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草伊人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电影,日本高清中文,欧美日韩国产成人高清视频,美女艺术照片,潘春春的大尺度裸乳,椎名真白高清图

首頁>茶油養(yǎng)生>茶油黨參有什么作用(茶油黨參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茶油黨參有什么作用(茶油黨參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來源:www.cisanotes.com   時間:2023-01-09 03:13   點擊:463   編輯:niming   手機版

1. 茶油黨參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一、面塊煮雞腎

1.取面粉加清水揉成稍硬的面團,揪成小塊再用干凈的梳子擦成卷曲的“貓耳朵狀”,隨后將其放開水鍋里煮熟,撈出來后待用。

2.把雞腎逐個打上菊花花刀,先放開水鍋里汆水,撈出來后控水待用。

3.鍋里入紅湯燒開,下面塊和雞腎稍煮一會兒,再把青紅椒丁放進去,調(diào)入白糖、鹽、味精、雞粉和料酒,將其燒至入味,裝盤即可上桌。

二、鮮薄荷碎香煎豆腐

原料:千頁特脆豆腐(市場有售)300克。

調(diào)料:蛋黃1個,生粉100克,粽葉1片,A料雞汁、鮮味汁各5克,烘烤薄荷葉碎、烘烤鮮花椒葉各3克,七味鹽5克,色拉油10克。

制作:

1.豆腐片用雞汁、鮮味汁腌制10分鐘,增加底味,粘勻蛋黃,再拍粉。

2.豆腐入平底鍋中生煎至兩面呈金黃色,撒上拌勻的烤薄荷葉碎、烤花椒葉碎、七味鹽即可。

關(guān)鍵:豆腐沾蛋液、拍粉后生煎,蛋黃預(yù)熱慢慢變大,在此過程中撒薄荷碎和花椒葉碎最好,這樣可以隨膨脹隨撒,很均勻。

三、家常豆豉蒸湖蝦

原料:興凱湖湖蝦400克。

調(diào)料:豆豉15克,蠔油、香蔥米、蒜蓉、紅椒米、味精各3克,生粉5克,色拉油1500克(約耗30克),自制窩窩頭12個。

制作:

1.將湖蝦洗凈,瀝干水分,下入八成熱的油溫中炸至金黃色撈出,與豆豉、蠔油、生粉、味精攪拌均勻,盛入器皿中,上籠蒸至5分鐘。

2.湖蝦出鍋后放入蒜蓉,淋油,放香蔥米、紅椒米點綴,圍上蒸好的窩窩頭即可。

自制窩窩頭:將玉米面500克,面米100克,水250克,白糖50克,泡打粉10克和勻,成形后入餳箱,發(fā)酵15分鐘后入蒸柜,蒸15分鐘即可。

特色:此菜原料選用興凱湖特產(chǎn)的無污染野生淡水蝦,肉質(zhì)嫩滑,蝦味濃郁,炸制后用豆豉蒸,是一種新做法,入味足,搭配自制窩窩頭,土香土色受歡迎。

四、橘香手撕鴨

原料:土鴨1只(凈重1500克),鮮橘皮絲15克。

調(diào)料:鹵水1千克,干紅辣椒25克,芝麻、香蔥段、大蒜片、辣鮮露各5克,橘香油15克,色拉油2千克(約耗50克),腌料(蔥段、姜片、料酒各20克,鹽8克)。

制作:

1.土鴨宰殺治凈,切成重25-30克的大塊,沖水30分鐘,加入腌料腌漬30分鐘,焯水。

2.將鴨塊放入鹵水中,大火燒開,改小火鹵10分鐘,離火浸泡5分鐘,撈出控湯。

3.鍋內(nèi)放入色拉油,燒至六成熱時,放入鴨塊,小火浸炸至色澤金黃,取出控油。

4.鍋內(nèi)放入橘香油,燒至五成熱時,放入香蔥段、大蒜片、鮮橘皮絲、干紅辣椒爆香,下入鴨塊、辣鮮露、芝麻,大火翻拌均勻,出鍋裝盤即可。

橘香油:色拉油250克燒至三四成熱,放入鮮橘皮50克,蔥段、姜片各25克,浸泡5分鐘,過濾取油。

特色:鴨子做菜很常見,這道菜用特制的橘香油烹調(diào)出與眾不同的新式鴨子菜,新奇的口味讓菜肴有了新的賣點。

五、土家口袋豆腐

土家口袋豆腐

原料:東北大豆腐3500克,豬肉餡500克,尖椒、胡蘿卜段各100克,雞蛋20個。

調(diào)料:A料(鹽30克,味精、雞粉各50克),淀粉150克,白糖140克,B料(辣椒油80克,蔥、姜各30克),熟豆油1千克(約耗400克),老湯300克。

制作:

1.將豆腐掰開,放在簍筐里控水15分鐘,取出后與豬肉餡、雞蛋、A料、淀粉和在一起。

2.起鍋將豆油燒至四成熱,將步驟1攪好的豆腐擠成小丸子,下入油鍋炸至金黃色,取出控油。

3.另起凈鍋,下入B料、尖椒、胡蘿卜段爆香,舀入老湯,淋明油,勾芡,出鍋裝盤即可。

關(guān)鍵:1.豆腐選用鹵水點制的,香味濃(石膏豆腐炸制時易出沫),因鹵水豆腐含水量較大,所以買回來后放在簍筐里壓碎控水,大約15分鐘,不要控得太干,否則后期不易成型。

2.辣椒油最好自己制作,一半辣椒碎,一半辣椒油。

3.豆腐和肉餡和制在一起時,不要太稀也不要太干即可。

4.炸制時的油溫如果太低,豆腐不成型;若油溫太高,外表不光滑。

特色:凈成本6元,利潤大。用豬肉餡和豆腐搭配,制作簡單,可批量生產(chǎn)。豆腐外焦里嫩,口味是朝鮮族特有的甜辣咸味型。

六、一絕土豆片

一絕土豆片

賣點:通過控制油溫,來炸制土豆片。高油溫下鍋,外皮迅速封住,將土豆片里面的水分鎖??;鍋離火,油溫慢慢降下,土豆又慢慢癟了,最后再高油溫炸制,水汽迅速蒸發(fā),重新把土豆皮鼓起,外形非常漂亮,里面土豆出現(xiàn)空間,土豆肉質(zhì)松軟,味道絕佳。

原料:土豆300克。

調(diào)料:椒鹽、沙拉醬各10克,色拉油1千克(約耗50克)。

制作:

1.取用土豆300克,去皮改刀成1厘米厚的片。

2.鍋燒熱油,大火燒至九成熱,下入改好刀的土豆片,大火炸制(高油溫的目的就是迅速將土豆片的外皮封住,不要使土豆里面的水分蒸發(fā))。用漏勺翻動一下,使土豆片受熱均勻,鍋離火,用漏勺不斷的翻動,翻勻后再上大火繼續(xù)炸制,鍋離火,繼續(xù)浸炸。此菜的關(guān)鍵就是要控制好油溫,方法就是不斷的上火加熱、離火浸炸,浸炸五分鐘。

3.鍋上小火,繼續(xù)炸制,此時改變工具,不再用漏勺翻動,而是用手勺舀熱油,將熱油澆在土豆片上,也可以說砸在土豆片上,套用劉謙的話就是此時是見證奇跡的時刻,在熱油不斷砸下的時候,土豆里面的水分會迅速蒸發(fā),變成蒸汽,把土豆片的外皮給鼓起來。這是土豆片起皮的關(guān)鍵,只有試過才能感受到奇跡出現(xiàn)的樂趣。炸好后用漏勺撈出,等油溫升至九成熱,再復(fù)炸一下,待土豆片外皮都鼓起來,全部鼓起后,用漏勺撈出,擺放在小簸箕中,點綴上椒鹽和沙拉醬即可上桌。

技術(shù)關(guān)鍵:

1. 改刀是非常的關(guān)鍵,要直刀切大厚片,刀不能斜,如果刀斜了,炸出的土豆片不能起皮,菜品就會失敗。

2.沙拉醬的調(diào)配中加入了菠蘿醬(沙拉醬、菠蘿汁、煉乳的比例是5:3:2),顏色和味型都有了變化。

七、水瓢坨坨肉

水瓢坨坨肉

這是由川東農(nóng)村九斗碗筵席中的“蒸坨坨肉”演變而來的一道菜。把豬五花肉燒皮后,刮洗干凈再投入沸水鍋里,汆一水便撈出來,趁熱在表皮抹上醬油,然后在熱油鍋里炸至呈金黃色,撈出來切成大塊擺土碗內(nèi)。

在肉塊上面放胡蘿卜塊和海帶片,然后舀入用豆瓣醬、生姜、鮮湯、鹽等炒出來的家常味汁,入籠蒸1小時至肉塊已經(jīng)軟熟時,取出來翻扣水瓢里,撒些蔥花成菜。

八、有頭有臉

有頭有臉

此菜的口味略帶酸辣,而制作過程則顯得比較復(fù)雜。

把整豬頭斬成兩半,治凈后才納盆,先加姜片、蔥節(jié)、干辣椒節(jié)、花椒、鹽和白酒腌漬8小時,取出來入鍋汆水后,再在豬臉的表皮上均勻地抹少許醬油,待下入油鍋炸至色金黃才撈出(此過程除上色外,還有去脂的作用),然后放到自制鹵水鍋里鹵制軟熟。

出菜時,把豬頭撈出來裝盤(用刀在肉皮那一面劃數(shù)刀,以便成菜后夾食),然后舀入用泡辣椒節(jié)、泡豇豆粒、泡大蒜粒、泡野山椒粒和蒜苗顆炒出來的家常泡椒汁,即可上桌。

九、鍋魁回鍋肉

鍋魁回鍋肉

此菜是用竹箕為盛器,把達州有名的三匯鍋魁與洋蔥炒回鍋肉相拼成菜。把豬二刀肉放水鍋里煮熟后,撈出來切成片,另把青尖椒和洋蔥切成塊。

凈鍋放菜油燒熱,下姜片、蒜片和豬肉片炒至吐油時,加入豆瓣醬炒香,等倒入青尖椒塊、洋蔥塊后,加入鹽和味精調(diào)好味,炒熟起鍋裝土碗里,配上已經(jīng)切成塊的三匯鍋魁一起上桌。

十、干豇豆燒臘味

干豇豆燒臘味

此菜便是選用農(nóng)家臘豬蹄與干豇豆同燉成菜的。

把臘豬蹄燒皮后刮洗干凈(這樣處理既可去豬皮的汗味,又能讓豬皮成菜后更軟糯),切成小塊待用。另把干豇豆用溫?zé)崴轁q,切成節(jié)再投入沸水鍋里汆一水,撈出待用。

將臘豬蹄塊和干豇豆節(jié)一同放入鐵鍋里,加適量的海帶塊、清水、姜片和少許的干辣椒節(jié),燉至肉塊軟熟時(因肉塊帶咸味,不另加鹽),起鍋裝碗即成。

十一、芽豆燒肉

芽豆燒肉

原料 五花肉150克,芽豆350克,蔥花10克。

調(diào)料 姜、蒜、蔥各10克,A料(八角、花椒各5克,香葉、丁香各1克),郫縣豆瓣醬10克,B料(雞精6克,味精4克,生抽10克,老抽3克),色拉油1千克(約耗30克)。

制作:

1.將五花肉改刀成塊,下入熱水中焯制,起鍋將油燒熱,下入A料和五花肉炸至金黃色撈出。

2.另起凈鍋,燒熱底油,將蔥、姜、蒜5克炒香,下入郫縣豆瓣醬炒勻,再加清水100克和炸好的五花肉塊燒開,倒入高壓鍋壓制8分鐘。

3.芽豆焯水,下入燒熱的鍋中煸干水分,加色拉油30克、蒜丁5克炒香,用B料調(diào)味,再加入五花肉、蔥花5克炒香,裝入煲仔內(nèi)。

十二、口口香

口口香

原料 丁菇200克,掌中寶300克,青筍粒50克。

調(diào)料 大蒜、小蔥節(jié)、生姜、大蔥、美極鮮、東古醬油、雞飯老抽各5克,高湯500克,色拉油500克(約耗50克)。

制作:

1.將用溫水發(fā)好的小丁菇,入燒至四成熱的油鍋中炸干水分;另起鍋,下丁菇,加高湯450克,美極鮮、東古醬油各2.5克煨入味,撈出后,再下入焯好水的掌中寶煨制入味。

2.起鍋下入色拉油,燒至七成熱,下丁菇、青筍炸干水分。

3.另起鍋,燒熱底油,下入大蒜、生姜、大蔥炒香,再下丁菇、掌中寶、青筍、高湯50克炒制,然后下東古醬油、美極鮮各2.5克,雞飯老抽調(diào)味,起鍋時下入小蔥節(jié),起鍋裝入煲仔內(nèi)。

十三、青椒毛血旺

青椒毛血旺

原料 鮮鴨血400克,毛肚250克,綠豆芽、鮮豆皮各100克,午餐肉50克。

調(diào)料 A料(鹽10克,味精、雞精各8克,白胡椒5克,蠔油12克),色拉油、蔥花各20克,濕淀粉15克,蒜米10克,青花椒5克,青椒圈30克。

制作:

1.將鴨血、午餐肉、毛肚、鮮豆皮焯水;綠豆芽熗炒后墊底。

2.將熬好的醬汁燒開,下入焯好水的原料,用A料調(diào)味,煨制入味后勾芡,裝盤撒上青椒圈、蒜米、蔥花、青花椒,將色拉油燒燙,淋在青椒圈上即可。

醬汁制作 用菜子油500克炒姜、蔥、蒜各100克,青、紅小米辣各50克,芹菜、圓蔥各150克,小火熬成蔬菜汁。

十四、漁船鋼灶鮮

漁船鋼灶鮮

原料:鯽魚500克,黃顙魚250克,泥鰍150克,大河蝦50克,白蘿卜絲、圓蔥絲各100克。

調(diào)料:蔥、姜、雞精、白糖、生抽、老抽、青紅椒圈各5克,辣醬、豆瓣醬、干尖椒、陳醋、料酒各10克,菜子油、熟豬油各30克,高湯20克。

制作:

1.將魚宰殺洗凈,大河蝦洗凈后用平底鍋加菜子油兩面煎至金黃色。

2.鍋中下熟豬油,投入尖椒、姜末熗鍋,下蘿卜絲、圓蔥絲、辣醬、豆瓣醬煸炒至香放入銅平鍋內(nèi)。

3.鍋中下入煎好的魚蝦,加陳醋、料酒、生抽熗鍋,同時加入高湯、雞精、白糖燒制成熟,再加入老抽,收汁起鍋,點醋熗鍋,裝入銅平鍋撒上蔥花、青紅椒圈即可。

特色:從長江漢水上的漁家自制小菜獲得靈感后創(chuàng)新改進而成,咸鮮味香,用銅爐裝盤更能增加本菜的鮮香。

十五、野鴨燜藕

野鴨燜藕

原料:野鴨750克,野藕500克。

調(diào)料:A料(豆瓣醬、家家紅辣椒醬各20克,花椒、干辣椒、八角、山柰、良姜各5克,冰糖、料酒、老抽各10克,鮮湯500克),雞粉、蘑菇、黑胡椒各3克,生姜30克,色拉油40克。

制作:

1.野鴨斬成長10厘米長、3厘米寬的條;野藕去皮切成6厘米長、3厘米寬的條。

2.炒鍋放色拉油燒熱,將生姜爆香,下野鴨條炒至干香,加入A料,用小火燜制20分鐘,下野藕繼續(xù)燜制20分鐘,直至藕和肉酥爛,最后下雞粉、蘑菇、黑胡椒,用大火收汁,出鍋放入沙鍋內(nèi)即可。

特色:鮮香濃郁,鴨肉酥爛脫骨,野藕香甜粉糯。

十六、農(nóng)家茶香蝦

農(nóng)家茶香蝦

鮮活的蝦搭配干茶樹菇,再用肉湯和綠茶煨至入味,其味道更加鮮美,茶香濃郁,風(fēng)味獨特。

原料 活蝦300克,干茶樹菇65克,綠茶(用溫水淘洗一遍)20克。

調(diào)料 自榨花生油65克,肉湯500克,精鹽10克,白糖2克,花椒粒5克,干辣椒絲8克,白芝麻4克,香蔥6克。

制作:

1.將干茶樹菇去根泡發(fā),洗凈泥沙,切成段;活蝦洗凈控水。2.鍋內(nèi)倒入自榨花生油50克燒熱,下入綠茶炒香,倒入茶樹菇翻炒,加入肉湯,再放入活蝦燒

開,調(diào)入精鹽、白糖煨至入味,撒上花椒粒、干辣椒絲、白芝麻。3.另起鍋,倒入自榨花生油15克燒熱,澆在菜上,撒入香蔥即可。

關(guān)鍵 綠茶不宜放過多,一定要用溫水清洗一遍,避免產(chǎn)生苦味,煸炒至變色即可,不能炒煳了,體現(xiàn)茶香味。

十七、牛奶石烹魚

牛奶石烹魚

此菜最適堂烹,香氣四溢,能調(diào)動餐廳氣氛,魚片入口滑嫩。

原料 黃河大黑鯉(也叫生魚)凈魚片500克,雨花石1千克,杏鮑菇、千頁豆腐各100克,木耳、豆芽、香菜各50克、雞蛋清1個。

調(diào)料 A料(鹽、雞粉各5克,胡椒粉、鮮奶各10克),干辣椒段20克,青花椒8克,白芝麻10克,麻辣湯汁1250克,色拉油30克。

制作:

1.大黑鯉的魚片(不宜太?。┯肁料腌制入味;雨花石在烤箱中烤熱(溫度為200℃);千頁豆腐切片;杏鮑菇切片;豆芽、木耳氽水。

2.起鍋將油燒熱,放

入干辣椒、青花椒煸香,制成麻辣油盛到料汁碗中,上面撒上白芝麻。

3.將烤好雨花石取出,放入銅鍋內(nèi),把千頁豆腐、杏鮑菇、豆芽、木耳墊底,上面擺好魚片,然后并迅速倒入燒好的麻辣湯汁,再倒入麻辣油,撒上香菜即成。

麻辣湯汁 將郫縣豆瓣700克,蔥、姜、蒜各50克,干辣椒節(jié)300克,麻椒100克與熟菜子油1千克和蔥油500克炒香,加二湯5千克熬制5分鐘,過濾。

十八、古法煨香肉

古法煨香肉

原料 帶皮五花肉600克。

調(diào)料 色拉油1千克(約耗50克),正宗鄉(xiāng)里干鹽菜50克,A料(八角2克,干紅椒20克,香葉2片,白豆蔻、甘草、沙姜、紅曲米、生抽各10克,姜片、蒜片各30克,紅燒醬油、雞精、鹽各5克,料酒50克),熟豬油20克,青、紅椒圈各3克。

制作:

1.五花肉修整成正方形,在無皮的一面打上深至肉皮的十字花刀,入燒至七成熱的色拉油中,小火加熱至皮收緊,撈出控油,放入沙鍋內(nèi),加入A料和清水1千克,大火燒開,改小火將方塊五花肉煨制1小時至肉質(zhì)酥爛,離火。

2.鹽菜用冷水泡發(fā),洗凈并切碎,擠干水;鍋內(nèi)放入熟豬油,燒至五成熱時,下入鹽菜中火炒香,離火。

3.取一個新沙鍋,放入炒香的鹽菜打底,將方肉放在鹽菜上,淋上煲肉的原湯,小火煨2-3分鐘至汁收濃,撒入青、紅椒圈即可。

食材掃盲-干鹽菜

鹽菜是湖南本地特有的一種腌制半成品食材,它帶有淡淡的鮮味和香味,一般都是搭配肉類原料燉、燒、燜制成菜。烹調(diào)時,要先用清水將其略微浸泡,祛掉多余的咸味,擠干水分后用熟豬油炒干水分,即可用來做菜。

十九、小米燉土雞

小米燉土雞

菜品制作簡單、搭配簡單,但最簡單的菜品最能打動客人的心,家常菜不尋常。

原料:土雞500克,小米100克。

調(diào)料:A料(鹽8克,雞精5克,味精5克,胡椒粉3克),雞湯600克。

制作:1.土雞剁成塊,洗凈后焯水。

2.小米洗凈,加入雞湯、土雞一起入煲,煲制1小時,等到雞變軟,小米也熬好,入A料調(diào)味,即可上桌。

二十、土雞燉豆花

土雞燉豆花

特色豆花為菜品增色,豆花的鮮嫩與雞肉的鮮味相搭配,既有當(dāng)?shù)靥厣钟辛己每诟?,值得借鑒。

原料:土雞40克,豆花200克。

調(diào)料:味精5克,鹽8克,姜10克。

制作:1.將土雞宰殺去毛、內(nèi)臟,洗凈改刀。

2.土雞焯水后放入鍋中,加入水、姜燉制入味,加入點好的豆花,加入調(diào)料調(diào)味,裝入盛器中即可。

二十一、洞庭鴛鴦魚頭王

洞庭鴛鴦魚頭王

原料:洞庭湖鳙魚頭(凈重2500克左右,鳙魚又稱雄魚、胖頭魚),自制剁椒500克,醬辣椒500克,姜50克,蒜瓣50克,鮮紫蘇40克,蔥30克,香菜25克。

調(diào)料:茶油30克,香油20克,紅油20克,味精25克,料酒25克。

制做:

1.將魚頭從背面砍開,去凈魚鰓,鋪在盤中備用,姜、蒜瓣均斬成蓉備用;

2.將姜蓉、蒜蓉均勻撒在魚頭上,再把剁椒和醬椒剁碎分別撒在兩半魚頭上,加入茶油、香油、紅油、味精、料酒、紫蘇、蔥,上蒸柜以旺汽蒸28分鐘取出;

3.將新鮮香菜放在魚頭上,即可上桌。

特點:味道鮮美、肉質(zhì)滑嫩。

二十二、豆酥茄餅

豆酥茄餅

炸茄盒的做法很普通,我將茄盒炸好后用豆豉來提味,并將炸酥的面包丁撒在上面,外焦里嫩,香酥可口。

原料 本地茄子300克,牛肉蓉150克,吐司面包50克。

調(diào)料 青、紅椒條各20克,A料(鹽10克,胡椒粉3克,生抽2克,蔥末、姜末、味精、雞精、雞粉各5克),干淀粉15克,老干媽豆豉20克,色拉油750克(約耗80克),脆皮漿100克。

制 作 1.茄子洗凈,斜切成夾心片;將牛肉蓉放入容器內(nèi),加A料攪拌均勻;吐司面包改刀成1厘米見方的小丁,入油鍋中炸酥。2.將茄子內(nèi)側(cè)拍干淀粉,夾入攪拌好 的肉餡,裹勻脆皮漿,入六成熱油鍋中炸至金黃色,撈出瀝油。3.鍋留底油燒熱,放入青椒條、紅椒條、炸好的吐司丁、老干媽豆豉調(diào)味翻炒,澆在炸好的茄餅上 即可。

脆皮漿 將面粉100克、淀粉20克、吉士粉5克、泡打粉6克、精鹽3克、白糖2克、色拉油30克、水150克和勻調(diào)成脆皮漿。

廚藝評論 1.茄子切片后可以先泡鹽水,這樣茄子的切面就不會因為容易氧化而出現(xiàn)黑點了,茄餅的外觀也會更美觀。2.茄餅炸制前裹脆皮漿一定要均勻。

二十三、砂鍋關(guān)東羊肉粉

砂鍋關(guān)東羊肉粉

特點:

此菜湯鮮味美,葷素搭配。羊腿肉營養(yǎng)豐富,羊肉性溫味甘,具有補氣補虛,溫中暖下等作用,適合冬春季推出。

原料:

羊后腿肉220克,東北酸菜250克,粉絲17克。

調(diào)料:

鹽6克,味精5克,蔥段、蒜子、姜片各2克,香菜段1克,雞粉、豬油、蔥油各4克,御湯1100克。

制作方法:

1)將羊后腿肉洗凈,橫著肉紋切成薄片,粉絲用溫水泡透,酸菜用清水漂洗干凈,單葉片薄再頂?shù)肚谐杉毥z,擠去水分;

2)炒鍋放入豬油燒熱,加入蔥段、蒜子、姜片炒香,加入御湯燒沸倒入沙鍋中,沙鍋置煲仔爐上用旺火燒沸,再依次加入羊肉片、酸菜絲及上述調(diào)料,燒開后改用小火煲制45分鐘,放入粉絲,再淋入蔥油、香菜段即可。

二十四、干鍋茶樹菇

干鍋茶樹菇

特點:

茶樹菇鮮嫩,自制醬味濃郁,洋蔥及蒜苔加熱后味道芳香。

主料:

鮮茶樹菇400克,熟老臘肉30克。

配料:

青紅椒、蒜苔各30克,洋蔥絲10克。

調(diào)料:

自制醬20克,干辣椒9克,鮮花椒、料酒各10克,味精雞精各2克,十三香3克,老姜、大蒜、蔥各6克,自制醬100克。

自制干鍋醬配方(10份量):

將2瓶老干媽(剁細),火鍋底料300克,陳皮末6克,糍粑辣椒20克,魚泡椒末10克,李錦記排骨醬,海鮮醬各20克,一起炒香后加熟芝麻10克,酥花生碎10克即可。

制作方法:

1)將鮮茶樹菇去掉蒂把切成2段放在加味的水里煮2分鐘后,控干水后放在3成油里炸1分鐘后控干油備用。

2)將青紅椒及臘肉切粗絲,蒜苔切節(jié)備用。

3)鍋內(nèi)留油將臘肉先爆一下,再放干辣椒炒香后下鮮花椒青紅椒炒香后放自制醬炒香后放炸好的茶樹菇一起加料酒一起翻炒均勻后調(diào)好味起鍋既可,洋蔥切絲墊底。

技術(shù)關(guān)鍵:

茶樹菇飛水后要有底味,急火短炒;炒醬要用微火炒;可根據(jù)自己喜愛可加蒜蓉醬,味道別致。

二十五、大碗盆盆香

大碗盆盆香

旺銷理由:

此菜添加了紅黃小冬瓜、紫貝天葵、炸土司丁作為主料,區(qū)別傳統(tǒng)大盆菜使用白醋、陳醋調(diào)味,此菜配以獨家自制的秘制酸甜汁調(diào)味,味道清香、素雅,入口有種自然清香的味道。

原料:

苦菊30克,紅黃小冬瓜40克,圣女果50克,紅黃菜椒45克,紫貝天葵70克,球生菜、炸土司丁各20克。.

調(diào)料:

自制酸甜汁60克,芝麻油2克,紅油3克。

自制酸甜汁配方制法:

將香油、鹽各30克,味精、紅油各20克,蔥油50克,調(diào)和汁100克(鎮(zhèn)江香醋、白糖各50克,美極鮮味汁、蒜片、陳皮各3克,生抽5克,一起熬制,去渣即可)。

制作方法:

1)將所有時蔬漂洗干凈,擠干水分,放入拌斗中。

2)加入自制酸甜汁、芝麻油、紅油,攪拌均勻,上桌即可。

關(guān)鍵:

蔬菜必須新鮮干凈,一定要擠干水分,原料后期才能吸入味汁充分入味。

二十六、醬燒老南瓜

醬燒老南瓜

特點:

燒一份南瓜用兩款醬:一是用饅頭發(fā)酵而成的面醬,二是燒魚用的自制酒香豆醬。二者混合,為成菜增加復(fù)合香味,醬香濃郁。紅潤軟糯。

原料:

老南瓜500克。

調(diào)料:

清湯500克,自制面醬30克,自制酒香豆醬10克,蒜瓣8克,味精8克,白胡椒粉3克。

自制面醬做法:

饅頭掰成小塊曬干,下入缸中,加恒順醬油(不宜過多,能浸透饅頭即可)混合均勻,用透明塑料膜封口,放在太陽底下曬15天至其發(fā)酵即可。

注:

一般制作面醬都是用鹽來腌,我卻使用了醬油,這樣可以使醬汁呈深紅色,為菜品增加亮度。一般的醬油都可以制作面醬,但老抽顏色比較重,使用時需加少量涼開水稀釋。

自制酒香豆醬配方制法:

黃豆醬、海鮮醬、蠔油各250克、蒸魚豉油100克、玫瑰露酒、美極鮮味汁各50克、魚露30克、蔥姜蒜末共30克放入盛器,加黃酒6袋(每袋約400毫升)、白糖20克、胡椒粉15克、雞精20克混合攪勻,裝保鮮盒入冰箱保存。

制作方法:

1)老南瓜洗凈,切長方塊備用。

2)鍋入底油燒至四成熱,下蒜瓣爆香,下入南瓜塊編炒幾下,倒入清湯,加自制面醬、自制酒香豆醬調(diào)味,大火燒開,改小火煮10分鐘,加味精、白胡椒粉調(diào)味,大火將湯汁收濃即可。

二十七、胡辣湯

胡辣湯

原料:豬骨頭5干克,面粉1500克,鮮姜末、大蔥、去皮花生米各100克,粉條500克,海帶絲200克,油炸豆皮、雞蛋皮絲各150克,菠菜250克,黑胡椒粉15克,五香粉8克,鹽、雞精各20克,芝麻油150克。

制作分為原料加工、洗面筋、制湯三道工序。

1、原料加工。

把豬骨頭洗凈后,斬成大塊,加入清水15干克,大火燒開,小火燉至湯香肉爛撈出。大骨頭拆出,肉切成?。ㄋ追Q拆骨肉);蔥、姜切成末;菠菜洗凈切成約2厘米長的段。

2、洗面筋。

將面粉放入盆內(nèi),用淡鹽水約900克調(diào)成面團,用手蘸水把面團操上勁,餳幾分鐘,再揉上勁,來回3次,然后倒入清水輕輕壓揉,至面水濃稠時(顏色發(fā)白)換上清水再洗。如此反復(fù)幾次,直到將面團中的淀粉全部洗出,再將面筋用手?jǐn)n在一起取出,浸泡在清水盆內(nèi)。把一半洗好的面筋揪成丁,入人五成熱的油鍋中炸成油面筋備用。

3、制湯。

鍋內(nèi)加入骨頭湯燒開,下入蔥、姜丁,再依次放入拆骨肉、海帶絲、粉條油炸豆皮、去皮花生、油炸面筋,大火燒沸,然后添些涼水使湯鍋呈微沸狀。將剩下的面筋拿起,雙手抖成大薄片,慢慢地在鍋內(nèi)測成面筋片。鍋內(nèi)燒沸后,將濕淀粉打勻,徐徐勾入鍋內(nèi),邊勾邊用手勺攪動,至稀稠均勻,放入鹽、五香粉、雞精、胡椒粉攪勻,再撒入菠菜、蛋皮絲,燒開即可。食用時根據(jù)客人喜好,可淋入香醋、芝麻油、辣椒油調(diào)味。

洗面五大關(guān)鍵:

1、手工和面時,面團要軟一些,按500克面粉加300克水、5克精鹽(在前面基礎(chǔ)上改良)的比例和勻。

2、和勻的面團湯發(fā)時間應(yīng)長一些,不要少于30分鐘。如用壓面機壓制,最后則不需要餳發(fā)。

3、洗面筋時,要經(jīng)常換水。

4、面筋洗好后一定要放入清水中餳發(fā)30分鐘以上,才能進行下一步操作。

5、餳好的面筋應(yīng)抻拉成大薄片(更容易成熟),再放入沸水鍋中求熟,撈出過涼改刀。

調(diào)味三大關(guān)鍵:

1、一定要選用上等的胡椒粉。

2、在添加五香粉的同時,還要添加十三香增香。

3、糊辣湯里的姜末量一定不能少,1千克湯至少需要70克姜末。

注意事項:

1、酒店版的糊辣湯,下料種類要多,選料要好,切忌清湯細水。

2、粉條、蛋皮絲、油皮絲的長度以6厘米為宜。

3、花生米應(yīng)浸泡后去皮,否則影響成湯顏色。

在試做中,我將豬骨頭換成羊骨頭制成羊肉高湯,呈香效果更好。為了避免太油膩,我沒有選用油面筋。

二十八、鐵鍋山雞燉蘑菇

鐵鍋山雞燉蘑菇

特點:

湯香味厚,口味香醇。

原料:

東北山雞600克,長白山榛蘑300克,寬粉條300克。

調(diào)料:

蔥段、姜塊各5克,八角、桂皮各3克,東北干紅辣椒2塊,色拉油30克,雞湯1千克,老抽15克,鹽、味精、雞粉各5克,料酒10克。

制作方法:

1)寬粉條掰成長10厘米的段,入50℃的溫水中浸泡30分鐘至回軟;榛蘑用清水浸泡30分鐘至回軟,漂凈泥沙備用。

2)山雞宰殺,用熱水燙毛后從腹部開燙,取出內(nèi)臟剁重約10克的塊,洗凈后入涼水中大火燒開,汆2分鐘(邊汆邊去浮沫)后取出備用。

3)鍋內(nèi)放入色拉油,燒至七成熱時放入八角、桂皮、蔥段、姜塊、干紅辣椒熗鍋,倒入雞塊小火煸炒1分鐘后烹入料酒出香,入老抽、雞湯、榛蘑、寬粉蓋上蓋子小火燉40分鐘,用鹽、雞粉、味精調(diào)味出鍋,倒入燒熱的鐵鍋內(nèi),上桌后鐵鍋下面點酒精燈即可。

二十九、豫翁炒雞

豫翁炒雞

炒雞,是一款家常又平民的特色菜,尤其是在北方,豫翁炒雞采用一煸二炒三煨的方法烹制而成,肉香與料香完美地融為一體,肉質(zhì)彈韌酥爛,有初之辣、辣而麻、麻而香、香滿心的特點。

豫翁炒雞一共有微辣味、麻辣味、蠔油味三種不同的口味,但是銷量最好的莫過于微辣口味的炒雞。所以現(xiàn)在為大家主要介紹微辣味炒雞的做法。

原料:

三黃雞1只(凈重控制在1250克左右),嫩玉米600克。

配料:

青椒圈、紅椒圈、香菜段各5克,煮熟的皮帶面1份。

調(diào)料:

色拉油50克,大蒜子10個、姜片10克,秘制炒雞醬料40克、干辣椒節(jié)20克,海天草菇老抽50克,清水1500克,黨參5克,雞精10克,秘制料粉30克,自制糖漿50克,自磨青花椒粉20克,鹽5克,大蔥白段5克。

秘制炒雞醬料配方制法:

鍋內(nèi)放入色拉油750克,燒至三四成熱時,放入郫縣豆瓣1千克、黃豆醬250克、剁辣椒500克,小火慢慢炒制,待醬料開始冒小泡后,再用小火熬制5-6分鐘即可。

秘制粉料配方制法:

八角500克,草果、桂皮各300克,陳皮、白芷各150克,白豆蔻250克,以上香料混合后磨成粉即可。

自制糖漿制法:

鍋內(nèi)放入色拉油20克,下入冰糖500克,小慢慢加熱,待冰糖熔化后持續(xù)小火加熱至糖液開始冒小泡時,放入清水350克,大火燒開(邊燒邊攪拌),即可離火。

制作方法:

(1)取三黃雞1只洗凈,剁成4-5厘米見方的塊,用清水略微沖洗即可,無需漂水。嫩玉米洗凈,直刀切成厚3-4厘米的段。

(2)鍋內(nèi)放入色拉油燒至五成熱時,放入大蒜子、姜片爆香,下入秘制炒雞醬料、干辣椒節(jié)中火煸炒出香味,下入雞塊,烹入海天草菇,中火慢慢煸炒,直至雞塊炒至約六成熟。

(3)下入清水和黨參,大火燒開,改小火燉15分鐘,用雞精10克,秘制料粉30克,自制糖漿50克,自磨青花椒粉20克,鹽5克調(diào)味,下入玉米段,中火燉3-5分鐘。

(4)最后撒入大蔥白段,大火收緊湯汁,出鍋裝入容器內(nèi),撒入青椒圈、紅椒圈、香菜段各5克,搭配煮熟的皮帶面(面單點,數(shù)量根據(jù)食客的要求確定)一起上桌食用。

三十、家鄉(xiāng)老肉片

家鄉(xiāng)老肉片

制法:

1.取土豬的前夾瘦肉治凈,放入加有姜片、蔥節(jié)、鹽和料酒的沸水鍋里煮熟后,撈出晾涼。

2.出菜時,先把綠豆芽在沸水鍋里汆斷生,撈出來放盤中墊底,然后把煮熟的豬前夾肉切成片鋪上面,澆上家常涼菜味汁,撒上蔥花即成。

家常涼菜味汁的制法:取農(nóng)家老豆瓣剁碎,與姜粒和蒜粒拌勻后,放油鍋里炒香,盛碗里并加入適量鮮湯,另外加放白糖、香醋和復(fù)制醬油,調(diào)勻即成。

三十一、老傳統(tǒng)夾沙肉

老傳統(tǒng)夾沙肉

制法:

1.選取肥瘦適中的土豬五花肉,燒皮后刮洗干凈,再放沸水鍋里煮斷生。撈出后在肉皮的表面抹上醬油,放油鍋里炸至皮面起皺時,撈入開水盆里泡兩個小時。

2.把泡好的肉坯切成夾刀片,逐一夾入自制的豆沙餡后,再整齊地擺放碗里。

3.將糯米蒸熟,取出來加土紅糖水拌勻,然后鋪在夾沙肉片上面,上籠蒸2小時后,取出來翻扣盤中,撒上熟黃豆面和白糖,即成。

三十二、媽媽的味道

媽媽的味道

制法:

1.取土豬五花肉治凈,切成大片納盆,加入姜末、鹽、料酒、油酥豆瓣、紅糖、陳皮末和自制的蒸肉米粉,拌勻待用。

2.取小號高壓鍋摻入適量的水,先是墊入小筲箕并擺上紅苕,再把拌好的五花肉片放上面,待蓋上鍋蓋上火壓10分鐘,離火放汽后才揭蓋,最后撒上蔥花并配甜蒜一起上桌。

三十三、洋芋焙壇子肉

洋芋焙壇子肉

制法:

1.把洋芋放水鍋里,加鹽煮熟才撈出,撕去皮再切成小塊,然后放油鍋里炸至呈金黃色,倒出來瀝油。另把壇子肉入籠蒸熟,取出來切成片。

2.凈鍋上火放少許的油,先下姜末和壇子肉片炒香,再倒入炸好的洋芋塊繼續(xù)煸炒,其間加放適量的苞谷酒、白糖、鹽、木姜子油和青紅椒粒,炒勻便裝盤。

三十四、鏟鏟回鍋肉

鏟鏟回鍋肉

制法:

1.把帶皮豬五花肉條下入加有姜蔥、花椒的沸水鍋煮至斷生,撈出來瀝水后,切成片。另把農(nóng)家鹽菜洗凈,切成碎末,待用。

2.凈鍋入熟菜油燒熱,投入熟豬肉片煸炒至吐油卷曲時,下入郫縣豆瓣、豆豉和甜面醬炒香出色,然后放入鹽菜碎末炒香,調(diào)入老抽、味精、雞精和白糖,再下蒜苗節(jié)炒斷生,出鍋裝入鐵鏟子盛器內(nèi),即成。

三十五、干鍋巴骨肉

干鍋巴骨肉

制法:

1.巴骨肉塊(連骨)用鹽、料酒和姜蔥腌味,再下入鹵水鍋鹵至軟熟,撈出來瀝水,然后放入熱油鍋里炸至表面色呈金黃且酥脆時,倒出來瀝油。

2.凈鍋入熟菜油燒熱,投入干辣椒節(jié)、青花椒、姜片和蒜片熗香后,下入洋蔥塊和炸好的巴骨肉塊炒勻,其間放鹽、醬油、味精、雞精、白糖和孜然粉炒入味,撒蔥花并淋藤椒油顛勻,出鍋裝入不銹鋼盤里,隨酒精爐上桌加熱食用。

三十六、老家湯圓

老家湯圓

制法:

1.將泡酸菜切碎,泡姜切成粒,蒜苗切成碎末。

2.凈鍋放菜油,燒至六成熱時下入冰凍豆沙湯圓,炸至外表色金黃且內(nèi)熟時,倒出來瀝油。

3.鍋里留底油,先下干辣椒節(jié)、酸菜碎和泡姜粒炒香,再倒入湯圓并放入青紅椒粒和蒜苗,炒勻即可起鍋裝盤。

三十七、苕皮燜柴雞

苕皮燜柴雞

制法:

1.把土雞治凈并剁成塊,入盆沖漂去血水后,撈出來瀝水。另把苕皮和干茶樹菇分別用溫?zé)崴轁q,然后切成小節(jié)。

2.凈鍋里放菜油燒熱,先下生姜片和土雞塊炒香,邊炒邊加入適量的苞谷酒,在加入用當(dāng)歸、八角、白蔻等香料打成的粉末炒香后,摻開水并加鹽、醬油調(diào)味,起鍋倒入高壓鍋并加茶樹菇,壓7分鐘便離火待用。

3.臨出菜時,把已經(jīng)壓好的茶樹菇和雞塊下鍋,加入苕皮燒一兩分鐘,改大火收汁便起鍋裝盤,放香菜節(jié)點綴即成。

三十八、農(nóng)家扣風(fēng)鴨

農(nóng)家扣風(fēng)鴨

制法:

1.把風(fēng)鴨放沸水鍋里煮熟,撈出晾涼后,斬成塊定碗,往碗里摻入煮鴨的原湯,蒸30分鐘保溫待用。另把娃娃菜切成塊。

2.出菜時,把蒸好的鴨塊翻扣盤中,潷出原汁入鍋燒開后,調(diào)成咸鮮味并下娃娃菜,煮斷生即撈出,擺在鴨塊的周圍。另將鍋里剩下的湯汁勾二流芡,起鍋舀在鴨塊上面,撒些蔥花和紅椒末便好。

三十九、牛腩酸菜面筋

牛腩酸菜面筋

原料:面筋[注]100克牛腩50克酸菜40克番茄1個白醋10毫升雞汁8毫升鹽、味精各5克鮮湯500毫升化豬油30克

制法:

1. 把牛腩和番茄分別切成丁,酸菜切成段,均待用。

2. 炒鍋里放化豬油燒熱,先下酸菜段炒幾下,再把番茄丁和牛腩下鍋炒勻,等到摻入鮮湯燒開后,再把面筋放進去,隨后調(diào)入白醋、雞汁、味精和鹽煮半分鐘,便可裝器皿內(nèi)上桌。

2. 黨參泡茶的作用

一起服用能夠有很好的補氣血的作用,也能夠起到健脾胃的作用,還能夠起到養(yǎng)肝腎的作用,是很好的養(yǎng)生保健的湯水,平常的時候可以泡水喝,黨參是一種中藥材,具有很好的補氣的而作用,但是建議患者在服用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適量服用,如果量過大的話,可能會對患者的身體造成反作用。

3. 黨參泡茶有什么功效和作用

黨參的功效是補中,益氣,生津,養(yǎng)血。它的作用是治脾胃虛弱,氣血兩虧,血虛頭暈心慌,食少,口渴,還具有調(diào)節(jié)胃腸的功能,保護胃黏膜,促進胃潰瘍的愈合,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強心,調(diào)節(jié)血壓,抗心肌缺血等作用。它長期泡水喝是不行的,很有可能導(dǎo)致身體出現(xiàn)心率不足,失眠,煩躁,眩暈等情況,應(yīng)該立即停止服用,但如果你是實熱者體質(zhì)則不宜泡水喝的。

4. 茶油黨參有什么作用與功效圖片

您好!蜂蜜蒸雞的功效有美容養(yǎng)顏,養(yǎng)胃,補血和增強體力。制作過程:材料:光身雞2只、蜂蜜60g、清水做法:

1、光身雞去皮去內(nèi)臟,再將頭與尾切掉,洗凈切大件;

2、直接放入燉盅里,注入少量的清水;

3、加蓋隔燉;

4、大概燉1.5小時后,加入蜂蜜,再燉30-40分鐘,即可飲用。本文由 想哭想瘋想遺忘 分享。希望我的解答對您有所幫助,祝您生活愉快!

5. 茶油泡參的功效

人之所以需要吃油,除了油可以讓食物更美味,更重要的是植物油中的脂肪酸,是人體不可或缺的營養(yǎng)元素。

植物油中含有的脂肪酸主要是不飽和脂肪酸,Ω-3、Ω-6,Ω-9,其中Ω-3和Ω-6屬于人體必需脂肪酸,必需的意思就是必需吃,不能沒有,Ω-9不是必需脂肪酸,但是能降低人體內(nèi)“壞膽固醇”

。

下面,先來看看各種植物油中不同的脂肪酸的含量:

常見的食用油有:花生油、菜籽油、大豆油、橄欖油、還有動物油等。

除了風(fēng)味不一,不同油脂的最大差別在于脂肪酸的種類和構(gòu)成比例不同。每種油脂有何特點,結(jié)合多數(shù)人的飲食特點,究竟哪種更值得推薦呢?

高油酸型(橄欖油,茶籽油)

橄欖油含80%以上不飽和脂肪酸,其中70%以上是單不飽和脂肪酸,即油酸。食用富含油酸的油,利于降血脂、抗血凝、阻止動脈粥樣斑塊的形成。

橄欖油還含抗氧化物—橄欖多酚、角鯊烯和-谷固醇,有助于預(yù)防心血管病。

茶籽油和橄欖油十分類似,均屬于高油酸型植物油,其油酸含量甚至比橄欖油還高,可達80%以上,營養(yǎng)價值、食療功能兩者不分伯仲。相比橄欖油,國產(chǎn)茶籽油性價比更高。

大豆油——燉煮菜較合適

優(yōu)點:大豆油的脂肪酸組成為亞油酸51.7%、油酸22.4%、亞麻酸6.7%和棕櫚酸11.1%,由于亞油酸含量豐富,屬于高亞油酸型植物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小麥胚芽油等也屬此類。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均富含維生素E,此外,大豆油含卵磷脂、玉米油含抗氧化物阿魏酸酯、葵花籽油含植物固醇和磷脂,各有保健作用。相比之下,壓榨型葵花籽油值得推薦,因為其所含抗氧化成分比其他幾種油更多。

缺點:由于亞油酸和亞麻酸都不耐熱,所以這類油脂在煎炸或反復(fù)受熱后,容易氧化聚合,對健康有害。

食用建議:由于這類植物油怕熱,所以適合做燉煮菜肴,日常炒菜也行,但要控制溫度,別讓油鍋冒煙,應(yīng)熱鍋涼油,如用于油炸十分不妥。有些大豆油的原料使用轉(zhuǎn)基因大豆,轉(zhuǎn)基因產(chǎn)品現(xiàn)在還有爭議,如果無法接受,可購買標(biāo)注“不含轉(zhuǎn)基因成分”的油脂。

花生油——最美味的炒菜油

有獨特的花生風(fēng)味?;ㄉ偷闹舅峤M成比較合理,含有40%的單不飽和脂肪酸和36%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富含維生素E。但花生容易污染黃曲霉(市面上的花生油絕大部分不是純的),所以盡量要選擇質(zhì)量最好的一級花生油。它能夠使人體內(nèi)膽固醇分解為膽汁酸并排出體外,從而降低血漿中的膽固醇含量?;ㄉ椭羞€含有磷脂、維生素E等對人體有益的物質(zhì),可以防止皮膚皸裂老化。

花生油,有些貴呀,但它是一種比較容易消化的食用油。

花生油的脂肪酸構(gòu)成是比較好的,易于人體消化吸收,可以降低血漿中膽固醇的含量。

玉米油——維生素E的大本營

玉米油的主要成分有86%以上的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E、抗氧化物質(zhì)。心腦血管患者應(yīng)該常吃玉米油來起到保健作用,也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它還有很好的抗衰老、抗氧化的效果哦!建議大家除了炒菜用玉米油之外,涼拌菜也能用它。

玉米油本身不含有膽固醇,但它對于血液中膽固醇的積累具有溶解作用,對老年性疾病如動脈硬化、糖尿病等具有積極的防治作用。

玉米油油煙點高,很適合快速烹炒和煎炸食物,我喜歡用玉米油來“趨”湯。

葵花籽油,含有大量的亞油酸等人體必需的不飽和脂肪酸,可以促進人體細胞的再生和成長,保護皮膚健康,并能減少膽固醇在血液中的淤積,是一種高級營養(yǎng)油。當(dāng)然也比較貴

如何挑選質(zhì)量好的食用油?

食用油的質(zhì)量高低,直接關(guān)系我們的健康。購買食用油應(yīng)注意以下幾方面:

觀:色澤品質(zhì)好的大豆油為深黃色,一般的為淡黃色;菜籽油為黃中帶點綠或金黃色;花生油為淡黃色或淺橙色;棉籽油為淡黃色;麻油則是橙黃色或棕色。

聞:氣味可在手掌上滴一二滴食用油,雙手合攏摩擦發(fā)熱后仔細聞其氣味,無異味(哈喇味或刺激味)時可購買。

看:透明度透明度高,水分雜質(zhì)少,質(zhì)量就好。好的植物油,經(jīng)靜置24小時后,應(yīng)該是清晰透明、不混濁、無沉淀、無懸浮物。如透明度差、黏度變大、有氣泡,可能是變質(zhì)的象征。

嘗:滋味用筷子沾上一點油放入嘴,如有苦澀、焦臭、酸敗等異味,不宜購買或食用。

驗:水分取一二滴油層底部的油,涂在易燃的紙片上,燃燒不正常且發(fā)出“吱吱”聲音的,說明油中水分超標(biāo),是不合格產(chǎn)品。燃燒時發(fā)出“噼叭”爆炸聲,則說明油中有可能有雜質(zhì)。

至于調(diào)和油,因為各家的配方不同,無法統(tǒng)一作答。但是,總的一個原則還是看油品中含有的脂肪酸的種類和含量。

現(xiàn)在你知道怎么選油用油了吧!祝大家身體健康!

6. 黨參配什么茶功效最好

丹參有活血化瘀的作用,當(dāng)前通過觀察,此藥有治療冠心病的作用,而黨參是屬于補氣之品,特別是對于脾胃之氣虛弱者,使用黨參治療,可以取得比較好的效果。如果此二藥配合泡水飲服,可以預(yù)防冠心病心絞痛的癥狀的發(fā)生,同時對于脾胃虛弱性的病癥也有調(diào)理的作用。

7. 茶油黨參有什么作用與功效禁忌

上海主產(chǎn)品種:西紅花、地龍、蟾酥、浙貝母、延胡索、西紅花、丹參、鹿茸等

云南省位于中國西南地區(qū)。東經(jīng)97°32'~106°12',北緯21°08'~29°15'。面積39.4萬平方

主產(chǎn)品種:三七、砂仁、當(dāng)歸、云木香、黃連、茯苓、天麻、石斛、兒茶、胡黃連、半夏... ERP100

內(nèi)蒙古介于北緯37°24'~53°23',東經(jīng)97°12'~126°04'。

主產(chǎn)品種:枸杞子、防風(fēng)、赤芍、黃芩、郁李仁、鎖陽、銀柴胡、遠志、款冬花知母、桔梗、秦艽、蒼術(shù)、白鮮皮.龍膽、黨參、柴胡、酸棗仁、苦豆子、鹿茸、龍骨、麥飯石

北京工農(nóng)業(yè)發(fā)達,傳統(tǒng)工藝品生產(chǎn)歷史悠久。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

主產(chǎn)品種:黃芩、柴胡、知母、蒼術(shù)、酸棗仁、益母草、黃精、玉竹及蟾酥等

吉林省農(nóng)業(yè)較發(fā)達,是中國著名的余糧省,糧食人均占有量居中國第一位。吉林林業(yè)發(fā)達,

主產(chǎn)品種:人參、桔梗、平貝母、黃嗥、黨參、細辛、黃柏、刺五加、關(guān)木通、五味子、關(guān)蒼術(shù)、赤勺、天麻、延胡索、淫羊藿、鹿茸、熊膽、蛤蟆油、小茴香、紅花

人參

四川省農(nóng)業(yè)發(fā)達,素稱“天府之國”,水稻產(chǎn)量居中國首位,麥、棉、絲、油菜籽、茶、柑桔、桐油、白蠟(產(chǎn)量居中國首位)、豬棕等的產(chǎn)量都在中國占重要地位。鋼鐵、機械、電器、

主產(chǎn)品種:冬蟲夏草、黃連、大黃、羌活、雪蓮花、麝香、鹿茸、熊膽、三七、茯苓、天麻、黃芩、防風(fēng)、龍膽、半夏、續(xù)斷、川貝母、云木香、藿香、山柰、穿山甲等

天津是華北的一大工業(yè)城市,是華北重要商業(yè)中心和口岸城市,油、氣、海鹽資源豐富。

主產(chǎn)品種:益母草、茵陳、槐米、枸杞子、地黃、菊花、薏苡仁、決明子、瓜蔞、鹿茸、蟾酥、桑螵蛸、雞內(nèi)金、酸棗仁、知母、遠志、丹參、柴胡、山楂、柏子仁、桔梗等

安徽省資源豐富。農(nóng)產(chǎn)品中的糧食、棉花、油料、硫鐵礦、明礬等的儲量,均居中國較前位

主產(chǎn)品種:牡丹皮、菊花、味甘、宣木瓜、桔梗、板藍根、紫菀、半夏、皖貝母、前胡、太子參、明黨參、南沙參、斷血流、霍山石斛、蘄蛇、蜈蚣、龜甲(板)。鱉甲等

山東省農(nóng)業(yè)總產(chǎn)值居全國首位。此外,山東還是中國著名的溫帶水果產(chǎn)區(qū)。海帶、對蝦產(chǎn)量主產(chǎn)品種:北沙參、黃芩、黃嗥、蔓荊子、薏苡仁、白術(shù)、延胡索、西洋參、天麻、桔梗、野生藥材主要有枯梗、黃芩、遺志、柴胡、蒼術(shù)、半夏、桑螵蛸、丹參、酸棗仁、地榆、全蝎、海馬、海龍、牡蠣、海螵蛸、海藻、魚膘、海帶、海浮石等

山西煤、鐵資源豐富,是中國主要能源基地之一。其他有鋼鐵、重型機械、機車、化工等工主產(chǎn)品種:主要有五味子、杏仁、桃仁、穿山龍、玉竹、連翹、山楂、五倍子、黃精、九節(jié)菖蒲、天冬、羺本、獨活、淫羊藿、石韋、天南星、七葉一枝花、遠志、防風(fēng)、蒼術(shù)、茜草、柴胡、桔梗、酸棗仁、地榆、丹參、金銀花、瓜蔞、茵陳、益母草、香附、柴胡、豹骨、鹿茸、麝香、石膏、龍骨、芒硝等

廣東省物產(chǎn)豐富,樹木種類繁多,有“綠色寶庫”之稱。經(jīng)濟發(fā)達,是中國稻、絲,茶、糖、

主產(chǎn)品種:檳榔、益智、砂仁、馬錢子、檀香、丁香、白豆蔻、安息香、兒茶、大風(fēng)子、胖大海、肉豆蔻、肉桂、天仙子、廣藿香等家種品種及巴戟天、蔓荊子、石斛、青天葵、降香、蘆薈、白木香、龍血樹、見血封喉、高良姜、海南芙蓉木、海南粗榧等野生品種;動物藥材主要有熊膽、鹿茸等。

廣西省的農(nóng)副主要有稻、甘蔗、柚子、柑橘、香蕉、菠蘿、荔枝、龍眼、肉桂、八角(大料)、田七、珍珠等。森林茂密,野生動物種類繁多,海洋生物資源種類也較豐富。

主產(chǎn)品種:家種藥材主要有厚樸、杜仲、 黃柏、羅漢果、黃連、延胡索、白芷、白芍、白術(shù)、烏頭、羺本、薄荷、荊芥、天麻等;野生藥材主要有桔梗、紅根草、貓爪草、白前等;動物藥材有熊膽、麝香等。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與甘肅、青海、西藏等省、自治區(qū)鄰接,東北部同蒙古交界,西北到西南

主產(chǎn)品種:主要藥材有赤芍、麻黃、伊貝母、巖白菜、阿里紅、新疆冬蟲夏草、馬鹿茸(角)、五靈脂、云母等。

江蘇主產(chǎn)品種:野生藥材主要有茅蒼術(shù)、明黨參、桔梗、百部、威靈仙、貓爪草、夏枯草、草烏、三棱、南沙參、蜈蚣、燈心草、半枝蓮、一枝黃花、金錢草、地丁、白花蛇舌草等;家種(養(yǎng))藥材有太子參、薏苡仁、紅花、菊花、板藍根、百合、白芍、鹿茸、烏雞等。

江西省位于長江中游南岸。東經(jīng)113°34'~118°28',北緯24°29'~30°05'。面積16萬多平方

主產(chǎn)品種:主要藥材有蔓荊子、金錢草、香附、撫芎、半夏、吳茉萸、茵陳、白芍、丹參、桂皮、天冬、前胡、黃連、白前、防己、黃精、葛根、枳殼、陳皮、野菊花、金銀花、梔子、大青葉、薄荷、穿心蓮、牡丹皮、夏天無、郁金、龜板、鱉甲、鹿茸、珍珠、土鱉蟲、蘄蛇、金錢白花蛇、烏梢蛇、穿山甲、雞內(nèi)金等。

河北省農(nóng)業(yè)發(fā)達,漁業(yè)、鋼鐵、陶瓷等亦較重要。

主產(chǎn)品種:主要有枸杞子、金銀花、板藍根、北沙參、玄參、丹參、牛膝、白芷、天花粉、瓜蔞、意苡仁等。并廣布馬齒莧、白茅根、菟絲子、車前子、茵陳、益母草等野生藥材。

河南省工業(yè)發(fā)展迅速,農(nóng)業(yè)發(fā)達,是中國小麥、芝麻、烤煙、棉花、大豆的重要產(chǎn)區(qū)。全省的煤、油產(chǎn)量居全國前列。

主產(chǎn)品種:栽培藥材還有紅花、天花粉、白芍、板藍根、紫菀、玄參、白術(shù)、天南星、禹白附、薄荷、荊芥、瓜蔞、白芥子、補骨脂、北沙參、白扁豆、薏苡仁、千金子等。

浙江的農(nóng)牧漁副業(yè)和輕紡業(yè)發(fā)達,茶業(yè)、黃麻、絲產(chǎn)量都居全國首位。

主產(chǎn)品種:家種藥材主要有菊花、玫瑰花、浙貝母、絲瓜絡(luò)、麥冬、山茱萸、紅花、瓜蔞、百合、牛蒡子、板藍恨、桑白皮、太子參、烏梅、澤瀉、荊芥等;野生藥材主要有前胡、青木香、馬齒莧、益母草、半夏、牛膝、玉竹、虎耳草、淡竹葉等;動物藥材主要有僵蠶、烏梢蛇、土鱉蟲、蟾酥、珍珠母等。

海南省是中國最大的經(jīng)濟特區(qū),礦物、動植物資源豐富,尤其石油與天然氣蘊藏量可觀。海

主產(chǎn)品種:分布的植物藥材主要有砂仁、南玉桂、巴戟天、訶子、橘紅、何首烏、白木香(沉香)、檀香、山藥、茯苓、澤瀉、玄參、佛手、使君子、薏苡仁、紫蘇、干姜、白扁豆、金銀花、射干、郁金、千年健、芡實、山柰、穿心蓮等家種品種及木鱉子、桃仁、蔓荊子、草豆寇、馬兜鈴、巴豆、石斛、相思子、葛根、槐米、棕櫚子、海藻、雷丸、伸筋草、雞骨草、十大功勞、廣防己、廣金錢草、鴨腳木、夏枯草等野生品種,動物藥材主要有紫草茸、蛤蚧等。

湖北省農(nóng)、漁業(yè)發(fā)達,盛產(chǎn)稻、麥、棉、絲、茶、漆、柑橘、魚。鋼鐵、汽車、船舶等工業(yè)主產(chǎn)品種:植物藥材主要有黃連、茯苓、杜仲、黃柏、厚樸、三尖杉、娑羅子、梅花、大血藤、獨活、絞股蘭、當(dāng)歸、黨參、海金沙、細辛、款冬花、重樓、黃精、石松、石韋、金銀花、燈心草、車前子、銀杏、辛夷、天麻、獨活、山茱萸、麥冬、銀耳等。動物藥材主要有麝香、豹骨、熊瞻、穿山甲、全蝎等。藥用礦物有石膏、石英、赤鐵礦、斑銅礦、滑石、云母、龍骨、龍齒、鐘乳石等

湖南省農(nóng)、林業(yè)較發(fā)達,昔有“湖廣熟,天下足”之說,盛產(chǎn)水稻、茶油(產(chǎn)量占中國產(chǎn)量的

主產(chǎn)藥材:白術(shù)、白芷、烏藥、梔子、玄參、郁金、香薷、薄荷、前胡、香附、白扁豆、天麻、石斛、黃連、延胡索、桔梗、杜衡、七葉一枝花、穿山甲、麝香湘西武陵山區(qū):地處云貴高原向東南丘陵過渡地帶,山巒連綿,地勢起伏變化大,降水充沛,大多數(shù)縣年降水量在1,330毫米以上。家種藥材主要有杜仲、木瓜、黃連、玄參、黃柏、云木香、桔梗、天麻等,野生藥材主要有何首烏、龍膽、紫草、半夏、麥冬、前胡、南沙參、黃精、續(xù)斷、天南星、烏頭、雪膽、石韋、通草、常山、金果欖、虎耳草、淫羊藿等;植物藥材主要有蘄蛇、烏梢蛇、穿山甲、麝香等;礦物藥材有雄黃、朱砂、水銀等。

湘西雪峰山地:群山環(huán)抱,溝谷眾多,低溫多濕,年溫差較小,無霜期272~307天,年降水量1,220~1,690毫米。主要藥材有茯苓、天麻、白術(shù)、川牛膝、玄參、三七、枳殼、陳皮、黃連、菊花、石菖蒲、射干、石斛、杜衡、千里光、翻白草、徐長卿、金銀花、姜黃、半夏、吳茱萸、厚樸、黃精、玉竹、卷柏、貫眾、扣子七、金盤七、烏金七、麝香、刺猬皮、朱砂等。

湘北洞庭湖平原:由湖泊、河湖沖積、堆積平原、環(huán)湖丘陵崗地組合而成。地勢低平坦蕩,河湖溝渠網(wǎng)布,水資源富足,土地肥沃,有機質(zhì)含量高,酸堿度適中,是水生和濕生植物藥材生長、繁衍的理想場所。主要藥材有枳殼、蘆根、蓮子、三棱、澤瀉、車前子、魚腥草、芡實、半枝蓮、木芙蓉、紫花地丁、蔓荊子、蒲黃、益母草、龜板、鱉甲、珍珠等。

湘中長衡崗地丘陵:三面環(huán)山,光熱資源豐富,年平均氣溫16.5~17.5℃,無霜期260~281天,年降水量1,300~1,600毫米。家種藥材主要有牡丹皮、玉竹、蓮子、木瓜、白芍、山藥、穿心蓮、金銀花、枳殼、白芷、澤瀉、陳皮、梔子、薄荷、桔梗等;野生藥材有益母草、烏藥、石菖蒲、前胡、夏枯草、何首烏、香附、女貞子、車前子、白茅根等;動物藥材有龜板、鱉甲、土鱉蟲、地龍、烏稍蛇、鹿茸等;礦物藥材有石膏、滑石、自然銅、寒水石、石燕等。

湘東羅霄山地丘陵:地勢東高西低,起伏較大,氣候較溫暖濕潤,年降水1,400~1,600毫米。主要藥材有白術(shù)、白芷、烏藥、梔子、玄參、郁金、香薷、薄荷、前胡、香附、白扁豆、天麻、石斛、黃連、延胡索、桔梗、杜衡、七葉一枝花、穿山甲、麝香等。

湘南南嶺丘陵山地:四周群山簇集,山體高大,中部盆地廣布。年平均氣溫15.0~18.5。C,年降水量1,300~1,600毫米。主要藥材有厚樸、黃柏、零陵香、藁本、山藥、羅漢果、天冬、使君子、土茯苓、升麻、白扁豆、辛夷、黃連、石斛、龍膽、石松、狗脊、紫菀、鉤藤、瓜蔞、馬兜鈴、前胡、蒼術(shù)、續(xù)斷、鹿茸、穿山甲等。

栽培、養(yǎng)殖藥材70余種。其中引種26種,野生變家種、家養(yǎng)18種。年種植面積5.3萬畝,年產(chǎn)量250萬公斤。收購藥材420種,年收購量2,000萬公斤。

《主產(chǎn)品種》

白術(shù):主產(chǎn)平江、隆回、溆浦等縣。栽培歷史悠久,素有平術(shù)之稱。本省年收購量占中國25%左右,居第二位。

枳殼:主產(chǎn)沅江縣,黔陽、辰溪、麻陽、寧鄉(xiāng)、漢壽、益陽等30余縣有產(chǎn)。本省年收購量估中國40%左右,居首位,產(chǎn)品銷中國并出口。

梔子:主產(chǎn)漣源、邵東、湘潭、衡山、衡東、瀏陽、寧鄉(xiāng)、澧陵、華容等縣。以質(zhì)優(yōu)量大而聞名,商品銷中國及出口。本省年收購量占中國25%左右,居首位。

木瓜:主產(chǎn)桑植、慈利、湘鄉(xiāng)、永順等縣。商品皮皺、質(zhì)堅、色紫紅、氣清香,為本省傳統(tǒng)產(chǎn)品,營銷國內(nèi)外。

玉竹:主產(chǎn)邵東、耒陽、永興、新邵、隆回等縣。商品根條粗壯、色澤透明、質(zhì)地柔潤,營銷省內(nèi)外及出口,是本省出口量最大的藥材之一。

杜仲:本省為中國主產(chǎn)區(qū)之一,栽培歷史較早,50年代就在慈利縣建有國營杜仲林場。現(xiàn)全省大部分地區(qū)有栽培,其中以湘西和湘南山區(qū)較多。

薄荷:主產(chǎn)永州、湘鄉(xiāng)、南縣等地,岳陽、益陽、懷化、華容、漣源、桃源等地亦有種植。永州所產(chǎn)甲級薄荷紅梗綠葉、香味濃烈,是傳統(tǒng)出口的優(yōu)質(zhì)品。

金銀花:野生分布于省內(nèi)各山區(qū),家種主產(chǎn)桂陽、耒陽、新寧、淑浦、隆回、衡陽、桃源等縣、市。本省為中國山銀花主產(chǎn)區(qū)之一。

龜板:本省為中國主產(chǎn)區(qū)之一。主產(chǎn)岳陽、益陽、常德等地、市。南縣建有養(yǎng)龜場,開展人工養(yǎng)殖。

鱉甲:全省湖泊、河流中均有分布,主產(chǎn)岳陽、益陽、常德等地、市。藥材、水產(chǎn)部門及廣大農(nóng)村都有人工養(yǎng)殖,已在沅江市興建有現(xiàn)代化養(yǎng)鱉場。 朱砂:主產(chǎn)新晃、鳳凰縣。以色紅鮮艷、有光澤、質(zhì)脆、體重、無雜質(zhì)而聞名。雄黃:主產(chǎn)石門縣,已有一千多年的開采歷史。質(zhì)量優(yōu)良,二硫化砷含量可達96%。 此外,厚樸、黃柏、茯苓、山藥、玄參、天麻等也調(diào)供省外和出口

甘肅省經(jīng)濟以農(nóng)、牧、石油、化工等較重要,盛產(chǎn)瓜果、中藥及毛皮。農(nóng)作物以糧食作物為主 主產(chǎn)品種:家種藥材主要有當(dāng)歸、紋黨參、大黃、紅嗥、杜仲、天麻、黃蓮、連翹、云木香等;野生藥材主要有豬苓、九節(jié)菖蒲、黃嗥、丹參、羌活、赤勺、辛夷、何首烏、山茱萸、獨活、防風(fēng)、川貝母等。動物藥材主要有麝香、熊膽、豹骨等。

福建省位于中國東南沿海,東經(jīng)115°50'~120°47',北緯23°30'~28°19'。北、西、南三面 主產(chǎn)品種:主要有太子參、茯苓、澤瀉、山藥、枳殼、綠衣枳實、瓜蔞、烏梅、吳茱萸、絲瓜絡(luò)、佛手、四開青皮、桑枝等;野生藥材主要有海金沙、金銀花、香附、狗脊、天冬、防己、黃精、烏藥、金櫻子、海風(fēng)藤、蘭花參等;海產(chǎn)藥材有海浮石、海螵蛸、昆布、海藻、牡蠣、玳瑁、海蛇等。

西藏自治區(qū)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北連青海省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東南與云南省相毗連, 主產(chǎn)品種:小草藥有燈心草、半枝蓮、一枝黃花、金錢草、地丁、白花蛇舌草等;小花果藥有佩茄花、梅花、玳玳花、凌霄花、癟桃干、枳殼等;小動物藥有珍珠、壁虎、龜板、鱉甲、烏梢蛇、龍衣、僵蠶、土鱉蟲等;小礦物藥有寒水石、無名異、紫石英、赤石脂、赭石等。

貴州省的農(nóng)副產(chǎn)品以水稻、油菜籽、烤煙、劍麻、咖啡、栓木、生漆為主,栓木、生漆產(chǎn)量 主產(chǎn)品種:家種藥材主要有吳茱萸、杜仲、天麻、厚樸、半夏、白術(shù)、麥冬等;野生藥材主要有金銀花、百合、天冬、白及、黃精、捥?、續(xù)斷、五倍子、何首烏、金果欖等;動物藥材有鱉甲、烏梢蛇、蘄蛇、靈貓香等;礦物藥材有朱砂、雄黃等。

遼寧省是中國重要工業(yè)基地,冶金、煤炭、機器制造、化工、造船等工業(yè)發(fā)達,糧食、花生、 主產(chǎn)品種:野生藥材主要有人參、細辛、五味子、黨參、關(guān)黃柏、關(guān)木通、威靈仙、升麻、刺五加、刺人參、淫羊藿、馬兜鈴、知母、藜蘆、手掌參、羺本、百合、石韋.拳參、糙蘇、白頭翁、野刺玫、衛(wèi)茅、山楂、樹舌、云芝、猴頭、獼猴桃等。家種藥材主要有人參、細辛、平貝母、黃嗥、桔梗、天麻等。動物藥材主要有熊膽、蛤蟆油、蜂房、蟾酥、桑螵蛸等,也是全省的養(yǎng)鹿基地。

重慶市是中國西南地區(qū)和長江上游的經(jīng)濟中心城市、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內(nèi)河口岸,擁有汽車、 主產(chǎn)品種:家種藥材主要有杜仲、天麻、附子、金銀花、黨參、黃連、厚樸、黃柏、山茱萸、桔梗、玄參、云木香、白芍、白芷、延胡索;野生藥材主要有豬苓、連翹、柴胡、蒼術(shù)、何首烏、細辛、海金沙、淫羊藿、太白貝母等;動物藥材有麝香、僵蠶等、水獺肝、蜈蚣、熊膽、全蝎等。

青海省的經(jīng)濟以農(nóng)牧業(yè)為主,工業(yè)產(chǎn)品以石油、天然氣、原鹽、鹽堿化工、毛紡織品居重要主產(chǎn)品種:主要分布有甘草、旋覆花、紅花、枸杞子、蒼耳子、天仙子、車前子、牛蒡子、葶藶子、丹參、大戟、防風(fēng)、紫花地丁、茵陳、紫菀、狼毒、曼陀羅等。林中及草原主要分布有羌活、黨參、大黃、赤芍、天南星、黃嗥、升麻、地榆、馬尾蓮、黃精、南沙參、川貝母、冬蟲夏草、秦艽、遠志、沙棘、麝香、鹿茸等。

黑龍江省是中國木材、石油、大豆、甜菜、亞麻主要生產(chǎn)基地,產(chǎn)量均居全國首位。黑龍江 主產(chǎn)品種:其中野生藥材主要有滿山紅、檞寄生、黃嗥、赤芍.黃芩、蒼術(shù)、白頭翁、蒲公英、牛蒡子、平貝母等;種植藥材主要有人參、黃嗥、平貝母、車前子等;動物藥材主要有鹿茸、麝香、熊膽、豹骨、蛤蟆油等。

南海諸島是中國南海中許多島嶼、沙洲、礁、暗沙和淺灘的總稱。它們分布的范圍很廣。南 主產(chǎn)品種:分布有多種海洋藥材,主要有海馬、海龍、海龜、玳瑁、瓦楞子、珍珠、石決明、鷓鴣菜、海藻等

可以參考一下

感覺不錯,贊哦! (0)
下次努力,加油! (0)
網(wǎng)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
評論
    共 0 條評論
本站所發(fā)布的全部內(nèi)容源于互聯(lián)網(wǎng)搬運,僅限于小范圍內(nèi)傳播學(xué)習(xí)和文獻參考,請在下載后24小時內(nèi)刪除!
如果有侵權(quán)之處請第—時間聯(lián)系我們刪除。敬請諒解!qq:2850716282@qq.com
山茶油 滇ICP備2021006107號-532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特別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