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茶油家庭裝(淮安正宗麻油茶馓)
1. 淮安正宗麻油茶馓
炸茄盒:
原料:
1、肉末
2、輔料:蔥、姜、蒜、鹽、味精、料酒、醬油,和肉末拌勻。
面粉
用水調(diào)成糊狀,加少量鹽。
茄子切片,每兩片一組,一邊不能切透,保持粘連,有點像蚌殼。
制作:
把調(diào)好的肉餡塞到兩片組的茄子中間,兩片茄子正好夾住。
烹飪步驟:
1、把夾著肉的茄蚌放禁準備好的面粉糊里面,整個裹一層面糊。
2、放入油熱的煎鍋。
3、不斷翻面油煎,直至兩面黃即可。
炸麻花:
原料:面粉2斤 干孝母 泡打粉各適量 白糖6兩
油2兩 水大約1斤左右
制法:
1、將干面粉倒在案板上加入干孝母、 泡打粉
拌合均勻 扒個坑。
2、將水、 糖、 放入盆內(nèi)順一個方向攪拌 待糖全部
溶化后放入豆油.再攪拌均勻 倒入面坑內(nèi)快速
摻合再一起。合成水揉糖發(fā)面面團稍醒,反復揉
三遍(要醒10分鐘揉一遍),最后再刷油,避免干皮。
3、待面發(fā)啟 搓長條下等量小劑刷油稍醒既可搓麻花
4、先取一個小劑搓勻,然后一手按住一頭,一手上
勁 ,上滿勁后, 兩頭一合形成單麻花勁, 一手按住
有環(huán)的一頭,一手接著上勁 ,勁滿后一頭插入環(huán)中
形成麻花。
5、大鍋上火放寬油, 燒至七成熱時, 將麻花放入油
鍋,炸至沸起后翻個,炸成金黃帶紅色出鍋既成。
特點:脆軟香甜。
炸春卷:
材料:薄餅皮、蛋漿
餡料:
蔥頭、豆芽、紅蘿卜、豬肉、香菇、沙葛。(依我的口味)除了豬肉以外,其余的材料都切絲。豬肉剁碎。
調(diào)味料:
鹽、胡椒粉
做法:將炒鍋燒熱加入少許油,待油熱時先加入蔥頭炒香再加入
肉碎翻炒幾下加入香菇待肉熟時加入紅蘿卜、沙葛、豆芽
及調(diào)味料翻炒均勻即可。注意最后三樣材料勿炒太久,否
則失去口感。
待餡料冷卻后取一片薄餅皮加入炒好的餡料包起來以蛋
漿封口。(勿放太多餡料否則破了就不行)
包好后下油鍋炸至金黃色即可。
炸藕盒:
先做肉餡:
好五花肉剁餡,加鹽、胡椒、少許味精、小蔥末,攪拌拌勻,攪拌時最好朝一個方向,然后放冷藏室靜置30分鐘,即可。
將藕洗凈去皮,切成0.5厘米厚的片,每兩片中間夾入少量肉餡,輕壓一下,待用。
將面粉,加人適量清水、一點點鹽調(diào)成薄糊。
炒鍋置于中火加熱,倒人食油燒至八成熱時,將藕夾生坯逐片蘸上薄糊,隨即下油鍋炸至淡黃色定形,撈起放盤中晾涼片刻,再投入油鍋炸至金黃色,即可。
特點與說明
此菜為江蘇風味。色澤金光油亮,外脆里撤,香氣撲鼻,清鮮爽口。制作時,藕夾不宜做得太厚;肉糜也不宜夾得太多;藕夾再次進行復炸,就是為防止成品萊外熟里生。
炸咯吱盒兒
炸饹馇盒兒是一種油炸小吃。它的原料是雜豆面和蔬菜。其制法是將雜豆面和成糊,放在鐺上攤薄,熟后鏟起備用,將香菜、胡蘿卜、蔥花等切碎,加進 五香粉、香油、鹽等拌合成餡。鐺上抹油,再攤一張雜豆面糊,將拌好的餡均勻鋪上,然后將預先作好的那張雜豆面餅抹一層面糊,放在餡兒上邊。 將做好的饹馇盒兒切成方塊,入油炸即成,其口味外酥咸香。
焦圈
小吃制作:
需用溫水化開鹽、堿、少許礬,加水拌和面粉成面團后,用手反復壓揉面團,揉勻后放案板餳3個小時,然后把面團壓扁,用刀切成5厘米寬的條,取成條面坯置案板,用一手按住一端,另一手托住面坯的另一端,捋成長扁片,厚約6厘米,用刀把面片切成4厘米寬的劑(一般50克面切14小劑),每兩個劑疊在一起,用小炸刀中間切一刀,兩邊不能切通,稍連一點,油燒至五成熱時,用手拿住生焦圈坯的一頭下油鍋,隨即用筷子從中間撐開,使之成手鐲形,定型后翻過來,炸至棗紅色出鍋控油,即成香酥脆的焦圈了。
炸糕用的是燙面,有的還摻進些山藥泥,餡—般是用白糖、芝麻、青紅絲、玫瑰包好,擱手心里拍成一兩一個的小餅,入油一炸,里面包的白糖炸成糖汁,外層炸得酥脆,趁熱吸一口,燙、甜、粘,不小心糖汁會濺出來。 好山、好水、好心情
油炸檜
即是以面粉為原料,經(jīng)堿、礬發(fā)酵,油炸制的一種小吃。別稱很多,油炸鬼、油炸果、麻葉、油片、油條等。都是由“油炸檜”演變而來的?!坝驼u”就是用油來炸秦檜。傳說,宋時奸相秦檜害死岳飛后,受到全國人民的唾罵。有一小販,捏了兩個面人,象征秦檜和他的老婆王氏撳合在一起,扭成螺旋形,下油鍋炸,取名“油炸檜”。
民俗多以油條相稱?,F(xiàn)代的通常做法是:用礬、堿、鹽兌成料水,將面粉和勻,上刷點油,餳好后放在案板上,用刀切成長條抻薄,剁成小塊,每兩塊合在一起,兩手擰抻長,下油鍋炸成金黃色撈出。
一般配料(北京地區(qū)):面粉25千克、礬300克、堿150克、鹽600克、蘇打50克;每50克面用水300-325克、用油125克。
油條
又叫麻葉、油炸檜、油片、果子等。以面粉為主要原料。名隨形而變,通行南北油炸小吃。(例)
原料:精粉25千克,蘇打50克,礬300克,堿150克,鹽600克。每500克面用125克油,水300-325克。
制法:先將礬砸碎,再將堿面、鹽放入,倒進三分之一的水將這三種調(diào)料研化開(用手摸沒渣兒),再將余下的水倒入盆內(nèi),與面和均勻,和好面疊一疊刷上點油,餳一會兒放在案板上,用刀切成長條抻薄,剁成小塊,每兩塊合在一起,當中用手指按一條溝,兩手一擰抻長下鍋炸,即成油條;搟成片,中間劃二刀,即成油片。
芙蓉干糖
北京油炸小吃。以面粉為主要原料。色澤金黃,外焦里嫩,香甜可口。(例)
原料:精粉3.75千克(發(fā)成面肥),白面粉1.25千克(干面),75克熟干面,飴糖1.25千克,堿約70克。每500克面炸20個,耗油150克。
制法:①用飴糖1.25千克、面粉1.25千克拌和在一起,做里子用;②用面粉發(fā)面兌上堿,和好分成兩塊,每塊搟開,把里子面均勻鋪在搟開的一塊面上,然后把另一塊搟開的面再鋪到里子面上,成3層,厚5厘米;③用刀切下5厘米寬的長條,將長條一邊按薄,成坡形,把薄邊和厚邊合在一起,再切成重38克的小塊,每小塊中間開一刀口,然后打開,將薄的一面往里翻過去,厚邊一折成耳朵形,用溫油炸;④白糖0.5千克和熟面干拌在一起,然后把炸好的干糖在白糖盤里一滾,干糖上滾上白糖花即可。
開口笑
北京油炸小吃。成品香、甜、酥,綻口似笑,故名。(例)
原料:精粉10千克,飴糖3千克,雞蛋1千克,白糖1千克,芝麻仁1.2千克,糖精5克,蘇打10克,和面用油400克。每千克面炸40個,耗油400克。
制法:①將雞蛋去皮倒入盆中,加上蘇打、飴糖、白糖、糖精、油200克、水1500克放在一起攪拌均勻,倒進面粉和勻,揪成40克一個的小劑;②麻仁用開水拌勻,小劑在麻仁里一滾,不要揉(揉時間長不開口);③把粘好的小劑放到溫油里炸透開口即成。
成品規(guī)格:開口,炸透,每個重50克。
糖泡
又叫糖麻葉。油炸小吃。成品金黃,糖泡鼓起,焦軟,香甜,可口。(例)
原料:精粉10千克,堿面100克,紅糖1千克,鹽200克,礬200克,用水6.5千克。每千克炸20個,耗油250克。
制法:①將礬砸碎再將堿面、鹽放入,倒進1/3的水研化開(用手摸沒渣兒),再將余下的水倒入盆內(nèi),與面同時放入和均勻,和好面疊一疊刷一上點油,餳一會兒放到案板上,用刀切一長條,剁成一塊塊小劑,每個重80克;②用炸面0.5千克和紅糖和在一起,再用250克干面一揉即成糖面;③把一小塊面劑鋪上糖面,抻薄兩頭成長方形,用刀剁三連刀(中間距離一樣),拿起放到油鍋里糖面向下,用筷子按背面,讓分的四瓣都鼓起來。
蜜排岔
北京油炸小吃。以面粉為主要原料。酥、甜、香,略帶姜味,故又名姜酥排岔。(例)
原料:精粉2.5千克,鮮姜100克,白砂糖0.5千克,桂花50克,飴糖2.5千克,青紅絲250克。每千克面炸100個,耗油600克。
制法:①把面和成面穗,每千克面吃水300克,然后放到切面機上軋4-5次,直到成薄片均勻、光滑為止;②軋好的薄面片撒上細淀粉面,疊起合成長條,然后分排岔條,掌握好長短(必須是長方形),一般都制成12克一個的排岔(合兩小薄片);③把合好的兩小片疊到一起,兩單片套翻到一起,用溫油炸。將炸好的排岔分數(shù)次過蜜,過完蜜晾涼后碼放起來,撒上青紅絲。
熬糖方法:將鮮姜去皮切成細絲,用1千克水把姜絲熬開,熬一會兒撈出姜絲,放上白砂糖。要求熬開后再放飴糖、桂花,繼續(xù)熬開后放到微火上(排岔過蜜)。
淮安茶馓
油炸小吃。為江蘇歷史名食之一。相傳清咸豐年間,淮安人岳文廣改進了茶馓的做法,從此遠近聞名,曾參加過1930年巴拿馬國際比賽會,并獲獎牌。
淮安茶馓分梳子、菊花、馓帚、寶塔等形式,纖細黃亮,入口濃香酥脆。配料比例:精面粉50千克,麻油30千克,黑芝麻1.5千克,鹽1千克;分季節(jié)用水,每千克面粉,春秋用溫水約900克,夏季用井水約700克,冬天用沸水約1000克,同時放入黑芝麻、鹽;拌勻后揉成團塊,反復搋揉幾次,餳半小時后,搓成如桂圓粗的條盤入缸內(nèi),再搓成手指粗的條盤入缸內(nèi),最后搓成毛筆桿粗的盤條入缸內(nèi),盤一次灑一次麻油,每道工序間隔1小時。如做梳子式,炸時將條繞在手上約60圈,并用手繃開25厘米長,再用筷子繃開則更長,下油鍋炸成金黃色即好。
2. 淮安小吃茶馓
茶撒是淮安楚州的特產(chǎn),可以泡著糖水吃,也可以打開既吃
3. 淮安麻油茶馓多少錢一盒
原料配方:上白面粉2.5千克精鹽50克黑芝麻75克芝麻油5千克(約耗1.85千克)
制作方法:1.將上白面粉倒入面缸內(nèi),根據(jù)不同季節(jié)加水(每千克面粉春、秋季節(jié)用溫水900克,夏季用涼水700克,冬季用溫水1千克),同時放入黑芝麻和精鹽,與面粉拌勻后揉成團,反復搋揉3次,用濕布蓋好餳0.5小時。2.將餳好的面團搓成桂圓大小的長條,盤旋放入一只抹有芝麻油的缸內(nèi)。每盤一層,澆一次芝麻油,間隔1小時后再將面條放在抹油的案板上搓成毛筆桿粗的條,仍用上法盤入缸內(nèi)。3.將芝麻油倒入鍋內(nèi),用中火將油燒至八成熱。將搓好的面條繞在手上(扇子式的約繞60圈),先用手繃開約23~26厘米長后,把兩只長竹筷插入,再繃至約30多厘米長將面條抽細如線,即放入油鍋,筷子繃住條,在油鍋中擺動幾下,然后將兩只筷子交錯疊在一起使面條錯疊成扇形,抽出筷子,炸至茶馓呈金黃色時起鍋(每把40克重)即成。
4. 淮南正宗油茶
1、寸金。寸金,是合肥四大名點之一,形似筆桿粗細,長約一寸,故名“寸金”。糖表層脆、心酥軟、甜味醇,具有橘餅、桂花的特有香氣,脆、甜兼得。
2、碭山酥梨。碭山酥梨是我國果品中的名品,也是安徽特有的特產(chǎn),它以果實碩大,黃亮美色,皮薄多汁,肉多核小著稱。碭山酥梨非常甜,在安徽碭山縣每年產(chǎn)量非常高。
3、符離集燒雞。產(chǎn)于安徽省宿縣,原名“紅雞”,是聞名全國的特產(chǎn)。量在開始時,此雞并無特色,只是煮熟后抹一層“紅曲”。然后在學習了道口燒雞的基礎(chǔ)上幾經(jīng)改進提高,逐漸形成現(xiàn)在的符離集燒雞。
4、金寨獼猴桃。金寨獼猴桃是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的特產(chǎn)。金寨縣野生獼猴桃果實不是很大,而且大小不均勻,味道清香鮮美,甜酸宜人,耐貯藏。
5、林頭花生酥?;ㄉ趾芏嗟胤蕉加?,林頭花生酥它采用的是傳統(tǒng)的炒熟花生、白糖、米稀配方摻合在一起,經(jīng)人工錘打后制作而成。香甜可口,酥而不沾牙,每年春節(jié)前批量上市,物美價廉。
6、懷遠石榴。懷遠石榴主要是在安徽省的懷遠縣特產(chǎn),果實非常大,皮黃并且渾身通透,顆粒飽滿剔透,明潔如珍珠,肉肥而核細,在2020年2月的時候,懷遠石榴獲得了“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chǎn)品”的稱號。
7、琴魚干。琴魚干為安徽涇縣獨有的特產(chǎn),這是一種非常罕見的小魚干,一般不做食用而是用來泡茶,所以也叫做琴魚茶,但是琴魚非常的罕見,口生龍須,重唇四腮。
8、寧國粑粑。寧國粑粑就是一種烙餅,安徽的小吃中大街小巷都有,外表看起來黑黑黃黃的,但是吃起來非常美味,菜餡一般都有豇豆、豆腐干、竹筍、蘿卜絲、大蔥、腌菜以及豬肉雞蛋等。
9、宣州雪梨。宣州雪梨也是安徽特產(chǎn),作為曾經(jīng)宮廷的貢品,早在宋代就已經(jīng)有了宣州雪梨。作為安徽特產(chǎn)的宣州雪梨,果實大、圓、白,肉質(zhì)無碎渣,口感非常脆。
10、姚村燜醬。姚村悶醬是皖南人家的特產(chǎn),產(chǎn)于郎溪縣姚村,口感非常醇厚,色香味濃,具有香辣鮮的特點,讓人食之難忘,久吃不厭。姚村悶醬非常下飯,姚村悶醬開蓋即食,可以直接涂在食品上,也可以作為菜品的調(diào)味品
5. 淮安麻油茶馓哪里正宗
韭菜炒鴨血是淮揚的菜。
淮揚菜是中國傳統(tǒng)四大菜系之一,發(fā)源于揚州、淮安。菜系充滿淮、揚特點。原料多以水產(chǎn)為主,淮揚菜系大多以江湖河鮮為主料,以頂尖烹藝為支撐,以本味本色為上乘,以妙契眾口為追求,雅俗共賞而不失其大雅,尤其是“和、精、清、新”的獨特理念。著名菜肴有清燉蟹粉獅子頭、軟兜長魚、淮安茶馓、大煮干絲、三套鴨、韭菜炒鴨血,水晶肴肉等。
6. 江蘇淮安茶馓
我是楚州的,正宗淮安茶馓就來楚州吧,東岳廟那邊有正宗的。
7. 淮安茶馓哪家好正宗
(1)酥嫩的漣水雞糕(2)美味爽口的高溝捆蹄(3)清脆的淮安茶馓(4)欽工肉圓(5)入味的文樓湯包(6)名揚天下的盱眙龍蝦(7)可口的淮安蒲菜(8)香飄四海的今世緣酒(9)淮安軟兜長魚(10)平橋豆腐
以上十種淮安特產(chǎn)都是值得入手的美味,饋贈佳友的必選良品!
8. 淮安油茶馓子
你說的應該是馓子吧!
1、馓子是一種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北方馓子以麥面為主料,南方馓子多以米面為主料。在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馓子的品種繁多,風味各異,尤以安徽蒙城、江蘇淮安、維吾爾族、東鄉(xiāng)族、納西族、寧夏回族的馓子最為有名。以淮安的茶馓為最。
2、制作馓子要用上好的面粉,加少許食鹽用水揉成面坯,然后醒面、切條,再搓成條狀,環(huán)繞排滿盆中,上面灑抹一些食用油。待面條在盆中回透,彈拉力恰到好處時,將面條繞在手上,用手來回抻開,撐繃成粗細均勻一致的馓子條,然后放入油鍋,用筷子輕輕翻動,掌握火候煎熬上色,炸成大把或小把金黃焦脆的馓子。
9. 淮南油茶圖片
水,豆腐皮,蔥,面筋,胡椒粉,味精,鹽,油,淀粉。
![](/static/images/biaoqian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