綠,其形一旗一槍,交錯相映,上下沉浮。通常采摘茶葉時,只采嫩芽稱“蓮心”;一芽一葉,葉似旗、芽似槍,則稱為“旗槍”;一芽兩葉,葉形卷曲,形似雀舌,故稱“雀舌”。聞其香,則是香氣清新醇厚,無濃烈之感,細品慢啜,體會齒頰留芳、甘澤潤喉的感覺。

這是比較專業(yè)比較科學的沖泡方法,你可以在學習參照之后自行揣摩最適合自己的沖泡方法。

茶道是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也被認為是修身養(yǎng)性的一種方式,它通過沏茶、賞茶、飲茶、增進友誼,美心修德,學習禮法,是很益的一種和美儀式。水鄉(xiāng)茶樓與提倡“清靜、恬淡”的東方哲學思想很合拍,更注重于表演性茶道,相繼創(chuàng)作了有民族特色的茶藝,如:具有江南特色的傣族竹筒茶、彝族烤茶茶冖、煎茶茶藝、功夫茶沏泡、龍井茶禮、太湖翠竹的沏泡以及有民族特色的四川長嘴壺功夫茶、白族三道茶等等。水鄉(xiāng)茶樓通過品茶、欣賞茶藝表演,于浮華之中,托起片片清涼,讓你遠離器塵,怡然自得。

烹茶精,正是工夫茶最突出的特點,它體現(xiàn)在烹制、品飲過程中的每個環(huán)節(jié),而不僅僅是“器具更為精致”而已。

1、治器:泥爐起火,砂銚掏水,煽爐,潔器,候火,淋杯。

2、納茶:靜候砂銚中有松濤颼颼聲,初沸出現(xiàn)魚目時(以意度之,不可撒蓋看也),即把砂銚提起,淋罐、淋杯令熱。再將砂銚置爐上,俟其火碩(老也,俗謂之“碩”),一面打開錫罐,傾茶于素紙上,分別粗細,取其最粗者填于罐底滴口處,次用細末,填塞中層,另以稍粗之葉撒于上面。如此之工夫,謂之“納茶”。 納茶不可太飽滿,約七八成足矣。神明變化,此為初步。

3、候湯:湯分三沸。一沸太稚,三沸太老;二沸最宜?!叭羲娓≈?,聲若松濤,是為第二沸,正好之候也。”

4、洗茶:滾湯環(huán)壺口、緣壺邊沖入,切忌直沖入壺心,不可斷續(xù),也不可迫促。銚宜提高傾注,稱“高沖”,始無澀滯之病。首次注入沸水后,應立即傾出茶湯,以去除茶葉中所含雜質,這就是“洗茶”。傾出的茶湯廢棄不喝。

5、沖點:沖法同上。

6、刮沫:沖水必使?jié)M而忌溢;滿時,茶沫浮白,凸出壺面,提壺蓋從壺口平刮之,沫即散墜,然后蓋定。

7、淋罐:壺蓋蓋定后,復以熱湯遍淋壺上,俗謂“熱罐”。一以去其散墜余沫;二則壺外追熱,香味充盈于壺中。

8、燙杯:淋罐已畢,仍必淋杯,俗謂之“燒鐘”。淋杯之湯,宜直注杯心?!盁?鐘即茶杯的俗稱)熱罐,方能起香”:這是不容忽略的“工夫”。淋杯后洗杯,傾去洗杯水。

9、灑茶:茶葉納入壺中后,淋罐、燙杯、傾水,幾番經(jīng)過, 正灑茶適當時候。因為灑茶不宜速,亦不宜遲。速則浸浸未透,香味不出;遲則香味迸出,茶色太濃,致茶味苦澀,前功盡廢。灑必各杯輪勻,稱“關公巡城”;又必余瀝全盡,稱“韓信點兵”;壺宜放低灑茶,以避免茶香飄散、泡沫叢生,稱“低灑”。

品茶

品茶,捧起小杯,慢飲細酌,啜畢還以杯口移近鼻孔,品其香味。工夫茶因杯小,香濃、湯熱,故啜后杯中仍有余香,這是一股比從茶湯上溢出的香氣更深沉、更濃烈的“山韻氣”,“嗅杯”因此為工夫茶所獨有的雅趣。

以“品”為主的井然有序的飲茶方式,形成邏輯程序的體系,這就叫做“潮州工夫茶方法。它顯示高雅,表達禮儀,寄托情誼,反映素質,表現(xiàn)自我。而美正是在工夫茶沖飲程式之細膩周密、有條不紊、從容不迫、氣氛和諧等現(xiàn)象中產(chǎn)生的,也是主客的審美需要得到滿足而產(chǎn)生的情感。其全過程,頗能體現(xiàn)“和為貴”之高尚情操,并反映出本地區(qū)某種歷史傳統(tǒng)、文化水平與時代背景。起到提高人們生理、心理素質的良好作用。這就是潮州工夫茶的程式美及其美學價值所在。

安溪工夫茶藝

安溪是烏龍茶的故鄉(xiāng),是著名的茶都,產(chǎn)茶和飲茶有悠久歷史。在安溪,不但有獨到之處的烏龍茶采制技藝,而且十分講品飲藝術。品飲烏龍茶,茶葉選用鐵觀音、黃金桂、本山、毛蟹等名茶,茶具選用精致的瓷質、陶制小壺、小盅,沖泡選用泉水、井水和純凈的淡水。

名茶鐵觀音,色澤黛綠,形如珍珠,湯色金黃,味醇鮮爽,香氣獨特,猶似玉蘭吐芬芳。沏泡講究款款有序,動作優(yōu)美,真正達到純、雅、禮、和的品茶意境?!罢l人尋得觀音韻,不愧是個品茶人”。

(一)展示茶具

茶匙、茶斗、茶夾、茶通是竹器工藝制成的,安溪盛產(chǎn)竹子,這是民間傳貫用的茶具。茶匙、茶斗是裝茶用,茶夾是夾杯洗杯用的。

爐、壺、甌杯以及托盤,號稱“茶房四寶”,這主要是遵循本地傳統(tǒng)加工而成。安溪茶鄉(xiāng)有悠久歷史的古窟址,在五代十國就有陶器工藝,宋朝中期就有瓷器工藝。這不僅泡茶專用,而且有較高的收藏欣賞價值。而用白瓷蓋甌泡茶,對于放茶葉、聞香氣、沖開水、倒茶渣等都很方便。

(二)烹煮泉水

沏茶擇水最為關健,水質不好,會直接影響茶的色、香、味、只有好水好茶味才美。沖泡安溪鐵觀音,烹煮的水溫需達到 100 攝氏度,這樣最能體現(xiàn)鐵觀音獨特的香韻。

(三)沭霖甌杯

“沭霖甌杯”也稱“熱壺燙杯”。先洗蓋甌,再洗茶杯,這不但是保持甌杯有一定的溫度,以講究衛(wèi)生,起到消毒作用。

(四)觀音入宮

右手拿起茶斗把茶葉裝入,左手拿起茶匙把名茶鐵觀音裝入甌杯,美其名曰:“觀音入宮”。

(五)懸壺高沖

提起水壺,對準甌杯,先低后高沖入,使茶葉隨著水流旋轉而充分舒展。

(六)春風拂面

左手提起工甌蓋,輕輕地在甌面上繞一圈把浮在甌面上的泡沫刮起,然后右手提起水壺把甌蓋沖凈,這叫 “ 春風拂面 ”。

(七)甌面醞香

中國茶葉有六大類,其中紅茶全發(fā)酵,綠茶不發(fā)酵,烏龍茶是半發(fā)酵。鐵觀音是烏龍茶中的極品。其生長環(huán)境得天獨厚,采制技藝十分精湛,素有“綠葉紅鑲邊,七泡有余香”之美稱,具有防癌、美容、抗衰老、降血脂等特殊功效。茶葉下甌沖泡,須等待一至兩分鐘,這樣才能充分地釋放出獨特的香和韻。沖泡時間太短,色香味顯示不出來,太久會“熟湯失味”。

(八)三龍護鼎

斟茶時,把右手的拇指、中指夾住甌杯的邊沿,食指按在甌蓋的頂端,提起蓋甌,把茶水倒出,三個指稱為三條龍,蓋甌稱為鼎,這叫“三龍護鼎”。

(九)行云流水

提起蓋甌,沿托盤上邊繞一圈,把甌底的水刮掉,這樣可防止甌外的水滴入杯中。

(十)觀音出海

“觀音出?!泵耖g稱它為“關公巡城”,就是把茶水依次巡回均勻地斟入各茶杯里,斟茶時應低行。

(十一)點水流香

“點水流香”在民間稱為“韓信點兵”,就是斟葮斟到最后甌底最濃部分,要均勻地一點一點滴到各茶杯里,達到濃淡均勻,香醇一致。

(十二)敬奉香茗

茶藝小姐雙手端起茶盤彬彬有禮地向各位嘉賓、朋友敬奉香茗。

(十三)鑒賞湯色

品飲鐵觀音,首先要觀其色,就是觀賞茶湯的顏色,名優(yōu)鐵觀音的湯色:清澈、金黃、明亮,讓人賞心悅目。

(十四)細聞幽香

這就是聞其香,聞聞鐵觀音的香氣,那天然馥郁的蘭花香、桂花香,清氣四溢,讓您心曠神怡。

(十五)品啜甘霖

這叫品其味,品啜鐵觀音的韻味,有一種特殊的感受,當你呷上一口含在嘴里,慢慢送入喉中,頓時會覺得滿口生津,齒頰流香,六根開竅清風生,飄飄欲仙最怡人。

烹來勺水淺杯斟

不盡余香舌本尋

七碗漫夸能暢飲

可曾品過鐵觀音

誰能品出名茶鐵觀音的獨特韻味,那真是人生的一件快事。愿今天的茶藝表演能給各位留下美好的回憶,愿鐵觀音的香韻永駐您的心田。

潮汕工夫茶藝

第一、治器

治器包括:起火、掏火、扇爐、潔器、候湯、淋杯等六個動作。好比打太極拳中的 太極起勢 ,是一個預備階段。前面四件事不必多說,這“候湯”、“淋杯”都是初試工夫。大約起火后十幾分鐘,砂銚中就有聲颼颼作響,當它的聲音突然將小時,那就是魚眼水將成了,應立即將砂銚提起,淋罐淋杯,再將砂銚置爐上。這時就是第二件事開始了。

第二、納茶

打開茶葉,把它倒在一張潔白的紙上,分別粗細,把最粗的放在罐底和滴嘴處,再將細末放在中層,又再將粗葉放在上面,納茶的工夫就完成了。所以要這樣做,因為細末是最濃的,多了茶味容易發(fā)苦,同時也容易塞住滴嘴,分別粗細放好,就可以使出茶均勻,茶味逐漸發(fā)揮。

納茶,每一泡茶,大約以茶壺為準,放有七成茶葉在里面就很夠了。如果太多,不但泡出的茶太濃,味帶苦澀,而且好茶葉多是嫩芽緊卷,一泡以開水之后,舒展開來,變得很大,納茶太多,連水也沖不進去了。但太少也不行,沒有味道。

納茶是沖功夫茶的第一步功夫。神明變幻,由此起矣。

第三、候湯

蘇東坡煎茶詩云:“蟹眼已過魚眼生”,這就是指用這樣沸度的水沖茶最好了?!恫枵f》云:“湯者茶之司命,見其沸如魚目,微微有聲,是為一沸。銚緣涌如連珠,是為二沸。騰波鼓浪,是為三沸。一沸太稚,謂之嬰兒沸;三沸太老,謂之百壽湯;若水面浮珠,聲若松濤,是為二沸,正好之候也?!薄洞笥^茶論》也說:“凡用湯以魚目蟹眼連鋒進躍為度?!?/p>

第四,沖茶

當水二沸,就可以提銚沖茶了?;馉t與茶壺的放置處大約剛好走七步。提銚后走了七步,揭開茶壺蓋,將滾湯環(huán)壺口,緣壺邊沖入,切忌直沖壺心(如用蓋甌,只沖一角,然后再沖各角,可同樣忌直沖壺心)。提銚宜高,所謂“高沖低斟”是也。高沖使開水有力地沖擊茶葉,使茶的香味更快揮發(fā),由于茶精迅速揮發(fā),單寧則來不及溶解,所以茶葉才不會有澀滯。至于走七步再沖,目的在于使?jié)L水稍涼一點,以免破壞維他命 C 也。

第五、刮沫

沖水一定要滿,茶壺是否“三山齊”,水平面如何,這時要見功效了,好茶壺水滿后茶沫浮起,決不溢出(沖水過猛過多,溢出壺面是另一回事),提壺蓋,從壺口輕輕刮去茶沫,然后蓋定。

第六、淋罐

蓋好壺蓋,再以滾水淋于壺上。謂之淋罐。淋罐有個作用:一是使熱氣內外夾攻,逼使茶香精迅速揮發(fā),追加熱氣;二是小停片刻,罐身水份全干,即是茶熟;三是沖去壺外茶沫。

第七、燙杯

潮州土話說是“燒盅熱罐”,乃是沖工夫茶中的工夫要點。有一位吃茶專家,此老走遍東西南北,到處總結喝茶的經(jīng)驗,在他喝了工夫茶后說,工夫茶的特點就是一個“熱”字。從煮湯到?jīng)_茶,飲茶都離不開這一個字,這可謂得其三味矣。

燙杯,在淋罐之后,用開水淋杯,淋杯時要注意,開水要直沖杯心。燙杯完了,添冷水于砂銚形態(tài)的動作,老手者可以同時兩手洗兩個杯,動作迅速,聲調鏗鏘,姿態(tài)美妙。有一位外國朋友,也是一位茶迷,久聞工夫茶之名,不遠萬里,千方百計,到了中國一定要喝一次工夫茶。在他看到洗茶杯的動作時,不禁贊嘆再三,說是比雜技團的工夫還要高明呢。確實,不會洗杯的人,一碰到杯便會給燙得要命,不打破杯子已是幸事,更不必說到 姿態(tài)美妙 了。

杯洗完了,把杯中、盤中之水傾倒到茶洗里去,這時,茶壺外面的水份也剛剛好被蒸發(fā)完了,正是茶熟之時。老手于此,絲毫不差,便可灑茶敬客了。

第八、灑茶

幾經(jīng)數(shù)度工夫,最后一手就是灑茶。灑茶也有四字訣:低、快、勻、盡。

“低”就是前面說過的, 高沖低斟 的 低 。灑茶切不可高,高則香味散失,泡沫四起,對客人極不尊敬。

“快”也是為了使香味不散失,且可保持茶的熱度。

“勻”是灑茶時必須像車輪轉動一樣,杯杯輪流灑勻,不可灑了一杯才灑一杯,因為茶初出,色淡,后出,色濃。“勻”字是很重要的。

“盡”就是不要讓余水留在壺中。第一沖還可以留一點,二、三沖切切不可。灑完以后,還要把茶壺倒過來,覆放在茶墊上,使壺里之水份完全滴出,這是因為只要沒有水在,單寧就不能溶解,茶就不會苦澀。

灑茶既畢,乘熱而飲,杯緣接唇,杯面迎鼻,香味齊到,一啜而盡,三味杯底。據(jù)說是 味云腴,餐秀美,芳香溢齒頰,甘澤潤喉吻,神明凌霄漢,思想馳古今。 神明變幻,功夫茶之三昧于此盡得矣。

武夷工夫茶藝

武夷茶藝的程序有二十七道,合三九之道。二十七道茶藝如下:

1、恭請上座 客在上位,主人或侍茶者沏茶、把壺斟茶待客。

2、焚香靜氣 焚點檀香,造就幽靜、平和的氣氛。

3、絲竹和鳴 輕播古典民樂,使品茶者進入品茶的精神境界。

4、葉嘉酬賓 出示武夷巖茶讓客人觀賞?!叭~嘉”即宋蘇東坡用擬人筆法稱呼武夷茶之名, 意為茶葉嘉美。

5、活煮山泉 泡茶用山溪泉水為上,用活火煮到初沸為宜。

6、孟臣沐霖 即燙洗茶壺。孟臣是明代紫砂壺制作家,后人把名茶壺喻為孟臣。

7、烏龍入宮 把烏龍茶放入紫砂壺內。

8、懸壺高沖 把盛開水的長嘴壺提高沖水,高沖可使茶葉翻動。

9、春風拂面 用壺蓋輕輕刮去表面白泡沫,使茶葉清新潔凈。

10、重洗仙顏 用開水澆淋茶壺,既洗凈壺外表,又提高壺溫。重洗仙顏為武夷山一石刻。

11、若琛出浴 即燙洗茶杯。若琛為清初人,以善制茶杯而出名,后人把名貴茶杯喻為若琛。

12、玉液回壺 即把已泡出的茶水倒出,又轉倒入壺,使茶水更為均勻。

13、關公巡城 依次來回往各杯斟茶水。

14、韓信點兵 壺中茶水剩下少許時,則往各杯點斟茶水。

15、三龍護鼎 即用拇指、食指扶杯,中指頂杯,此法既穩(wěn)當又雅觀。

16、鑒賞三色 認真觀看茶水在杯里的上中下的三種顏色。

17、喜聞幽香 即嗅聞巖茶的香味。

18、初品奇茗 觀色、聞香后,開始品茶味。

19、再斟蘭芷 即斟第二道茶,“蘭芷”泛指巖茶。宋范仲淹詩有“斗茶香兮薄蘭芷”之句。

20、品啜甘露 細致地品嘗巖茶,甘露指巖茶。

21、三斟石乳 即斟三道茶。石乳,元代巖茶之名。

22、領略巖韻 即慢慢地領悟巖茶的韻味。

23、敬獻茶點 奉上品茶之點心,一般以咸味為佳,因其不易掩蓋茶味。

24、自斟漫飲 即任客人自斟自飲,嘗用茶點,進一步領略情趣。

25、欣賞歌舞 茶歌舞大多取材于武夷茶民的活動。三五朋友品茶則吟詩唱和。

26、游龍戲水 選一條索緊致的干茶放入杯中,斟滿茶水,恍若烏龍在戲水。

27、盡杯謝茶 起身喝盡杯中之茶,以謝山人栽制佳茗的恩典。

烏龍茶屬高端茶品,沖泡自然有講究。好茶、好水、好茶具缺一不可。水最好是純凈水或礦泉水,茶具首選宜興紫砂陶器或景德鎮(zhèn)的瓷器,玻璃杯次之。人數(shù)、用量、壺型酌情匹配。也就是說,要根據(jù)喝茶人數(shù)選定壺型,根據(jù)茶壺的容量確定茶葉的投放量。若茶葉是緊結半球形烏龍,茶葉需占到茶壺容積的1/3—1/4;若茶葉較松散,則需酌情增加。其三:火候、水溫、氣候都要加以考慮。由于烏龍茶包含某些特殊的芳香物質,需要在高溫的條件下才能完全發(fā)揮出來,所以一定要用沸水沖泡,加上環(huán)境、季候的不同,掌握好火候和水溫的差異性。其四:沖泡的時間與次數(shù)的變化有所不同。閩南和臺灣的烏龍茶沖泡時,浸泡時間第一泡一般是45秒左右,再次沖泡是60秒左右,之后每次沖泡時間往后增加數(shù)10秒即可;閩北和潮州的烏龍茶開湯時間則要快得多,第一泡15秒就可以了;而四川正大烏龍茶則相對時間要長一些,第一泡約203秒(滋味清爽)、405秒(滋味濃厚),第二泡在前一泡的時間基礎上增加15秒即可,也可根據(jù)個人口味調整沖泡時間。至于沖泡次數(shù),烏龍茶有“七泡有余香”之說,這與茶葉質量和沖泡方法得當有關,但要注意每次沖泡好后要倒出茶湯,久泡于壺中會影響濃醇甘鮮的滋味。

以上只是烏龍茶的基本沖泡方法和要求,若以茶道論,還有湯壺、洗茶、聞香、抿品等諸多講究。

茶葉的沖泡,一般只要備具、備茶、備水,經(jīng)沸水沖泡即可飲用。但要把茶固有的色、香、味充分發(fā)揮出來,沖泡得好,也不是易事,要根據(jù)茶的不同特性,應用不同的沖泡技藝和方法才能達到。

綠茶的沖泡

細嫩綠茶的沖泡,要求茶具(茶杯或茶碗)潔凈,通常用透明度好的玻璃杯(壺)、瓷杯或茶碗沖泡。杯、碗內瓷質潔白,便于襯托碧綠的茶湯和茶葉。泡茶的水質要好。通常選用潔凈的優(yōu)質礦泉水,也可用經(jīng)過凈化處理的自來水。水的酸堿度為中性或微酸性,切勿用堿性水,以免茶湯深暗。煮水初沸即可,這樣泡出的茶水鮮爽度較好。沏茶的水溫,要求在80℃左右最為適宜,因為優(yōu)質綠茶的葉綠素在過高的溫度下易被破壞變黃,同時茶葉中的茶多酚類物質也會在高溫下氧化使茶湯很快變黃,很多芳香物質在高溫下也很快揮發(fā)散失,使茶湯失去香味。茶與水的比例要恰當,通常茶與水之比為1:50~1:60(即1克茶葉用水50毫升~60毫升)為宜,這樣沖泡出來的茶湯濃淡適中,口感鮮醇。沖泡的手法很有講究,要求手持水壺往茶杯中注水,采用“鳳凰三點頭”的手勢,使注入的熱水沖動茶葉,上下浮動,茶汁也易泡出。另外,在沖泡時常先注入少量熱水,使茶葉浸潤一下,稍后再注水至離杯沿1厘米~2厘米處即可。若待客,可將泡好茶的茶杯或茶碗,放入茶盤中,捧至客人面前,以手示意,請客人品飲。

紅茶的沖泡

紅茶的飲用方法,歸納起來大體分為清飲法和調飲法兩類。清飲法,就是將茶葉放人茶壺中,加沸水沖泡,然后注入茶杯中細品慢飲。好的工夫條紅茶一般可沖泡2次~3次,而紅碎茶只能沖泡1次~2次。調飲法,是將茶葉放入茶壺,加沸水沖泡后,倒出茶湯在茶杯中再加奶或糖、檸檬汁、蜂蜜、香擯酒等,根據(jù)個人愛好,任意選擇調配,風味各異。調飲法用的紅茶,多數(shù)用紅碎茶制的袋泡茶,茶汁浸出速度快,濃度大,也易去茶渣。一般來說,品飲紅茶,選用茶具也很重要,以選用咖啡茶具較為適宜。近年來在市面上流行一種臺式泡沫紅茶,其制法是紅茶經(jīng)沖泡后將茶湯倒人調酒器中,加上蜂蜜等配料,然后上下、左右搖動幾十下,再倒人透明玻璃杯中品飲。由于茶湯含有皂素,形成泡沫,在透明杯中層次分明,十分美觀,品飲泡沫茶,別有情趣,特別是青年人更為喜愛。泡沫紅茶始于臺灣,近期傳入大陸。

烏龍茶的沖泡

烏龍茶的品飲特點是重品香,不重品形,先聞其香后嘗其味,因此十分講究沖泡方法。從茶葉的用量、泡茶的水溫、泡茶的時間,到泡飲次數(shù)和斟茶方法都有一定的要求。

(1)茶葉的用量

沖泡烏龍茶,茶葉的用量比名優(yōu)茶和大宗花茶、紅茶、綠茶要多,以裝滿紫砂壺容積的1/2為宜,約重10克。

(2)泡茶水溫

烏龍茶采摘的原料是成熟的茶枝新梢,對水溫要求與細嫩的名優(yōu)茶有所不同。要求水沸立即沖泡,水溫為100度。水溫高,茶汁浸出率高,茶味濃、香氣高,更能品飲出烏龍茶特有的韻味。

(3)沖泡的時間和次數(shù)

烏龍茶較耐泡,一般泡飲5次~6次,仍然余香猶存。泡的時間要由短到長,第一次沖泡,時間短些,約2分鐘,隨沖泡次數(shù)增加,泡的時間相對延長。使每次茶湯濃度基本一致,便于品飲欣賞。

(4)、沖泡和斟飲

沖泡烏龍茶有專門的茶具。廣東、福建人喜愛用“烹茶四寶”------潮汕烘爐、玉書、孟臣罐、若深甌、潮汕烘爐是燒開水用的炭火爐;玉書為燒開水的水壺,一般是扁形的薄瓷壺,約能容水2O克 ;孟臣罐為紫砂壺;若深甌是微型精制的白色小瓷杯。沖泡前先用開水將茶具(茶壺、茶杯、茶盤)淋洗一遍,以保持茶具潔凈,又利于提高茶具本身的溫度。當壺中置茶以后,沸水沿壺內壁緩緩沖入,在水漫過茶葉時,便立即將水倒出,稱之為“洗茶”,洗去茶葉中的浮塵和泡沫,便于品其真味。洗茶后即第二次沖入沸水,水量以溢出壺蓋沿為宜,蓋上壺蓋。沖水的方法應由高到低,且在整個泡飲過程中需經(jīng)常用沸水淋洗壺身,以保持壺內水溫,充分泡出茶葉的香味。

斟茶方法也與泡茶一樣講究,傳統(tǒng)的方法是用拇、食、中指夾著壺的把手。斟茶時應低行,以防失香散味。茶湯按順序注入幾個小茶杯內,注量不宜過滿,以每杯容積的1/2為宜,逐漸加至八成滿,使每杯茶湯香味均勻。

花茶的沖泡

花茶是融花香、茶味于一體的茶類,花茶的品飲雖重于香氣,但高檔毛峰花茶其形狀仍有很高的欣賞價值。品飲高檔名優(yōu)花茶,通常選用透明的玻璃杯沖泡。茶葉用量與水之比為1:50(即1克茶葉用水50毫升)。宜用85℃左右的沸水沖泡,時間3分鐘~5分鐘。沖泡次數(shù)以2次~3次為宜??赏高^玻璃杯欣賞茶胚精美別致的造型,如沖泡的是特級茉莉毛峰花茶,可欣賞到毛峰芽葉在杯中徐徐展開,朵朵直立,上下沉浮,栩栩如生的景象,別有情趣。泡好后,先揭蓋聞香,鮮靈濃純,撲鼻而來。再嘗其味,花香茶味,令人精神振奮。中、低檔花茶,主要是聞香嘗味,一般選用潔凈的白瓷杯或白瓷茶壺沖泡,水溫要求100℃,沖泡5分鐘后即可斟飲。北方居家品飲花茶,常采用茶壺共泡分飲法,具有方便、衛(wèi)生的特點,家人老小團聚,泡上一壺茶,一邊品飲,一邊拉家常,會給家庭增添溫馨氣氛。四川人品飲花茶,很有地方特色,常用一套三件頭茶具(茶碗、茶托、茶蓋)泡茶,邊飲品,邊擺“龍門陣”,悠然自得。

緊壓茶的沖泡

緊壓茶沖泡至今仍沿用古老的傳統(tǒng)方法。我國生產(chǎn)的緊壓茶大多為磚茶,較為堅實,加之原料較粗老,所以用開水沖泡難以浸出條計。飲用時必須先將磚茶搗碎,在鐵鍋或鋁壺中烹煮,而且有時在烹煮過程中,還要不斷攪拌,以使茶汁充分浸出。飲用緊壓茶的,多半是西藏、內蒙、新疆等地的兄弟民族,那里多屬高原地區(qū),氣壓低、水不到100℃就沸騰,如果用沖泡法沖泡磚茶,茶汁便不易浸出,所以緊壓茶需用烹煮法才能飲用。由于地區(qū)不同,民族不同,風俗不同,緊壓茶的調制方法也有所不同。

從各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飲茶習俗可以看出,緊壓茶的調制方法與眾多其他茶的沖泡法至少有三點不同:一是飲用時先要將緊壓茶打碎;二是不宜沖泡,要用烹煮方法才能使茶汁浸出;三是烹煮時,大多加上佐料,采用調飲方式飲茶。

煮茶法

直接將茶放在釜中熟煮,是我國唐代以前最普遍的飲茶法。其過程陸羽在《茶經(jīng)》中已詳加介紹。大體說,首先要將餅茶研碎待用。然后開始煮水。以精選佳水置釜中,以炭火燒開。但不能全沸,加入茶末。茶與水交融,二沸時出現(xiàn)沫餑,沫為細小茶花,餑為大花,皆為茶之精華。此時將沫餑杓出,置熟盂之中,以備用。繼續(xù)燒煮,茶與水進一步融合,波滾浪涌,稱為三沸。此時將二沸時盛出之沫餑澆烹茶的水與茶,視人數(shù)多寡而嚴格量入。茶湯煮好,均勻的斟入各人碗中,包含雨露均施,同分甘苦之意。

點茶法

此法即宋代斗茶所用,茶人自吃亦用此法。這時不再直接將茶熟煮,而是先將餅茶碾碎,置碗中待用。以釜燒水,微沸初漾時即沖點碗。但茶末與水亦同樣需要交融一體。于是發(fā)明一種工具,稱為“茶筅”。茶筅是打茶的工具,有金、銀、鐵制,大部分用竹制,文人美其名曰“攪茶公子”。水沖放茶碗中,需以茶筅拼命用力打擊,這時水乳交融,浙起沫餑,潘潘然如堆云積雪。茶的優(yōu)劣,以餑沫出現(xiàn)是否快,水紋露出否慢來評定。沫餑潔白,水腳晚露而不散者為上。因茶乳融合,水質濃稠,飲下去盞中膠著不干,自然稱為“咬盞”。

毛茶法

即在茶中加入干果,直接以熟水點泡,飲茶食果。茶人自制茶,自采果,別具佳趣。

點花茶法

為明代朱權等所創(chuàng)。將梅花、桂花、茉莉花等蓓蕾數(shù)枚直接與末茶同置碗中,熱茶水氣蒸騰,使茶湯催花綻放,既觀花開美景,又嗅花香、茶香。色、午味同時享用,美不勝收。

泡茶法

此法時清以至現(xiàn)代,為民間廣泛使用,自然為人熟知。不過,中國各地泡茶之法高精亦大有區(qū)別。由于現(xiàn)代茶的品種五彩繽紛,紅茶、綠茶、花茶,沖泡方法皆不盡相同。大體說,以發(fā)茶味,顯其色,不失其香為要旨。濃淡亦隨各地所好。近年來賓館多用袋裝泡茶,發(fā)味快,而又避免渣葉入口,也是一種創(chuàng)造。飲休既是精神活動,也是物質活動。所以茶藝亦不可墨守成規(guī),以為只有繁器古法為美。但無論如何變,總要不失茶的要義,即健康、友信、美韻。因此,只要在健康思想的指導下,作些改進是應該的。當代生活節(jié)律不斷變化,飲茶之法也該越變越合理。法簡易行,但過簡通俗讀物是韻味佳趣。古法不易大眾化,但對現(xiàn)代工業(yè)社會過于緊張的生活,卻是種很好的調節(jié)。所以,發(fā)掘古代茶藝,使再現(xiàn)異彩,也是極重要的工作。據(jù)說福州茶藝館已恢復斗茶法,使沫餑、重華再觀,實在是一雅舉。談飲法,不僅講如何烹制茶湯,還要講如何“分茶”。唐代以釜煮茶湯,湯熟后以瓢分茶,通常一釜之茶分五碗,分時沫餑要均。宋代用點茶法,可以一碗一碗的點;也可以用大湯缽,大茶筅,一次點就,然后分茶,分茶準則同于唐代。明清以后,直接沖泡為多,壺成為得要茶肯。自泡自吃的小壺固然不光,但更我的是起碼能斟四、五碗的茶壺。所以,這種壺叫作“茶娘式”,而茶杯又稱“茶子。五杯至十幾杯巡注幾周不停不撒,民間稱為“關公跑城”。技術稍差難以環(huán)注的也要巡杯,但需一點一提,也是幾次才均勻茶湯于各碗,引謂“韓信點兵”。

感覺不錯,贊哦! (0)
下次努力,加油! (0)
網(wǎng)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
評論
    共 0 條評論
本站所發(fā)布的全部內容源于互聯(lián)網(wǎng)搬運,僅限于小范圍內傳播學習和文獻參考,請在下載后24小時內刪除!
如果有侵權之處請第—時間聯(lián)系我們刪除。敬請諒解!qq:2850716282@qq.com
山茶油 滇ICP備2021006107號-532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特別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