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茶葉文化(英國茶歷史)
英國茶歷史
下午茶起源于17世紀。當時,英國上流社會的早餐都很豐盛,午餐較為簡便,而社交晚餐則一直到晚上八時左右才開始,人們便習慣在下午四時左右吃些點心、喝杯茶。
其中有一位很懂得享受生活的女伯爵名叫安娜瑪麗亞,每天下午她都會差遣女仆為她準備一壺紅茶和點心,她覺得這種感覺真好,便邀請友人共享。很快,下午茶便在英國上流社會流行起來。
英國茶文化的發(fā)展歷程
茶是世界三大無酒精的文明飲料之一,它受到世界各國人民喜愛,飲茶風尚遍及全球。迄今為止,全世界種茶國家高達六十多個,但探本溯源,世界各國最初所接觸的茶名、飲用的茶葉、飲茶方法、引種的茶苗、種植技術、制作工藝以及茶具茶藝等皆源自中國,其途徑或直接或間接。英國能成為馳名世界的愛好飲茶之國,正是在中國的影響下。作為一種神奇的飲料,茶在18世紀成為英中貿易的核心商品,長期處于貿易中的支配地位,為貿易商賺來了高額利潤。紅茶在18世紀得到了大發(fā)展,英國人在這一時期形成了以紅茶為主,下午茶為特色的飲茶習慣。直至今日,紅茶己然成為“國飲”,而這一切主要通過英國東印度公司與中國積極發(fā)展紅茶貿易來實現(xiàn)。
中國不但是茶文化的發(fā)樣地,而且是世界上最早種植茶樹與利用茶葉的國家。通過考古遺跡和史書記載可以證明,早在上古時代的母系氏族社會里,我國就發(fā)現(xiàn)和食用茶葉。同時,中國還是世界上最早研究茶的國家,并將其撰寫成書流傳千古。約公元前2世紀的辭書之祖《爾雅》,收集了豐富的古代漢語詞匯,其中就有茶名的“茶”字,這是可以考證的世界上最早關于茶的記錄。唐代陸羽(733年一804年)撰寫了世界上第一部關于茶葉的專著《茶經》,對中國和世界的茶學發(fā)展作出了偉大的貢獻,被譽為“茶仙”,尊為“茶圣”,祀為“茶神”。由此可見,中國茶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盡管中國茶葉擁有悠久的歷史,但歐洲國家卻直到16世紀中葉才知道中國茶葉,而茶葉為其認識與享用始于訪華的歐洲傳教士。在中國茶葉還沒有進入英國本土的時候,己有少數(shù)訪華的英國傳教士認識中國茶,他們大都真正到過中國并在旅居過程中接觸到中國的飲茶文化。東印度公司駐日本平戶(今廣島)的代理人維克漢姆儀.Wichham)對中國茶非常喜愛,他在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6月27日寫給澳門分公司經理伊頓的信中,特意請其想辦法在當?shù)刭徺I最優(yōu)質的茶葉(Chaw)一罐。值得一提的是,他在信中使用的茶是“chaw”的拼寫,可見當時的英文文獻資料中使用了廣東話“cha”的派生詞。塞繆爾,拍切斯(Samuel Purchas)于天啟五年(1625年)在倫敦出版的《泊切斯巡札記》中提到了茶是中國人和日本人的日常必備品。
中國茶葉究竟最早是何時傳入英國,其傳播途徑如何,學術界眾說紛紜。目前可以確定的是順治十四年(1657年)出現(xiàn)在英國的茶葉是由荷蘭傳入的。威廉·烏克斯在《茶葉全書》中也有類似的記載。陳椽的《茶業(yè)通史》一書指出:“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荷蘭開始與中國通商。翌年成立東印度公司,專門從事東方貿易。萬歷三十五年(1607年),荷蘭商船自爪哇來澳門運載綠茶,萬歷三十八年(1610年)轉運回歐洲。這是西方人來東方運載茶葉最早的記錄,也是中國茶葉輸入歐洲的開始?!?/p>
書中還提到:“順治十四年(1657年),英國一家咖啡店出售由荷蘭輸入的中國茶葉……。”由此茶葉初入歐州應歸功于荷蘭人,莊國土教授也認為“第一批茶葉輸入歐洲,系萬歷三十五年(1607年)由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商船從中國澳門運到爪哇,再于萬歷三十八年(1610年)運抵荷蘭阿姆斯特丹?!边€有一些中國學者認同這種觀點。此外,簡·佩蒂格魯?shù)摹恫枞~社會史》、劉鑒唐、張力主編的《中英關系系年要錄(公元3世紀一1760年)》等書都有類似的論述以及胡赤軍在《近代中國與西方的茶葉貿易》一文中也有類似的描述。
由此得知,荷蘭是最早把中國茶葉帶到歐洲的國家,而后將其轉售西歐其他國家。它在順治十四年(1657年)時第一次將少量的茶葉賣給了英國。
當時,茶葉剛進入英國本土還不為人所知,于是某些具有商業(yè)頭腦的商人抓住了商機,陸續(xù)將其納入到自己經營的范圍中,這使得茶葉在英國社會逐步傳播開,之后茶葉的影響也逐漸增大。其中,倫敦商人湯瑪士·卡拉威(Thomas Callaway)無疑具有超前的商業(yè)敏感性,他于順治十四年(1657年)率先在自己的咖啡館中出售茶葉。為了提高自己所經營的咖啡館中茶的競爭力,他開始張貼廣告,向民眾介紹茶和茶的功效。
英國著名的茶
Chelsea Garden 是英國切爾西花園茶
英國茶文化的發(fā)展歷史
中英兩國之間的茶具 茶葉達到英國的同時,飲茶器具如瓷器茶壺、茶杯、茶葉罐子也隨入口茶葉的船只來到英國。這些外觀美麗且存在異國情趣的器具,很快就吸引了貴族人士的眼光,他們從茶葉貿易商和瓷器商人那里把這些東西買回家,但是卻是當做裝潢品來用。而其后英國也出現(xiàn)了本人燒制的陶瓷制品的茶壺,茶杯。有的用金線描制,茶壺,茶杯上繪有英國特點的圖案,顯得異樣的高貴華美。用這種特制的茶壺泡上一杯茶,顯得再文雅不外了?! 《谕瑫r期,我國的茶具多用紫砂制成的本質茶壺,是一種用朱泥貨紫泥燒制而成,也有一種釉燒的陶器,呈褐色或黑褐色,狀態(tài)各異,外形設計異??扇?。同時在中國的皇宮貴族也有一些顏色亮麗的陶瓷茶壺,上面有花鳥禽獸以及人物等精美形象。而現(xiàn)在這些茶壺仍舊可以在各大博物館,尤其是一些陶瓷博物館內見到。每一件都異常精巧?! ≡诂F(xiàn)代的中英兩國,茶具并不太多的變更,英式的茶具大多以陶瓷為主,依然都顯得無比優(yōu)美。而在中國既有陶瓷的茶具,同時也有玻璃,紫砂,等各式茶具。等等。
英國茶歷史多少年
英國茶葉區(qū)分于中國茶葉是他們會更加喜歡一些水果,茶和花茶。所以因為里面東西的添加,導致茶葉的保質期最多只有一年左右。
英國茶歷史英文介紹
1773年英國政府為了傾銷東印度公司的積存的茶葉,通過了《救濟東印度公司條例》,這條例給予了東印度公司到北美殖民地銷售積壓茶葉的專利權,免繳高額的進口關稅,只給輕微的茶稅。條例中明確禁止殖民地私自賣茶,其輸入的茶葉價格較私茶便宜50%,這個條例引起了殖民地人民的極大不滿。
1773年12月16日,東印度公司載滿了茶葉的三艘貨船停在波士頓碼頭,憤怒的反英群眾將東印度公司的342箱茶葉全部投入到海中,這個歷史稱為波士頓傾茶事件,這稱為了美國第一次獨立戰(zhàn)爭的導火索。
美國獨立后,茶葉成為美洲的高級飲料,之后美國從廣州運送茶葉到美國消費。
南美洲到了20世紀初才有茶葉栽培。1920年日本僑民開始在巴西種茶。1924年阿根廷由中國引種過去種茶,之后相繼擴長到其他地方。
英國茶文化歷史
17世紀末,茶葉在英國得到進一步發(fā)展,并逐漸代替了咖啡的地位
要知道,在茶葉進入中國以后,并沒有出現(xiàn)像茶館一類的商鋪來售賣,而是通過咖啡廳來售賣的。
這是英國第一張關于茶葉的海報。
這張海報中,不僅對茶葉有了描述,而且對于茶葉的功效寫的非常詳細:
“其大致的意思是,在東方古老文明的國家,存在著這樣一種飲品,其功效十分顯著,同時售價很高。這種飲料在當?shù)厥值氖軞g迎,且所有接觸過的人,都為之青睞并積極宣傳和推廣。茶葉的主要功效在于質地溫和,四季皆宜,飲品衛(wèi)生健康,有延年益壽之功效?!?/p>
由此可知,在當時的英國,茶葉還沒有普及,相比咖啡,茶并沒有受到廣泛的歡迎。因為在英國的街頭,已經出現(xiàn)了專門出售咖啡的咖啡館,卻沒有出現(xiàn)茶館,而且當時茶還是作為一種飲品在咖啡館里出售。不難發(fā)現(xiàn),當時的普通英國人對茶并不了解,也許只有上層階級知道茶葉是什么,有什么功效。否則,也不需要打廣告了。
英國產茶歷史有多少年
茶起源于中國,盛行于世界。從古代絲綢之路、茶馬古道、茶船古道,到如今的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茶從中國出發(fā),穿越歷史、跨越國界,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人民喜愛。
英國的飲茶文化風俗。
茶是英國人普遍喜愛的飲料,80%的英國人每天飲茶,茶葉消費量約占各種飲料總消費量的一半。英國本土不產茶,而茶的人均消費量占全球首位,因此,茶的進口量長期遙居世界第一。
日本的飲茶文化風俗。
日本的茶道起源于中國,具有東方文化之韻味。它有自己的形成、發(fā)展過程和特有的內蘊。中日兩國一衣帶水,隋唐以前,兩國已有文化交往。以后,隨著中國佛教文化的傳播,茶文化也同時傳到了日本,飲茶很快成了日本的風尚。日本茶道即是通過飲茶的方式,對人們進行一種禮法教育和道德修養(yǎng)的一種儀式。日本茶道有20多個流派,代代相傳,沿襲至今。
韓國的飲茶文化風俗。
韓國的飲茶史也有數(shù)千年的歷史。公元7世紀時,飲茶之風已遍及全國,并流行于廣大民間,因而韓國的茶文化也就成為韓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分。在歷史上,韓國的茶文化也曾興盛一時,源遠流長。在我國的宋元時期,全面學習中國茶文化的韓國茶文化,以韓國“茶禮”為中心,普遍流傳中國宋元時期的“點茶”。約在我國元代中葉后,中國茶文化進一步為韓國理解并接受,而眾多“茶房”、“茶店”、茶食、茶席也更為時興、普及。
美國的飲茶文化風俗。
美國不產茶葉,美國人喝的茶全靠進口。美國的飲茶習俗與眾不同,主要以紅茶泡用或用速溶茶沖泡,放入冰箱冷卻后,飲時杯中加入冰塊、方糖、檸檬,或蜂蜜、甜果酒調飲,甜而酸香,開胃爽口。美國人一般只重視茶葉的湯色而不太重視茶葉的外形,所以美國的茶都是袋泡茶、速溶茶、混合冰茶粉等,要么就是罐裝、瓶裝的茶水。
俄羅斯的飲茶文化風俗。
說起俄羅斯人的嗜好,人們首先想起的就是他們酷愛喝酒,嗜酒如命。其實很多人不知道,與喝酒相比,俄羅斯人更愛喝茶,真可謂一席無酒,但不可一日無茶。如今,茶葉已成為俄羅斯人生活中一種不可或缺的必需品。經過數(shù)百年的發(fā)展,茶葉早已成為廣大俄羅斯人深愛的飲品,在俄羅斯還形成了獨特的飲茶文化。
非洲的飲茶文化風俗。
在我們的印象里,非洲是一個充滿野性的國家,而且非洲盛產咖啡,所以我們會很自然地想:非洲人應該沒有飲茶。然而,事實并非如此,非洲人舍咖啡而飲茶,尤其北非的阿拉伯人,他們招待客人必定要茶侍奉。他們喜歡在茶里放進了三分之一的糖,差不多糖味掩蓋了茶香。另外,非洲人喝薄荷茶。北非人喝茶,喜歡在綠茶里加幾片新鮮的薄荷葉和一些冰糖,此茶清香醇厚,又甜又涼。有客來訪,主人連敬三杯,客人須將茶喝完才算禮貌。
泰國的飲茶文化風俗。
泰國北部地區(qū),與中國云南接壤,這里的人們有喜歡吃腌茶的風俗,其法與出自中國云南少數(shù)民族的制作腌茶一樣,通常在雨季腌制。腌茶,其實是一道菜,吃時將它和香料拌和后,放進嘴里細嚼。又因這里氣候炎熱,空氣潮濕,而用時吃腌菜,又香又涼,所以,腌茶成了當?shù)厥来鄠鞯囊坏兰页2恕?/p>
越南的飲茶文化風俗。
越南毗鄰中國廣西,飲茶風俗很有些與中國廣西相仿。越南人喜歡飲玳玳花茶。玳玳花(蕾)潔白馨香,越南人喜歡把玳玳花曬干后,放上3-5朵,和茶葉一起沖泡飲用。由于這種茶是由玳玳花和茶兩者相融,故名玳玳花茶。玳玳花茶有止痛、去痰、解毒等功效。一經沖泡后,綠中透出點點白的花蕾,煞是好看,喝起來芳香可口,饒有情趣。
英國茶葉歷史
傳統(tǒng)的紅茶文化,起源于英國了1650年,荷蘭商船將中國紅茶首次引進歐洲。
十七世紀,英國伊麗莎白女皇一世成立的東印度公司,直接從福建進口茶葉。西方商人用茶船將紅茶從中國運送到英國,再利用茶車將紅茶運往內陸各地銷售。但當時我國只出口茶葉,不出口茶種。大約在18世紀80年代,一個名叫羅伯特.福瓊的英國植樹采集家將茶樹種子放入一個用特殊玻璃制成的便攜式保溫箱中,偷偷地帶上了開往印度的輪船,于是在印度培養(yǎng)了十萬株以上的茶樹苗,形成了大規(guī)模的茶園,并由此產生了英國的紅茶文化。英國茶文化起源
在廣東的話一般叫做:早茶。它是早餐和午餐之間的餐。它類似下午茶,是工作了一段時間,喝茶、吃小食的時間,于早上11時左右進食。
它和早午餐不同于它是非正式的,而且食早午餐的人之前尚未進食早餐,其實,從飲茶文化的發(fā)源來講,最早喝下午茶的民族,理應是中國。然而,將下午茶發(fā)展成為既定習俗文化的,則是英國人的英式下午茶。
相比中式早茶,英式下午茶也很有講究,禮儀除上述明顯特點外還有許多(比如:餐巾對折放腿上時開口向外,女士可以向內,攪拌茶水時不能發(fā)出聲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