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鄉(xiāng)野生茶油宴(壯鄉(xiāng)油茶簡介)
1. 壯鄉(xiāng)油茶簡介
《壯族敬酒歌》
作詞:梁紹武
譜曲:農(nóng)禮生
貝儂哎
壯家敬酒要唱歌
山歌聲聲伴酒喝
貴客越多心越暖
貝儂哎
好比春風過呀過山坡
貝呀儂哎
客人來到家門口咧
敬上三碗迎客酒
米酒香醇山歌唱
貝儂哎
壯家情意捧呀捧在手
(油茶三棵不榨油
好酒三杯不夠喝
打開酒壇見到底
交杯交心是朋友)
貝呀儂哎
山歌出口不能收咧
杯中有酒不能留
酒滿敬客莫先喝
貝儂哎
一點一滴也呀也不留
(山歌不用錢來買
喝酒不用人來求
天遠地遠來相見
隔山隔水不隔酒)
貝儂哎
壯家敬酒要唱歌
山歌聲聲伴酒喝
貴客越多心越暖
貝儂哎
好比春風過呀過山坡
嗚~嘿~
2. 壯鄉(xiāng)嫂山茶油
荔浦芋頭、荔浦馬蹄、小黃姜、山茶油、沙糖桔
3. 中國貴州油茶之鄉(xiāng)是哪里
1.湖南省耒陽市
2.浙江省常山縣
3.貴州省玉屏侗族自治縣
4.湖南省常寧市
5.江西省興國縣
6.廣東省連南瑤族自治縣
7.湖南省邵陽縣
8.福建省浦城縣
9.湖北省麻城市
10.廣東省平遠縣
茶油,是油茶籽油俗稱,又名山茶油、山茶籽油,是從山茶科山茶屬植物的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成熟種子中提取的純天然高級食用植物油,色澤金黃或淺黃,品質(zhì)純凈,澄清透明,氣味清香,味道純正。
4. 侗鄉(xiāng)油茶簡介
江口米豆腐
江口米豆腐是貴州銅仁著名的風味小吃之一,主要原料是梵凈山貢米、稻草灰或桐殼灰。首先將稻草灰或桐殼灰加入適量的水浸泡,使其變成堿水;然后將梵凈山貢米用堿水浸泡數(shù)小時后磨成漿,打熟芡,捏成個狀和條狀米豆腐,用大火蒸熟即成。 江口米豆腐嫩黃鮮亮,晶瑩剔透,可切成片、條、塊或制成蝦仁米豆腐,配以江口特制的油辣椒、醋辣椒、佐料,酸香麻辣,滑軟可口,涼吃熱煮均可。
松桃鹵鴨
松桃鹵鴨,亦稱蓼皋鹵鴨,是貴州省銅仁市松桃苗族自治縣的特色美食,以色香味俱全享譽湘黔渝川四省。松桃鹵鴨取本地優(yōu)秀鴨品種麻鴨的老鴨子作為鹵鴨的基本原料,并以寨英和蓼皋兩鎮(zhèn)的麻鴨為最好,除毛剖腹后用泉水浸泡去腥,配以桂皮、草果、白扣、丁香、肉桂、三耐、葵香、干蔥、花椒、生姜等鹵料,文火鹵制而成。
銅仁社飯
社飯的主要原料為是青蒿、糯米、大米、野蔥和臘肉,青蒿野蔥味馨香,臘肉香味濃郁,米飯油而不膩。據(jù)《銅仁府志》記載,社飯源于社日祭祀,主要流傳于銅仁市,根據(jù)當?shù)仫L俗,長輩逝世后頭3年在清明前要到墳上去祭祀,稱之為“掛社”。銅仁人一般利用星期天,邀集親朋好友到墳上去祭祀,然后吃社飯。后來由于社飯好吃,就不管有無“掛社”都做社飯吃社飯的習俗。
石阡綠豆粉
石阡綠豆粉是貴州具有獨特風味的食品,因最早出自貴州銅仁市的石阡縣而得名,具有清熱解毒、理腸健胃的功效。綠豆粉是以大米和綠豆為原料,加水磨成漿,把漿放在鍋里烙成粉皮,拿菜刀切成絲條狀而成。食用的時候,將新鮮的綠豆粉放入沸水里煮半分鐘左右撈在碗里,加上肉末軟哨、酸菜、姜粒、蔥花、花椒油等佐料即可。
思南花甜粑
花甜粑是貴州省思南縣人的必備年貨,因其制作工藝獨特,味道甜美而享譽四方,是一種集中國南北年糕文化之大成的藝術(shù)美食,為思南縣代表性美食?;ㄌ痿问且耘疵?、粘米為主要原料,采用摔、搓、揉、壓等手法,在粑內(nèi)做花,制成橫截面直徑約兩寸左右的長筒狀粑體后,上籠用猛火蒸至熟透即可。花甜粑有多種吃法,蒸、煮、烤、炸均可。
江口豆腐干
江口豆腐干是貴州省銅仁市江口縣人民的傳統(tǒng)食品之一,經(jīng)過泡豆、磨漿、過鹵、晾干等十道工序制成。江口豆腐干吃法多樣,可直接用來下酒,也可以下鍋油炸或炒食,吃起來香韌可口,別有風味。
思南米豆腐
思南米豆腐是銅仁思南最享譽盛名的特色美食小吃,是思南飲食文化的杰出代表。按其形狀可分為蝦子型和方塊型兩類,蝦子型米豆腐又稱米蝦,是將煮熟的漿糊趁熱用篩子過濾到有水的水缸里迅速冷卻成蝦狀米豆腐,吃時在其上放上切碎的榨菜、酥花生、酥黃豆、鹽菜、蔥花等配菜,再淋上用紅油、姜汁、醬油、麻油、花椒油、醋、蒜水等調(diào)成的汁;方塊型米豆腐用刀劃成若干塊加上調(diào)料和臊子即可。
侗鄉(xiāng)油茶
侗鄉(xiāng)油茶,又名罐罐茶,是玉屏侗族特有的風味小吃,制作過程很復(fù)雜,原料為茶油、茶葉、灰堿粑、炒米、辣椒、以及各種香料,香辣可口。侗鄉(xiāng)油茶的種類很多,按紅白喜事分為生日茶、婚嫁茶、敬老茶、慶賀茶、分憂茶;按食用時間分,有早上的“早晨茶”、中午的“半日茶”、下午“夜背茶”、和晚上的“夜頭茶”;按原料分為粑粑茶、糯飯茶、米花茶、苦筍茶、黃豆茶、花生茶、包谷茶、肉絲茶、腸子茶等。
沿河糯米包子
沿河糯米包子是銅仁沿河縣地方風味小吃,以糯米為主。沿河糯米包子至今經(jīng)久不衰,代代相傳,倍受歡迎,每逢正月十五,糯米包子是沿河土家人必不可少的美食。其獨特之處是用糯米粉做皮,冰糖、芝麻、花生碎屑、肉哨子,少量柑桔皮細末為餡,蒸熟后滋味豐滿、甜香鮮酥。吃時最好用碗盛著吃,以免油餡漏掉。
糖醋芝麻冰涼粉
糖醋芝麻冰涼粉是貴州銅仁地區(qū)特色風味小吃,為銅仁傳統(tǒng)夏時小吃。冰涼粉是流行于西南地區(qū)的特色美食小吃,各地叫法和做法不同,大部分都是加糖加各種果脯,但銅仁的冰涼粉則是加白醋紅糖和芝麻花生碎仁,即糖醋芝麻冰涼粉。其主要原料有涼粉籽、堿水、石灰水、白(紅)糖、香醋、芝麻等,制成后其形如冰塊,具有晶瑩透明,食之滑刷爽口、清香酸甜、透涼沁脾、解熱止渴等特點。
5. 油茶樹之鄉(xiāng)
遂川,古稱龍泉,自東漢建縣以來有1800多年的歷史,位于江西省西南邊境,南鄰廣東,西連湖南,是革命圣地和旅游勝地井岡山的重要組成部分。全縣總面積3144平方公里,有54萬多人。遂川資源豐富。水能蘊藏量在29.7萬千瓦,縣內(nèi)已發(fā)現(xiàn)鎢、金、花崗巖、瓷土、硅等20余種礦產(chǎn)資源。旅游資源開發(fā)潛力巨大。湯湖溫泉地表水溫84°C,晝夜自流量2000多立方米,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元素。與井岡山接壤的大汾熱水洲風景區(qū),地表水溫64°C,是大井岡風景區(qū)重點開發(fā)的旅游資源。白水仙風景區(qū)是江西省重點風景名勝區(qū),位于贛粵高速公路遂川出口處。遂川縣林地面積369萬畝,是江西省重點林業(yè)縣。遂川物產(chǎn)豐富。金桔、板鴨、“狗牯腦”茶譽稱遂川“三寶”。遂川是“中國金桔之鄉(xiāng)”、“中國板鴨之鄉(xiāng)”和“中國油茶之鄉(xiāng)”。金桔唐朝始為貢品,金桔盆景為“花卉盆景之王”,板鴨被稱為“臘味之王”,“狗牯腦”茶早在1915年就與貴州茅臺酒同時獲得美國巴拿馬——太平洋國際博覽會金獎。
6. 廣西油茶之鄉(xiāng)是哪個地方
6~8年,油茶進入盛產(chǎn)期。在正常栽培情況下,油茶實生樹一般4-6年開花結(jié)果,6-8年后逐漸進入盛果期。一般盛果期平均畝產(chǎn)油茶果600-1500千克,優(yōu)良新品種畝產(chǎn)茶果2500千克以上。
油茶是我國南方特有的食用油木本油料植物,與油橄欖、油棕、椰子并稱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與烏桕、油桐和核桃并稱為我國四大木本油料植物。
油茶在我國栽培已有2300多年歷史我國現(xiàn)有油茶面積約400萬公頃,年產(chǎn)茶籽80萬噸,產(chǎn)油20多萬噸。涉及長江流域及以南的18個?。▍^(qū))。湖南適應(yīng)油茶栽培的面積4500多萬畝,現(xiàn)有面積約2000萬畝,計劃到2020年發(fā)展到2500萬畝。
7. 侗族油茶簡介
三江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有多耶。
在國務(wù)院公布的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名錄中,廣西入選的18個非遺項目分別是:仫佬族古歌、壯族天琴藝術(shù)、多耶、壯族打扁擔、末倫、搶花炮(壯族搶花炮)、貝雕(北海貝雕)、骨角雕(合浦角雕)、米粉制作技藝(柳州螺螄粉制作技藝)、米粉制作技藝(桂林米粉制作技藝)、龜苓膏配制技藝、瑤族祝著節(jié)、壯族儂峒節(jié)、壯族會鼓習俗、大安校水柜習俗、敬老習俗(壯族補糧敬老習俗)、油茶習俗(瑤族油茶習俗)、規(guī)約習俗(瑤族石牌習俗)。
8. 大山鄉(xiāng)茶油
1、田東:百色的山茶油當然是田東的最多,田東八香之一。而且田東的交通十分的便捷,成本也是最低的。田東的山茶油基本上都是在義圩鎮(zhèn)盛產(chǎn)的。義圩鎮(zhèn)在田東北部往巴馬放心。
2、凌云、隆林:凌云和隆林的山茶果的質(zhì)量要比田東的好一些,產(chǎn)油比田東的多一點。但是凌云和隆林的交通實在不敢恭維,而且也很遠。山茶樹往往在很高的大山上,需要繞很多個彎跑山頂上才能運下來。至于產(chǎn)出來的香味等差異多大個人就不得而知了。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如果你有意向收購的話還是跟當?shù)氐睦习宥鄿贤ǖ暮谩?/p>
謝謝你了??!
9. 鄉(xiāng)里茶油圖片
可能是鹽少了或者是溫濕度變化大造成的,用淡鹽水泡一下,然后洗凈加熱了吃,加熱(蒸、煮、燉、紅燒都可以)的時候放點酒。
材料
臘魚,冷鹽水,茶油,清油,青椒,醬油,雞精,青蒜末
做法
1.因為是腌制了再熏的,所以吃的時候一定要先剪成塊用冷鹽水浸泡一個小時左右,這樣就不會咸了,然后再用滾水煮一煮,基本可以吃著放心了(本來就是鄉(xiāng)里的親戚自己做的,沒有放那些硝和色素等等致癌的東西).
2.燒茶油爆香臘魚,上鍋蒸五分鐘;
3.另外燒清油煸炒青椒絲,倒入蒸好的魚,翻幾翻,噴紅燒醬油(顏色漂亮),撒雞精,青蒜葉末
10. 廣西壯族油茶
歌舞游藝
廣西境內(nèi)各少數(shù)民族都以愛唱且擅唱山歌聞名。山歌曲調(diào)高吭咪亮,奔放自由;內(nèi)容樸素健康、敘事抒情,問答應(yīng)對,題材廣泛;比興押韻,排比重疊,表現(xiàn)手法靈活多樣,具有很高的藝術(shù)性。
歲時節(jié)俗
如壯族的“三月三耿節(jié)”、侗族的“花炮節(jié)”、苗族的“蘆笙會”,佬族的“坡節(jié)”等
瑤族的“盤王節(jié)”、壯族的“螞蝸節(jié)”、憶佬族的“拜樹節(jié)”、京族的“哈節(jié)”等宗教性節(jié)日。
飲食習俗
廣西物產(chǎn)豐饒,一年四季瓜果飄香,茶酒飯菜風味獨特。嗜酸味,喜糯食,是桂人飲食特點。酸味食品種類很多,侗、毛南人幾乎無味不用酸。侗家酸魚、酸鴨,毛南三酸羅番、脯醒和甕偎皆酸味佳肴。糯米主食和點心眾多,壯族的五色飯、磁把、沙糕,侗族的手抓糯米飯,都很有特色。
苗、侗、壯、瑤人都喜愛的打油茶,香甜可口,能消食化膩?!艾幉浑x鮮”,大瑤山瑤胞用雪鳥、剝皮蛙腌制成鳥宣乒、蛙鮮,香脆清甜。毛南族菜牛肉鮮嫩可口。
服飾與建筑
桂境民族服飾多尚樸素雅致,但瑤、苗、侗族婦女服飾頗重裝飾?,幾宸椀赜蛱厣珴夂?,婦女衣裳色彩斑斕,款式多達百余種。苗族、侗族婦女喜歡穿金戴銀,其服飾多為短衣長裙,衣服的各個部位都配上花邊和飄帶,百褶裙層層疊疊,穿戴起來,顯得綺麗多姿。
壯、侗、苗、瑤等族民居多為干欄式建筑。一般以木為原料,穿樺鑿卯,很少用釘,卻牢固耐用,對廣西這種溫熱潮濕,山居地斜的環(huán)境具有很強的適應(yīng)性。其它民族建筑也大多為木結(jié)構(gòu)。侗族的三江程陽風雨橋和馬胖鼓樓就是這種木結(jié)構(gòu)建筑體系的杰出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