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味茶油鴨做法(湘味臘鴨的做法)
1. 湘味臘鴨的做法
一,剁椒魚頭
食材:魚頭、剁椒、白酒、胡椒粉、料酒、蒸魚豉油、食用油、鹽、姜、蔥。
1.魚頭處理干凈,從唇正中刨開,將料酒、胡椒粉、鹽撒在魚頭上,抹勻,腌制約20分鐘,把白酒倒入剁椒中,攪拌拌勻備用。
2.在腌制好的魚頭表面淋上少許油,抹勻,將切好的姜片、蔥段,鋪在大盤底部,放上魚頭,再將剁椒鋪在魚頭上。
3.蒸鍋內(nèi)放水燒開,放入魚頭,大火蒸制10分鐘左右,把蒸好的魚頭取出,淋入蒸魚豉油,用適量的油燒熱澆在上面即可。
二,毛氏紅燒肉
制作過程
食材:帶皮五花肉、黃酒、冰糖、鹽、味精、油、老抽、八角、桂皮、干辣椒、胡椒、蒜子、姜片等。
1.五花肉清洗干凈,放入冷水鍋中,倒入黃酒焯水后,再改刀備用,鍋中倒少許的油,放入冰糖,炒成棗紅色,倒入適量開水備用。
2.鍋中倒油燒熱后,放入八角、桂皮、干辣椒、胡椒、大蒜爆香,然后濾出,放入五花肉,炒制出油,表面上色,倒入糖色和沒過肉的熱水,加入老抽、鹽、大火煮20分鐘,轉(zhuǎn)小火慢慢燒至40分鐘,等到湯汁變濃。
3.在湯汁變得稍微濃稠的時候,再放入適量的冰糖、鹽、味精調(diào)味,最后湯汁完全能夠掛在肉的表面,就可以出鍋裝盤。
三,瀏陽蒸雞蛋
制作過程
食材:雞蛋、辣椒碎、茶油、鹽、味極鮮、蒸魚豉油。
1.雞蛋直接打入盤中,稍微加點清水,加入茶油,鹽直接上鍋蒸,蒸出來后淋上味極鮮,蒸魚豉油,辣椒碎,最后再淋入熱油,這道“圓啵啵”就制作完成了,很是下飯。
四,辣椒炒肉
制作過程
食材:辣椒、豬肉、蔥、蒜、料酒、鹽、雞精、生抽、老抽。
1.把所有的食材清洗干凈,豬肉切片,辣椒切段,蔥切段,蒜切粒備用。
2.鍋燒熱后放油,把肉放入鍋中煸炒出油,加入適量料酒,炒制肉表面微黃,這樣吃起來不膩,然后出鍋備用。
3.鍋中倒油,燒熱后放入大蒜出香,然后放入蔥和辣椒,炒制1分鐘左右,再放入肉、鹽、生抽、雞精、翻炒均勻就可出鍋。
五,湘西外婆菜
制作過程
食材:外婆菜、五花肉、玉米淀粉、料酒、胡椒粉、生抽、蠔油、老抽、白糖、味精、鹽、香蔥、蒜、小米辣、青辣椒。
1.把五花肉清洗干凈,剁成肉末,放入鹽、胡椒粉、老抽、玉米淀粉攪拌均勻腌制10分鐘備用,小米辣,青辣椒切圈,蒜切末,香蔥切末備用。
2.熱鍋燒油,油熱放入蒜末爆香,倒入肉末,加入適量的料酒去腥,再加入老抽、生抽、鹽、蠔油、白糖、味精調(diào)味。肉炒至變色再倒入辣椒繼續(xù)翻炒,最后放入外婆菜快速翻炒1分鐘左右,撒入蔥花就可出鍋。
六,臘味合蒸
制作過程:
食材:臘豬肉、臘雞肉、臘鴨肉、臘鯉魚、肉清湯、味精、熟豬油、白糖。
1.將臘肉、臘雞、臘鴨、臘魚用溫水清洗干凈,盛入容器內(nèi)上鍋蒸熟后取出,把臘雞、臘鴨去骨,臘肉去皮,臘魚去鱗,臘肉切成厚片、臘雞、臘鴨、臘魚切成大小略同的條。
2、用一個大碗,將臘肉、臘鴨、臘雞、臘魚分別皮朝下整齊擺放在碗中,再放入熟豬油、白糖和調(diào)好味的肉清湯上
2. 正宗的湖南臘鴨的做法
一、臘雞的做法臘雞是我國南方的傳統(tǒng)禽肉制品,江西、湖南、湖北、廣東、四川等均有生產(chǎn)。白條雞,三黃雞,土雞等,50千克 精鹽2.5千克 白糖750克 硝100克 醬油500克 白酒750克亦可適當(dāng)加點五香粉等調(diào)料(有的地區(qū)只加鹽、糖兩種調(diào)料和硝)。最佳的腌臘時期是10月至翌年1月,制成的臘雞質(zhì)量好,保存期長;2~4月也可加工制作,但質(zhì)量欠佳,保存期較短。在宰雞前20~24小時,必須停止喂食(但要供給飲水),讓其充分休息,以利于宰殺放血。宰殺前15分鐘給雞灌服8~10克白酒或黃酒,以利于煺毛。
宰殺放血將雞體倒懸,左手拉開雞的下嘴殼,右手持小尖刀伸入雞口腔內(nèi),待刀尖達(dá)第二頸椎處,迅速割斷頸部血管及喉管,再將刀尖稍抽出,在上頜裂縫的中央、眼的內(nèi)側(cè),斜刺入腦,破壞羽毛肌肉的神經(jīng)中樞,使羽毛易脫落,并促其速死。此法宰雞頸部無刀口,外形完整美觀。浸燙煺毛 放血后要盡快進(jìn)行。肉用仔雞浸燙煺毛的水溫為60~63。C;淘汰母雞水溫65~68。C,浸燙1~1.5分鐘。待雞浸透燙好后快速煺去大毛,然后用絲瓜瓤在雞頭頸部反復(fù)抹擦,將細(xì)小絨毛煺凈。煺毛時,注意保持雞體的完整,不要擦破皮膚。清除內(nèi)臟先將雞的雙翅從腕關(guān)節(jié)處切去,兩腳從跗關(guān)節(jié)處剁掉。然后開膛,從胸骨到肛門切一長形刀口(要求刀面整齊,不產(chǎn)生碎肉),拉開兩邊胸肌,露出胸骨,再用刀切開胸骨,打開腹腔,掏出內(nèi)臟和食管、氣管,并在第2~3胸椎兩側(cè),以30~40度角斜向上方切斷肋骨和胸?。ㄗ⒁獠豢汕衅破つw,以利造型)用清水洗凈雞內(nèi)殘留的粘液、血污、肺和碎物等。清洗時切勿撕破腹壁脂肪和油皮,以免影響臘雞質(zhì)量。冷水除血將雞洗凈后放在清潔的冷水中浸泡4小時以上,以充分除去肌體內(nèi)的淤血,使肌肉潔白。然后切掉下喙,于雞鼻孔穿繩掛起,瀝水晾干。制作方法選料選只重在1.5千克以上的肥母雞或肉雞,要求健康無病。宰剖:宰殺時,要放盡血,再用70℃以上的熱水浸燙煺毛,開口取出內(nèi)臟,斬去腳爪和翅膀,用清水沖洗干凈。腌制將準(zhǔn)備好的調(diào)料混合拌勻,涂抹在雞身內(nèi)外,并且要充分擦勻,在雞嘴內(nèi)、放血口處也要撒些調(diào)料,然后入缸內(nèi)腌制約32小時,中間要倒缸2次,以充分腌透雞體。烘制將腌好的雞坯用麻繩分別系好,從腹部開膛的,麻繩可系在雞腿上;從尾部開 膛的,麻繩可系在雞頭上。這樣做有利于雞腔內(nèi)的污水流凈。然后將雞坯掛在通風(fēng)處,晾干外表的水分。最后放入55℃左右的烘房內(nèi),烘制約16~18小時,至 雞體呈金黃色時即為成品。在四川一些農(nóng)村地區(qū),人們把杉樹的枝條點燃用其煙來熏制臘雞,別有一番風(fēng)味。一般在冬天放在屋外,味道更佳。曬制在某些農(nóng)村地區(qū),臘雞的制作不是烘制,而是曬制而成。 在晴朗的天氣,將腌制好的整雞起鹵,用牢固干凈的細(xì)繩系于雞腳或縛于雞頭上,將雞坯懸掛于陽光下。這樣曬三個日頭(三天),基本上就可以收起了。當(dāng)然多曬一兩日更好。曬制好的臘雞,平常要掛于干燥通風(fēng)處。如遇有雞身還潮的情況,還應(yīng)再曬曬。保存方法:臘雞應(yīng)存放在干燥通風(fēng)處。如空氣潮濕,應(yīng)用文火細(xì)煙熏灸,這樣可保存2~3個月不變質(zhì)。產(chǎn)品特點色澤金黃,造型美觀,肉質(zhì)細(xì)膩,油潤味鮮甜,臘香濃郁,蒸制、煮食皆美味可口。食用方法臘雞食用前應(yīng)洗凈雜物,浸泡8~12小時,使之會軟,將脫去部分鹽分,降低咸度。然后入蒸鍋,加姜、蔥、黃酒或啤酒,蒸約2~3小時,取出后晾涼、切片,即可食用。
二、臘鴨的做法臘鴨的制作材料:主料:鴨1750克調(diào)料:鹽250克臘鴨的特色:美味甘香,皮色半透明。臘鴨的做法:1.將毛鴨宰殺洗凈,清除內(nèi)臟及污物。2.把宰殺凈毛鴨剁去鴨翼,在過膝下斬去鴨腳。3.從鴨尾股處下刀直宰殺至頸部丫叉骨處,將胸膛破開。4.再從頸項下刀將兩邊膊骨剁斷,并把肋骨剁斷六七條。5.再從鴨嘴處下刀把鴨下巴連鴨舌切去。6.用精鹽200克把鴨的頭頸等全只搓勻,再用50克精鹽在翼膊骨處和鴨腿骨處各放一撮鹽。把鴨腌一個晚上。7.第二天把腌過的鴨放在冷水中泡浸約二三個小時,至鴨咸味已淡為度,方可起盆上棚在日下曝曬。8.曬臘鴨時先用疏眼竹篩把鴨內(nèi)腔向上平鋪其上面,在日下曬兩小時再把鴨翻轉(zhuǎn)背向上來整形 ,使?fàn)钊缒习才D鴨,形狀好。待身爽透便穿上繩圈用竹竿穿掛再曬。
3. 湘味臘雞的做法大全
1.臘味合蒸
臘味合蒸是湖南地方傳統(tǒng)名菜,屬湘菜系。是以臘豬肉、臘雞、臘魚、雞湯和調(diào)料,下鍋清蒸而成。做法簡單,其臘香濃重、咸甜適口、柔韌不膩,有開胃祛寒、消食等功效。湖南地區(qū)地勢較低,氣候溫暖潮濕。新鮮的肉類食品不宜儲存,但經(jīng)煙熏后的臘肉卻能防腐耐貯。漸漸的,百姓也養(yǎng)成喜吃臘肉的飲食習(xí)慣。早在漢代時,湖南先民就用臘肉制作佳肴。到清代,此類菜肴已很出名,“臘味合蒸”就是許多臘味菜肴中的一種。
2.夫夷膰
夫夷膰在邵陽又有“面子肉”的別名,代表吉祥、富貴、鴻運到。在物資匱乏的年代,“吃豬肉”不僅是一種奢侈至極的享受,更是一戶人家雄厚財力的證明。出門做客被款待,是客人的面子;設(shè)宴擺席能讓賓客盡興,是主人的面子。在邵陽縣,就有這么一道菜,承擔(dān)起了“漲面子”的責(zé)任。自邵陽金竹酒店主廚記事起,夫夷膰就是本地農(nóng)家辦酒席、過年過節(jié)一定會吃的“大菜”。紅彤彤、油乎乎 的渾厚豬肉皮蓋了滿滿一碗,豬皮底下是元寶一般被瘦肉撐得鼓鼓囊囊的茶油豆腐,看起來富貴又講究。一份夫夷膰要用掉兩三斤肉,遇到闊綽的主家擺酒,直接上“酒席頂配”,即8人一桌的酒席上10份 夫夷月番,8份隨客帶走,2份桌上現(xiàn)吃。這樣,擺一場酒席要用掉好幾百斤肉,賓客吃得盡興,主人面上有光,因此,夫夷膰在 邵陽又有“面子肉”的別名,代表吉祥、富貴、鴻運到。
4. 湘味臘鴨的做法和配料
主要包含以下十個特色湘菜:
第一是毛氏紅燒肉;
第二是剁椒魚頭;
第三是辣椒炒肉片;
第四是瀏陽蒸雞蛋;
第五是湘西外婆菜;
第六是臘味合蒸(臘腸、臘雞、臘鴨);
第七是傳統(tǒng)全家福菜;
第八是湘西苗族和土家族傳統(tǒng)風(fēng)味酸肉;
第九是麻辣子雞;
第十是發(fā)絲百葉,等等
5. 湘味臘鴨的做法大全
白辣椒炒臘鴨的做法
1.將臘鴨洗凈后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蓋上鍋蓋煮約15分鐘后撈出,再次用清水沖洗干凈后將其剁成小塊
2.將白辣椒洗凈放入清水中稍稍浸泡一會兒后撈出瀝干切碎,生姜切絲,大蒜去皮切片,香菜洗凈后切成段
3.凈鍋置于火上,下入臘鴨塊;中火,將其炒至出油
4.下入白辣椒與姜絲、蒜片,翻炒約2分鐘后關(guān)火
5.下入香菜段,炒勻后即可出鍋
烹飪技巧1、如果所用的臘鴨不是太咸的話,可將煮改為蒸的方式,這樣更原汁原味一些。
2、我用的臘鴨比較肥,所以沒有放油;臘鴨一般都比較咸,所以不需再放鹽了。
3、煮過之后的臘鴨要再炒至出油,這樣吃起來會比較香哦;炒臘鴨的時候火力不要太大,以免容易燒焦。
4、下入香菜之前可把火關(guān)掉,利用鍋內(nèi)的余溫把香菜炒勻即可。
5、白辣椒是湖南的一種特色食品,如沒有可用干辣椒或泡椒來代替,也是非常好吃的哈。
菜品特色湖南風(fēng)味的白辣椒再配上臘香十足的臘鴨子,它咋就那么地解饞,那么地讓人覺得親切呢?就著它,一大碗米飯一會兒就見底了哈!而且,咱做這道菜的時候,不用再另外放油也不需另外放鹽了哦,更不需其它的調(diào)料,簡簡單單,卻風(fēng)味獨特,絕對稱得上是一道非常有特色的湘菜呢。
6. 湘西臘鴨怎么做好吃
臘驢肉、四川等之別。臘肉種類紛呈。以原料分,是指在每年農(nóng)歷的臘月將經(jīng)過腌制的咸肉,再經(jīng)晾曬或煙熏而成的肉制品四川,又因產(chǎn)地,有豬肉,廣西的臘豬肝。臘肉在我國歷史悠久;因所選原料部位等的不同、湖南臘肉和四川臘肉、鴨、
臘鴨,河南的蝴蝶臘豬頭,北方以腌牛肉為主;
以產(chǎn)地而論,而湖南臘肉又以湖南安化臘肉和湘西臘肉最為出名、臘魚、湖南、云南,山西長治的臘驢肉,湖北的臘豬頭。
臘肉,南方以腌臘豬肉較多。此外,加工方法等的不同而各具特色,我國南北均有出產(chǎn)。著名的品種有廣式臘肉,又有許多品種,同一品種、湖北,陜西的臘羊肉、魚等之分、羊肉及其臟器和雞、臘雞,大多集中在長江流域 、貴州等很多地方都有熏臘肉的習(xí)慣、湖南,有廣東,甘肅的臘牛肉等,亦聞名遐邇。
煙熏臘肉是湖南地區(qū)一種很有味道的年貨
7. 湘西臘鴨腌制方法
1、餃子 在北方的年夜飯桌上,餃子是任何山珍海味都無法替代的一道大宴美食。餃子,又名嬌耳、交子,是新舊交替之意。除夕守歲吃餃子,意為“更歲交子”。此外,餃子外形似元寶,過年吃餃子,也有“招財進(jìn)寶”之意。
2、餛飩 餛飩,諧音“混沌”、“渾囤”,過年吃餛飩?cè)∑溟_初之意,也有糧食滿倉的意思。另外一個原因就是餛飩形狀像元寶,而且過年包餛飩還有講究,必須捏住餛飩皮的兩角往里包,意為“兜財”?! ?/p>
3、年糕 春節(jié)吃年糕是很多地方都有的風(fēng)俗,福建的紅/白年糕、寧波的水磨年糕、蘇州的桂花糖年糕、北京的百果年糕、北方的粘粘糕等。因為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吃年糕寓意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高。
4、八寶飯 八寶飯的用才講究,工藝相當(dāng)繁復(fù),分量足,甜度高,適合全家人分食享用,象征團團圓圓。據(jù)民俗專家介紹,八寶飯中的蓮子象征婚姻和諧,桂圓象征團圓,金桔象征吉利,紅棗象征早生貴子,蜜冬瓜、蜜櫻桃象征生活甜蜜,薏仁象征長壽,瓜子仁則寓意平安無災(zāi)。由此看來,八寶飯好像一只聚寶盆,寓意新的一年能夠財源滾滾?! ?/p>
5、魚 春節(jié)餐桌上最少不了的就是魚,因為魚同“余”,代表著“盈余”,意味著“年年有余”。過年吃魚還有很多講究,魚應(yīng)該是年夜飯上的最后一道菜,而且不能吃完,這象征著年年有“余”。另有一些地方要把魚頭和魚尾留到大年初一吃,代表一年從頭到尾都有富“余”?! ?/p>
6、雞 雞與“吉”諧音,在廣東有“無雞不成席”的說法,雞更是廣東人過年不可缺少的一道美食。人們通過吃雞來祈福吉祥,期盼來年能飛黃騰達(dá)。
7、湯圓 在我國南方有春節(jié)吃湯圓的習(xí)俗。湯圓的“圓”寓意“團圓”、“圓滿”,象征家庭和諧,生活甜美?! ?/p>
8、糍粑 “打糍粑,過新年”在湘西地區(qū)尤為盛行。糍粑是用糯米制作的,粘性很大,過年吃糍粑可以把家人們用于“黏”在一起,寓意人們對新年的團圓之意?! ?/p>
9、春卷 春卷流行于全國各地,江南一代尤為盛行。春卷是將韭菜、豆芽、肉絲、芹菜、豆腐絲、雞絲、香菇等食材合炒,然后用薄餅將合菜包起來,從頭吃到尾,代表“有頭有尾”。有些地方則是吃炸春卷,油炸后的春卷看起來像是一塊塊金條,有“黃金萬兩”的吉慶寓意?! ?/p>
10、面條 福建一些地區(qū)有過年吃面條的習(xí)俗。面條,素有長壽之意,新年吃它,還有“長長久久”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