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田園居山茶油(永泰縣茶油)
1. 永泰縣茶油
永泰山茶油是一款正宗農家自榨月子油,公司品牌有:三狀元,福仙山,初意等品牌。
2. 永泰茶油熏鴨圖片
在福建福州,山茶油熏鴨是永泰縣的傳統(tǒng)美食之一。2019年,山茶油熏鴨技藝入選永泰縣第三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與出名的武夷熏鵝相比較,永泰熏鴨似乎少了些閩西北的辛辣口味,與風味獨特沙縣板鴨比肉卻是香嫩。永泰熏鴨的特點是異香、溫潤、甘辛,一次入口,令人回味無窮。既無沙縣板鴨的干澀,也少了榕城醬鴨的滑膩。茶油熏鴨,無疑就是肥美鴨肉與濃香茶油的美味邂逅。用柴火燒出的永泰茶油熏鴨,是由永泰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和山川資源造就的一道地方風味,也是永泰人念念不忘的一道兒時美食
永泰茶油熏鴨
永泰熏鴨是將全鴨剖腹、洗凈、抹上精鹽,用竹片把鴨腹架開,鍋底倒入茶油或花生油,加入少許細糠,然后把鴨倒放在其上,用旺火燒鍋,讓油燒焦細糠熏鴨肉,鴨油又滴到鍋底燒著,改微火,使鴨表皮呈金黃色取出而成的。味鮮醇、濃香,肉嫩可口。成功的關鍵在于控制火候,多有失敗者因為火候太過,鴨皮焦黑露出苦味。上好的熏鴨當呈金黃的,溫潤,油亮,入口讓人欲罷不能。所謂永泰熏鴨,在于油熏、米熏。茶油在密封鍋內高熱揮發(fā),浸入鴨肉內,而鴨油也在高熱中滲出,滴到鍋內,循環(huán)往復……放入大米,蓋因米香揮發(fā),滲入鴨肉中,風味非凡!
永泰茶油熏鴨
制作熏鴨的用料很簡單,鴨子選用永泰鄉(xiāng)間放養(yǎng)的本地土鴨,有時也用番鴨,但一般不選水鴨母,因其肉太瘦。鴨子洗凈去除內臟。備料:細鹽、白糖、高度糧食酒、味精、自釀茶油、大米、辣椒末。另備當年稻糠或果木干枝若干、鐵鍋、竹架等。水燒開,放少許鹽,放入鴨子,煮熟。將細鹽、白糖、辣椒末、少許味精混水在一起,加半兩高度糧食酒,調成糊狀。撈出鴨子,瀝干水,將糊狀調料涂抹鴨子全身及內腔,然后放入盆內,密封,置放一天。一天后,在鐵鍋內均勻撒一層大米,倒入一杯茶油,茶油均勻浸透覆蓋大米。在油層上方4到5公分處安放竹架(務必竹制),將腌制好的鴨子放在架子上,蓋上鍋蓋,確保密封。須以稻糠或果木干枝生火(青梅、桃、李、板栗等均可),先以大火,細聽鍋內大米被熱油燒爆聲及鴨子被炙烤的滋滋聲。然后逐漸減小火勢,注意細聽鍋內聲響,一般三十分鐘后,爆裂聲和滋滋聲完全響起,熄火,悶,再三十分鐘,起鍋。
永泰茶油熏鴨,肉質醇香,你吃過嗎?
熏制是最考驗技藝的環(huán)節(jié)。大火起灶后,在鍋底倒入適量糯米,再加入山茶油。隨后,把晾干的鴨子架上,讓山茶油和糯米的焦香味熏制鴨肉10分鐘,后改小火慢熏,使鴨肉表皮慢慢變成金黃色。剛出鍋的熏鴨通體金黃,茶油的香味四溢,既健康,又香嫩,受到了很多消費者的喜歡,也喚起了許多人的味蕾記憶。在每個人的記憶里都有一種味道,那是味蕾對家鄉(xiāng)的獨特記憶。小伙伴們,福建永泰茶油熏鴨,肉質醇香,你吃過嗎?
3. 永泰縣茶油熏鴨故事
1、主料:鴨肉1250克。輔料:大米100克,茶葉25克。調料:食鹽50克,味精5克,豬油(板油)25克,高湯100克,水適量。
2、用精鹽25克鴨的腹腔內,入白水鍋煮熟盛起,趁熱在鴨身上均勻地抹上約15克精鹽。
3、將鴨放在鐵線網盤上,蓋上鍋蓋,蓋邊縫隙用濕布圍密。
4、在鍋底中間部燒火,使鍋內的大米和茶葉緩燒成煙,熏透全鴨。此步驟是關鍵的一步,如何判斷煙熏的成色恰到好處。觀察的方法是:待鍋蓋縫隙處冒出的煙氣由白色轉為黃色時,即可掀蓋出鍋,放在大盆中。
5、用熱鴨湯約100克,加入精鹽10克、味精5克調勻,倒入鴨腹內,浸漬約2小時。
6、倒去鴨腹內湯汁,切塊裝盤,帶蒜頭醋一碟上桌。
4. 永泰茶山莊
門票信息:32元/人
青云山白馬峽谷瀑布景區(qū)位于福建省永泰縣的嶺路鄉(xiāng),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qū)。景區(qū)內有東南第一大峽谷、觀音洞、花貓戲水、獅、白馬瀑布等景點。白馬峽谷景區(qū)以瀑布、峽谷和峭壁為標志,龍龜潭瀑布、王子瀑布、下洋瀑布和白馬瀑布水大霧濃,極其壯觀。景區(qū)內山高林茂、云霧飄渺,多奇巖幽谷、碧泉飛瀑。烏龍峽、無名峽、雙溪峽、王子峽、回音峽、白馬峽、天門峽、平谷峽等八大峽谷各具特色,奇妙無窮;鯉魚巖、王子峰、八戒巖、白馬峰等石林巖像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5. 永泰油茶博物館
尤溪縣。
別稱沈溪,唐開元二十九年(741年)置縣時隸屬福州,1983年始隸屬三明市。位于三明市東部,地處閩中、戴云山脈以北,毗鄰閩清、永泰、沙縣、大田、南平、德化。
尤溪全境面積3463平方公里,居全省各縣(市、區(qū))第二位,轄11鎮(zhèn)4鄉(xiāng),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shù)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尤溪縣常住人口為341638人。是三明市幅員最大、人口最多的縣。尤溪縣是宋代著名理學家、教育家朱熹的誕生地,是福建省首個獲得聯(lián)合國地名專家組命名的“千年古縣”。
尤溪素有“閩中明珠”之稱,也被稱為“中國金柑之鄉(xiāng)”“中國綠竹之鄉(xiāng)”“中國竹子之鄉(xiāng)”“中國油茶之鄉(xiāng)”“中國革基布名城”“朱子理學文化名城”2010年被授予“千年古縣”稱號。2013年7月23日,中央黨史研究室正式確認尤溪縣屬于原中央蘇區(qū)范圍。
2018年10月22日,入選2018年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yè)融合發(fā)展先導區(qū)創(chuàng)建名單。2019年12月31日,入選全國農村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典型縣。
2020年,尤溪縣全年地區(qū)生產總值完成223.87億元,比上年增長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