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油炒糯米(山茶油熱炒)
1. 山茶油熱炒
亞麻籽油可以炒菜,但一般不建議用亞麻籽油來炒菜,亞麻籽油油溫超多120度的時候,亞麻籽油中的α-亞麻酸開始減少 ,油溫到240度的時候,亞麻籽油中的α-亞麻酸降低了了 82.56 %。 而且,油溫超過160度的時候,開始產(chǎn)生對人體有害的反式脂肪酸,油溫超過240度的時候,α-亞麻酸會產(chǎn)生4種反式脂肪酸。所以,亞麻籽油是不能高溫烹飪的,溫度應(yīng)該在120度以下,最大不應(yīng)該超過160度。
一般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是熱鍋涼油,把鍋加熱后倒入亞麻籽油的同時快速加入菜進行翻炒;也有人在炒菜的時候少放一些油,待菜炒制半熟的時候,再加三分之一量的亞麻籽油。
特級初榨橄欖油可以炒菜,但更適合低溫烹飪,就是說溫度不可以超過120度,才能最大程度地保留營養(yǎng)成分和特殊的橄欖果的香氣。
2. 山茶油炒糯米飯怎么做
用料
糯米 成人捧倆捧,約100克
花生米 成人抓一把,約20克
糖 20至30克。
黑芝麻 倆小勺約5克
玉米粒 小半只玉米
糖炒糯米飯的做法
配方:一家三口每人一碗分量糯米倆小碗,洗一下,放微波爐叮10分鐘水蓋住糯米多一點點。
用平底鍋,放兩大勺油,最好豬油,沒有可以用其他油,其他油沒這么香。放花生米黑芝麻玉米粒,小火抄。將叮好米飯下鍋翻炒均勻
高壓鍋隔水蒸10分鐘沒有高壓鍋用蒸鍋20分鐘
炒鍋放油,放白糖,可以放點鹽,個人喜歡,加鹽糖不會太膩。加入蒸好糯米飯,炒上色約一倆分鐘出鍋。香噴噴的糖炒糯米飯出鍋了。
小貼士
油,鹽,糖,根據(jù)個人口味可以隨意調(diào)整
3. 怎樣炒糯米茶
步驟一
紅棗去核~
步驟二
把每一顆紅棗從中間切開~
步驟三
然后根據(jù)你放的紅棗量拿一點點糯米粉可以啦,因為糯米粉和完以后變成糯米團,后期只需要一點點就可以啦~
步驟四
接下來就是把糯米團捏成一條一條的糯米條夾在紅棗中間咯~
步驟五
放上蒸鍋十分鐘左右
步驟六
加入水以及冰糖泡制,即可
4. 酥油炒米奶茶
蒙古人目前是以大米和小麥為主食的 但是在成吉思汗時期,蒙古人是以肉作為主食的 那個時候茫茫草原上基本上都是牧民,草原也沒有谷物可以吃。農(nóng)業(yè)科技幾乎為零。
蒙古族以牛﹑羊肉及奶食為主,以糧食﹑蔬菜為輔。奶品有奶豆腐、奶疙瘩﹑奶干﹑奶酪﹑奶油﹑酸奶等。早晨吃炒米喝奶茶,茶中加上酥油和少許青鹽,味道鮮美可口。中午和晚上多喜吃牛﹑羊肉。磚茶是牧民不可缺少的必需品,煮好后少加些鮮奶。
5. 山茶油怎么熬
土家油茶湯制作方法,是先用食用油炸適量茶葉至蠟黃后,加水于鍋中,并放上姜、蔥、蒜、胡椒粉等天然佐料,水一沸便舀入碗中,加上事先炒好(或炸好)的炒米花、玉米花、豆腐果、核桃仁、花生米、黃豆等“泡貨”即可食用。油茶湯的制作關(guān)鍵是茶葉質(zhì)量和炸茶葉的火候,佐料和“泡貨”的選用可隨客人口味。
土家人制作油茶湯叫打油茶湯,有專門的鐵鍋,平時不用掛在火坑屋的木板壁上。
做油茶湯所需炊具也較簡單。在農(nóng)村則只需一口鐵鍋、一個三腳、一把鍋鏟和一些火就行,而在城鎮(zhèn)的僅需鐵鍋、鍋鏟、火爐就行。在龍山縣灣塘鄉(xiāng),不少人家還有專門裝盛油茶湯的罐子,有陶的、鐵的、銅的、瓷的。
裝油茶湯時就將罐放在火邊煨著,在上山勞動時就裝一大罐油茶湯以備午餐時用。專用的油茶湯鐵鍋和罐子,是長年累月不洗的,因為油糊糊的還不易生銹。
用旺火將鐵鍋加熱,放入菜油,先把花生粒炸成金黃色后裝盤。再將豆腐干炸爆開后裝盤,炸豆腐干時要掌握火候,不能炸糊。炸完豆腐干后,把糍粑也可過油炸一下,核桃仁炸不炸都可以。
接下來,把鍋中油盛出,換豬油(因為一般植物油不及豬油香)少許,待油溫加熱至六成時,把姜末放入油中,同時放入茶葉翻炒至剛好1~2秒時間,倒入適量水(以沒茶葉為宜),水沸騰時用鍋鏟煸草略壓,目的是茶葉爆開后加水擠壓,這樣不僅可以出茶汁,茶葉也不會焦角,還可以軟貼湯中;等沸騰1至2分鐘,再加入大量水燒開,放鹽適合口味后,舀至碗中,再放入炸好的花生粒、豆腐干,核桃仁、蒜末等,這樣可以一邊喝湯,一邊食用湯中花生粒、豆腐干、核桃仁,如果這時再配上用火燒好的糍粑,吃起來那感覺是滿口余香,回味悠長。
值得注意的是,油茶湯中不能放味精,因為味精會改變湯的原汁原味,同時湯中一般也不放辣子,因為喝湯時容易嗆人
6. 糯米油茶糊的做法
1.鍋內(nèi)放清水3千克,燒開后放入10克姜塊,一根生蔥(挽結(jié)),水沸撇去浮泡,撈去蔥、姜,然后將鍋端離火口10分鐘,再將磨好的大米,糯米粉攪入水中。鍋再置旺火上燒開,移放微火上煨熟成油茶糊。
2.標準粉500克放鹽5克、蘇打3克,加清水200克,調(diào)勻揉好,靜置1小時,再搓成條狀,刷上菜油,盤條發(fā)汁。鍋內(nèi)放菜油燒至七成油溫時,將發(fā)汗后的面扯成50克重的節(jié),拉成細如麻繩的線條,卷曲入油鍋炸成油茶馓子。
3.菜油下鍋燒熟后,分別舀入花椒粒、辣椒面中,制成椒油、紅油。芝麻炒熟搟成細面,大頭菜剁面細粒,生姜15克剁成末。
4.吃時,先將雞蛋打入碗中攪散(每碗1個),再將油茶糊舀入碗中與蛋液和勻,放鹽、芝麻面、椒油、紅油、麻油、姜末、大頭菜粒及蔥花,油菜湖面上放入捏碎的馓子。
7. 油茶糯米怎么做
1、茶葉,打油茶的茶葉不是一般的綠茶紅茶,而是采得比較老,只需殺青曬于就可,制作粗糙,但也有好壞之分,價格便宜,油茶的好壞第一個就在茶葉上。主要是殺青過老就有難聽的苦味,殺青不到位則有夾味。
2、老姜
3、油,最好用豬油。
4、炒米,炒米可不是用米炒成米花這么簡單,炒米是這樣做的,選上好的糯米,先浸水(多久我不太清楚),浸好后,拿少部分打成粉子,大部分蒸,蒸好后攤開,將粉子撒在上面,使糯米飯一顆顆的分開,再曬干,就可以拿來炒了。
油茶的做法:
第一步:泡茶葉,先用溫水(60或70度吧)將茶葉泡軟,同時將茶葉洗凈并可去掉部分夾味,倒掉水(最好不要倒得太干凈),將老姜冼凈,
油茶
制作油茶
第二步:燒火放油,茶葉姜放入,邊燒大火邊用油茶爪爪(一種用油茶樹做的7字形的木棒)擊打茶葉和姜將茶葉和姜打爛,(這就是為什么叫打油茶,小心你們的鍋子,在粗石江打油茶用的是一種專用的鍋子,小而厚),第一次打打成半爛就可以了,加水燒開,加鹽就可以喝第一鍋油茶了(第一鍋可不太好喝,最好喝第二鍋倒油茶時要留下茶葉和姜再打第二鍋第三鍋,方法同第一鍋的打法一樣。
8. 山茶油炒糯米粉的做法
第一,將蒜瓣、生姜、辣椒擂碎;香蔥洗凈切碎待用。
第二:將糯米用蒸熟、晾干、用礁春扁即成陰米;鍋內(nèi)加茶油加熱至六成熱,分別加糍粑:鍋內(nèi)留油,將陰米炒至略帶焦黃:黃豆、花生炒熟:待用。
第三步:將茶餅加入鍋中加水煮沸,將茶葉撈出、用描缽插爛茶葉、再入鍋中煮成濃茶汁,撈去茶渣、加茶油、食鹽、擂碎的蒜末、姜末、辣椒粉制成茶湯。
第四步:將炒黃的陰米、炒熟的黃豆和花生、炸好的蕨粑和糙粑加入茶碗中,沖入滾沸的茶湯,撒上蔥花、胡椒粉即可。
9. 糯米炒茶葉
大米。姜米茶一般選用姜和大米熬制而成,是湖北地區(qū)漢族的特色風味小吃,湯色發(fā)黃,香氣濃郁,滋味發(fā)甜而不淡,微苦,是炒米的時候的焦糊味,炒米的時候一定要控制火候,大火容易導致大米外表糊,導致姜米茶會特別苦,沖泡的時候一定要加沸水,這樣才不會變成糊糊狀。
![](/static/images/biaoqian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