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雞和茶油雞(整只茶油雞的做法)
1. 整只茶油雞的做法
食材:甲魚500克、烏骨雞100克、鹽20克、味精2克、胡椒粉2克、料酒25克、姜25克、枸杞60克、大蔥25克;
步驟如下:將甲魚宰殺放血后,先用70℃的水燙一下;再放在90℃的水中燙一下?lián)破穑还稳ヮi、爪、裙邊上的粗皮,用刀順著裙邊將其劃穿,除去內(nèi)臟,漂洗干凈;用刀將甲魚爪尖斬去,然后用沸水焯,出水后洗凈,烏雞洗凈切塊,用沸水除盡血水;
鍋中摻入鮮湯,放入烏雞、甲魚、鹽、胡椒粉、枸杞、姜、蔥、料酒,用小火慢燉至雞塊與甲魚質(zhì)地軟透;揀去姜、蔥,調(diào)好味即可。
2. 茶油雞的圖片
我們衡東是土菜名縣,我雖不知道衡陽的茶油炒雞與我們有什么不同,但我們衡東的茶油炒雞絕對是一流?
現(xiàn)在我就把我們炒茶油雞的步驟分享給大家:
1:準(zhǔn)備一只農(nóng)家土雞,處理好洗凈〈我們本地人很少吃飼料雞,一般都是買土雞吃,土雞的肉質(zhì)比較香嫩,緊質(zhì),口感要比飼料雞好吃很多〉。
2:把土雞斬塊,備好蔥,姜,蒜,姜切片,蒜整個(gè)拍扁即可,蔥頭整段切下備用,準(zhǔn)備好我們衡東特有的三樟黃貢椒備用。
3:起鍋,鍋內(nèi)倒入茶油,要多倒些油,油多炒出來的雞肉比較香嫩,油溫?zé)涟顺蔁?,放入一半姜蒜下鍋爆香,依次倒入雞肉,大火爆炒,加入鹽,加入下許本地米灑增香,爆炒兩三分鐘后加入少許開水,倒入少許生抽,蓋鍋蓋燜三分鐘左右,開蓋,加入黃貢椒,加入另一半姜,蔥,蒜,炒香,留少許汁關(guān)火起鍋即可?
3. 整只茶油雞的做法視頻
步驟1
鴨子放血之前在碗中加入適量的米酒和食用鹽,然后將鴨血順著菜刀倒入碗中。將放出的鴨血攪拌1分鐘備用
步驟 2
下一步開始處理鴨子:在盆中加入適量的開水將鴨子浸泡40秒鐘,40秒鐘之后將鴨子撈出放入冷水中透涼,泡冷水的目的是讓鴨子的肉皮收緊,從而更好的將羽毛去除干凈步驟3
羽毛去除干凈之后將鴨掌和鴨嘴的皮撕下來(這是鴨子多余的皮層不能食用),然后將鴨子的尾部切除。從鴨子的背部下刀切開,將內(nèi)臟去除干凈之后清洗干凈備用
步驟 4
將鴨子的爪子去掉,鴨爪中可能有殘留的細(xì)菌所以必須重視這一步。然后將鴨子剁成2厘米左右的小方塊備用
步驟 5
輔料:準(zhǔn)備大蒜(40克)切成小粒備用,小米辣(40克)切成小段、湖南椒(100克)切成小粒、準(zhǔn)備子姜(50克)切成子姜片,準(zhǔn)后準(zhǔn)備適量的小蔥頭切成段備用
步驟 6
首先我們把鍋燒熱,燒熱之后加入適量的油滑鍋。將熱油倒出之后加入茶油(30克),將油溫?zé)?成熱,將剁好的鴨子下鍋。這一步的目的是將鴨子里面的水份爆干爆香(家庭小灶則需要5分鐘左右)
步驟 7
鴨子爆香之后將切好的大蒜和小米辣下鍋,開中小火30秒將大蒜和小米辣炒香,料頭爆香之后加入適量的料酒從鍋邊淋入翻炒幾下,這一步的目的是去除鴨肉的腥味
步驟 8
然后加入老抽(2克)調(diào)底色,再加入生抽醬油(5克)從鍋邊淋入翻炒幾下,翻炒幾下之后加入清湯(200克),開小火燜10分鐘
步驟 9
10分鐘之后當(dāng)湯汁收干的時(shí)候開始調(diào)味:加入食用鹽(1克)、白糖(少許)再加入切好的湖南椒、子姜和蔥段,然后開中火將輔料炒至斷生
步驟 10
輔料炒至斷生之后再加入香醋(少許)翻炒幾下,最后將準(zhǔn)備好的鴨血下鍋。鴨血下鍋之后繼續(xù)開中火翻炒30秒,將鴨血完全炒熟吸附在鴨肉上面即可出鍋裝盤
步驟 11
一道非常經(jīng)典的湖南血鴨就制作完成
4. 茶油燒雞的做法
清蒸小公雞
用料
小公雞1只;蔥;姜;鹽;色拉油;料酒;香菇(按口味)
做法
雞內(nèi)外涂滿鹽、料酒,雞爪、內(nèi)臟、蔥姜塞入雞腹,腌制2小時(shí)
放入電飯鍋蒸,按蒸煮模式,放一個(gè)小盤子在雞下面,等著湯,滴色拉油少許。
出鍋
10天黃芪公雞湯
用料
黃芪15克;枸杞少許;姜片2片;公雞200克;蔥1段;鹽適量
做法
公雞洗凈涼水戳水,過涼切塊
與紅棗一起放鍋中
加入清水,放入黃芪,紅棗,枸杞、姜片、蔥段、小火燉燜1.5小時(shí)。
加鹽食用
大公雞燉香菇
用料
大公雞1只;干香菇一把;八角少許;花椒幾朵;桂皮一點(diǎn);大蔥2棵;姜少許;老抽少許;醬油少許;糖少許;蒜片少許
做法
雞剁塊狀,放入涼水燒開去掉血水!涼干
香菇一把,先用水沖洗一下后涼水提前泡發(fā),至發(fā)軟就好!我就一直泡著
準(zhǔn)備調(diào)味料了!改切片切片,改切段切段,
鍋里加油,下入所有材料,炒香
下入雞塊翻炒均勻
加入醬油,老抽,白糖后加香菇,香菇加的時(shí)候要把香菇和泡發(fā)的香菇水一起倒入會更香!這就是為什么香菇要洗干凈了后再泡發(fā)的原因
別忘了加鹽
我還加了一樣就是粉皮,爽滑軟糯,孩子都愿意吃,高壓鍋大火燒開上氣后15-20分鐘就好
好了!雞肉熟的很爛了!
乘出來,孩子們泡米飯吃吧!
爆炒小公雞
用料
小公雞;蔥姜蒜適量;八角2顆;青紅椒適量;味極鮮;啤酒
做法
雞肉剁塊,冷水下鍋,焯!
焯好瀝干,熱油,放適量白糖,待白糖冒泡,下雞翻炒!
水氣炒干,下蔥姜蒜、八角,翻炒;炒幾下,倒入味極鮮醬油;再翻炒幾下倒入啤酒,基本沒過雞塊就可以,加鹽,水開后關(guān)小火燉
水快收干時(shí)加入青紅椒反復(fù)翻炒,斷生后加入雞精,盛盤?。?!
紅燒小公雞
用料
毛豆米300g;雞肉半只(兩人份);油三勺;鹽適量;老抽適量;白酒適量;蔥一根;姜三四片;蒜兩瓣;八角一個(gè);五香粉適量;干辣椒四個(gè);白糖適量;水兩小碗
做法
將油燒熱,加姜片、蒜瓣、干辣椒、八角爆香
鍋內(nèi)聞到蒜香味的時(shí)候放入雞肉,加鹽炒至雞肉發(fā)白,放老抽、白糖繼續(xù)炒到雞肉全部沾滿醬油為止。
放入毛豆米翻炒一下,撒點(diǎn)五香粉,加水燜煮20分鐘。
出鍋前放入蔥段即可。
紅燒毛豆小公雞
用料
小公雞一只;毛豆米半碗;香菇大約15朵;青椒半個(gè);紅尖椒一個(gè);蔥一點(diǎn);姜一點(diǎn);八角一點(diǎn);花椒一點(diǎn);南乳吊燒醬一點(diǎn)
做法
將宰殺好的小公雞洗凈剁成小塊待用
毛豆米洗凈加少鹽加水入小鍋內(nèi)煮滾瀝水
香菇泡發(fā)后洗凈瀝水
炒鍋入油放入姜、蔥、花椒、八角、紅尖椒炸香倒入雞塊翻炒
噴入黃酒加老抽上色后舀一勺南乳吊燒醬入鍋內(nèi)移至小砂鍋內(nèi)
加入香菇加開水漫過雞肉大火煮開轉(zhuǎn)小火
待雞肉八成熟時(shí)倒入毛豆米燉至肉酥毛豆軟入青椒圈即可大火收鹵起鍋
5. 茶油雞好吃嗎
用茶油蒸好吃,因?yàn)椴栌碗u肯定要用茶油的
6. 整只茶油雞的做法竅門
蜂蜜蒸雞的用料
雞半只 鹽一勺 黨參若干 枸杞若干 姜兩片
蜂蜜蒸雞的做法
步驟1
將雞洗干凈,放點(diǎn)家鄉(xiāng)茶油,一點(diǎn)鹽,兩片姜,一些黨參,一把枸杞。拌勻
步驟2
隔水蒸20分鐘,筷子戳戳肉爛了,再關(guān)小火,抹上四大勺蜂蜜,蓋上蓋子,燜10分鐘。出鍋,即可吃。
7. 油茶雞的做法和配方竅門
工具/原料
公雞 (一只)
方法/步驟
三伏雞怎么做好吃
原材料:兩斤半左右青年公雞一只,生姜150克,路邊荊,食用鹽,山茶油(或者芝麻油),生抽。
1、路邊荊桿莖去皮后放入盛有1000毫升左右清水的鍋里,將水熬干至剩余4/5左右,盛出來備用。
2、雞切塊,焯水,備用。
3、熱鍋,放油,油溫八成熱后將瀝干了水分的雞塊放入鍋中爆炒,加入姜片繼續(xù)爆炒至雞皮冒焦黃小泡,加適量生抽入味,上色。
4、將之前熬好的路邊荊草藥水倒入鍋中,根據(jù)個(gè)人口味放適量鹽。蓋上鍋蓋后大火煮開轉(zhuǎn)至小火慢煮。 5、湯汁快熬干的時(shí)候,翻炒收汁并關(guān)火,盛出來即可使用。路邊荊熬水后煮出來的雞肉色澤微微泛紅,很是誘人。
三伏天怎么健康吃雞
1、選雞:入伏吃雞,必須是公雞,大概在兩斤左右的,特別要求雞要選頭冠顏色比較深,顏色鮮艷,能樹立起來的那種,這樣的雞才沒有生病,且身體屬于特別雄起的。
做法:取不到一斤重的仔雞,公雞為最好,先將路邊荊、紫蘇蔸子煎好備用,然后將剁成小塊的仔雞用滾油爆炒,炒至三分熟時(shí),將姜片放入,烹入白酒一湯匙,再行翻炒,加入鹽,然后將煎好的路邊荊草藥水全部倒入鍋中,有木耳可同時(shí)放入。蓋上鍋蓋,文火慢慢煨,煨至滿屋飄起一股奇異香味、湯汁漸干時(shí),便可裝盤食用。
8. 油茶雞煲的做法大全
桂林好吃的美食有: 一、桂林粽子,二、桂林水糍粑,三、桂林松糕,四、桂林馬蹄糕,五、粉利等 。桂林,簡稱桂,是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下轄的地級市,位于廣西東北部。市境西界柳州市,南臨來賓市、梧州市、賀州市。 一、桂林粽子
桂林粽子是桂林風(fēng)味小吃之一,糯米食品,品種很多,以其所用配料不同而味道各異,有豆子粽、板栗粽、蓮蓉粽、裹蒸粽、三角粽等。
二、桂林水粑 桂林水糍粑是桂林人喜愛的冬季糯米食品。制法是用糯米泡水蒸熟,然后用木棍舂成糯飯團(tuán),使其具有筋力。再制成圓形餅狀晾干即成。三、桂林松糕 桂林松糕是一款由糯米、黃糖水等原料制成的桂林小吃。為桂林的著名風(fēng)味小吃, 桂林松糕用糯米摻粳米適量磨成粉,稍摻些黃糖水拌勻,再將半干半濕的米粉層層撒入蒸桶中蒸一至二小時(shí)熟透即成。 四、桂林馬蹄糕
桂林馬蹄糕是桂林風(fēng)味小吃之一,馬蹄糕是一種傳統(tǒng)小吃。以糖水拌合荸薺粉蒸制而成。荸薺,粵語別稱馬蹄,故名。其色茶黃,呈半透明,可折而不裂,撅而不斷,軟、滑、爽、韌兼?zhèn)?,味極香甜。 五粉利 粉利是廣西傳統(tǒng)小吃之一,主要分布桂北,桂南地區(qū),“粉利”寓意來年有個(gè)好兆頭之意。其以大米為主料,外加以各種輔料精制而成,色鮮味美、香滑爽口。
桂林 地處低緯,屬亞熱帶季風(fēng)氣候。境內(nèi)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光照充足,熱量豐富,夏長冬短,四季分明且雨熱基本同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