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油什么時候收成(茶油什么時候收成熟)
1. 茶油什么時候收成熟
茶油農(nóng)歷八月初才開始有。
1、油茶籽的采摘季節(jié)并不是固定的,品種不同采摘時間不同。比如霜降籽,應該在霜降后5天采;寒露籽應該在寒露后采摘;立冬籽應該在立冬后采摘。至于油茶果的品質(zhì),其實很容易觀察,立冬籽樹冠大,分枝角度大于40度,葉大而稀,果大,每果種子7~10粒。
2、油茶籽應該選擇合適的采摘時間和采摘操作。采摘早了,出油率低不少,浪費了油茶樹一年積累的精華,自己改做了無用功;采摘晚了,油茶籽開裂落入草叢,很難尋回來。俗話說“七脹球、八脹油”、“過了霜降節(jié),油在樹上歇”。從這些諺語中,可以看出油茶果的油分是如何轉(zhuǎn)化和積累的。
3、大部分油茶果在農(nóng)歷8月初到霜降前后才基本成熟。農(nóng)村還有“寒露到霜降,茶油上樹旺,霜降節(jié)后多一日,茶油上樹多一滴”的說法。其實最好的采摘時期,就在油茶果已經(jīng)成熟而果實未開裂之前采收。同一棵樹上的油茶果,有的成熟有的沒有成熟,不能一網(wǎng)打盡。分兩次或者多次采摘,對于茶油品質(zhì)和出油率幫助很大。
2. 茶油收獲季節(jié)
油茶樹,又名茶子樹、茶油樹、白花茶等,為山茶科山茶屬灌木或中喬木。油茶樹的種子含油量甚高,是非常重要的油料植物,同時,油茶樹還是優(yōu)良的冬季蜜源植物,具有很好的種植價值和種植前景。那油茶樹該怎么種呢?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油茶樹的種植方法和管理技術。
油茶樹的種植方法
1.苗木培育:主要是以芽苗砧嫁接為主,以普通油茶實生芽苗作砧木,在嫁接前35天至45天浸種后播種,即播于沙床或營養(yǎng)土上,深約3cm,覆沙后稍加壓實,沙厚1Ocm左右,沙太薄苗莖早出地面變細老化,對嫁接不利。待苗木出沙(土)后2-3片葉時進行嫁接。芽苗砧嫁接一般用劈接法,其程序如下:首先是將沙床中的裸根苗取出洗凈,蓋上濕布放在室內(nèi)操作臺(桌)上備用。第二步是用刀片(單面刀片)在芽苗上方1-1.5cm處切斷,隨即從砧木正中髓心處劈開,開口1cm左右,胚根保留5-6cm,切除多余部分。第三步套砧,即用口徑略大于砧木直徑的薄鋁片(或牙膏皮)將砧木套住。先將裁成長約3cm、寬約1cm的薄鋁片做成圓筒(口徑可大可小),便于套砧。第四步是削穗,在接穗下端離葉柄1-2cm處的兩側,各削1個15度、長約1cm雙斜的楔形,再從葉柄上方2-3毫米處截斷,成1芽1葉的接穗。置清水中待用。最后把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切口中,葉柄一側的皮層要對齊,將套筒輕輕一提一捏使砧穗緊接。
2.整地:油茶對造林地要求不嚴,但為了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造林地宜選擇土壤深厚(土壤厚度60cm以上,至少要超過40cm,)、排水良好、肥力較好,濕潤、透氣性好、微酸性(pH值范圍:5.5—6.5)的砂質(zhì)壤土、輕粘壤土,(石灰?guī)r山地不能栽植)。但盡量避免在山頂砂粒含量高的不保水的砂性土和排水不良地種植,并且在造林前一年秋、冬季要進行整地。
3.造林:植苗造林在冬春進行,以春季為好。其要領是:表土入穴,穴土細碎,有條件的地方定植前在穴中施放一定有機肥或土雜肥。苗干端正,略微深栽,根系舒展,分層踩緊,使根土密接,上覆松土。一年生苗的栽植深度以油茶苗嫁接口上端1cm為佳。
油茶樹的管理技術
1.松土除草:造林當年除草松土1次,以后每年松土除草2次,第一次在5-6月間,第二次在8月下旬至9月不同地區(qū)有所不同。三伏天地表熾熱,不宜松土除草。松土深度,一般以3-5cm為宜。造林當年宜淺,以后逐年加深;幼樹兜邊宜淺,向外可逐漸加深;壤土宜淺,粘土宜深。
2.幼林施肥:施足基肥的林地,第一年不要再施肥。施肥一年兩次,冬施遲效肥,如火土灰或其他腐熟有機肥;春施速效肥,如尿素等。早春優(yōu)于夏秋,每株一年的施肥量不要超過25克,最好多次施用,每株每次施肥量不超過10克。方法有撒施和環(huán)狀溝施等。撒施即將肥料均勻地撒布在樹冠周圍,結合中耕翻入土中;環(huán)狀溝施,即在樹冠外沿,挖寬深各20-30cm的圓形或半圓形溝施入。
3.幼樹整形:油茶幼樹整形方法分兩步:首先是養(yǎng)干。造林后第1-2年內(nèi),頂芽萌發(fā)的春梢,應全部保留,使其迅速形成主干;第二步是定形。主干高60cm在主干四周選留3-4個強壯主枝,每一主枝上的副主枝數(shù)目,以樹體大小和二主枝間距離而定。修剪最適時期是早春。修剪后及時除萌。幼樹修枝宜輕不宜重。
4.林地間作:在幼林地間種收獲期短的農(nóng)作物、藥材、綠肥等,以耕代撫,有利油茶生長并有短期收獲,提高經(jīng)濟效益。間種作物種類的選擇,均以不與油茶爭光、爭肥、爭水為原則,間作要求留1平方米面積給油茶樹。油茶林地宜間種花生、豆類等作物和一些綠肥植物,而不能選用高稈、藤本和旱季耗水量大的作物。
5.采收:采收果實時正是油茶含苞待放時期,嚴禁折枝取果。果實采回后,堆放時間不得超過5-6天,要攤曬,一天中要翻動數(shù)次,促進果實開裂,將雜物除凈,收籽進倉待榨。
油茶樹喜歡溫暖的環(huán)境,不耐寒冷,在種植養(yǎng)護過程中還需做好防寒防凍措施。
以上就是油茶樹種植方法和管理技術的介紹,種植油茶樹的朋友,可以參考以上種植的技術,結合實際的種植條件,合理地進行種植。
3. 油茶籽成熟季節(jié)
油茶樹是很多地區(qū)種植的致富樹,主要靠采摘油茶籽回來榨油出售,但是每年茶農(nóng)采摘回來的茶籽,有的出油率高,有的卻榨不出油,那么這是怎么回事?這主要因為不同品種的油茶籽,采收的早晚決定了油茶籽出油率及茶油品質(zhì),那么油茶籽什么時候采摘?下面一起來了解下。
一、油茶籽什么時候采摘?
油茶籽一般都在是每年的“寒露”到“霜降”采收,只有少數(shù)品種是“立冬”時采收。采收完后油茶樹就會隨即開花,結果,再經(jīng)過一年的生長,到第二年秋天才能成熟。
注意采收過晚會導致油茶籽掉落至地上,出現(xiàn)部分酸敗,從而使得茶油的品質(zhì)下降,所以要適時采摘油茶籽,避免落果以免影響油茶的品質(zhì)。
二、如何判斷油茶籽是否成熟?
1、看茸毛。成熟時油茶籽果皮上面的茸毛會褪去,變得光滑。
2、果殼開裂。油茶籽的果殼開始裂開時,一般裂果在10%的時候可以采摘。
3、果皮顏色。油茶籽果皮顏色,包括紅果、青果及雜色果,一般紅色油茶籽果皮變紅中透黃或鮮紅時,青色變?yōu)榈S或青中帶黃時可采摘。
三、油茶籽采收后的保存方法
油茶籽采收后要及時集中處理,利用良好天氣進行攤薄、晾曬,使油茶籽裂開,便于將茶籽與茶殼分離,部分未分開的可通過人工剝開。據(jù)了解,采摘后先用少量石灰堆漚3~5天再翻曬,能提高油茶籽的油分。
分離的茶籽要繼續(xù)曬,用竹席或*坪曬是最好,用水泥地翻曬可能溫度不均勻而對出油量及品質(zhì)有影響。曬籽時要翻動,使茶籽翻曬均勻,一般曬到用手搖茶籽能發(fā)出清脆的響聲為好,此時含水量能控制在8%以內(nèi)。若沒有很好的天氣進行翻曬,如遇陰雨天氣,要將油茶籽攤開、通風,每天翻動一兩次,防止發(fā)熱霉變。
曬干后要堆放在通風、溫度變化小的地方,注意防潮。根據(jù)茶油的生產(chǎn)情況,適時安排將茶籽壓榨成茶油。
對于茶農(nóng)來說,油茶籽是自己的主要收入來源,因此油茶籽的品質(zhì)直接影響了茶農(nóng)的收入,為了有效保證自己的利益,一定要掌握好采摘時間以及采收后的保存方法,關于油茶籽你還有什么要補充的嗎?
4. 茶油什么時候收成熟的
10天左右。
山茶果從充分成熟到開裂只有10天左右的時間,采摘活動便在山茶果成熟期的前3天開始,到成熟后7天全部采收完,即遵循了“霜降前三后七”原則。
山茶果成熟后需及時摘下,過早或過晚采摘都會影響山茶果的質(zhì)量。過早采摘,山茶果尚未成熟,山茶油的含油量普遍低;過晚采摘,山茶果過于成熟,茶果爆裂,茶籽掉落,難以收集壓榨。所以,適時采摘山茶果,能提高山茶油的出油率。
5. 茶油籽什么時候成熟
茶油是由山茶科植物油茶的成熟種子用壓榨法得到的脂肪油。茶油是在秋季10月左右收成。
山茶籽是油茶籽的別名,油茶籽學名:Camellia seed,是油茶樹的果實。油茶樹是我國主要的木本油料樹,被譽為“東方樹”,屬山茶科山茶屬常綠小喬木,是我國特有的木本類植物油資源。樹高3—6米,胸徑可達24—30厘米,樹皮光滑為灰褐色。油茶樹單葉互生、花為兩性白色,10月開花后直到次年10月間果實方能成熟,因此,油茶樹會有罕見的花果同株現(xiàn)象。果實為蒴果,多為橢圓形、有細毛。種子多為黃褐色,有光澤,三角狀。 油茶樹長在深山,盡吸天然養(yǎng)分,常青長壽,樹齡可達200年以上。
秋季采果,曬干,打出種子,經(jīng)加工得油。油茶油生于山坡灌木叢中。油茶油性味:性涼,味甘。油茶油別名:楂油、岑、樹子油。油茶油為淡黃色的澄清液體
6. 油茶成熟期是多少時間
一、中科大果油茶,中科大果油茶為目前國內(nèi)外最好油茶品種之一。該品種適應性強,凡油茶產(chǎn)區(qū)均可種植,能耐-10℃嚴寒和40℃酷暑,極少病蟲害,抗旱耐寒貧瘠。嫁接苗3年開花,4年結果,6至7年豐產(chǎn),實生苗比嫁接苗遲開花1至2年。畝產(chǎn)油茶果3000公斤以上,該有茶一般畝產(chǎn)高檔茶油100公斤以上,比普通茶油高產(chǎn)7倍以上。
二、大果紅花油茶人工栽培嫁接苗、扦插苗2年開花,3-4年結果,5-6年豐產(chǎn);實生苗5年開花,7-8年豐產(chǎn),生長期100-200年。大果紅花油茶單果重0.5kg以上,株產(chǎn)果50-150kg,最高株產(chǎn)350kg,每50千克生果可產(chǎn)茶油2千克。茶仁出油率40%-62%,比普通油茶高2-3倍。
三、湘林油茶系列品種——湘林69經(jīng)專家現(xiàn)場測產(chǎn)審定以鐵的事實證明畝產(chǎn)茶油75.5-85公斤,是國家級、省級審定的國內(nèi)畝產(chǎn)茶油最高的油茶品種之一,嫁接苗栽后3年即掛果,嫁接后第四年平均畝產(chǎn)茶油75.5-85公斤。
四、浙林17號浙林17號品種特性早熟種,大小年明顯。嫁接苗定植后6-9年連續(xù)4年測定,年均畝產(chǎn)量40.25公斤,鮮果出籽率50.45,種仁含油率49.36。果油率5.54。
五、大果寒露2號大果寒露2號品種特性為大果早花型,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盛果期平均株產(chǎn)量11.4公斤,6年生試驗林畝產(chǎn)油量44.6公斤,比對照增產(chǎn)77.5;盛花期10月下旬,成熟期10月中旬;平均單果重17.2克,鮮果出籽率44.5,干果出籽率25.16,出仁率61.82,種仁含油率48.6。
六、亞林1號亞林1號的品種特性為樹冠張開,分枝力強,果實64個/公斤,盛果期10月,四年平均畝產(chǎn)油35公斤,鮮果出籽率45.98,種仁含油率47.35,果油率8.63,可作為食用油或化妝品原料。
7. 茶油成熟什么月份?
茶油
山茶油是從山茶科(kamellia)油茶(kamellia oleifela abel)樹種子中獲得的。是我國最古老的木本食用植物油之一。中國是世界上山茶科植物分布最廣的國家,是世界上最大的茶油生產(chǎn)基地。除此之外只有東南亞、日本等國有極少量的分布。油茶的中心產(chǎn)地則分布在我國的西南及湘、贛南部,金浩茶油的產(chǎn)地就是屬于湘、贛南部。油茶樹是我國特有的油料樹種,中國是油茶的原產(chǎn)地。其栽培歷史有2300年以上。油茶樹生長在沒有污染的亞熱帶南嶺濕潤氣候區(qū),整個生長過程中不施農(nóng)藥、化肥等。據(jù)《山海經(jīng)》記載,我國栽培油茶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然而,令人惋惜的是,由于種種原因,茶油卻長期以來“藏在深閨人未識”。國人尤其是北方地區(qū)普遍對茶油缺乏足夠的認知,由于畝產(chǎn)低、回報周期長等原因,油茶的產(chǎn)業(yè)化更是步伐緩慢甚至出現(xiàn)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