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家黑油茶(侗族糍粑油茶)
侗家黑油茶
三江是柳州的一個侗族自治縣,這里民族色彩濃郁,飲食多樣,形成了獨特的飲食文化。到了三江,強烈推薦去試試這幾道獨具風味的美食。
螺螄粉
螺螄粉是柳州的代表美食,螺螄味濃郁,飄香四溢,遠遠就可以聞到螺螄粉的味道。米粉軟韌爽口,湯汁香辣醇厚。加上腐竹、酸筍、蔥花、花生米、木耳、酸蘿卜等食材,讓口感更加豐富,那滋味,是多少游子念念不忘的美食記憶。
滑滑粉
滑滑粉是用米漿蒸熟成米皮,然后加入花生碎、蔥花、酸筍、辣椒、肉末、醬汁等制作而成??此茦銓崯o華的一道小食,但是那獨特的醬汁賦予了它靈魂,滋味十分鮮美可口,讓人百吃不膩。米香味與各種配料交融在一起,那味道堪稱一絕。
油茶
油茶是少數民族平時比較常吃的美食,也常常用來招待客人。煮一鍋油茶水,添上油茶果,配上一些小菜,可以一邊慢品,一邊與寨子里的人從早聊到晚,毫不悠閑自在。油茶是當地少數民族的代表性食物之一,入口微苦,但口有回甘。配上油茶果一同食用,口感甚佳。
酸魚、酸肉、酸鴨
少數民族地區(qū)以前因為交通不便,出去買新鮮的肉食不方便,加上沒有冰箱,因此就用了腌制生肉的辦法,延長肉食的保質期。因為味道極其的美味,深受當地人喜愛,因此這種制作方式一直保留至今。少數民族地區(qū)的人喜歡把新鮮的魚、豬肉、鴨肉等,處理好后放入糯米飯、辣椒粉、白酒、生鹽等調料,一同密封在罐子里發(fā)酵。經過長時間發(fā)酵的肉類,有一股獨特的香味,沁人心脾,讓人食欲大增。吃的時候,用油煎炸。集香、酸、辣、咸于一體,十分的開胃消食。
竹筒飯
用竹筒煮飯是侗族人民以前在野外常用的一種烹飪方式,現在也漸漸發(fā)展成餐桌上的風味美食。把米和其他食材一起灌入到竹筒里,然后用火烤熟,烤熟的米飯清香味十足,米粒顆顆飽滿,松軟可口,獨具風味。加入其他食材的竹筒飯,味道更加鮮美,讓人回味無窮。
牛肉干
三江牛肉干色鮮味美且富有嚼勁,極具風味,是三江的特產美食。可以當休閑食品,也可以在餐桌上當下酒小菜,深受當地人喜愛。
酸湯魚
酸湯魚酸辣可口,十分開胃消食。魚肉細膩鮮嫩,口感極佳。喝一口酸湯,酸辣醇厚,讓人不由得精神十足。
禾花鯉魚
禾花鯉魚養(yǎng)殖于稻田中,魚肉十分鮮美細膩,清甜可口,且沒有魚腥味。禾花鯉魚制作方式多樣,可煎可炸,可做湯,可紅燒,不管哪一種烹飪方式,都獨具滋味,讓人喜愛不已。
牛癟湯
在少數民族地區(qū),還有一道讓外地人大驚失色的美食,那就是牛癟湯。牛癟湯是用牛肚子里還沒有消化完全的草料制作成湯水,可加入牛雜等食材一起熬煮。牛癟湯營養(yǎng)豐富,且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吃起來有一股草料的味道,入口微苦,但是久有回甘,嘴巴還有絲絲發(fā)涼,十分的獨特。牛癟湯初嘗算不上美味,甚至有點怪,但是卻讓人越吃越過癮。很多外地人聽聞這道湯的選料,就會嚇到不敢嘗試,但是卻是當地人十分喜愛的特色菜肴。
侗族糍粑油茶
1.用炒鍋炒大米,小火慢炒萊垍頭條
2.炒白豆和茶葉,然后加水煮萊垍頭條
3.煮到炒的糊米開花,然后放燒辣椒,加糍粑,煮熟萊垍頭條
4.炸鍋巴頭條萊垍
5.用碗盛好炒米,炸好的鍋巴,撒點蔥花。條萊垍頭
6.將煮好的茶葉淋在上面垍頭條萊
7.最后開吃。垍頭條萊
侗族黑油茶
三江侗家人喜歡喝油茶,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喝油茶,一般還配有糯米飯,油茶泡冷米飯和糯米飯是三江傳統(tǒng)喝法。一種科學的說法是,因為侗族人世世代代居住在高寒山區(qū),侗族油茶能御寒防病,還有生津解渴、提神醒腦、解除疲勞等功效。因其味微苦,所以又被稱為“侗族咖啡”。
恭城油茶的制作方法是以老葉紅茶為主料,用油炒至微焦而香,放入食鹽加水煮沸,多數加生姜同煮,味濃而澀,澀中帶辣。恭城一帶還再加磨碎的花生粉,使味道多了醇厚少了澀,并因煮的時間恰到好處,使恭城油茶被舉為各地油茶之冠,享譽桂北和廣西各地。
侗族油茶是什么茶
三江侗族油茶的做法步驟
1.陰米:把糯米洗凈用植物色素泡水三個小時后,蒸20分鐘,把它曬干用搟面杖搗散就成了陰米。(其實也可以用白糯米就行了)。
2.鍋里把油燒熱,倒入一把陰米,用油把米發(fā)成米花樣。(油一定要夠熱,要不然陰米會發(fā)不過心,會很硬)
3.米發(fā)好后,把火轉小,把陰米往鍋邊推,這樣可以控干油份。
4.發(fā)好的陰米盛入碗里待用。
5.把茶葉洗干凈。
6.用熱鍋把茶葉炒出香味后,再放入一點點油繼續(xù)炒。
7.然后趁熱倒入一大碗水。(清水是按吃油茶人數來放)
8.蓋上鍋蓋把茶水煮開,煮開后打開蓋子再煮5分鐘。
9.把茶水煮出味后,用漏勺把茶葉渣控出來,放少許鹽。
10.香菜和蔥洗凈切細。
11.油果是糯米粉和白糖用油炸成的。(現在都是買現成的了)
12.花生用清水洗干凈泡一分鐘。
13.用少許油小火慢慢的炒香,要起鍋前放少許酒。
14.打油茶的食材備齊,用一小碗先放上蔥花。
15.再放上陰米油果和花生。
16.最后放茶水。
17.一碗香噴噴的油茶趁熱食用。
油茶是侗族的特色美食
打油茶源于三江侗族,柳州的苗、瑤和部份壯族也都有用油茶待客的習俗。
侗族的打油茶
侗族婚姻多是男女有戀愛基礎后,由媒人說合締結而成。侗族擇偶不避同姓,但不能在同一房族內為婚。有“姑表舅婚”、“姨表禁婚”的習俗。
侗族婚姻,不論是自由戀愛,還是他人說合,都得由男方請媒人到女方家說親,得到女方父母的應允,才擇日完娶。也有些青年摒棄“父母之命,媒約之言”的古規(guī)而自由結合,婚后,再給女方父母道歉認親,個別甚至與家庭決裂。黎平、從江、榕江等縣的侗族婚禮簡樸。迎親的傍晚,由“接親婆”手提燈籠,背一床鋪蓋,把新娘接到郎家。
新娘進門時,全家回避。新娘進門后,坐在火塘邊的新凳上,由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念新婚詞,向新婚夫婦祝福。接著,新娘動手架鍋作炊事儀式,表示她從此為這家主婦。只宰殺一兩只鴨,合家吃飯。
所請親友最多十來個人。鄰寨的新娘子,飯后即歸,外村來的新媳婦,住上三天即回這種習俗,視夫妻感情和年齡大小而定。感情好年齡大的,一年半載即可到夫家落戶,包辦說合或年齡小者,兩三年,甚至七八年才上夫家共同生活。
侗族黑油茶的制作方法
濃香 甘甜,打油茶的口味
打油茶亦稱“吃豆茶”。侗族傳統(tǒng)待客食品。
侗家油茶的做法和配方
黔東南少數民族眾多,分布廣泛,決定了飲食方面的多樣化,主要有:
1、苗王魚
苗王魚,主要為田養(yǎng)鯉魚,以七八月鯉魚最佳,青水煮,伴以燒熟的青椒、花椒等佐料,味清香,可口而十分開胃。
2、牛癟和羊癟
牛癟和羊癟,是宰殺牛羊時,將胃液取出并過濾干凈,在烹制牛羊肉將熟時,放人適量。
3、苗家炒香蟲
主要是昆蟲類的大馬蜂、花腳蜂、七里蜂、小米蜂的幼蟲。炒干香炒,其味特別鮮美。
4、凍魚
隆冬季節(jié)從池塘或河溝里捕來鮮鯉、鯽、青魚或別的雜魚,與輔菜和調料一起放入清水鍋里燒煮。七、八成熟后置冷,第二天即凍成一整塊。
5、牛背筋
牛背筋是精選牛蹄、牛背處的蹄筋和腱子肉剁成小塊,與雞塊、辣椒煸炒。
6、肇興烤鼠
每到秋收時節(jié),肇興人會帶著各種工具去田里抓碩鼠。用篝火燎去毛以后,除去內臟,撒上食鹽,做成臘鼠干。烹調方法還有黃燜、油炸、宮爆等。
7、從江香豬
僅產于從江縣月亮山區(qū)。具有體型矮小,肉質細嫩,基因純正,純凈無污染等特點,被國家列為二級珍稀保護畜種。煮沸后肉湯無渾濁,透明清澄,清甜,皮薄肉嫩,肉香鮮美,口感好,多汁有糯性,味醇香,無渣質感,肉味香濃,回味深長,食而不膩,素有“一家煮肉四鄰香”,“頰齒余香三日長”的美稱。
8、裕和腌魚
錦屏腌魚的神奇在于酸中帶甜,辣酸適中、質好味美,口感純香濃郁,風味獨特。年輕人喜歡生嚼,美味無窮,爽口甜心;老少喜歡煎吃,酸脆可口。至于生吃還是熟吃,根據個人口味而定。
9、三穗麻鴨
三穗鴨是中國地方名鴨,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三穗鴨是同野鴨雜交選育而來的,抗病性強、瘦肉量高,肉質細嫩,膽固醇低。三穗鴨以肉質健康、富含人體所需的氨基酸及產蛋率高著稱,又以肉質清香細嫩、味美鮮香而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加上傳統(tǒng)的廚藝烹制的特色菜肴,比如血漿鴨、黃燜鴨、老鴨湯等,如今已逐漸成為獨特的鴨美食文化。
10、黃平縣苗家腌湯大腸
腌湯大腸是由儲存數年的苗家腌湯制作而成的,它具有腌酸、臭香味道,常年儲存,四季都可以食用,可以浸泡蔬菜、燉煮魚肉,這樣燉煮能激發(fā)食欲,增加食量,又能幫助消化,減少脂肪。是美容、保健的佳肴。腌湯可以去魚蝦之腥味、肥肉之肥膩,使大腸越燉越香,味道鮮美,使湯味更濃烈,喝湯時慢慢品嘗,味道令人回味無窮。當然這道菜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因為其臭味濃郁,但是吃著特別香,如果能接受臭豆腐的人應該會特別喜歡這道菜。
11、凱里酸湯魚
酸湯魚是黔東南州的四大名菜之一,揚名省內外。來麻江作客的好朋友或貴人,麻江多以此菜招待之。其特點如下:料選用清水江野生活魚或田魚,如角角魚、鯉魚、鮭魚、鯀子魚、鯰魚等。湯用米酸或辣椒酸加入姜、蒜、蕃茄、花椒、味精、魚香菜等調配而成。屬純天然綠色食品,色、香、味俱全、肉質細嫩,口感好,湯鮮、刺激食欲,可增加飯量,是一道不可多得的上等好菜。
12、下司狗肉
下司狗肉叫下司草燒狗肉,正因為采用草燒技術,即所謂的“天然”技術,所以它與其他地方的噴燈燒、煤燒煮起來的味道有所區(qū)別。另外,下司人在選狗的時候也比較講究,只要農村人養(yǎng)的土狗,不要飼養(yǎng)狗,并且一般都只要重十多斤的,既不要老狗,也不要太小的狗,故味道與其他地方的有所區(qū)別。
13、苗家炸辣蟹
苗家炸辣蟹這道菜非常有特色,初看紅色的糯米一塊一塊的,還以為是酒糟,據大廚介紹才知,原來是用糯米粉磨成面,混著辣椒一起泡在醋壇子里,腌制2個星期左右才制成的辣椒。用這種辣椒和螃蟹一起炒,炒出來的味道更香,而且清淡之中暗香縈繞,豐腴處盈潤有韌性,相當有嚼勁。
14、苗家雞稀飯
苗家雞稀飯被眾多人士譽為“營養(yǎng)粥”。它是用1斤半到兩斤的本地雞1只(用飼料養(yǎng)的雞煮起來有腥味),殺死去毛摳除腸雜洗凈后,砍成小塊放入鍋中,用五至七兩白米倒入鍋中用清水煮,待熟后加入,也可適量鹽巴、花椒等作料,即可食用。這種稀飯營養(yǎng)豐富,味道鮮美,純正。通常在苗家過年節(jié)、婦女生孩子、待客迎朋友的時候,都會以此為佳肴。
15、酸筍雞
黔東南菜肴的一大特色就是酸。黔東南有“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躥躥”的民謠。依靠的是酸筍。從黔東南大老遠運來的細細長長的酸筍,發(fā)揮了土生土長的本色,不僅嫩脆,特殊的酸味也是一絕,和檸檬那種會叫人酸得掉牙的酸澀比起來,其實也算溫和,最多也就是微微咂咂嘴,貴州老鄉(xiāng)品嘗起來一定會覺得很親切
16、炸蕨粑
把厥粑切成塊然后炸焦,可配以豆面吃,也可以沾辣椒吃。厥粑炸出來很軟,有些彈性,有些像大米粑,但是不像大米粑粘口。
17、豬小弟
“豬小弟”,顧名思義就是公豬生殖器,一般都是搭配黃喉、肚條、天庭、蔬菜、花生炒成一份,裝在鐵盤子端上來,桌子上開洞,下面放置炭火,邊烤邊吃。豬小弟做成燒烤,不但可以吃到軟糯的口感,還可以做成蹄筋那種入口即化的感覺?!柏i小弟”在凱里是與酸湯魚齊名的美食。初來的外地食客,男人們大都一點就通,知道是什么菜,而女人們也多半能從男人的壞笑聲中猜出來。
18、便便魚
便便魚是一種被戲稱為“吃大便長大的魚”。在黔東南地區(qū),一些村寨房屋建在水池或池塘邊上,沒有廁所,人或家禽就在水塘板子上方便,水里的魚被養(yǎng)的又肥又大,因而被戲稱為“便便魚”。但大家似乎并不介意,反而以“吃大便長大的魚”大打招牌。其實“便便魚”只是一種調侃,糞便實際是肥水用的,它提供給浮游生物養(yǎng)料,而魚則靠吃這些浮游生物長大。
19、紅肉
紅肉又叫紫血肉,對于外地人來說,這種肉非常的陌生,它是貴州從江縣的一道美食,出門在外的從江人最期待在外面吃到的家鄉(xiāng)菜,紅肉就是其中之一,主要制作方法是將肉在火上烤熟之后切片,然后使用生豬血和香料、折耳根拌制而成,難怪很多外地人說從江人的口味真重。
20、鎮(zhèn)遠陳年道菜
鎮(zhèn)遠陳年道菜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漢族名肴,屬于黔菜系。已有500多年的生產歷史。由于此菜儲藏愈久,品質愈佳,味道愈美,因而又稱“陳年道菜”。隨著客商往來,陳年道菜的美名也享譽四方。到了清代,曾為進奉皇室的貢品。陳年道菜分長、細兩種。
21、腌魚
腌魚是一款苗家美食,是用田魚、鯉魚、禾花魚等為主要腌制原料,是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特有的地方性代表美食。它含有人工無法合成的氨基酸以及多種維生素等,具有健胃、助消化的功能。腌制10年以上的腌魚還可以治腸炎、止瀉,特別是病后或產后食欲不振,吃腌魚能增強食欲,振奮精神。
22、侗家燒魚
侗族的燒魚,歷來以其味道鮮,嫩,香,美著稱,而且吃法新穎別致,饒有風味。到了秋天,侗寨家家包著糯米飯,帶上食鹽、辣椒,上坡去折禾。吃飯的時候,就在田邊燃起一堆堆篝火,再從田里提來一籠籠活魚,剖洗去鱗后用折來的樹枝條,穿到魚嘴里,在火炭上翻來復去地烤烙。直到,魚烤炙得“滋滋”作響,轉色變黃,香味撲鼻,就可以蘸著鹽面、辣椒大吃一頓了。
23、侗家油茶
侗家人的一天,從一碗油茶開始。每天清晨,各家的主婦們老早就起來燒火,打起濃香撲鼻的油茶來。
打油茶,三樣東西必不可少,那就是茶油、米花和茶湯。油茶的好壞,在于米花的酥脆、茶湯的濃淡及各種佐料的多少與搭配。一道好的油茶,茶香清新、味道濃郁,香脆可口,營養(yǎng)豐富,具有提神、醒腦、消除疲勞的作用。
侗鄉(xiāng)油茶,不僅是侗家的家常食品,更是侗家待客的必備品,家來貴賓,必以油茶待客,代表著侗家人的熱情與好客。
在黎平古城翹街、肇興侗寨及其他侗寨都能吃到上好的油茶。
24、烤肉糯米團
烤肉糯米團是黎平肇興侗寨的一道特色小吃,每天早晨,肇興街上就飄溢著烤肉的香氣,軟滑可口的糯米飯,配以一大塊熱乎乎、香噴噴的烤肉片,加上自制酸菜和辣醬,香糯軟滑、肉味香濃,回味無窮.....
25、黎平米糕
米糕,是黎平老城一道傳統(tǒng)特色小吃,也是黎平翹街上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糕點。其最大的特色是在制作過程中加入適量糯米酒發(fā)酵而成。聞之鮮香撲鼻,食之甜而不膩、糯而不粘,抹上一層紅糖,異常香甜,是最不能錯過的小吃了......
26、血灌腸
血灌腸,本是侗家人過年殺豬時用豬血和糯米飯制作的一道特色菜,作為年夜飯的一道美食上桌,而平時卻是很難吃到的菜品。但現在,這道美食在黎平大市場作為小吃來專賣,隨時隨地,想吃就有得吃。血灌腸,聞著香、看著誘人、吃一口,糯軟皮香,吃了還想吃,不信,去嘗嘗?
27、芒粑
芒粑,也叫蕨粑,由蕨菜根制作而成,屬綠色食品,將蕨菜根搗爛過濾后,取其淀粉,做成粑粑狀,可油煎可炒食,各有味道。
侗家油茶圖片
一、滿族的蓋碗茶
說起少數民族的茶飲,離我們最近的就是滿族。早期,他們騎在馬背上得天下,喝的最多的就是馬奶茶。在清朝時,滿族也喜歡上了茉莉花茶(蓋碗茶)。滿族喝茶既注重養(yǎng)生文化,又注重口感,上到皇親國戚、下到八旗子弟都喜歡喝茶。受喝茶風氣影響,清朝時北京的茶館已經興盛。
二、回族的八寶茶
回族的蓋碗茶配料不一,名目繁多,根據不同的季節(jié),會選用不同的茶,在茶中加入白糖、紅糖、紅棗、核桃仁、桂圓肉、芝麻、葡萄干、枸杞等。該茶喝起來香甜可口,滋味獨具,并有滋陰潤肺、清嗓利喉之功效。
一般回族家庭飲"八寶茶",多飲用"三香茶"(茶葉、冰糖、桂圓肉);有的飲"白四品"(陜青茶、白糖、柿餅、紅棗);還有的喜歡"紅四品"(磚茶、紅糖、紅棗、果干)和"五味茶"(綠茶、山楂、芝麻、姜片、白糖)等,用雪水、泉水和流動的江河水來泡茶。
三、白族的三道茶
白族的“三道茶”更像是一位誨人不倦的哲人,諄諄告訴我們人生的哲理。
第一道茶是烤茶。因陶罐中的茶葉被烤炙得十分焦脆,開水沖入后發(fā)出的爆裂聲較其它烤茶響亮,白族烤茶又被稱為“轟天雷”。這烤茶的茶湯色澤濃黑,焦香強烈,茶味頗苦,故名“苦茶”。
第二道茶是甜茶。主人重新用小砂罐置茶、烤茶、煮茶,,注入盛有乳扇、桂皮、紅糖的茶碗中,攪拌后制成的“甜茶”。甜茶中的乳扇是將薄薄的奶酪在文火上烤制而成,所以甜茶又有著濃濃奶香。
第三道茶是回味茶。同第二道一樣方法烤茶,然后注入盛有蜂蜜、核桃仁、米花、花椒的茶碗中,香柔甜蜜中帶有濃烈的麻辣,令人精神一振,故名“回味茶”
四、景頗族的腌茶
腌茶一般在雨季,將采回的鮮嫩茶葉洗凈,加上辣椒,鹽巴拌和后,放入陶缸內壓緊蓋嚴,存放幾個月后,即成為"腌茶",取出當菜食用。也有用作零食吃。
五、布朗族的酸茶
布朗族是云南最早種茶的民族之一。他們保留食酸茶的習慣,一般在五六月份,將采回的鮮葉煮熟,放在陰暗處十余日讓它發(fā)霉,然后放入竹筒內再埋入土中,經月余即可取出食用。酸茶是放在口中嚼細咽下,它可以幫助消化和解渴,這是供自食或互相饋贈的禮物。
六、侗家的油茶
吃油茶要備好米花、焦豆、熟飯或涼飯和油茶湯。首先,將較老的茶葉摘來,蒸熟,再用手將茶葉壓成與甄子一般大的茶餅備用。其次,把糯米蒸熟,放涼后經過太陽曬干后備用。
煮油茶時,先將油茶燒沸,后將曬干的糯米飯放入,待其稍有黃色,立即撈出,制成“米花”,然后將油舀出,以少量米放入鍋內燒焦,再將干茶葉放入燒糊,當發(fā)出撲鼻香味時即摻水放鹽煮沸。制成茶湯。將熱飯或涼飯舀入碗內,然后將濾好渣的油茶湯淋于飯上,再將米花、焦豆、生姜、蔥花等覆蓋于上就可以了。
七、拉祜族的烤茶
將小土罐放在火塘上烤熱,然后將云南曬青毛茶或者普洱生茶散茶放入土罐進行抖烤,待罐中茶葉茶色微黃,茶香四溢時將開水沖入罐中,煮開后根據自己的口感,加入合適的開水,調節(jié)茶的濃淡即可品飲。
八、基諾族的吃涼拌茶
基諾族制作涼拌茶的用料是茶樹的鮮嫩新梢,黃果葉、辣椒、大蒜、食鹽等。制作方法為將剛采來的鮮嫩茶樹新梢,用手稍加搓揉,把嫩梢揉碎,放于碗內。再將新鮮的黃果葉揉碎,辣椒、大蒜切細,連同適量食鹽投入盛有茶樹嫩梢的碗中。最后,加上少許泉水,用筷子攪勻,放置一刻鐘左右,即可食用。
九、苗族的蟲屎茶
蟲屎茶,苗族的傳統(tǒng)飲品之一。谷雨前后,采摘野生苦茶葉等野生植物的嫩葉,將它們放在竹簍上,灑上淘米水,嫩葉在淘米水的浸泡下會散發(fā)出獨特的香氣,吸引各種鱗翅目昆蟲過來產卵。這些卵孵化成幼蟲,開始啃食嫩葉,并排下糞便。將這些糞便收集起來,存入瓷瓶中,便成了苗族的米蟲茶。飲用時,取少量放入開水即可。
十、拉祜族火灼茶
“火灼茶”是拉祜族喜愛的飲茶方法,每當客人至家,主人先燒水,然后抓一把大葉茶放在瓢內,揀火塘中的灼燃火炭放入瓢中后快速搖動。當瓢中的茶葉烤得發(fā)出香味時,把火炭揀掉,烤過的茶葉,放入茶壺中,沖上沸水,幾分鐘就可飲用。
侗鄉(xiāng)黑油茶
1、侗鄉(xiāng)風味酸鴨
侗鄉(xiāng)風味酸鴨選用侗鄉(xiāng)的自養(yǎng)的土鴨子,經過一系列的侗鄉(xiāng)特用腌制方法經過半年以上時間的腌制,從而制成侗鄉(xiāng)特有的風味的肉食品,是當地著名美食,一直是侗鄉(xiāng)人民用于招待貴賓的桌上佳肴。
2、三江侗族油茶
茶是廣西的特色小吃,最出名的油茶是三江侗族和桂林恭城,但沒有說那個地方特別好吃,因為做法不一樣,各有千秋。三江的侗族老鄉(xiāng)都是住在山腳下多,比較潮濕,油茶有祛濕的作用,因此老百姓都有打油茶的習俗,也是當地特色美食。
3、三江土臘肉
三江土臘肉,肉源來自山村農家,飼草與精糧喂養(yǎng),不含任何添加劑和催長素,屬于綠色食品。加工制作工藝精細,制作好的土臘肉,色澤嫩黃,肉質細嫩,香味爽口,肥而不膩,以其味美色鮮,風味純正而享譽四方!
4、三江牛肉干
三江縣山多地少,牧草豐富,適宜發(fā)展肉牛,加上侗、苗族素有愛牛敬牛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以牛存欄多少來證明自己富有與貧窮,因而,三江縣肉牛發(fā)展快,因此做出來的牛肉干色美味鮮,遠近聞名,暢銷區(qū)內外。
5、三江禾花鯉魚
禾花鯉就是在稻田里混養(yǎng),不放任何合成飼料喂養(yǎng)的鯉魚,魚肉鮮嫩香甜而得名。主要產地以良口鄉(xiāng)曬江村和洋溪鄉(xiāng)信侗村為中心的榕江河一帶,這里的保水田長年放養(yǎng)鯉魚,有冬魚春收、春魚夏收、夏魚秋收的傳統(tǒng),有野外燒魚慶豐收的習俗。
6、三江竹筍
三江竹筍產在素有“廣西竹鄉(xiāng)”之稱的三江縣,境內山巒連綿,溪河密布,由于山青水秀,無污染,水土條件可謂特佳,所產的各類竹筍脆嫩、味美、多汁而享譽區(qū)內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