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茶油炒土雞的做法(湘菜茶油炒土雞的做法)
1. 湘菜茶油炒土雞的做法
步驟 1
鍋燒熱,放茶油,稍多些。油不能太少,不然雞肉口感會柴。
步驟 2
土雞洗凈,瀝水,把水控一會兒。
步驟 3
油燒熱,放桂皮,小火炸一會兒。
步驟 4
土雞放進(jìn)鍋里,翻炒。
步驟 5
翻炒,炒出雞油,鍋里黃色的就是。
步驟 6
放入姜片,繼續(xù)翻炒。
步驟 7
放少許老抽,大概兩小勺,根據(jù)土雞大小和個人口味放即可。繼續(xù)翻炒上色。
步驟 8
加水,沒過土雞,一次加夠,中途不能加。大火燉。
步驟 9
大火燉,大概10分鐘左右,再轉(zhuǎn)小火燉。火候掌握好,不然湯汁燉干了肉沒爛。
步驟 10
小火燉會兒,蓋上鍋蓋,繼續(xù)小火燉。
步驟 11
燉好收汁,放六月香豆瓣醬、生抽、鹽、青紅椒、青蒜調(diào)味。木耳等配菜依據(jù)個人口味添加,不加也OK。
2. 湘菜茶油炒土雞的做法竅門
材料:
1、半只雞, 剁成小塊. 用鹽生粉拌一下
2、半斤子姜, 切成薄片
3、蒜茸若干 做法: 1、先下子姜炒至半熟, 炒干一些水氣, 裝盤待用; 2、茶油燒熱, 下雞肉塊蒜茸翻炒, 加上湖南的專用辣椒醬. 我這么早放辣醬, 就是希望辣味能滲進(jìn)雞肉內(nèi); 3、雞肉變色后, 下子姜片一起快炒;
4、倒入少量開水, 稍稍燜煮;
5、淋上生抽, 加點味精, 撒入蔥花, 裝盤啦。
3. 茶油炒土雞做法竅門
可以。
主料:竹蓀30g
輔料:
姜適量 胡椒粉適量 食鹽適量 茶油適量
做法步驟:
步驟1
竹蓀用淡鹽水泡半個小時,泡好后擠干凈水,切去菌頭和網(wǎng)狀部分,
步驟2
雞洗干凈剁成塊,姜一塊去皮拍破
步驟3
鍋內(nèi)放茶油燒熱,下姜塊和雞塊一同煸炒,烹少許料酒
步驟4
雞塊稍久炒一會兒,炒得差不多的時候加清水沒過雞,大火燒開后,移至砂鍋改小火慢燉
步驟5
燉一個小時左右,雞湯已經(jīng)呈現(xiàn)出金黃色,加入處理好的竹蓀,再燉二十分鐘
步驟6
等竹蓀充分吸收了雞湯的鮮味后,加適量鹽、關(guān)火
步驟7
出鍋前撒上胡椒粉和蔥花即可
4. 湘菜茶油炒土雞的做法大全
材料:土雞剁小塊,紅辣椒青辣椒切碎,大蒜、生姜切米,蔥結(jié),蔥花
調(diào)料:茶油,麻油,醬油,蠔油,黃酒或啤酒,鹽,味精,胡椒粉
2、烹飪方法
首先食材洗干凈,尤其是雞翅要先放入沸水中燙去血水后,撈起以冷水洗凈,備用;
其次把鍋燒熱,加入茶油、米酒。一定要正宗的野山茶油,淳樸的大自然香味,一點也不膩。茶油是這道菜的主體元素;
然后把雞腿、雞翅下鍋拌炒,加少量鹽后加蓋燜煮。當(dāng)湯汁剩1/3時,加紅辣椒、青辣椒碎、大蒜米、生姜米、蔥結(jié),再加鹽翻炒;
最后等湯汁變濃稠時加麻油、醬油、味精、胡椒粉(按個人口味),即可出鍋裝盤撒上蔥花食用。
小貼士:茶油雞色澤金黃,味濃鮮辣,特別的好吃。不過事先準(zhǔn)備到碎的紅辣椒、青辣椒、大蒜生姜米和蔥,放多少看自己能不能吃辣。
5. 茶油炒土雞湘菜圖片
主料:牛頭(黃牛)500克。
配料:小米辣30克,蒜20克,生姜末20克,大蒜葉30克。
調(diào)料:蠔油8克,鹽3克,味精3克,雞精3克,醬油5克,十三香5克,茶籽油150克,八角花椒桂皮各10克,啤酒少許。
制作方法:1.將黃牛肉去毛洗凈、改成肉塊。
2.湯桶加30斤水(蓋過牛頭),加花椒、八角、桂皮各10克小火慢煨。(煨至牛皮可以用筷子扎進(jìn)去為止)。
3.取出放涼,改刀切成薄片。
4.下乳菜籽油燒至八成熟,下入牛肉煸炒,再下入輔料炒出香味。
5.最后放入啤酒收汁,再加入大蒜葉,出鍋后加入5克十三香即可。
6. 茶油炒雞的功效和作用
我們衡東是土菜名縣,我雖不知道衡陽的茶油炒雞與我們有什么不同,但我們衡東的茶油炒雞絕對是一流?
現(xiàn)在我就把我們炒茶油雞的步驟分享給大家:
1:準(zhǔn)備一只農(nóng)家土雞,處理好洗凈〈我們本地人很少吃飼料雞,一般都是買土雞吃,土雞的肉質(zhì)比較香嫩,緊質(zhì),口感要比飼料雞好吃很多〉。
2:把土雞斬塊,備好蔥,姜,蒜,姜切片,蒜整個拍扁即可,蔥頭整段切下備用,準(zhǔn)備好我們衡東特有的三樟黃貢椒備用。
3:起鍋,鍋內(nèi)倒入茶油,要多倒些油,油多炒出來的雞肉比較香嫩,油溫?zé)涟顺蔁?,放入一半姜蒜下鍋爆香,依次倒入雞肉,大火爆炒,加入鹽,加入下許本地米灑增香,爆炒兩三分鐘后加入少許開水,倒入少許生抽,蓋鍋蓋燜三分鐘左右,開蓋,加入黃貢椒,加入另一半姜,蔥,蒜,炒香,留少許汁關(guān)火起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