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油香菇蒸雞湯(紅菇茶油燉雞湯)
1. 紅菇茶油燉雞湯
贛州的特產(chǎn):興國的米粉魚、紅薯干、灰鵝;石城的蓮子、牛心柿、烤煙、茵陳茶、客家酒娘、肉丸、山茶油、手工粉干、紅菇 ;寧都的小布巖茶、翠微茶、三黃雞、肉丸;瑞金的皇年米果、紅都香芋、馬薺;信豐臍橙、紅瓜子;南康甜柚、白豬;尋烏蜜桔;安遠(yuǎn)蜜柚、九龍茶、松香;贛縣板鴨、棉棗、米果、楊梅干;會昌肉兔、豆干、蜂蜜、筍干、精制米食;崇義齊云山棗糕;龍南大蒜、楊村烏粉、鳳眼珍珠、太平香菇、腐竹、板栗;定南的竹筍、香菇、木耳;全南的椪柑、蜜餞、磨齋;于都的梓山醬油、禾豐的珍珠粉,嶺背的柿餅,盤古山綠茶,峽山道菜;大余的南安板鴨、多味花生、美味雞、“過把癮”片酥、中華獼猴桃;
2. 紅菇煲雞湯的做法大全
食材
土雞 一只或半只
紅菇 10~20朵
蔥 適量
姜 適量
方法/步驟
土雞斬件。
備好紅菇,數(shù)量是多多益善
先將雞飛水瀝干。
飛過水的雞和姜片一同入鍋或煲中。
倒入適量開水煲約1小時10分鐘,中途不可加水,不要掀蓋。
此時處理紅菇,將紅茹根蒂泥土處用剪刀剪去。
先用一容器裝好水,再倒入紅菇,用手迅速攪拌清洗,然后把水倒掉。再用潔凈容器裝適量清水,將洗過的紅菇倒入浸泡10分鐘左右撈起。
雞湯煲差不多好時,倒入泡發(fā)紅菇的水及紅菇。注意:泡紅菇的水要輕輕倒,只要上面一層干凈的水,底下的沉渣不要。
紅菇放入雞湯煮開后轉(zhuǎn)小火煮8~10分鐘。放入蔥結(jié)及適量鹽即可出鍋。
3. 紅菇煲雞湯
主料:本地土雞半只、紅菇干100g
輔料:食鹽適量、礦泉水1000g
步驟一:取出紅菇干。
步驟二:將紅菇干清洗2-3遍。
步驟三:裝碗提前浸泡。
步驟四:取一半雞,去頭,尾,翼尖,趾甲,斬塊。
步驟五:放入燉鍋,加入浸泡的紅菇和水,再加入礦泉水,鹽,燉30-40分鐘。
步驟六:紅菇雞湯就做好啦。
2
4. 茶油雞肉煲湯功效
用料
雞肉小半只、茶油1勺、姜、蔥頭、蒜頭適量、花椒1把、鹽、生抽適量
做法步驟
步驟 1
雞肉焯水備用
步驟 2
蔥頭、姜、蒜頭切好備用
步驟 3
熱鍋下茶油、花椒、蒜頭、姜爆香,再下雞肉翻炒10分鐘左右,從大火到小火炒
步驟 4
美味茶油雞起鍋,裝盆
5. 茶菇燉雞湯的做法
1)茶樹菇泡發(fā)洗凈,剪掉底部的根,用少量清水浸泡,蔥姜備好
2).雞收拾干凈,具體步驟可以參考這里。涼水放入雞一起燒開,加蔥姜,撇去浮沫(雞的浮沫并不多),加少許料酒,放茶樹茹,連同浸泡菇的少量干凈水一起倒入,再次煮開后調(diào)小火煲1.5小時,關(guān)火前加少量鹽調(diào)味
茶樹菇是集高蛋白,低脂肪,低糖于一身的健康菌。中醫(yī)認(rèn)為是“性甘,微濕,無毒”,可以清熱,平肝,明目,補腎,利尿,健脾。特別適合煲湯食用。冬天吃大魚大肉比較多,茶樹菇還可以有刮油清腸的作用。
溫馨提示:
如果很怕雞湯的油,可以把煮好的雞湯盛入小碗后放涼,等油凝固后撇去,再加熱食用。或者用吸管來喝湯,這樣就避開了湯面上的油花啦。
膳食食療
雞肉含有維生素C、E等,蛋白質(zhì)的含量比例較高,種類多,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有增強體力、強壯身體的作用。另外含有對人體生發(fā)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類,是中國人膳食結(jié)構(gòu)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來源之一。雞肉對營養(yǎng)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勞、月經(jīng)不調(diào)、貧血、虛弱等有很好的食療作用。祖國醫(yī)學(xué)認(rèn)為,雞肉有溫中益氣、補虛填精、健脾胃、活血脈、強筋骨的功效。
茶菇樹是一種食用價值很高的傘菌,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各種微量元素及多種氨基酸,其營養(yǎng)價值不遜于肉類。具有滋陰補腎、健脾胃、提高人體免疫力的功效,常食可起到抗衰老、美容等作用。臨床實踐證明,茶樹菇對腎虛尿頻、水腫、氣喘,尤其小兒低熱尿床,有獨特療效。
通常我們吃大多數(shù)菇類都會把柄去掉,而茶樹菇蓋肥柄脆,味道尤其在柄,口感爽脆、清香鮮美,吃茶樹菇千萬別把柄去掉哦。
吃出健康:
1、茶樹菇有保健藥用功能,食后能參與人體的代謝,維持,調(diào)節(jié)或改善體內(nèi)環(huán)境的平衡。茶樹菇性平,甘溫,無毒,有清熱,平肝,明目的功效,可以補腎,利尿,滲濕,健脾,止瀉,民間常用于治療腰酸痛,胃冷,腎炎水腫,頭暈,腹痛,嘔吐等癥。還具有降血壓,抗衰老和抗癌的特殊功能。因此被民間稱為"神菇".
2、雞肉含蛋白質(zhì)、脂肪、鈣、磷、鐵、鎂、鉀、鈉、維生素A、B1、B2、C、E和煙酸等成分。脂肪含量較少,其中含有高度不飽和脂肪酸。蛋白質(zhì)的含量比例較高,種類多,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有增強體力、強壯身體的作用。另外含有對人體生發(fā)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類,是中國人膳食結(jié)構(gòu)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來源之一。祖國醫(yī)學(xué)認(rèn)為,雞肉有溫中益氣、補虛填精、健脾胃、活血脈、強筋骨的功效。
6. 紅菇茶油燉雞湯的功效
十分鐘
土雞半只(坐月子最好用公雞,公雞下奶母雞回奶)
紅松傘一小把 、生姜1片、茶油2勺
步驟:
1、切好的雞肉用開水燙一遍去血水
2、熱鍋后加入茶油2勺子,加入姜片爆香,放入雞肉翻炒至表面金黃
3、把雞肉放燉鍋或者隔水燉中,加入熱水,煮1小時
4、紅松傘放流水下快速沖洗掉附帶的土,注意不要沖洗太久,1分鐘就好,不然紅菇中的紅色營養(yǎng)物質(zhì)會流失;
5、把紅松傘放到水里浸泡10分鐘左右,即可放入湯鍋。
備注:紅菇營養(yǎng)都在這些紅色物質(zhì)里面,所以不要過度清洗,泡發(fā)后的水也不要倒掉,要倒入與湯同煮,泡發(fā)的水底會有少量泥土沉淀物,這些可以倒掉。
6、繼續(xù)燉煮半小時,一鍋鮮美又滋補的紅松傘雞湯就上桌啦~~
7. 紅菇煲雞湯放什么湯料
1、做法一:
主料:鮮紅菇500克,母雞1只(約重1500克)。
調(diào)料:料酒、精鹽、味精、白糖、蔥段、姜片。
將雞宰殺,去毛、內(nèi)臟、腳爪,下沸水鍋焯一下,撈出洗凈。紅菇去雜洗凈,撕片。
鍋內(nèi)放光雞和適量水,武火燒沸,撇去浮沫,加入料酒、精鹽、味精、白糖、蔥、姜、紅菇,用文火燉至雞肉熟爛,出鍋即成。
2、做法二:
主料:排骨800克、紅菇20克。
輔料:胡椒粒半茶匙、八角1個、青花椒1支、清水適量。
紅菇用清水沖掉浮土,剪去根,用清水浸泡15分鐘。
把全部材料加入鍋中,最后把泡紅菇的水倒進鍋里。
用電壓力鍋煲煮40分鐘就可以了。
3、做法三:
材料:排骨500g,紅菇35g,姜3片,鹽,胡椒粉適量。
排骨用流動的清水沖洗干凈后,放入水中浸泡20分鐘左右。
泡好的排骨放進湯煲里,加入姜片,以及沒過食材2倍量的清水。大火燒開,轉(zhuǎn)小火煲2小時。
紅菇剪去帶泥土的菇腳,用流動的清水洗掉浮塵后
取小碗凈水浸泡約10分鐘。
把泡好的紅菇連同濾掉沙土的泡菇水一起加入湯鍋里,再煮10分鐘左右。
調(diào)入鹽,胡椒粉調(diào)味即可。
8. 紅菇茶油燉雞湯好嗎
燉鴨湯可以加一些蟲草花、紅棗等食材。
鴨最好選用老鴨。
材料:老鴨500克,蟲草花15克,紅棗10克,沙參玉竹各10克。枸杞5克 姜10克。
1、老鴨處理干凈,直接冷水下鍋煮掉血水,洗凈,瀝干水分。
2 沙參玉竹和枸杞子用清水泡一下洗凈瀝干備用。
3 紅棗洗凈后去核。
4 蟲草水用清水洗一下,然后加入開水泡5分鐘備用;
5 焯好的鴨連同姜片放入鍋里;將備好的湯料,包括泡蟲草水的水一同倒入鍋中。
9、用電飯鍋燉約2個小時,食用前加入適量鹽調(diào)味即可!湯上面油太多可以撈起來。以后炒菜!
老鴨是人們冬天進補的優(yōu)品。在中醫(yī)看來,鴨子吃的食物多為水生物,故其肉性味甘、寒,入肺胃腎經(jīng),有滋補、養(yǎng)胃、補腎、除癆熱骨蒸、消水腫、止熱痢、止咳化痰等作用。
凡體內(nèi)有熱的人適宜食鴨肉,體質(zhì)虛弱,食欲不振,發(fā)熱,大便干燥和水腫的人食之更為有益。
益氣補虛:其肉性味甘、寒,入肺胃腎經(jīng),有大補虛勞、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養(yǎng)胃生津、止咳自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