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油與茶油(黃油茶和酥油茶)
1. 黃油茶和酥油茶
酥油茶是一種在茶湯中加入酥油等佐料經(jīng)特殊方法加工而成的茶湯。至于酥油,乃是把牛奶煮沸,經(jīng)攪拌冷卻后凝結在溶液表面的一層脂肪。而茶葉一般選用的是緊壓茶中的普洱茶或金尖。制作時,先將緊壓茶打碎加水在壺中煎煮20-30 分鐘,再濾去茶渣,把茶湯注入長圓形的打茶筒內(nèi)。同時,再加入適量酥油,還可根據(jù)需要加入事先已炒熟、搗碎的核桃仁、花生米、芝麻粉、松子仁之類,最后還應放上少量的食鹽、雞蛋等。接著,用木杵在圓筒內(nèi)上下抽打,根據(jù)藏族經(jīng)驗,當抽打時打茶筒內(nèi)發(fā)出的聲音由“咣當、咣當”轉為“嚓、嚓”時,表明茶湯和佐料已混為一體,酥油茶才算打好了,隨即將酥油茶倒入茶瓶待喝。酥油就是黃油,急速地攪拌牛奶一段時間就會有黃油凝固,
它的成份絕大部分是脂肪。
由于高原的氣候惡劣,人體對脂肪,特別是動物脂肪很需要,
所以酥油茶成為藏民的每日飲料(藏民好象沒有素食者)。
藏民也有將酥油涂在皮膚上以防凍防曬訪乾燥。
藏區(qū)的茶和我國北方所有的邊疆地區(qū)一樣,是湖南磚茶,略攙有
鹽,所以酥油茶有點咸味,不應該有甜味(除非加糖),至于
酸味,則可能是酥油變質(zhì)的結果。黃油如果制作衛(wèi)生,保存
合理,可以保鮮一兩個星期。但藏區(qū)的衛(wèi)生條件當然不能和
歐美相比,所以藏區(qū)的酥油多少都有點異味(新鮮的黃油是沒有
什么氣味的),當然原材料(牛奶)的質(zhì)量也不一樣。
酥油茶的傳統(tǒng)做法是將燒開的茶倒入一個專門打酥油的桶內(nèi),
再放入大塊酥油,用一根棒子在里面上下攪合,直至油茶完全
混合。那個桶好象是從來不洗的。至于拉薩的飯店里怎么做,
我就不知道了。
當然各地可能有不同的做法,這大概只有G2這樣的老西藏才能
講清楚了。
至于酥油茶的味道和喇嘛廟里面的氣味一樣,是因為喇嘛廟里
點的酥油燈是用同樣的酥油做的。酥油燈的酥油通常都已變質(zhì),
所以氣息特別強烈。
酥油花則是酥油攙面粉,彩砂等做成的。由于酥油茶是一種以茶為主料,并加有多種食料經(jīng)混合而成的液體飲料,所以,滋味多樣,喝起來咸里透香,甘中有甜,它既可暖身御寒,又能補充營養(yǎng),因此,酥油茶便成了西藏人款待賓客的珍貴禮儀。
2. 酥油茶是油嗎
奶酥油是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又名反式脂肪,被譽為"餐桌上的定時炸彈",主要來源是部分氫化處理的植物油。部分氫化油具有耐高溫、不易變質(zhì)、存放久等優(yōu)點,在蛋糕、餅干、速凍比薩餅、薯條、爆米花等食品中使用比較普遍。過多攝入反式脂肪酸可使血液膽固醇增高,從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發(fā)生的風險。反式脂肪是植物油經(jīng)過部份氫化處理過程中產(chǎn)生的,方法是在少量的鎳、鈀、鉑或鈷等觸媒金屬的幫助下,將氫加入植物油里產(chǎn)生氫化反應。隨著氫化反應的進行,反式脂肪酸的含量會減少,如果此氫化反應能進行完全,那么是不會留下反式脂肪酸,但是反應最后的油脂產(chǎn)物會因為過硬而沒有實際使用價值。
3. 油茶和酥油茶一樣嗎
土家油茶湯與藏族酥油茶、蒙古族奶茶,被譽為中國三大名飲。作為中華民族傳統(tǒng)飲品,中國三大名飲象征著中華文明五千年積淀的文化、藝術和傳統(tǒng),理應得到更多人的知曉。但在當今社會,知道的人卻越來越少,更多人只是知道已經(jīng)充斥我們生活的各種飲料,而不知道這種最原始的中國味道。
蒙古奶茶,蒙古語稱“蘇臺茄”,是流行于蒙古族的一種奶制品。由磚茶煮成并帶有咸味。喝此種奶茶是蒙古族的傳統(tǒng)飲食習俗。除了解渴外,也是補充人體營養(yǎng)的一種主要方法。
用青磚茶或黑磚茶,煮茶的器具是鐵鍋。煮咸奶茶時,應先把磚茶打碎,將洗凈的鐵鍋置于火上,盛水2~3千克,燒水至剛沸騰時,加入打碎的磚茶50~80克。當水再次沸騰5分鐘后,摻入牛奶,用奶量為水的五分之一左右,稍加攪動,再加入適量鹽巴。等到整鍋咸奶茶開始沸騰時,才算把咸奶茶煮了,即可盛在碗中待飲。
磚茶是牧民不可缺少的飲品,喝由磚茶煮成的咸奶茶,是蒙古族人們的傳統(tǒng)飲茶習俗。在牧區(qū),人們習慣于“一日三餐茶,一頓飯”。每日清晨,主婦的第一件事就是先煮一鍋咸奶茶,供全家整天享用。蒙古族喜歡喝熱茶,早上,他們一邊喝茶,一邊吃炒米,將剩余的茶放在微火上暖著,以便隨時取飲。通常一家人只在晚上放牧回家才正式用餐一次,但早、中、晚三次喝咸奶茶,一般是不可缺少的。若要有客人至家中,熱情好客的主人首先斟上香噴噴的奶茶,表示對客人的真誠歡迎。若客人光臨家中而不斟茶將被視為草原上最不禮之行為。
土家油茶湯對土家族人來說一日三餐少不了。土家油茶湯是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土家族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現(xiàn)象之一,土家語稱“色斯?jié)缮场?,堪稱中國茶文化一絕,源遠流長。據(jù)清代的《來鳳縣志》記載:“土人以油炸黃豆,包谷,米花,綠焦諸物,取水和油,煮茶葉和湯泡之,餉客致敬,名曰:‘油茶’”。
土家油茶湯制作方法,是先用食用油炸適量茶葉至蠟黃后,加水于鍋中,并放上姜、蔥、蒜、胡椒粉等天然佐料,水一沸便舀入碗中,加上事先炒好(或炸好)的炒米花、玉米花、豆腐果、核桃仁、花生米、黃豆等“泡貨”即可食用。油茶湯的制作關鍵是茶葉質(zhì)量和炸茶葉的火候,佐料和“泡貨”的選用可隨客人口味。土家人制作油茶湯叫打油茶湯,有專門的鐵鍋,平時不用掛在火坑屋的木板壁上。
土家油茶湯是一種似茶飲湯質(zhì)類的點心小吃,香、脆、滑、鮮,味美適口,提神解渴,是土家人傳統(tǒng)的非常鐘愛的風味食品,故有民諺曰:“不喝油茶湯,心里就發(fā)慌”,“一日三餐三大碗,做起活來硬邦邦”,“一天不喝油茶湯,滿桌酒肉都不香”,同時,喝油茶湯又是土家人招待客人的一種傳統(tǒng)禮儀,凡是貴客臨門,土家人都要奉上一碗香噴噴的油茶湯款待。
藏族酥油茶是藏族的一種飲料。多作為主食與糌粑一起食用。此種飲料用酥油和濃茶加工而成。先將適量酥油放入特制的桶中,佐以食鹽,再注入熬煮的濃茶汁,用木柄反復搗拌,使酥油與茶汁溶為一體,呈乳狀即成。與藏族毗鄰的一些民族,亦有飲用酥油茶的習慣。
酥油是從牛、羊奶中提煉出來的。以前,牧民提煉酥油的方法比較特殊.先將奶汁加熱,然后倒入一種稱做“雪董”的大木桶里(高4尺、直徑l尺左右),用力將“甲羅”——打酥油茶用的木棍,上下抽打,來回數(shù)百次,攪得油水分離,上面浮起一層湖黃色的脂肪質(zhì),把它舀起來,灌進皮口袋,冷卻了便成酥油。在碗里盛適量酥油茶,擱一片酥油使之溶化,再摻入糌粑攪拌而成“瑪巴”。抓糌粑時,大拇指扣住碗沿,其余四指不停地轉動,待酥油與糌粑拌勻便捏成小團而食。
藏族人民視茶為神之物,從歷代“贊普”至寺廟喇嘛,從土司到普通百姓,因其食物結構中,乳肉類占很大比重,而蔬菜、水果較少,故藏民以茶佐食,餐餐必不可少。流傳著“寧可三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的說法。酥油是每個藏族人每日不可缺少的食品。藏族家庭里一天至少要飲三次茶,有的甚至多達十幾次。簡單地說,將特制的茶葉成汁,加以酥油、食鹽和精制的香料,在茶桶中用茶桿攪拌成水乳交融狀,即是酥油茶。
4. 酥油茶用什么茶
酥油茶是一種以茶為主料,并加有多種食料經(jīng)混合而成的液體飲料,所以,滋味多樣,喝起來咸里透香,甘中有甜,它既可暖身御寒,又能補充營養(yǎng)。在西藏高原地帶,人煙稀少,家中少有客人進門。偶爾,有客來訪,可招待的東西很少,加上酥油茶的獨特作用,因此,敬酥油茶便成了西藏人款待賓客的珍貴禮儀。由于藏族同胞大多信奉喇嘛教,當喇嘛祭祀時,虔誠的教徒要敬茶,有錢的富庶要施茶。他們認為,這是"積德"、"行善",所以,在西藏的一些大喇嘛寺里,多備有一口特大的茶鍋,通??扇莶钄?shù)擔,遇上節(jié)日,向信徒施茶,算是佛門的一種施舍,至今仍隨處可見。
在西藏,在每個藏胞家庭,隨時隨地都可以見到酥油。酥油是每個藏族人每日不可缺少的食品。
酥油是從牛、羊奶中提煉出來的。以前,牧民提煉酥油的方法比較特殊.先將鮮奶加熱,然后倒入一種叫做“雪董”的大木桶里(高4尺、直徑l尺左右),用力上下抽打,來回數(shù)百次,攪得油水分離,上面浮起一層湖黃色的脂肪質(zhì),把它舀起來,灌進皮口袋,冷卻了便成酥油?,F(xiàn)在,許多地方逐漸使用奶油分離機提煉酥油。一般來說,一頭母牛每天可產(chǎn)四五斤奶,每百斤奶可提取五六斤酥油。
吃法
主要是打酥油茶喝,也可放在稽耙里調(diào)和著吃。藏族群眾平日把喝酥油茶就象我們平時喝開水一樣頻繁。其實酥油茶也并不是所有的人家都有的,有許多農(nóng)牧民只逢過節(jié)才能喝上,因為酥油的造價高。制作酥油茶時.先將茶葉或磚茶用水久熬成濃什,再把茶水倒入“董莫”(酥油茶桶),再放入酥油和食鹽,用力將“甲洛”上下來回抽幾十下,攪得油茶交融,然后倒進鍋里加熱,便成了噴香可口的酥油茶了。
5. 酥油茶是黃油嗎
酥油茶是藏族人民愛喝的一款茶,營養(yǎng)價值豐富。
酥油茶在寒冷的時候喝可以驅寒;吃肉的時候喝可以去膩;饑餓的時候喝可以充饑;困乏的時候喝可以解乏;瞌睡的時候喝,還可以清醒頭腦。
酥油是似黃油的一種乳制品,是從牛、羊奶中提煉出的脂肪。藏區(qū)人民最喜食牦牛產(chǎn)的酥油。產(chǎn)于夏、秋兩季的牦牛酥油,色澤鮮黃,味道香甜,口感極佳,冬季的則呈淡黃色。羊酥油為白色,光澤、營養(yǎng)價值均不及牛酥油,口感也遜牛酥油一籌。酥油滋潤腸胃,和脾溫中,含多種維生素,營養(yǎng)價值頗高。
6. 酥油茶是主食嗎
酥油茶密封放入冰箱冷藏可以保存一年左右時間。
酥油茶是中國西藏的特色飲料。多作為主食與糌粑一起食用,有御寒提神醒腦、生津止渴的作用。此種飲料用酥油和濃茶加工而成。先將適量酥油放入特制的桶中,佐以食鹽,再注入熬煮的濃茶汁,用木柄反復搗拌,使酥油與茶汁溶為一體,呈乳狀即成。與藏族毗鄰的一些民族,亦有飲用酥油茶的習俗。
7. 酥油茶用紅茶還是綠茶
原來馬奶酒里沒酒,酥油茶里有茶、酥油茶和奶茶雖然都是奶香濃郁的飲品,但兩者之間有很大不同,因為酥油茶是先把茶葉經(jīng)熬煮取出茶汁以后,加入酥油又經(jīng)過反復抽打以后得到的茶葉,它里面并不含有真正的奶,只是含有奶中的脂肪。
2、平時人們常喝的奶茶是以紅茶打底,將沸水沖泡以后取出茶汁再加入適量純奶,經(jīng)空調(diào)和加工后得到的健康茶飲,它還有牛奶中的所有營養(yǎng),而且做好以后的奶茶奶香味比較正,沒有新鮮奶汁的新鮮味兒,而酥油茶卻有明顯新鮮味存在,這也是兩者之間最重要的不同有茶。
8. 酥油和酥油茶
酥油茶是中國西藏的特色飲料。多作為主食與糌粑一起食用,有御寒提神醒腦、生津止渴的作用。此種飲料用酥油和濃茶加工而成。
先將適量酥油放入特制的桶中,佐以食鹽,再注入熬煮的濃茶汁,用木柄反復搗拌,使酥油與茶汁溶為一體,呈乳狀即成。奶茶是在煮好的紅茶中,加入鮮奶制成。
9. 黃油可以做油茶嗎
材料:
小麥粉120g,豌豆粉40g,紅糙米粉40g,油40g,核桃仁50g,黑芝麻10g
做法:
1.準備好所有食材,先將核桃仁切碎一些,放在無油的平底鍋中炒香,盛出備用
2.鍋里倒入小麥粉和豌豆粉小火翻炒
3.翻炒至面粉香味飄出,豆腥味消失,顏色微黃,放入熟的紅糙米粉炒勻
4.把炒好的粉盛出
5.鍋里放入植物油或黃油燒熱
6.放入核桃仁翻炒記下,倒入炒面翻炒,用鏟子捻開成團的粉,炒松散
7.放入芝麻炒勻即可
8.炒好的油茶放涼后密封保存
9.吃的時候,需要把油茶粉放入小碗里,加一點水調(diào)勻,燒一鍋開水,把粉漿加入
10.煮至油茶粘稠,放入適量的白糖攪勻即可,即沖即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