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油辣子雞正宗做法(茶油仔雞做法)
1. 茶油仔雞做法
用料雞 一只腰果 150克仔姜 適量青椒 適量茶油 適量鹽 適量醬油 適量生抽 適量耗油 適量
腰果炒雞的做法步驟
將做法保存到手機步驟 1
仔雞一只,我是菜市場買的,然后叫小販殺好了,回來直接水沖一下切成小塊,盡量切小點備用。
步驟 2
青椒切塊,仔姜切片備用
步驟 3
鍋里開火,燒熱以后放茶油,茶油一定要燒熱,燒到?jīng)]有泡泡,關(guān)火使油溫變低,油冷一些以后下腰果,翻炒一下,開小火,讓腰果變成金黃色,取出備用。
步驟 4
開大火油燒熱,下雞塊翻炒到變色成熟,放醬油,生抽,耗油,上色。
步驟 5
space
最后把備好的仔姜,青椒倒進去,放鹽,翻炒一下,待青椒稍微成熟把腰果倒入翻炒均勻出鍋。
2. 茶油雞怎么做?
操作:
將鴨宰殺洗凈,從右翅下開口取出內(nèi)臟,洗凈瀝干。用帶節(jié)的細竹管塞入鴨肛門(有節(jié)的一頭在鴨體內(nèi)),再從開口處放入紹酒、生鴨油、雞清湯、花椒、精鹽及蔥姜,用揉成球形的皮紙堵塞住開口處。用細麻繩在鴨肩以上3厘米處扎實。再把鴨頭扭轉(zhuǎn)與鴨肩平行,再用細麻繩將鴨頭與鴨翅一起扎實。水鍋上火燒沸,用沸水燒燙鴨身,待鴨皮繃緊。撈出晾于。將飴糖、白糖、紹酒用熱水溶解調(diào)勻。在鴨身上均勻抹上層飴糖水,將鴨掛通風(fēng)處吹晾3小時。鍋置火上,放入花生油,將鴨放入鍋內(nèi),待油溫升至六成熱(約150℃)時,離火焐15分鐘,再上火加熱,至鴨皮呈棗紅色時即出鍋,在鴨身刷一層茶籽油,再入熱油鍋中,復(fù)炸至鴨皮酥脆即成。然后拔出竹節(jié),拆掉麻繩、皮紙,將鴨腹內(nèi)鹵汁倒入碗中待用。食時,先片鴨皮上桌,再上鴨脯肉,用甜醬、荷葉夾夾食。將剩下的鴨腿、骨架斬成塊,同鴨鹵一起煨成濃白湯,作湯菜食用。
3. 茶油仔的功效
油茶樹畝產(chǎn)量一般在750到1200公斤鮮果,油茶籽的出油率在百分之六左右,也就60公斤山茶油。
4. 茶油仔雞做法竅門
名菜“麻辣仔雞”和“湯泡肚尖”時贊嘆不已,即席賦詩“麻辣仔雞湯泡肚,令人常憶玉樓東”。
麻辣子雞這道菜是選用五百克左右的子雞為主料,配以大紅辣椒(或朝天椒)、花椒為輔料,經(jīng)茶油煉炒,佐以紹酒、黃醋、大蒜、蔥、姜和多種調(diào)料烹制。雞色金黃,外焦里嫩,味道鮮美,很受歡迎,幾乎已傳遍全世界。
瀟湘酒樓的蟹黃魚翅
民國22年,瀟湘酒樓在長沙育嬰街(今育英街)開業(yè),由名廚宋善齋獨自打理。當時長沙不乏家底豐厚的美食家,如傅湘臣即經(jīng)常光顧瀟湘,每次都要點40銀圓一桌的魚翅席。瀟湘的魚翅有很多做法,如奶湯魚翅、金錢魚翅、雞茸魚翅、蟹黃魚翅,故每次都能讓傅氏盡興而歸。
5. 茶仔油的制作方法
1.將采收后的茶籽進行曝曬,或用小火慢烘,待其殼脫落后,取圓形或扁圓形的茶籽用石碾研碎。因茶籽粉粘性小,要注意磨得越細越好。
2.用蒸籠隔水蒸熟,取熱的碾粒(蒸坯料),趁熱快速踩餅,如果冷了,搞不成餅,降低出油率,甚至不出油。
3.將餅放入土榨中壓榨,壓榨時,猛打快榨,中途不能退榨。
4.精煉:榨出的油經(jīng)經(jīng)過精煉,以除去雜質(zhì)。可用20%的稀硫酸與油混合,在45℃溫度下靜放一晝夜,使褐色的雜物沉積下來?;蛘呙?00千克油用酸性白礬土粉2千克,混合拌勻,靜放一晝夜,也可將雜質(zhì)分離出來,使油色澄清
6. 茶油仔雞做法大全
原料
凈河田雞(仔雞)1只約1250克,蔥50克,姜25克,茶油30克、精鹽3克、味精1.5克、雞湯30克、芝麻油15克
制作
1、將蔥、姜切成末。仔雞治凈,放入蒸鍋內(nèi)干蒸30分鐘取出,倒去血水,再蒸1小時左右至熟爛
2、在炒鍋內(nèi)加茶油燒熱,下入蔥,荽末炒香、加雞湯。精鹽、味精炒開,倒入碗內(nèi)冷卻
3、雞蒸好后取出,冷卻后切成條塊,按原形碼入盤內(nèi)
4、炒好的湯汁澆在雞上,稍后將汁瀝出,再重新澆上。淋上芝麻油即成
特點
形態(tài)完整,肉質(zhì)鮮嫩。清淡味美
操作提示
要用旺火蒸制雞,汁要澆勻
7. 茶油炒仔雞做法
粉皮黑山羊
有一種鄉(xiāng)愁,叫瀏陽粉皮黑山羊。瀏陽黑山羊肌纖維細,肉質(zhì)細嫩;配料為紅薯粉皮。烹制時加入少量中藥材香料,小火慢燉。羊肉細膩鮮嫩,粉皮柔滑爽口,口味鮮醇,湯汁金黃,微辣香甜,盡顯瀏陽風(fēng)味。
醋蒸雞
粵有白切雞,瀏有醋蒸雞。這是一道融合湘粵美食文化的經(jīng)典瀏陽蒸菜。取料為仔雞,雞肉口感嫩滑、營養(yǎng)豐富又不油膩。既酸又辣,是一道開胃好菜,米醋的酸加上本地紅辣椒的辣,與雞肉鮮美的汁水相融,能讓味蕾的體驗更豐富。
茴香肉丸
這道菜是許多朋友小時候的回憶。茴餅?zāi)藶g陽有名小吃。將新鮮豬肉剁碎,配以瀏陽茴餅與糯米,制成龍眼大小的丸子。八成油溫下鍋,小火炸透,佐以豬骨原湯料,上鍋蒸熟。爽滑的肉丸子中是飽滿的茴餅酥香,一口咬下肉香四溢,甜咸可口,每一粒都是記憶中的味道。
蒸臘洋鴨
蒸臘洋鴨,一道經(jīng)典的瀏陽蒸菜。洋鴨肥碩,肉質(zhì)豐腴,經(jīng)過腌制、風(fēng)干、熏烤后,堿水洗凈,初蒸去主骨切片,盛裝調(diào)以熟茶油、紅椒、瀏陽豆豉。質(zhì)地松軟,臘香味濃爽口,無油膩感,嘗一口,鮮嫩味美,配以米飯,好吃得停不下來。
白沙油豆腐
這道菜名字取其產(chǎn)地,白沙油豆腐。白沙豆腐因其產(chǎn)地——大圍山鎮(zhèn)白沙村得名,以細膩的口感和上乘的品質(zhì)知名,取大圍山泉水,精選當?shù)厣虾命S豆,11道工序制作,口感細膩、品質(zhì)上乘,再加入小火慢燉的雞湯,成就了這道特色佳肴。
蒸火焙魚
說起瀏陽蒸菜,蒸火焙魚無疑是極具代表的瀏陽家鄉(xiāng)的味道。傳統(tǒng)火焙魚制作的技術(shù)性強,蒸制簡單,配上瀏陽豆豉、新鮮紅椒、小許白醋,給人以綿長的回味,不失為舌尖上的美好享受。
香干蒸油渣
香干蒸油渣,一道“香噴噴”的菜。它由香干與肥膘肉煉過油的渣片合蒸而成,操作簡單,油渣酥脆鮮香,白沙香干嫩滑爽口,二者的相遇,在口腔中擦出極致美味的火花,咀嚼帶來的重重驚喜,仿佛讓味蕾也忍不住在舌尖上跳舞。
墨魚筍絲
這是一道喜宴上常見的菜肴。大圍山的筍干切成筍絲,用豬油翻炒,加上墨魚蓋碼。土筍中的纖維素和墨魚干的膠原蛋白完美結(jié)合,使筍的味道一下子變得豐潤起來,特別是墨魚香和土筍的醇香交融,香味撲鼻,別有風(fēng)味。
小炒洋辣椒
一道舶來食材本地化的代表菜肴,洋辣椒學(xué)名秋葵,屬外來物種,形狀像辣椒。瀏陽東鄉(xiāng)盛產(chǎn)此種食材,也是農(nóng)家常菜。鮮嫩的綠點綴以紅、白二色,看起來分外養(yǎng)眼,小炒秋葵不僅口感爽滑,風(fēng)味特殊,還營養(yǎng)豐富,讓人多吃不膩。
平肚全家福
這是瀏陽喜宴上不可少的一道菜。平肚(皮肚)發(fā)水瀝干后,軟糯鮮醇而爽口。烹飪時先將豬油入鍋,加入雞蛋白、木耳、肉片翻炒,后用豬骨和老母雞熬制的高湯一起入鍋煨燉。熱氣騰騰的全家福,更是親人們期待合家團聚的美好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