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饒回收茶油的地方(上饒茶籽油)
1. 上饒茶籽油
上饒撿茶籽在寒露節(jié)之后采摘,茶果成熟要旱時采收,不同品種的油茶果應(yīng)先熟先采,后熟后采,同一品種成熟油茶應(yīng)在近7天內(nèi)采完。
一定要避免過早采摘,成熟前10天采收,種仁含油率要低7.12%,而且油的品質(zhì)差。大面積的油茶山,常因地條件不同而成熟有先后,高山先熟,低山后熟;陽坡先熟、陰坡后熟;荒山先熟、熟山后熟,老樹先熟,幼樹后熟。
2. 上饒恩泉茶油
上饒十大特產(chǎn)盤點一:萬年貢米
相傳,早在南北朝時期(公元420-589年),皇帝南巡,途中夢見江南有“千斤冬瓜, 寸長大米”,便差人到南方查訪。當(dāng)差人查訪至江西萬年縣(明置縣)荷橋、尤港一帶時,果然在野生稻谷中發(fā)現(xiàn)有“三寸?!钡久?,而且米質(zhì)非同一般,便速回朝呈 報皇帝?;实勐牶蟠笙?,當(dāng)即傳旨江西荷橋、尤港“代代耕食,歲歲納貢”。萬年貢 米由此得名,距今已有1000多年種植歷史。
萬年貢米顆粒大,體細長,顆形如梭,米色似玉。用其做飯,質(zhì)軟不膩,味道濃香; 以貢米為原料釀酒,濃而不烈。其米、其酒都品質(zhì)優(yōu)良,別具風(fēng)味。
上饒十大特產(chǎn)盤點二:荷包紅鯉魚
荷包紅鯉魚 產(chǎn)于婺源民間,色澤金紅,頭小尾短,背高體寬,腹厚肥大,狀似荷包,故稱荷包紅鯉魚,是中國著名優(yōu)良魚種。據(jù)《徽州府志》載已有三百多年的養(yǎng)殖歷史。傳說明萬歷年間,婺源籍戶部尚書余樊學(xué)告老還鄉(xiāng),將皇帝御賜的紅鯉魚帶回放養(yǎng),后逐步繁殖,流傳民間。荷包紅鯉魚不僅肉質(zhì)肥美,營養(yǎng)豐富,且具藥用價值。清《醫(yī)林篡要探源》稱其“安妊孕,好顏色,止咳逆,療腳氣,消水腫,治黃疸……”,具有和脾、滋肝、補心的功能。
婺源縣于1958年成立了荷包紅鯉魚研究所,搜集種魚17條,經(jīng)20多年的系統(tǒng)選育、7代提純復(fù)壯,培養(yǎng)出“荷源鯉”、“芙蓉鯉”等優(yōu)良品種。1980年通過鑒定,成為中國第一個人工選育淡水養(yǎng)殖的優(yōu)良魚種,并按照無公害模式進行養(yǎng)殖?,F(xiàn)每年能育出魚苗20多萬尾,已推廣到全國25個省、市、自治區(qū),同時遠銷香港等地,深受歡迎。
上饒十大特產(chǎn)盤點三:余干辣椒
余干楓樹辣:當(dāng)?shù)赜址Q豐收辣、余干小辣椒,是江西余干縣的地方名優(yōu)特產(chǎn),由于余干縣洪家嘴鄉(xiāng)雙港村楓樹自然村所產(chǎn)的辣椒品質(zhì)最好,最為有名,因而得名“楓樹辣”。楓樹辣果實較小,皮薄,肉質(zhì)細嫩,口感鮮、香,辣味適中,吃后略帶甜味,炒食。經(jīng)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核準,“余干辣椒”正式注冊為中國地理標(biāo)志證明商標(biāo)。余干辣椒,又稱豐收辣、余干小辣椒,原產(chǎn)地位于余干縣洪家嘴鄉(xiāng)雙港村楓樹自然村。
上饒十大特產(chǎn)盤點四:婺源綠茶
簡稱“婺綠”,婺源縣地處贛東北山區(qū),為懷玉山脈和黃山山脈環(huán)抱,地勢高峻,峰巒聳立,山青水秀,土壤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終年云霧繚繞,最適宜栽培茶樹。這里“綠 叢遍山野,戶戶有香茶”,是中國著名的綠茶產(chǎn)區(qū)。 婺源綠茶歷史悠久,唐代著名茶葉專家陸羽在《茶經(jīng)》中就有“歙州茶生于婺源山 谷”的記載。《宋史---食貨》婺源的謝源茶列為全國六種名茶“絕品”之一。
3. 上饒山茶油
八都社區(qū)是江西省上饒市廣信區(qū)煌固鎮(zhèn)下轄的社區(qū),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qū)。區(qū)劃代碼為361121108001,居民身份證號碼前6位為361121。郵政編碼為334000,長途電話區(qū)號為0793 ,車牌號碼為贛E。八都社區(qū)與沿畈村、樟宅橋村、煌固村、麥埂塢村、后田村、黃塘村、五村村、觀上村、彭宅村、丁宅村、東山村、嶺下村、汪村村、山底村相鄰。
八都社區(qū)附近有三鼎尋根園、五府山銀鉛礦遺址、信江、靈山玻璃棧道、包家金礦遺址等旅游景點,有上饒山茶油、上饒青絲豆、上饒蜂蜜、上饒“早梨”、上饒白眉等特產(chǎn)。
4. 上饒山茶油生產(chǎn)廠家
其實玉山在江西來講,菜譜都差不多,主要是口味問題,可以談的上玉山口味的是以下幾種:
1、玉山炒粉:在玉山沿河路與新家門交界處,是炒的比較好的;
2、炒河螺:玉山夜宵店基本都有,主要集中在沿河路
3、炒蛋皮:貌似玉山特有,玉山夜宵店、飯店基本都有
4、炒芋頭果:貌似玉山特有,玉山夜宵店、飯店基本都有
5、黑咸菜炒蛋飯:貌似玉山特有,玉山夜宵店、飯店基本都有
6、魚泡煮芋頭水餃:特山特設(shè),相當(dāng)不錯
7、炒桔殼:玉山特色
8、炒地皮“賊”:“賊”為諧音,是長在雨后草坪上的一種菌類食物,炒酸辣,口感相當(dāng)不錯;
9、鴨頭、鴨掌等:浙江衢州引進,經(jīng)過改良,已成為玉山一大特殊小吃,在玉山沿河路衢州鴨頭
10、野生河魚:說起都流口水 。。。 還是比較多的,你去了隨便問下餐廳老板都可以知道以上本地菜
5. 上饒植物油廠
黃崗馓子的做法如下:
小麥面粉500克,食用油適量,食鹽7克,雞蛋1個,清水適量。
制作方法
1.小麥面粉放在和面盆里,用筷子在面粉中央挖個小洞,打入一個雞蛋,加食鹽7克、涼水250克,用筷子把小洞邊緣的面粉向里攪動,使雞蛋液和面粉充分融合。
2.用手把所有的面絮揉合在一起,反復(fù)揉成表面光滑的面團。
3.蓋上一塊干凈的廚用布,放在一邊餳30分鐘。
4.餳好的面團放在案板上,用手搓成長條的圓柱形狀,再切成10小塊。
5.取一個面劑子,在案板上來回滾動。
6.把面團拉長,然后搓成筷子粗細的圓長條。
7.左右手分別握著粗面條的兩端,左右手相配合上下抖動,輕輕向外拉抻。
8.將面條對折,端口處與另一端并齊,形成一個環(huán)狀條。
9.左右手分別握著環(huán)狀面條的兩端,上下抖動,輕輕向外拉抻。
10.再拉細的面條再對折,接口口并齊,形成并列的四根環(huán)狀面條。
11.左右手分別握著環(huán)狀面條的兩端,上下抖動,輕輕向外拉抻。
12.拉長的細面條從一端開始纏繞在筷子上,形成環(huán)狀面條。
13.鍋里放適量食用油,燒至7成熱。
14.將面條移到油鍋邊,下端先放入油鍋炸制。
15.待面條下端定型后,即可將面條整個放入鍋中。
16.將筷子抽出,直到將面條表面炸成金黃色即可夾出來,放在吸油紙上吸取面條表面多余油分即可。[
6. 上饒山茶油價格
上饒當(dāng)?shù)靥厣藢仝M菜系、饒幫菜一支,“喜鮮香,味偏重”,料廣泛新鮮、注重刀工、制作精細,輔以傳統(tǒng)“燒、燜、燉、蒸、炒”的烹飪技巧,因“食”制宜,或清爽、或酥脆、或鮮辣。
糯米子糕
在江西,糯米子糕是一種傳統(tǒng)的特色小吃,是用豆沙、芝麻、白糖等入餡做成的各式精致小點心。它不僅是每家每日都不可或缺的營養(yǎng)食品,更是逢年過節(jié)必不可少的送禮佳品。
藜蒿炒臘肉
江西南昌當(dāng)?shù)氐囊坏烂?,藜蒿炒臘肉以其“脆嫩爽口,醇香柔潤”的特點而入選“十大贛菜”之一。其主料藜蒿產(chǎn)自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吃上一口,唇齒生香,回味悠長。
炒粉
燙米粉、豬肝粉、排骨粉、羊肉粉、肥腸粉可謂是上饒人早餐的主食,用上饒?zhí)赜械拇譂衩追?,?jīng)水撈后依不同口味,加入不同佐料燙、煮、炒而成。
粉蒸肉
粉蒸肉糯而清香,酥而爽口,有肥有瘦,紅白相間,嫩而不糜,米粉油潤,五香味濃郁。根據(jù)烹飪方法,可以偏辣,也可以偏甜,配料可以輔以老藕、南瓜、紅薯等配菜。
燈盞馃
燈盞馃是用大米等原材料經(jīng)過浸、磨、煮、煎、揉、蒸等一道道工序制作而成,由于成品形似“燈盞”,故而得名?“燈盞馃”。
鉛山燙粉
鉛山燙粉是指有江西省上饒市鉛山縣境內(nèi)的米粉,經(jīng)煨燙后加入湯料而成的米粉。久負盛名的鉛山米粉具有熟而脆,香而不膩的特點,再放點辣椒和胡椒粉,那可真是肉嫩,粉韌、味鮮。所以來鉛山不妨嘗一下美味可口的鉛山米粉,也會讓你回味無窮。
上饒雞腿
幾乎每個坐過京九線的孩子相信都聽過上饒雞腿,剛進站就能聞到那飄香欲滴的雞腿味道,老遠就能看到農(nóng)家攤販擺的香雞腿,滿滿一鍋香香的雞腿,非常誘人,真讓人口水直流。
該答案來自百度旅游官方網(wǎng)站
7. 上饒菜籽油廠
豆腐果子炸油主要以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為主。油溫要控制好,油溫過高,則不易起泡,引起 “放泡”,很不安全。豆腐坯子含水量過低,或炸制時攪動過大,或坯子表面不光滑,或在油溫中炸制時間過長,都容易產(chǎn)生豆腐泡喝油現(xiàn)象。下面我們具體學(xué)下:
1、油炸第一階段,第一階段采用較低的油溫炸之,溫油時入鍋,坯子內(nèi)部的水分氣化膨脹,表面緩慢失水,使豆腐坯徐徐膨脹;
2、第二階段為高溫定型階段,其目的是在初膨脹的基礎(chǔ)上,使坯子充分膨脹,油溫一般控制在160度到180度之間,炸好后撈出豆腐坯下鍋油炸時,油溫要掌握在120度左右,才能使豆腐坯膨脹變形鼓起。
3、當(dāng)油溫低于要求時要少下坯,豆腐坯炸至鼓起定型時撈出,再放到180度高溫中炸透,撈出控油、冷卻、不要大堆存放,避免擠壓變形,就能得到理想的發(fā)泡效果。
8. 江西茶籽油
正宗的山茶油,要買湖南產(chǎn)的,其中,湖南神農(nóng)國山茶油屬于當(dāng)?shù)佚堫^企業(yè),他生產(chǎn)的山茶油生產(chǎn)過程已獲得有機認證,采用雙脫殼技術(shù)(脫掉果殼,脫掉茶仁殼),而且只取頭道油——將茶仁擠壓成餅出油,茶餅中的殘油神農(nóng)國油不要,質(zhì)量等級達到并遠超國標(biāo)一級水平。神農(nóng)國油只做純茶油,不做化學(xué)浸出,也不調(diào)和,保證出油純正健康。在長沙萬達公館附近,耒陽神洲明珠酒店
山茶油(又名野山茶油,茶籽油,油茶籽油)取自油茶樹的種籽。山茶油的制作過程可分為:去殼,曬干,粉碎,蒸,榨油,過濾,全過程均為物理方法,因此它是真正的純天然綠色食用油。茶油中不含芥酸,膽固醇、黃曲霉素和其它添加劑。經(jīng)測試:茶油中不飽和脂肪酸高達90%以上,油酸達到80-83%,亞油酸達到7-13%,并富含蛋白質(zhì)和維生素A、B、D、E等,尤其是它所含的豐富的亞麻酸是人體必需而又不能合成的。
在正規(guī)超市都可以買到正宗的茶油
9. 上饒茶油多少錢一斤
1、羊肉粉
廣豐的羊肉粉以羊肉熟透而不爛,米粉雪白,湯汁鮮醇可口、辣香味濃、油而不膩而聞名。羊肉選用銅鈸山當(dāng)?shù)胤硼B(yǎng)土山羊,其肉肌理細嫩,膻味少,口感好,不油膩;米粉是選用當(dāng)?shù)匾环N口感上佳、韌性十足的糙米粉;大蒜、筍絲等配料也都是本地新鮮食材,保證鮮、香、滑、爽。
2、廣豐炒粉
它軟硬適中、干濕自如、入口爽滑,香味獨特,被譽為小吃之王、食中魁首。
3、排餅
排餅也叫海參餅,它價廉實惠、食用方便,是地道的平民食品。排餅中的面粉、蔗糖、麥芽不僅能充饑,還有利氣生津、消積化食等。
4、廿四都糖糕
相傳為南宋時期當(dāng)?shù)乩习傩諡槲繂柨菇鹚伪?,距今已有千年歷史。它采用多種天然配料,經(jīng)傳統(tǒng)的工藝和配方,再加以現(xiàn)代科學(xué)的生產(chǎn)流程,形狀各異,保持糖糕特有的原味,香軟而不甜膩,甜蜜的滋味像紅玫瑰般在舌尖綻放,在心頭盛開。
5、廿四都清湯
廿四都清湯是廣豐的一種點心,美味可口而爽感十足。清湯的皮由手工搟制,薄如蟬翼,清湯的餡則是用刀背捶打出來。左手捏皮,右手拿一支竹片,蘸點肉餡,只見竹片飛揚,雙手翻動,眼花繚亂之際,肉餡已和皮子混為一體,成了一個個小而又小的清湯。
6、老蔣特色煎餅
人們天生就對酥脆的食物有好感,卡吱卡吱的聲音一聽就饞。如果是酥脆的外皮遇上松軟的內(nèi)里,那可真的稱得上是解千愁的食物。廣豐這家遠近聞名的手工特色煎餅就是這樣一種吃了會上癮的食物。就連一向不愛吃煎炸食品的人也會被它圈粉。
7、粉蒸肉
很多地方都有粉蒸肉,但是要說最地道最好吃的,那自然還屬江西的,這話不是我說的,是清代美食家袁枚說的,他的《隨園食單》記載:“粉蒸肉,不見水,故味獨全。江西人菜也”。做法,把米粉搭配香料碾碎,然后和豬肉一起拌,再放入到蒸籠中蒸熟即可。
8、啤酒鴨
江西人很愛吃鴨,也和懂得如何去烹飪,啤酒鴨也是江西人特別喜歡吃得下飯菜,這個鴨子,焯水以后,放入到鍋中去壓,然后撈出來再回鍋,接著采用燜燒的方式,把湯汁燒至濃稠,微微冒泡,讓鴨肉裹著湯汁,吃起來鮮辣味十足,而且很有勁道。
9、三杯雞
三杯雞被誤認為是臺灣菜的江西菜,這個菜在江西也非常的有知名度,用本地的三黃雞制作,配上江西地區(qū)的茶油,以及醬油和米酒,做出來的雞肉,鮮嫩爽口,一點都不腥,反而是透著獨有的鮮甜味,這道菜拿來下飯,也是一絕。
10、鐵頭甲魚
江西湖泊眾多,所以水產(chǎn)之類的也多,甲魚也是江西人愛吃的一道菜,基本上在所有的縣市當(dāng)中,都可以看到這道菜的影子,雖然叫法不一樣,但是做法卻大同小異。新鮮的甲魚,燙一下沖洗干凈,剁成小塊,放入鍋中煸炒香,把泡發(fā)好的粉皮直接放進去一起燉,越吃越香,回味無窮。
![](/static/images/biaoqian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