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茶油果的詩詞(民間對油茶贊美的詩)
1. 民間對油茶贊美的詩
1.正蹇驢吟影,茶煙灶冷,酒亭門閉。 —— 吳文英《無悶·催雪》
2.茶鼎熟,酒卮揚,醉來詩興狂。 —— 張大烈《阮郎歸·立夏》
3.草堂荒產(chǎn)蛤,茶井冷生魚。 —— 裴迪《西塔寺陸羽茶泉》
4.山僧過嶺看茶老,村女當壚煮酒香。 —— 祝允明《首夏山中行吟》
5.當年曾勝賞,生香熏袖,活火分茶。 —— 李清照《轉調滿庭芳·芳草池塘》
6.茶餅嚼時香透齒,水沈燒處碧凝煙。 —— 李濤《春晝回文》
7.蜀土茶稱圣,蒙山味獨珍。 (文同)
8. 何須魏帝一丸藥,且盡盧仝大碗茶。 (蘇軾)
9.青燈耿窗戶,設茗聽雪落。 (陸游)
10. 飲茶除假寐,聞磬釋塵蒙。
11. 丑妻終勝長為客,薄酒能無更飲茶。
12. 雅倩樊蠻誦長恨,飲茶亦可擬芳斟。
13. 恰似飲茶甘苦雜,不如食蜜中邊甜。 【唐】白居易
14.兀兀寄形群動內,陶陶任性一生間。 自拋官后春多醉,不讀書來老更閑。 琴里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 窮通行止長相伴,誰道吾今無往還 故人寄茶 【唐】曹鄴
15.劍外九華英,緘題下玉京。 開時微月上,碾處亂泉聲。 半夜招僧至,孤吟對月烹。 碧沉霞腳碎,香泛乳花輕。 六腑睡神去,數(shù)朝詩思清。 月余不敢費,留伴肘書行。 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唐】李郢
16.昨日東風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甌茶。 如云正護幽人塹,似雪才分野老家。 金餅拍成和雨露,玉塵煎出照煙霞。 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羨生臺白頸鴉。 與元居士青山潭飲茶 【唐】靈一
17.野泉煙火白云間,坐飲香茶愛此山。 巖下維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從弟舍人惠茶 【唐】劉兼 自從神農(nóng)氏發(fā)現(xiàn)茶,將它作為一種藥予以記載之后,茶的品飲方法經(jīng)歷了千年的起承轉變,從粗獷走向優(yōu)雅。茶的走向,也是我們這個民族文明發(fā)展走向的一個縮影。 春秋時期,茶葉是一種蔬菜,人們一般直接加水煮熟,然后配飯吃??赡苓€會添上油鹽醬醋之類,我是沒吃過,十分好奇這味道。不過現(xiàn)在還有一些少數(shù)民族的“涼拌茶菜”“油茶”之類,大概也是從那時候就開始了。古人十分地敬天尊神,所以那時候茶還被當成祭品,奉獻給祖先和神明。 漢朝的時候,茶葉終于被作為飲品推廣,“武陽買茶”這個典故,可以看得出,至少在富庶的人家,茶已盡作為一種商品來消費。不過漢朝人喝茶的方式仍然很奇怪。一般采摘后的茶葉都是做成餅狀的,類似今天的普洱餅。喝之前,先把餅烤紅,然后再在陶器里邊把它搗碎。最后充入沸水,加上蔥姜等調味品。這樣一鍋熱騰騰的羊肉泡饃就做好了。哦呸,是一碗香噴噴的茶終于泡好了。不過這樣的節(jié)奏也太奇怪了吧。漢朝人,你們的茶咸不咸??? 再來看,三國兩晉的時候,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個玄學盛行的時代。什么叫玄學?簡單理解就是哲學。不過深層次分析就是,科舉制還未發(fā)明,此時的讀書人做官只有靠走關系,或是家庭名望這兩種方式,所謂的舉孝廉。那你想啊,大批的讀書仔沒有公務員考試可以參加,更沒有公車上書的機會。那既然與政治無緣,就只好在自己的個人生活上瞎折騰了,這個時代也是歷史上出奇葩最多的時候。 這個時代的有關茶的文化,也沒什么好講的,無非是喝的人越來越多,喝法則跟前輩一樣。但值得一提的是,這時候提出了“以茶代酒”的概念。這個概念多偉大,以至于到現(xiàn)在我們中國還常常提起。其實說白了,自從中國人提出了這句話開始,我們就已經(jīng)比別的民族早進入斯文的時代了。喝茶的民族跟喝酒的民族怎么比?就好比秀才與野蠻人?;ハ嗲撇黄鸢伞V袊鴼v史后半段發(fā)生的很多事都可以用這個偏見來解釋。 大唐盛世,對茶最偉大的貢獻恐怕是出現(xiàn)茶圣陸羽,一部《茶經(jīng)》奠定了中華茶道的基礎。茶具之精美自不必說,被日本人尊稱為“唐物”,與他們自己粗糙的“和物”分開。唐三彩出現(xiàn),瓷器開始千變萬化。茶馬古道也形成了,茶葉開始出口。金銀類的高檔茶器也漸漸受到歡迎。種種跡象表明,茶的時代到了。只是這時候喝茶的時候已經(jīng)不加蔥姜之類的了,我大唐國民早就品出了茶葉本真味道的曼妙。 宋朝,什么都是最高級,簡直可以說是中國歷朝歷代中的LV,奢侈的王朝。連皇帝都寫了本關于茶的書叫《大觀茶論》,親自倡導茶學,弘揚茶文化。而且將民間的茶和皇家的茶分開,在福建設立官焙,專做皇家茶,叫龍團鳳餅。特供無處不在啊。宋朝人終于不再沉迷于煮茶了,而是點茶,所謂點茶其實喝法有點像今天的咖啡。日本人到現(xiàn)在還是點茶法,沖泡茶粉來喝。有機會的朋友可以現(xiàn)場體會一把。每個人點出來的茶,要比味道,圖案,色澤等等,這個叫斗茶。插一句,王羲之的《蘭亭集序》,里面提到曲水流觴。其實說的就是一種游戲。就是將各自泡好的茶放在一個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上,轉來轉去,然后你可以在水面選一杯來喝。 明朝,朱元璋是個土包子,忍受不了那么多規(guī)矩,不喝茶粉,不喝茶餅,只喝散茶,直接拿開水一沖。跟今天普通人喝茶是一樣一樣的。同時由于發(fā)酵工藝的發(fā)明,喝了幾千年綠茶的中國人,開始喝上紅茶、黑茶。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什么呢?紫砂壺也是在這時候發(fā)明的,第一泡茶利器誕生了。 清朝可能是喝茶最多的時代,幾乎人人都喝茶。地球上有五億人口在飲茶,四億在中國。那些百年的老茶館,都是從清朝開始興起的。洋人們也開始用賣給我們鴉片的錢,來買我們的茶葉了??垂叛b劇還可以發(fā)現(xiàn),清朝人喜歡蓋碗泡。
2. 民間對油茶贊美的詩詞
名諺倒是有一句“麗江粑粑鶴慶酒,永勝油茶家家有”在當?shù)貛缀醵炷茉敗?/p>
關于麗江,似乎都是山水景色的詩句,美食方面,很少~[比心]
3. 贊美油茶的現(xiàn)代詩
魚肝油、橄欖油、油畫、黃油、甘油、精油、石油、加油、汽油、油菜、潤滑油、機油、油漆、榨油機、蠔油、柴油、加油站、原油、奶油、勝利油田、魚油、茶油、醬油、油條、打油詩、大慶油田、油茶、打醬油、花生油、指甲油、麻油、萬金油、牛油、菜籽油、豆油、香油、酥油茶、酥油、油然而生、椰子油
4. 描寫茶油的詩
歌名《一座座山》
原唱:明溪
抖音完整版歌詞:一座座山綠了 我的家鄉(xiāng),那是我種下的美麗夢想,十里茶花開 千里飄香,有沒有人懂得你的向往,一顆顆果實啊 掛滿胸膛
那是我豐收的詩和遠方,粒粒茶果籽 滴滴金黃,有沒有人明白你的柔腸,那是一種神奇的油,風雨之中為我療傷,從古至今 都在傳唱,你的深情和善良,你的名字淮土茶油,在我心中緩緩流淌
5. 贊美油茶花的詩
沒有含有“瀏”的成語,含有瀏”的詞語如下:
1、瀏蒞 [ liú lì ]
象聲詞。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垂條扶於,落英幡纚,紛容蕭蔘,旖旎從風,瀏蒞芔吸,蓋象金石之聲,管籥之音?!?司馬貞 索隱:“劉蒞芔歙。 郭璞 云:‘皆林木鼓動之聲?!币徽f,同“ 流麗 ”。
2、瀏如 [ liú rú ]
清澈貌。
唐 柳宗元 《永州新堂記》:“始命芟其蕪,行其涂,積之丘如,蠲之瀏如?!?/p>
3、瀏漣 [ liú lián ]
謂傷心流淚。
清 王夫之 《<種竹亭稿>序》:“ 蔚子 交游半天下,而存者幾也。余幸而存,不禁為 蔚子 瀏漣,亦何能不為 蔚子 勸勉與。”
4、瀏溧 [ liú lì ]
清涼貌。
《文選·馬融<長笛賦>》:“靁叩鍛之岌峇兮,正瀏溧以風冽。” 李善 注:“瀏溧,清涼貌。冽,寒貌?!?/p>
5、瀏亮 [ liú liàng ]亦作“ 瀏湸 ”。
清楚明朗。
《文選·陸機<文賦>》:“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李善 注:“瀏亮,清明之稱?!?唐 李德裕 《秋聲賦》:“客有貞詞瀏湸,逸氣縱橫。”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秦韜玉》:“少有詞藻,工歌吟,恬和瀏亮?!鼻?二石生 《十洲春語·品艷》:“花姝舉止瀏亮,宜林間吹笛。”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那是一對小酒盅似的黃晶晶的銅器,迭在掌中,可互擊作響--叮泠有聲,清圓而瀏亮。”
6. 關于油茶打油詩
“油?”的詞語:
油然 油艌 油油 油膩 油蛉 油桐 油麻 油枯 油水 油漆 油脂 油漬 油燈
油光 油滑 油漢 油菜 油畫 油幢 油膏 油頭 油壁 油亮 油云 油子 油坊
油條 油紙 油茶 油垢 油嘴 油幕 油傘 油輪 油蟲 油彩 油鞋 油門 油污
油素 油墨 油衣 油綠 油潤 油餅 油糍 油靴 油苗 油泥 油如 油氣 油火
油藏 油皮 油黑 油絹 油盞 油瓦 油繩 油酥 油布 油腔 油絡 油橢 油帔
油裙 油松 油風 油燭 油汗 油蓋 油灰 油大 油煙 油料 油花 油鼎 油凌
油腥 油榨 油紫 油衫 油鐺 油鋸 油暈 油粉 油罌 油雞 油田 油鑊 油綠
油猾 油刷 油籸 油胚 油香 油泵 油麥 油墩 油殿 油糕 油橘 油盤 油柿
油囊 油旌 油戟 油單 油帟 油箱 油樣 油碢 油杉 油幰 油氈 油翼 油房
油海 油帽 油鞾 油渣 油石 油口 油抹 油幌 油船 油層 油井 油裔 油飾
油纜 油斗 油軿 油草 油車 油路 油爐 油蠟 油性 油鍋 油礦 油幙 油印
油繖 油葷 油區(qū) 油捕 油工 油幄
“?油”的詞語:
揩油 加油 柏油 油油 火油 生油 打油 石油 膏油 榨油 蠔油 醬油 柴油
酥油 香油 菜油 奶油 黃油 脂油 煤油 鐺油 儲油 洋油 精油 碧油 板油
汽油 茶油 桐油 狗油 重油 大油 酚油 清油 牛油 燈油 麻油 原油 青油
頭油 緹油 中油 貧油 甘油 桕油 杏油 走油 黑油 焦油 機油 魚油 皮油
豆油 棗油 素油 樟油 撇油 采油 葷油 凈油 糠油 煉油 焌油 椰油 節(jié)油
食油 烏油 燭油 稠油 面油 輕油 綠油 煙油 騙油 赤油 印油 礦油 反油
溶油 灌油 起油 搉油 鬧油 鞋油 熬油
“油???”的詞語:
油然而生 油光可鑒 油嘴滑舌 油頭粉面 油腔滑調 油壁香車 油光水滑
油煠猾猻 油鹽醬醋 油煠猢猻 油蒸校尉 油頭滑腦 油絲子煙 油干燈盡
油煎火燎 油錢香分 油光晶亮 油回磨轉 油干火盡 油頭滑臉 油料作物
油澆火燎 油漬麻花 油頭光棍 油煎火辣 油嘴花唇 油火蟲蟲 油脂模糊
油紙枚子 油嘴油舌 油頭滑面
“?油??”的詞語:
添油加醋 柏油馬路 添油熾薪 加油添醬 加油添醋 采油平臺 黍油麥秀
熬油費火 加油加醋 潑油救火 脂油點燈 石油美元 石油地蠟 香油馃子
“??油?”的詞語:
柴米油鹽 粉面油頭 北海油田 勝利油田 燈盡油干 油嘴油舌 大慶油田
“???油”的詞語:
火上澆油 火上加油 烈火烹油 蜜里調油 春雨如油 壓雪求油 車用汽油
馬思哥油 添醋加油 撩火加油 滾瓜流油 火上添油
7. 民間對油茶贊美的詩句有哪些
春風是綠的,春風吹過,小草變綠了。有翠綠,嫩綠、鮮綠、深綠。
春風是粉的,春風吹過,桃花開放了,有粉紅,嫩粉,淡粉紅粉,紫粉,深粉。
春風是紅的,春風吹過,迎春花開了,紅的有,大紅,紫紅,鮮紅。
春風是黃色的,春風吹過,油茶花也開了,嫩黃的,金黃的,一片金燦燦的。
春風是五顏六色的,小花們競相開放,綻放出自己最美的顏色,紅黃藍綠紫。
春風吹遍大地,為大地披上綠衣,所以春風是綠的,為花朵披上最美的顏色,所以春風是顏色各異,絢麗多彩的。
8. 描寫油茶文化的詩句
廣西錦繡壯鄉(xiāng)的詩歌有:
《繡在壯錦上的廣西》
作者:邱烜
南嶺以南, 再以南
那個水流花開蜂飛蝶繞的地方, 那個魚肥蝦歡橙黃橘綠的地方
那個一山一水都秀甲天下的地方, 那個民歌像春草一樣
見風就長的地方, 叫廣西
歲月幽遠。那五只神象, 從先秦的霧光中緩緩走來
在美麗的邕江邊流連不前駐足成嶺, 于是那一片神奇的土地
便氤氳著吉瑞祥光, 明江逶迤
駱越子民曾在花山腳下叩石墾壤, 甘蔗和玉米就從石縫里長出
他們樸素的笑意與希望, 從日出到日沒
從草枯到草長, 從春到秋
從山到海, 從柳江到西江
從古榕鴛鴦橋到三娘灣畔, 十二種不同衣袂的背影
在八桂大地上篳路藍縷, 用辛勤的勞作填塞轆轆的饑腸
那一年靈蛙在銅鼓上翩然起舞, 悠揚的蘆笙驅散了沉郁千年的蠻荒
風起壯鄉(xiāng), 春來枝榮
八桂的天空從此布滿了祥光, 壯鄉(xiāng)兒女唱著山歌過險灘
收獲一茬又一茬富足的夢想, 并獨弦琴的韻律中
挽一縷長風蕩開一條新的絲路走向遠方, 那白褲的那黑衣的那唐裝的那對襟的
還有那包頭巾的兄弟姐妹, 已經(jīng)習貫了同趕一場圩
同跳一場蝴蝶舞來表達, 一杯三花酒的深情
或圍著同一張桌子來傳遞, 一碗打油茶的暖意
而有的則在風雨橋上, 演繹花竹帽的地老天荒
木棉花往往在天琴樂音中盛開, 那種火紅的顏色
像極了壯鄉(xiāng)兒女現(xiàn)在的日子, 他們總是把那種壯麗美好斑斕多姿的光景
放在山歌里唱了雙唱, 然后提針走線繡在一條長長的壯錦上, 今夜星光薈宇
桂花飄香, 我在那個白海豚凌波掠水的地方
枕著北部灣的濤聲, 傾聽廣西聽她那與中國夢同頻的心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