榨山茶油的技術(shù)(土法榨山茶油)
1. 土法榨山茶油
茶油適合日常炒菜,需要注意的是要盡量購買大品牌山茶油。一些小型榨油作坊采取土法熱壓榨方法制油,可能存在雜質(zhì)多、營養(yǎng)損耗大、易霉變等問題,建議盡量購買大品牌山茶油。山茶油適合日常炒菜,也可用作涼拌菜。山茶油適合與大豆油、玉米油等含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油脂搭配。山茶油中的不飽和脂肪酸高達85%~97%,高于任何油脂,而且油酸(一種單不飽和脂肪酸,有利于降低血液中的“壞膽固醇”,升高其中的“好膽固醇”,對控制血脂有益)含量達80%左右,甚至比橄欖油還要高。山茶油在營養(yǎng)價值、食療功能方面并不遜色于橄欖油,并且價格便宜,算得上物美價廉,因此又被稱為“東方橄欖油”。擴展資料其他食用油炒菜的注意事項:1、胡麻油不飽和程度太高,開封后要盡快吃完,最好用于涼拌。2、大豆油最好用于低溫烹調(diào),比如做面點、煲湯、燉煮及調(diào)餡等,不宜長時間高溫烹炸食物。玉米油、葵花籽油,小麥胚芽油等脂肪酸構(gòu)成與大豆油類似。3、菜籽油開瓶后要盡快食用,放置過久,其中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容易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破壞,產(chǎn)生對人體不利的物質(zhì)。4、花生油穩(wěn)定性較好,可用于日常炒菜,但不適合用于爆炒或油炸。參考資料來源:
鳳凰網(wǎng)-炒菜前必看“吃油指南”,用錯油毀了一家健康
2. 山茶油壓榨方法
低溫
1.冷榨是針對某些油料作物的一種制取工藝。比如山茶油、橄欖油,通過冷榨可以完整保留這些油料作物的營養(yǎng)成分。其特征就是營養(yǎng)物質(zhì)及活性成分完整保留,原色原香,但冷榨法的出油率相對較低。
2.熱榨相對比冷榨出油率更高一些,采用的是將油料作物炒熟粉碎后進行壓榨,氣味較濃,毛油顏色很深,有沉淀物,需要進行再次精煉才可成品。一般花生油、芝麻油等濃香型油料多采取這種工藝,保留油料作物的獨特香味。
3.除此之外,冷榨成本高,價格也更貴,而熱榨次之,浸出便宜。所以在選用山茶油時,大家可以關(guān)注包裝上的”生產(chǎn)工藝“,選擇”低溫壓榨“的山茶油會更營養(yǎng)更健康一些。
從上面的介紹中我們可以知道,山茶油冷榨法和熱榨法的區(qū)別主要體現(xiàn)在生產(chǎn)工藝、出油率以及成本價格上。其中冷榨法可以保留營養(yǎng)物質(zhì),但出油率低,且價格昂貴。而熱榨法則需要二次精煉,但出油率高,且價格低一些。
3. 土法榨山茶油的作用
關(guān)于土榨茶油:又稱為毛油、土茶油等。
優(yōu)勢:
1、傳承了老一輩的壓榨手藝,茶油本身味道更加醇香。
2、價錢相對便宜,更多人能夠接受。
劣勢:
1、環(huán)境衛(wèi)生不過關(guān),很多小作坊為了節(jié)約成本,榨油工具長時間使用是否按時清洗、消毒?包裹茶餅用的稻草是否有農(nóng)藥殘留?
2、無生產(chǎn)廠家、合格證、生產(chǎn)日期、QS標識等,欠缺安全保障。
3、土作坊榨出的油叫“毛油”,過濾不徹底甚至不過濾。按照最新的國家食用油標準規(guī)定:毛油(原油)不能直接作為人體食用油。
4. 山茶油是怎樣榨出的視頻
1百斤生茶籽能打22斤油,茶籽是我們南方比較常見的油料作物,有山茶籽和普通茶籽之分,在視頻中我拿去榨油的就是山茶籽也叫油茶籽,根據(jù)采摘時間不同,油茶籽又分為:秋分籽、寒露子、霜降籽、立冬籽。以油茶品種“霜降籽”來說,在“寒露”前10天采摘。
5. 土法榨山茶油有黃曲霉素嗎
茶油,油茶籽油俗稱,又名山茶油、山茶籽油,是從山茶科山茶屬植物的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成熟種子中提取的純天然高級食用植物油,色澤金黃或淺黃,品質(zhì)純凈,澄清透明,氣味清香,味道純正。
油茶俗稱山茶、野茶、白花茶,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優(yōu)質(zhì)食用油料植物。油茶與茶葉(學名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為同屬不同種,它們所結(jié)的種子榨出的植物油是完全不同的,前者稱為油茶籽油,后者稱為茶葉籽油。
6. 土法榨山茶油的危害
1、沒有松土施肥。大多數(shù)農(nóng)民不到茶子成熟不進山,所以根本談不上對油茶樹松土施肥。這樣年復一年,土壤中的養(yǎng)分漸漸耗盡,最終造成茶樹營養(yǎng)不良,結(jié)果減少。
2、沒有修剪更新。油茶樹通過修剪能促發(fā)新枝,保持長盛不衰,但農(nóng)民很少對油茶樹整枝修剪。
3、沒有護樹防蟲。油茶樹長期無人管理,會致使荊棘等寄生藤纏繞,造成蔭蔽,從而影響樹勢生長。油茶樹發(fā)生了蛀蟲、螞蟻等病蟲害后,也很少有人對其進行防治,從而致使油茶樹逐漸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