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記野生山茶油(野生紅花山茶油)
1. 野生紅花山茶油
主要有以下13個品種,分別是:
1、黃袍野茶籽,主要分布在湖北、江西。油茶果個頭小,呈鮮紅色,油茶籽內殼色黑、油亮,屬于晚熟品種(立冬籽更佳)。其出油率高,油料質量及所含營養(yǎng)成份居世界之首(超過油橄欖近20個百分點),據傳為呂洞賓自遙池所得,灑落于通城黃袍山而得名;
2、普通油茶(又名野生油茶),主要分布在湖北、湖南、廣西、四川、浙江,油料質量僅次于黃袍野茶籽,屬全國主栽物種;
3、小果油茶(又名門西子),主要分布在湖北、江西、福建、廣西,栽培面積僅次于普通油茶;
4、軟枝油茶,主要分布在廣西、湖南,屬于高產、速生油茶品種,油料質量比野生油茶遜色;
5、越南油茶(又名大果油茶),主要分面在廣西、廣東;
6、紅花油茶,主要分布在江西,油質好、花可入藥,是良好的庭園綠化品種,宜在高海拔地區(qū)推廣;
7、多齒紅山茶(又名宛田油茶籽),主要分布在廣西;
8、茶梨(又名八瓣油茶),主要分布在湖北通城、浙江龍泉、江西龍南;
9、博大果油茶(又名赤柏子),不宜在中亞熱帶栽種;
10、白花南山茶,主要分布在廣東封開、廣西蒼梧;
11、南榮油茶,主要分布在廣西韶平;
12、金花茶,主要用作觀賞;
13、鄒果油茶,主要分布在廣西龍勝、湖南永順,產量低,不便于推廣。
2. 大紅花山茶油
那不是油,是因為紅茶“冷后渾”的現象而產生的表面霧狀,這是茶葉中的茶多酚類物質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被氧化聚合了,許多茶友會認為這款茶品質不佳。
其實,恰恰相反,紅茶的“冷后渾”等現象,是優(yōu)質紅茶的表現。資深茶友都知道,茶黃素是紅茶關鍵的標志成分。所以,紅茶出現“冷后渾”現象并不是代表這款茶品質差,反而證明這款茶的品質好。
3. 紅花山茶油功效是什么呢
調豬肉餡用茶油可以,茶油提煉于野生木本油科植物果實中,茶油味甘、性涼,分紅花茶油和白花茶油,營養(yǎng)成分并無區(qū)別,茶油含豐富的油脂,因此適當的應用茶油,能夠為機體補充一定的能量,在恢復體力、緩解疲勞方面有著積極的作用,具有為機體補充能量的功效。
茶油當中的脂肪能夠促進脂溶性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的吸收,因此當應用茶油的時候,具有補充脂溶性維生素的功效。
4. 紅花山茶油圖片
有四個品種。
一、毛油:毛油是將人工采集的油茶籽在很短的時間內通過物理工藝加工獲得的純天然油脂,它的加工環(huán)節(jié)最少,通過簡單的過濾,其酸值不超過4.0毫克(氫氧化鉀)/克,大大保留了油茶籽油的風味及營養(yǎng)價值。
二、壓榨茶油 :
山茶油果實里可以獲取各種等級的山茶油。山茶油所有的外包裝上都必須依據我國 2003年5月制定2003年10月1日開始執(zhí)行的新標準,清晰地標明其所屬的等級。 1、極品山茶油、國標一級(Extra Virgin camellia Oil )為第一遭壓榨山茶果子而得的果子汁,帶有果香及果味,油酸度低于1%。
2、純正山茶油、國標二級 (Pure camellia Oil)由機榨山茶油經過除雜、脫酸、脫水、脫色、脫臭以及冷凍脫脂加工而成。
三、浸出茶油:
浸出茶油是將物理壓榨后的殘渣(油餅)通過浸出去獲得原茶油,然后對其進一步精煉得到,稱為浸出油。國家標準根據精煉程度將其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四級浸出茶油。
四、醫(yī)藥注射茶油:
特級山茶油、醫(yī)藥注射級(Pomace camellia Oil) 醫(yī)藥注射茶油是以采集的油茶籽壓榨為原料,按照醫(yī)藥生產工藝標準經物理提純得到的最高等級(無色、無味、無煙、接近零點的酸值和過氧化值)的油品,專供醫(yī)藥注射用油、化妝品用油。
5. 紅花林山茶油
基本上是一樣,但是紅花的價格也更貴一點,紅花山茶油要好一些。
紅花山茶油為茶油的一種,原料產自高海拔山區(qū),較為稀少,白花油就比較多,原料產地較廣泛。紅花油其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比百花油高,對人體的有益成分豐富,穩(wěn)定性強,在高溫下不變色,無析出物,白花油就要差些。紅花茶油是茶油中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