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油怎么蒸最好吃(做好的油茶怎么食用)
1. 做好的油茶怎么食用
首先準備一壺開水、2勺油茶,先用開水將茶碗燙洗干凈,然后將油茶面倒入碗中,加入適量的食鹽,用開水慢慢沖泡,之后再不斷攪拌,水充滿后,再撒上芝麻、花生碎,待溫度適口即可飲用。
油茶面,最初被當做食物時,叫炒面,主要是將面粉炒熟,然后加入牛油或者放入五仁等配料,熬成糊糊狀,作為早餐食用。
2. 油茶如何食用
陜北盛產(chǎn)小米,當?shù)囟嘁孕∶诪橹髯鲇筒?。是一個很好的營養(yǎng)早餐!
先將小米粒壓成粉。然后熱鍋炒茶,不停地翻炒,有熱氣的時候中火,慢慢熱氣消失的時候表明水分揮發(fā)完了,改小火慢慢炒,炒至米香四溢,熟透為止。在干凈鍋內(nèi)加適量油,燒熱加適量蔥花,適量花椒粉,適量鹽,適量五仁炒香后加入炒好的米面,快速翻炒均勻關火即可。炒好的小米油茶涼透后裝在密封罐內(nèi)保存。食用時在鍋內(nèi)加適量涼水,加入適量油茶,熬煮開后打入蛋花即可享用。在熬煮做好的泡根麻花吃味道更好。
3. 油茶怎樣做?
油茶為河南省武陟縣的特產(chǎn),是國內(nèi)素負盛名的風味小吃,至今已有260多年歷史。遠銷港、澳,頗受僑胞歡迎。 原料配方:面粉5千克花生米1.5千克核桃仁500克玉米淀粉1千克芝麻1千克鹽500克香料粉(大小茴香、花椒、丁香、良姜、肉桂、草果、陳皮、砂仁共100克)上磨麻油600克花生油150克 制作方法: 1.將面粉、玉米粉上籠蒸約40分鐘,攤開晾涼,把結(jié)塊的疙瘩捏散過篩;將芝麻過篩后炒成深黃色,再碾碎;將花生米用花生油炸焦,撈出晾涼去皮,壓成形如黃豆粒的粒子;將核桃仁碾成形如綠豆的小粒。 2.將鍋放火上,倒入面粉用小火炒出香味,再分三次加入麻油炒上色后,將花生米、芝麻、核桃仁、鹽、香料粉一起加入,繼續(xù)炒拌幾分鐘后出鍋,即成為可食用的油茶面。 3.食時可分沖食、煮食、沖食時,須先將油茶面用少量溫開水攪拌成糊,再用100℃的開水沖入,順著一個方向攪成稀糊,即可對熱水食用。一般50克油茶面可對熱水400克。煮食時,先將油茶面用少量涼水攪成糊,再將糊攪入適量的開水內(nèi)煮一滾即成。 產(chǎn)品特點:咖啡色,乳狀稀汁,味道濃郁,咸甜適口,營養(yǎng)豐富。
4. 油茶怎樣做好吃竅門
桂林的油茶的原料:綠茶,生花生米,蒜瓣,生老姜,蔥頭,適量;工具有特制的油茶鍋,油茶槌,還有茶濾,做法:1.先將茶葉用少量開水浸泡,2.油茶鍋燒干,夠熱,放入食油,把浸泡好的茶葉放入鍋里炒干,3.加入花生米,蔥頭,蒜瓣,老姜,有時也可以放幾粒炒米,用油茶槌連續(xù)搗,稱之為“打油茶”,打就是“錘打”,直到上述原料搗糊為止,4.加入滾開的開水,稍煮開,第一鍋油茶就成了,把油茶鍋里煮好用油茶倒入油茶濾,用油茶槌子按壓茶葉,過濾到碗里,撒點蔥,香菜,油茶就可以喝了,上述原料可以槌打很多次,直到味變淡為止,再換原料接著槌。茶葉和其他蔥姜蒜因為在鍋里邊加熱邊槌,可以它們最好營養(yǎng)打出來,香氣四溢,沁人肺腑,油茶味醇,四季借宜,冬春喝趨寒保暖,秋夏則生津止渴,非常適合在桂林地區(qū)這樣的氣候飲用。再配上些小吃,菜品,也可以在茶中涮雞,魚,等菜,非常好吃。越喝越愛喝
5. 茶油怎么做好吃
茶油臘肉名稱源于其制作工藝,將臘肉浸泡在茶油缸中,歷經(jīng)時日待茶油沁入臘肉,臘肉便兼有了茶油的部分優(yōu)點。
古籍上曾有"將臘肉浸于茶油缸中,可經(jīng)年不壞"的記載。
近代極少有制作茶油臘肉的痕跡,僅在湖南婁底和邵陽地區(qū)零星存在,主要存在于漣水流域,以漣水船幫為主。解放后由于漣水興修水利無法行船,船幫沒落,加之解放初期大躍進及之后文革影響,茶油臘肉基本絕跡。
2010年后漣源船幫易氏嘗試恢復古法制作茶油臘肉。
中文名
茶油臘肉
外文名
暫無
主要原料
茶油,豬肉
是否含防腐劑
否
主要營養(yǎng)成分
蛋白質(zhì),脂肪酸
分布區(qū)域及地理環(huán)境:
茶油臘肉曾廣泛存在漣水河畔,甚至更廣泛的區(qū)域,目前已經(jīng)無法考證,到民國時期,有據(jù)可查的主要分布在石馬山鎮(zhèn)石門村和附近群英群雄村少量在漣水下游的湖泉、渡頭塘等地。因為產(chǎn)茶油,渡頭塘聶家也長期制作茶油臘肉,直到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斷。茶油臘肉的起源無從考證,但從掌握的資料來看,茶油臘肉的出名是由于當時沿漣水河的水運。
歷史淵源:
相傳乾隆年間,就有石門聚英堂易氏先祖制作茶油臘肉,后傳至盛主公曾孫易新瑚,及重孫易修林,是目前可以考證并確認的。當年易新瑚率漣源船隊沿漣水經(jīng)營水運,茶油臘肉因為便于保存和攜帶,是當時船員(纖夫)僅有的葷菜。因為茶油臘肉有極為奇特的香味,漣水至湘江沿線都曾有過“漣源號子響茶油臘肉香”一說。
茶油長期浸泡的臘肉切薄片呈半透明狀,以五花臘肉為上品。其中又以“五花三層一寸半斤,兩肋四片六重八兩”為極品。五花指的是五花肉,三層的意思是肥肉和廋肉各三層相互夾疊,一寸指厚度一寸,半斤意思是每塊只取最好的半斤,兩肋是五花肉的位置取自兩肋,四片指兩肋的前后腿各取一片共四片,六重就是肥廋各三層共六重,古代采用十六兩為一斤所以半斤也就是八兩。取材極品,做工考究的五花臘肉經(jīng)茶油浸泡之后,色香味俱全,外觀尤其驚艷,肥肉溫潤透明如玉,廋肉曾金紅色光澤,故又稱“半斤八兩金鑲玉”。
6. 做好的油茶怎么食用竅門
1. 先將花生米炒熟,炒香,然后去皮待用
2. 將黑白芝麻一起炒出香味即可
3. 將干米飯直接放在炒鍋里炒至顏色變黃,能聞到面粉自有的香味即可
4. 鍋里放花生油,香油。油熱后先放入果仁,芝麻炒出香味后放入已經(jīng)炒熟的面粉。依次放入五香粉,鹽,不停翻炒,拌勻即可
5. 待涼后放入密封盒,喝時取適量油茶,沸水沖開即可食用
7. 做好的油茶怎么食用最好
教你在家做油茶,味道咸香,營養(yǎng)又好喝,一次做一盆,真香。油茶其實和“茶”沒有任何關系,貼切地講,它可以說是一碗香濃的麻辣面糊,里面有花生碎、榨菜碎,再配上酥脆的馓子,在冬天的早餐,吃上一碗熱乎乎的油茶,暖心又暖胃。當然,每個地區(qū)的油茶做法都不盡相同,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下怎樣在家制作油茶面,油茶面是隨個人口味,不一定有固定配料,記得上學的時候,在學校里住校,每次去學校,都要帶上一些媽媽做的油茶面。
做好的油茶面喝的時候,直接用開水沖開攪拌均勻,再把麻花掰成段泡進去吃,特別的省事方便,現(xiàn)在想想都過去20來年了,滿滿的回憶,油茶口感味道咸香,營養(yǎng)又好喝,沒有任何添加劑,吃完讓人回味無窮
8. 怎樣做油茶?
1 先把炒鍋洗干凈,把鍋燒干,火調(diào)小,放入小麥粉翻炒,當小麥粉顏色變成微黃色后,加入食用油繼續(xù)翻炒,直到小麥粉變成松散狀,關火,出鍋裝盤備用。
2 洗干凈炒鍋,倒入少量的植物油,燒至五成熱,把花生仁 葵花仁 核桃仁倒入鍋中,馬上關火,翻炒出香味即可出鍋。
3 鍋中倒入1公斤水,放入花椒,小茴香,生姜 大火燒開,把炒面粉均勻倒入鍋中,迅速攪拌,關小火,待燒開。
4 放入炒好的花生仁 核桃仁 葵花籽和黑芝麻 邊攪拌,邊攪拌,防止鍋底糊了,直到變得有點粘稠裝的液體。
5 根據(jù)自己的口味,放入適量的鹽,攪拌均勻即可出鍋,美味的油茶就做好了。
9. 油茶應該怎么吃法
主料
自制油茶粉50g
輔料
食用油適量
水適量
鹽適量
五香油茶的做法步驟
1.50克油茶粉裝碗備用。
2.把裝有油茶粉的碗內(nèi),加入適量涼水攪拌成無顆粒面糊。
3.鍋內(nèi)加入適量水燒開,倒入已拌好的面糊,不停攪動以防粘鍋。
4.煮至起粘性后,依個人口味加入適量鹽即可!只加鹽的做法是原味的,口感較重的,還可酌量加入五香粉,花椒粉。
5.接下來再說一個加炒的做法,這個做法的油茶會更香喔!鍋內(nèi)加入適量油,燒至三四成熱就可以,油不用放太多,也不適合太熱喔。
6.鍋內(nèi)加入備好的油茶粉,不停翻炒,防止粘鍋。
7.炒熱以后加入適量開水,不停攪動防止粘鍋,煮至起粘性,依個人口味加入適量鹽即可!我這個是50克的油茶粉,剛好是一碗的量,我就加了一碗水喔。
10. 喝的油茶怎么做
1、采葉使用銀杏葉泡茶喝時,需在生長期中的任何一天上午10點,采摘銀杏樹上主干和側(cè)枝上的葉片最好,采摘之后要及時進行處理,放在陰涼通風均勻攤晾,避免葉片發(fā)生以及腐爛變質(zhì)。
2、殺青采摘的銀杏葉投放在溫度達到200℃之間的鍋中,使用雙手或者是呈Y形進行翻炒,1kg的葉片需要炒制0.5~1分鐘左右以此類推,炒制之后要把葉片揉成團狀,然后就可以起鍋了。
3、揉捻起鍋之后的葉片需要進行均勻攤晾,在葉片溫度降到室溫后,使用木板把葉片滾成細條的形狀,要讓葉片達到能夠自然松散的狀態(tài)為止,這樣有利于銀杏葉中的銀杏酸毒素散發(fā)。
4、復炒之后還需把葉片放在溫度達到170~190℃中進行復炒,并且還需要在翻炒時使用木板壓葉片,達到受熱均勻,避免個別葉片的毒素沒有完全散發(fā),飲用之后對身體有害。
5、引用進行翻炒和復炒之后的葉片,放在通風的環(huán)境中晾干后,把葉片中的雜質(zhì)和碎葉進行清理之后,使用80~100℃的熱水沖泡飲用即可,多余的葉片可以裝在容器中,避免潮濕引起葉片體內(nèi)中水份過大,影響下次飲用口感。
11. 做好的油茶怎么食用的
油茶粉肯定可以干吃的,不過可能口感會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