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攸縣桃源村七里商貿街
湖南省攸縣鸞山鎮(zhèn)桃源村
七 里 商 貿 街
摘自《鸞山風韻》
很古以前,湖南攸縣鸞山鎮(zhèn)漕溪人集中住在老漕和新漕,之后逐步向周邊遷居,七里距漕溪最繁華的新漕橫街僅七里路遠,如此而叫“七里”。
元代,七里屬東江鄉(xiāng)漕溪里,明朝屬50都,清屬杰都,1930— 1937年屬杰字鄉(xiāng),1938年是鸞山鄉(xiāng)七里保,1947—1955年屬新漕保(鄉(xiāng)), 1956年是仙聯(lián)高級農業(yè)合作社,1958年9月屬星火人民公社第二大隊, 1959年1月是鸞山公社七里大隊,1961年3月是漕泊公社七里大隊, 2005年1月是鸞山鎮(zhèn)七里村,2011年4月七里村與桃源村合并,合并后稱“桃源村”。
民國初至1930年,七里曾是攸縣最大的米市之一。這里逢三、八 趕集,每年新谷登場后的幾個月里,七里逢場之日,江西的米商會販運大量的糙米到七里轉賣給攸縣的米商,每場幾十擔,一般都在八千至一萬斤上下。雙方議定價格后,由七里當?shù)氐?個頭面人物過秤、記數(shù), 每秤一擔米,先從中盛出一大碗米作為手續(xù)費,美其名曰“收取利市”。每場收取的“利市米”有80斤至100斤左右,利市由賣方付出,偶爾有初來乍到的米商因不懂規(guī)矩”而發(fā)生爭執(zhí)的,結果往往會吃虧倒霉。攸縣米商販進米后,雇請原班挑夫將米挑到十幾里遠的皮佳上鋪,再 用小木船將米運出鸞山轉銷湘潭、長沙等地。由于米商和挑夫的往來,七里曾有幾家伙鋪(客棧)、商店和藥店,在這里形成了熱網的山區(qū)小街,七里米市在20世紀30年代,因白軍對蘇區(qū)的經濟封鎖而消失。
土地革命時期,敵人對蘇區(qū)實行嚴厲的經濟封鎖,給蘇區(qū)軍民的生產、生活帶來很大困難,為了粉碎敵人的經濟封頓,蘇區(qū)政府帶領紅軍、人民進行生產自救,七里人民在生產自救中作出了很大貢獻。
1930年,原七里鐵廠老板將工人解雇,逃往白區(qū),七里人民在縣蘇政府領導下,召回被解雇的工人,利用原有設備,恢復生產,年生產“攸 餅鐵”10噸以上,為東沖兵工廠制造武器和蘇區(qū)農民打造農具提供了原料。
敵人對蘇區(qū)實行經濟封鎖后,蘇區(qū)軍民的食鹽極度緊缺。1931年 5月,縣蘇維埃政府在七里橫嶺和大木山兩處興辦硝鹽廠,釆取以新土坯換取已泛潮起做的陳磚,在蘇區(qū)廣泛收集鹽源,進行土法熬制,不僅緩解了食鹽不足的困難,還從熬鹽中提取了部分白硝供東沖兵工廠做火藥原料。
1931年七里還興辦了竹木鐵器綜合加工廠,分鐵工組、木工組和篾工組,共有工人27人,為蘇區(qū)農民制造農具和家具,其中蔑工組的一大任務是加工竹墊子,供應過往紅軍住宿搭床鋪和山間哨棚用。
為了活躍蘇區(qū)經濟,在蘇區(qū)政府財政吃緊的情況下,七里群眾以 來股的方式與蘇區(qū)政府在七里合辦了消費合作社。消費合作社的主要 經營活動是組織貨源,收購蘇區(qū)的剩余農、林產品、手工業(yè)品和工業(yè)如棕片、干筍、 土紙、木炭、茶油及竹、木制品等,通過隱蔽在白區(qū)的黨群秘密
組織,或同情革命的白區(qū)商人銷往白區(qū),再從白區(qū)采購食鹽、棉布、煤油、火柴、雨傘,膠鞋、藥材和文具等物資,解決 蘇區(qū)人民的需要。由于七里消費合作社經營有方,不但在物價上比私人商店便宜,而且在年終決算時,除償還農民的股金外,作為紅利每股還分得食鹽和豬肉各1斤(當時的食鹽非常昂貴),湘贛省委書記王首道到七里視察時,稱贊七里消費合作社是“恁心社”。
1956年6月國家在七里成立木材購銷站,1958年成釆伐場,組 織一千多人的森工隊,駐扎在七里至桃源一帶,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里,從鳳凰殿至校場坪,砍伐原始森林達2萬立方米之多,這些大樹通過索道和土火車路運送到皮佳洞前,然后從皮水江放排運出到大城市, 支援建設,此舉的功過評說褒貶不一。
1971年漕泊公社在七里建紙廠。這里生產的紙吸水性強、無粉塵、 韌性好,深受消費者喜愛,暢銷省內外。
進入21世紀以后,七里成了鐵礦加工區(qū),境內有鐵礦精選廠3家, 年產精選鐵礦十多萬噸,是漕泊區(qū)域鐵礦精選加工的大村之一,村民 黃新橋是市縣有名的農民企業(yè)家。
七里是交通要道,古代,攸縣通往江西蓮花縣的青石鋪設的古道從這里經過,現(xiàn)代S535省道也穿村而過。七里的西北部西部是風景秀麗的仙人橋景區(qū),東南10公里是冬暖夏涼幽深的桃源谷,往東3公里是東鄉(xiāng)第二大集市晨牧坪,七里位置十分重要,歷史上就是商賈云集、兵家必爭之地。
古詩“即授奇書續(xù)記上,仙留片石近桃源”就是最好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