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油臭豆腐制作(茶油臭豆腐酸湯)
1. 茶油臭豆腐酸湯
油炸臭豆腐將青礬放入桶內(nèi),倒入沸水用棍子攪開,放入豆腐浸泡2h左右,撈出豆腐冷卻。然后將豆腐放入鹵水內(nèi)浸泡,春、秋季約需3~5個(gè)h,夏季約浸泡2h左右,冬季約需6~10個(gè)h,泡好后取出,用冷開水略洗,瀝干水分,再將茶油全部倒入鍋內(nèi)燒紅,放入豆腐用小火炸約5min,一待焦黃,即撈出放入盤內(nèi),用筷子在豆腐中間鉆一個(gè)洞,將辣椒油、醬油、麻油倒在一起調(diào)勻,放在豆腐洞里即成
2. 酸湯臭豆腐做法
1.米制白酸湯
湯 名:米制白酸湯
制 作:以1千克水為例制作。將1千克泉水(或者礦泉水)中加入250克干凈大米,煮熟,瀝出大米,制成米湯。倒入泡菜壇中放 置,30℃時(shí),放置3天;25℃時(shí),放置5天;20℃時(shí),放置7天即成。
特 點(diǎn):顏色清澈,口味清淡。
關(guān) 鍵:這是最傳統(tǒng)的白酸湯的制法,用清米湯在酸湯桶中慢慢發(fā)酵而成,味道純正。但耗時(shí)較長(zhǎng),且制作過程如同泡白菜一樣,初制時(shí)最好能 引用一點(diǎn)老酸湯作為基湯。
適烹菜品:因其口味清淡,所以可以直接做湯飲用,清涼解暑,也可制作酸湯素蓮白(用其煮制蔬菜,直接食用)。
菜 例:酸菜煮酥肉
原 料:五花豬肉100克,酸菜50克,雞蛋2個(gè)。
調(diào) 料:花溪干辣椒10克,精鹽5克,味精15克,生粉200克,白酸湯300克。
制 作:1、將生五花肉去皮,切成大薄片入大碗內(nèi),加精鹽、味精、生雞蛋、生粉拌勻,入七成熱油中炸成金黃色,制成酥肉,再改刀成小 片。酸菜切成3厘米寬、5厘米長(zhǎng)的片。2、鍋燒熱,放入少許油,五六成熱時(shí)下花溪干辣椒節(jié),炒成深棕紅色,下酸菜片炒香,下酥肉片,再倒入酸湯,調(diào)入精 鹽、味精,小火燒3分鐘入味,勾薄芡即成。
特 點(diǎn):酸香微辣,滑爽可口。
注:酸菜的制法:將普通青菜用開水燙熟,放入白酸湯中,常溫下浸泡三天以上即可使用。制好的酸菜可保存在白酸湯壇中,用時(shí)取出。
2.面制白酸湯
湯 名:面制白酸湯
制 作:以3千克水為標(biāo)準(zhǔn)制作。在3千克泉水(或者礦泉水)中加入300克老面團(tuán)(發(fā)面團(tuán)放置3天以上即可)搓開搓勻,充分溶解后倒入 鍋中,上火,中火燒開,小火加熱,保持沸騰,邊加熱邊攪拌。10分鐘后,再將100克糯米粉(也可用玉米面、黃豆面)用約150克清水調(diào)勻至剛剛飽和后倒 入鍋中,中火加熱至沸騰,轉(zhuǎn)小火加熱10分鐘。放在溫度稍高的地方靜置一天即可。
注:快速簡(jiǎn)單的面制白酸湯制法:3千克水加入300克老面,搓勻,放入土壇中,30℃時(shí),放置5天;25℃時(shí),放置7天;20℃時(shí),放 置9天即可。
特 點(diǎn):色澤乳白濃稠,口味也較濃郁。保存時(shí)間久,愈存愈香。
適烹菜品:白酸湯魚等。
菜 例:酸湯魚
原 料:鯉魚1條(約750克),黃豆芽150克,嫩豆腐200克,西紅柿50克。
調(diào) 料:老姜50克,香蔥50克,精鹽10克,雞精15克,木姜油5克,白酸湯2千克
制 作:1、將鯉魚宰殺,去鱗、挖鰓、剖腹、去內(nèi)臟,清洗干凈,在背脊處從頭到尾每3厘米處依次斬?cái)?,腹部相連成完整的魚形待用。豆腐 成塊,西紅柿成片待用。2、鍋洗凈,下入豬油化開,入老姜、香蔥炒香,倒入米酸湯,大火燒開,去掉姜、蔥后,下黃豆芽、豆腐、魚,同煮至熟,調(diào)入精鹽、雞 精、木姜油,下西紅柿片起鍋即成,也可撒上適量香菜,效果更佳。
特 點(diǎn):湯汁清爽,鯉魚肉質(zhì)鮮嫩,酸香美味可口,開胃健脾,口感舒適。
注:1、苗家傳統(tǒng)的酸湯魚是將魚凈水養(yǎng)幾天后煮制,是煮活魚,不宰殺。2、如做火鍋,需配時(shí)蔬、米豆腐和米酒,突出苗家人待客的那種豪 爽。
3.毛辣角酸湯
湯 名:毛辣角酸湯
制 作:以5千克新鮮野生毛辣角(即野生小西紅柿)為例制作。將5千克新鮮野生毛辣角洗凈放入泡菜壇中,加入500克仔姜,250克大 蒜,1千克紅辣椒(新鮮的紅青辣椒),500克鹽,100克糯米粉及250克白酒,灌滿土壇,沿水加蓋,30℃時(shí)放置12天,25℃左右時(shí),放置15 天,20度時(shí)放置18天即成。使用時(shí),將壇中固體原料剁碎或用攪拌機(jī)攪打成蓉即可。
特 點(diǎn):紅色酸湯魚,酸湯面,酸湯野山菌。
適烹菜品:酸味醇厚,色淡紅而清香。屬紅湯中較為正宗且廣泛使用的一種酸湯。
菜 例:酸湯面
原 料:手工雞蛋面250克或一般干面條150克,白菜或豆尖(也可用其它鮮嫩時(shí)蔬)50克。
調(diào) 料:精鹽10克,雞精15克,香蔥花5克,毛辣角酸500克。
制 作:1、凈鍋燒開毛辣角酸,調(diào)入精鹽和雞精,盛入大碗內(nèi)。2、鍋冼凈注入清水,加熱燒開,下面條煮熟,盛入大碗酸湯內(nèi)。3、可將時(shí) 蔬氽熟鋪在面條上,撒上蔥花即成。(圖中為未鋪時(shí)蔬的酸湯面)
特 點(diǎn):酸鮮嫩滑,淡雅香醇,開胃爽口,是貴州民間常食的面食,現(xiàn)已被很多酸湯菜館推出,符合現(xiàn)代人的飲食,頗受歡迎。
4.紅油酸湯
湯 名:紅油酸湯
制 作:以糟辣椒100克為例。將150克色拉油加熱至六成熱時(shí),下入100克糟辣椒炒至見紅油,再入50克小西紅柿(切碎),翻炒1 分鐘至小西紅柿的水分都炒出,加入500克清水燒開,過濾去渣即得紅油酸。
特 點(diǎn):酸辣醇厚,色鮮紅。油香味重,比紅酸湯辣味更濃。
適烹菜品:酸湯圓子(即:酸湯肉丸)等。因紅油酸油味重,酸味不如毛辣角酸突出,所以適合烹制不是太挑剔的肉類原料。
菜 例:酸湯蹄花
原 料:豬前蹄500克,鮮土豆500克,西紅柿150克。
調(diào) 料:精鹽10克,雞精15克,木姜油5克,紅油酸1千克。
制 作:1、將豬蹄入炭火中燒焦,入熱堿水中浸泡,用刀刮洗干凈,再入清水中洗凈,斬成小塊,入熱水中氽熟待用。2、鮮土豆洗凈去皮, 切成滾刀塊,西紅柿同樣切成滾刀塊。3、鍋燒熱,放少許油,下土豆、西紅柿塊炒香,下蹄花塊,滲入紅油酸湯,入高壓鍋內(nèi)小火慢燉至蹄花粑軟離骨,調(diào)入精 鹽、雞精、木姜油即成。
特 點(diǎn):色澤紅艷,酸辣濃厚,蹄花粑糯,土豆滋潤(rùn)滑爽。
5.辣醬酸湯系列
湯 名:辣醬酸湯
制 作:將鮮紅辣椒、糯米、魚以3:2:1的比例搭配好,用石磨磨成醬,如以600克紅辣椒為比例則加入15克鹽和50克甜酒釀,放入 壇中發(fā)酵而成,30℃時(shí)發(fā)酵6天左右,25℃時(shí)發(fā)酵7-8天,20℃時(shí)發(fā)酵10天。
特 點(diǎn):味酸香回甜,色紅亮。
食用方法:1、使用時(shí)以水直接調(diào)制,加熱煮熟原料即可食用。2、加油熗鍋出香味,入生肉(五花肉)炒食。3、將炒香的醬澆在生肉上蒸食 即可。
菜 例:酸辣腌肉
原 料:生五花豬肉500克,精鹽15克,姜蔥50克,味精10克,芫荽10克,香蔥5克,辣醬酸500克。
制 作:1、將生五花肉洗凈,切成小薄片,加入精鹽、姜蔥、味精、辣醬酸腌制入味,盛入土壇中密封,一個(gè)月后隨取隨用。2、開壇取出腌 肉,上籠蒸熟,撒上蔥花和芫荽即成。(圖中為未加蔥花蕪荽的)
特 點(diǎn):酸辣濃烈,肥厚滋潤(rùn)、粑糯適口。
注:上面介紹以每500克腌肉的制作用量為準(zhǔn),實(shí)際當(dāng)中大量制作,類似生產(chǎn)煙熏臘肉的方式。
6.蝦酸湯
湯 名:蝦酸湯
制 作:將小河蝦、大米以2:1的比例,用石磨磨成醬,如以500克河蝦為例,則加入10克鹽、5克白酒、50克甜酒釀、100克辣椒 面,放入壇中發(fā)酵而成,30℃時(shí)發(fā)酵6天左右,25℃時(shí)發(fā)酵7-8天,20℃時(shí)發(fā)酵10天即可。
特 點(diǎn):味酸香醇厚,糟香味濃。以黔南布衣族自治州獨(dú)山縣,三都水族自治縣等地食用居多。食用方法:同辣醬酸。
菜 例:蝦酸牛肉
原 料:生五花牛肉(牛腩)500克,花溪干辣椒10克,精鹽5克,味精10克,木姜油5克,蝦酸600克。
制 作:1、將牛腩洗凈,放入冷水中,加旺火燒開氽熟,切成約1厘米見方、3厘米長(zhǎng)的條。2、鍋燒熱,下花椒、干辣椒節(jié)炒香,下姜蔥炒 出香,再入牛肉條同炒,倒入蝦酸,入高壓鍋小火慢燒至牛腩粑軟,收汁,滴上木姜油即可。也可加入適量的蕪荽。食神網(wǎng)-我的美食,我做主!
特 點(diǎn):色澤油紅誘人,香辣酸鮮、口味悠長(zhǎng)。
7.臭酸湯
臭酸也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獨(dú)山縣、三都水族自治縣等地的特產(chǎn)。是用豬、牛骨、大米熬制后加精鹽、白酒、甜酒糟、糊辣椒面,入壇發(fā)酵而成的,味酸香 醇厚,食用時(shí)可用油炒或加湯調(diào)制,初次食用時(shí)就如同品嘗臭豆腐一般,食久出香。
湯 名:臭酸湯
制 法:豬骨50克,牛骨50克,大米200克,水500克,將以上原料混合,用中火煮制米熟,冷凝放在土壇內(nèi),加甜酒30克,辣椒面 20克,蓋蓋常溫下放置約12天,發(fā)出香臭味即成。
特 點(diǎn):肉香臭味較濃郁,三都地區(qū)農(nóng)家常食。
食用方法:加油炒食。
菜 例:酸湯煮雜菌
原 料:黃絲菌、刷把菌、竹蓀菌、紫花菌、雞樅菌各100克,肥瘦細(xì)肉末100克,生雞蛋1個(gè),生粉25克。
調(diào) 料:臭酸酸湯500克,精鹽10克,胡椒粉5克,雞精20克,料酒20克,木姜油5克,姜片30克,蔥段50克,精煉油100克。
制 法:1、將各種野生雜菌入鹽開水中氽熟,瀝水待用。2、肥瘦細(xì)肉末加雞蛋、鹽、生粉調(diào)味入開水中制成小肉元子。3、鍋燒熱,放精煉 油,下姜片、蔥段炒出香味,烹入料酒,倒入臭酸酸湯,調(diào)精鹽、雞精、胡椒粉,下氽熟的野生雜菌、小肉元子,小火煮5分鐘,滴入木姜油即成。
注:若采用火鍋方式上桌,可配適量的時(shí)令鮮菜和蘸水。
特 點(diǎn):酸香奇異,鮮嫩滑口。
注:米制白酸湯、面制白酸湯、毛辣角酸湯、紅油酸湯都適合在酒店里制作,且已被廣泛地應(yīng)用于餐飲業(yè)。而辣醬酸湯、蝦酸湯、臭酸湯則是少 數(shù)民族特有的制法,地方口味較濃,在酒店的應(yīng)用率較低。
3. 豆腐湯酸湯
可以
用料:豆腐水 白醋
自制豆腐水酸湯的做法步驟
酸湯豆腐的酸湯是要用適量的酸菜醋以及糖。
取適量的酸菜放入鍋中,爆炒三分鐘左右,再加入適量清水鍋中,倒入適量的糖鹽,還有白醋。小火熬制十分鐘左右,再放入適量的豆腐。熬制五分鐘左右撒上蔥花就可以出鍋了
4. 茶油臭豆腐酸湯怎么做
原料及配方:黃豆5kg、辣椒油250g、茶油1kg、麻油150g、醬油500g鹵水15kg、粗鹽100g、熟石膏300g(1)制豆腐將黃豆用水泡發(fā),制成為豆腐腦。將豆腐腦舀入木盒內(nèi),蓋上木板,壓上重石塊,壓去水分,即成豆腐。
(2)油炸臭豆腐將青礬放入桶內(nèi),春、秋季約需3~5個(gè)小時(shí),夏季約浸泡6h左右,冬季約需2天,泡好后取出,用冷開水略洗,瀝干水分,再將茶油全部倒入鍋內(nèi)燒紅,放入豆腐用小火炸約5分鐘,一待焦黃,即撈出放入盤內(nèi),用筷子在豆腐中間鉆一個(gè)洞,將辣椒油、醬油、麻油倒在一起調(diào)勻,放在豆腐洞里即成。
(3)鹵水制法以用豆豉2.5kg為標(biāo)準(zhǔn)計(jì)算,須加清水15kg燒開,過濾后,在汁水內(nèi)加堿1500g浸泡半個(gè)月左右,每天攪動(dòng)1次,發(fā)酵后即成鹵水。
5. 茶油臭豆腐湯汁
原料:
精制白豆腐20塊(規(guī)格為1.5厘米厚、5厘米見方的塊)。
調(diào)料:
辣椒粉10克,蒜末5克,茶油1000克(實(shí)耗50克),精鹽2克,味精2克,明礬3克,香油2克,醬油3克,蔥花2克,高湯500克
制作方法:
(1)將明礬3克放入盛器內(nèi),倒入沸水用棍子攪動(dòng),然后放入豆腐,浸泡2小時(shí)后撈出冷卻,放入鹵水中(春、秋季浸泡2~5小時(shí),夏季1~2小時(shí),冬季6~10小時(shí),浸泡時(shí)間的長(zhǎng)短還需看胚子的軟硬,硬的可多泡一會(huì),軟的則少泡一些時(shí)間)。泡好后取出,用冷開水稍洗一下,裝入篩子內(nèi)瀝干水分(洗后的冷開水不要丟棄,等洗到水濃時(shí)續(xù)到鹵水內(nèi))。
(2)鍋上火,用中火將油燒至七成熱,將鹵好的豆腐逐塊下入油鍋內(nèi),改用小火炸制3分鐘,至外殼焦酥時(shí)撈出。
(3)將高湯置鍋中,用大火煮沸,加辣椒粉、蒜末、精鹽、味精、醬油調(diào)味,改小火煮2分鐘,撒蔥花、淋香油制成沾水。將炸制好的臭豆腐裝盤,連同沾水一同上桌即成。
6. 油紅豆酸湯
步驟 1
豬肉?洗凈切碎,切記不要切沫! 切好后放入碗中 大蔥切段 接著把 料酒 淀粉 姜 大蔥放入碗中 抓勻后即可
步驟 2
把小米辣 蒜苗 蒜 切碎 鍋中燒油 把 小米辣 蒜苗 蒜 進(jìn)行翻炒 炒出香味后(約30秒) 裝碗備用
步驟 3
接著把豬肉(只要豬肉,腌制的佐料不要)和炒好的佐料(小米辣,蒜苗,蒜)放入鍋中翻炒,等到豬肉快熟的時(shí)候,放入紅豆湯(如果紅豆湯較粘稠,可以加一點(diǎn)水),放入米飯,醬油,醋,鹽,蘿卜絲/酸菜,辣椒蘸水(干) 等到鍋中的湯飯煮至咕嚕冒泡的時(shí)候,就可以裝盤享用美味的酸湯泡飯啦
7. 茶油臭豆腐圖片
(1)制豆腐 將黃豆用水泡發(fā),制成為豆腐腦。將豆腐腦舀入木盒內(nèi),蓋上木板,壓上重石塊,壓去水分,即成豆腐。
(2)油炸臭豆腐將青礬放入桶內(nèi),春、秋季約需3~5個(gè)小時(shí),夏季約浸泡6h左右,冬季約需2天,泡好后取出,用冷開水略洗,瀝干水分,再將茶油全部倒入鍋內(nèi)燒紅,放入豆腐用小火炸約5分鐘,一待焦黃,即撈出放入盤內(nèi),用筷子在豆腐中間鉆一個(gè)洞,將辣椒油、醬油、麻油倒在一起調(diào)勻,放在豆腐洞里即成。
(3)鹵水制法 以用豆豉2.5kg為標(biāo)準(zhǔn)計(jì)算,須加清水15kg燒開,過濾后,在汁水內(nèi)加堿1500g浸泡半個(gè)月左右,每天攪動(dòng)1次,發(fā)酵后即成鹵水。
8. 茶油臭豆腐的湯怎么做
茶油臭豆腐的茶油是山茶油,是說臭豆腐是用茶油炸的,
茶油,油茶籽油俗稱,又名山茶油、山茶籽油,是從山茶科山茶屬植物的普通油茶成熟種子中提取的純天然高級(jí)食用植物油,色澤金黃或淺黃,品質(zhì)純凈,澄清透明,氣味清香,味道純正。
油茶俗稱山茶、野茶、白花茶,是中國(guó)特有的一種優(yōu)質(zhì)食用油料植物。。
9. 豆腐湯發(fā)酸
水質(zhì)的好壞,直接關(guān)系到豆腐腦的質(zhì)量。制作豆腐腦一般的以軟水為宜,深井水,溪水,海水,礦泉水等都會(huì)影響到豆腐腦的出品率和質(zhì)量。被污染的水禁止使用做豆腐腦。
選擇合適的水,可以用試紙進(jìn)行測(cè)試,可選擇使用ph值在5——6可產(chǎn)生酸堿反應(yīng)的水。溫馨提示:與水質(zhì)有關(guān)系,但豆腐做的好壞,不光水的問題,與大豆的質(zhì)量、磨的粗細(xì)程度、煮的過程以及后期添加的鹵水都有關(guān)系。
10. 酸湯老豆腐
用料:
食用油 適量
絹豆腐 1塊
番茄 1只
雞蛋 1只
蒜末 適量
姜末 適量
野山椒 3只
鹽 適量
食醋 1勺
糖 少許
淀粉 適量
蔥 適量
酸湯豆腐羹的做法步驟:
步驟 1 熱油下豆腐(油量一定要到漫到最邊上豆腐外面,油太少容易糊)
步驟 2 開大火,煎至金黃(記得翻面)后盛起放到一邊
步驟 3 提前燒水燙番茄皮(番茄頭開十字,好撕)(我的番茄比較小于是用了兩個(gè))
步驟 4 熱油大火炸雞蛋(火要大,油不要太少,這樣雞蛋才蓬松)
步驟 5 撈起炸好的雞蛋,和豆腐放在一塊兒。鍋里留油,直接下切好的番茄丁。中火炒至起沙。
步驟 6 下切好的姜蒜泡椒末,炒香后加水煮開~
步驟 7 下煎好的豆腐和雞蛋,中火煮著。調(diào)味: 適量鹽,適量味淋,少許糖,一勺醋~
步驟 8 快要收汁時(shí)放入切好的水菜
步驟 9 水菜煮熟后關(guān)火,倒入水淀粉,攪和均勻(這時(shí)湯汁會(huì)很快變黏稠)再開火煮5秒鐘。
步驟 10 起鍋撒蔥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