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茶油標準(油茶執(zhí)行標準)
1. 油茶執(zhí)行標準
根據(jù)2014年《中央財政林業(yè)補助資金管理辦法》,油茶造林的國家標準為每畝200元。在一些省份,地方政府會增加補貼額度,比如江西省,每畝補貼超過500元。
2. 茶油標準號
一、食用植物油衛(wèi)生標準(GB2716-1988)規(guī)定:
1、酸價--花生油、菜籽油、大豆油、葵花油、胡麻油、茶油、麻油、玉米胚芽油、米糠油≤4;棉籽油≤1
2、過氧化值(meq/kg)--花生油、葵花油、米糠油≤20;菜籽油、大豆油、胡麻油、玉米胚芽油、棉籽油、茶油、麻油≤12
3、浸出油溶劑殘留量(mg/kg)≤50
二、色拉油衛(wèi)生標準(GB 13103-1991)規(guī)定:
1、酸價≤0.3
2、過氧化值(meq/kg)≤10
三、精煉食用植物油衛(wèi)生標準(GB 15197-1994)規(guī)定:
1、酸價≤0.5
2、過氧化值(meq/kg)≤10
根據(jù)國家相關標準,食用油按照其精煉程度,一般分為四個等級,4級到1級,級別越高,其精煉程度越高。
一級油和二級油的精煉程度較高,經(jīng)過了脫膠、脫酸、脫色、脫臭等過程,具有無味、色淺、煙點高、炒菜油煙少、低溫下不易凝固等特點。精煉后,一、二級油有害成分的含量較低,但同時也流失了很多營養(yǎng)成分。
三級油和四級油的精煉程度較低,只經(jīng)過了簡單脫膠、脫酸等程序。其色澤較深,煙點較低,在烹調(diào)過程中油煙大。由于精煉程度低,三、四級食用油中雜質(zhì)的含量較高,但同時也保留了部分營養(yǎng)。
3. 油茶面執(zhí)行標準
陟油茶為河南省武陟縣的特產(chǎn),是國內(nèi)素負盛名的風味小吃,至今已有260多年歷史。遠銷港、澳,頗受僑胞歡迎。
原料配方:面粉5千克花生米1.5千克核桃仁500克玉米淀粉1千克芝麻1千克鹽500克香料粉(大小茴香、花椒、丁香、良姜、肉桂、草果、陳皮、砂仁共100克)上磨麻油600克花生油150克
制作方法:
1.將面粉、玉米粉上籠蒸約40分鐘,攤開晾涼,把結(jié)塊的疙瘩捏散過篩;將芝麻過篩后炒成深黃色,再碾碎;將花生米用花生油炸焦,撈出晾涼去皮,壓成形如黃豆粒的粒子;將核桃仁碾成形如綠豆的小粒。
2.將鍋放火上,倒入面粉用小火炒出香味,再分三次加入麻油炒上色后,將花生米、芝麻、核桃仁、鹽、香料粉一起加入,繼續(xù)炒拌幾分鐘后出鍋,即成為可食用的油茶面。
3.食時可分沖食、煮食、沖食時,須先將油茶面用少量溫開水攪拌成糊,再用100℃的開水沖入,順著一個方向攪成稀糊,即可對熱水食用。一般50克油茶面可對熱水400克。煮食時,先將油茶面用少量涼水攪成糊,再將糊攪入適量的開水內(nèi)煮一滾即成。
產(chǎn)品特點:咖啡色,乳狀稀汁,味道濃郁,咸甜適口,營養(yǎng)豐富。
主料:小麥面粉2300克 羊油1000克
輔料:花生仁(生)50克
調(diào)料:小蔥25克 姜5克 大蒜25克 花椒5克 各適量
制作工藝
1. 將羊油洗凈、切碎,放鍋內(nèi)在小火上煉成油,撈出油渣;
2. 再下入花椒、蔥、姜、蒜炸一下?lián)瞥觯粞蛴碗叮?/p>
3. 將花生仁放入,炸黃撈出;
4. 盆內(nèi)添水一碗,將羊油倒在水內(nèi),使油冷卻后倒出,翻過面將下邊的雜質(zhì)刮凈;
5. 面粉放鍋內(nèi),置文火上煸炒,見面粉七成熟,嫩黃色時,倒在案板上,用小掙面杖搟碎過籮;
6. 將花生仁剁成小粒;
7. 將羊油在小火上化開,晾至二成熱,將面粉和花生仁邊下邊炒,同油摻勻,用手端住鍋耳晃一會,使油、面凝固成塊,用小鏟攤平倒出;
8. 吃時用刀刮成面,每碗一兩多,在鍋內(nèi)打成糊,加鹽、蔥花少許。
工藝提示
1. 不用花生,代以核桃仁,去皮炸黃,摻入油面之中,滋味更美;
2. 鮮桔皮少許,切成細末,兌入糊中,桔香醇濃,更無羊油膻味。
食用方法
早餐|中餐|晚餐
健康提示
此品為冬令補品,宜作早餐。
食譜營養(yǎng)
小麥面粉:面粉富含蛋白質(zhì)、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鈣、鐵、磷、鉀、鎂等礦物質(zhì),有養(yǎng)心益腎、健睥厚腸、除熱止渴的功效,主治臟躁、煩熱、消渴、泄痢、癰腫、外傷出血及燙傷等。
花生仁(生):花生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E、煙酸、維生素K、鈣、鎂、鋅、硒等營養(yǎng)元素,有增強記憶力、抗老化、止血、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減少腸癌發(fā)生的作用;其性平,味甘;入牌、肺經(jīng);具有醒牌和胃,潤肺化痰,滋養(yǎng)調(diào)氣,清咽止咳之功效。
食譜相克
花生仁(生):花生不宜與黃瓜、螃蟹同食,否則易導致腹瀉;花生不可與香瓜同食。
歷史文化
油香味鮮,佐馓子同食,風味更佳。
--------------------------------------------------------------------------------
擔擔油茶
原料配方:大米400克紅辣椒面10克糯米100克生姜25克標準粉250克蔥花25克菜油150克蘇打粉3克芝麻150克干淀粉25克腌大頭菜50克雞蛋15個川鹽75克麻油15克花椒5克
制作方法:
1.鍋內(nèi)放清水3千克,燒開后放入10克姜塊,一根生蔥(挽結(jié)),水沸撇去浮泡,撈去蔥、姜,然后將鍋端離火口10分鐘,再將磨好的大米,糯米粉攪入水中。鍋再置旺火上燒開,移放微火上煨熟成油茶糊。
2.標準粉500克放鹽5克、蘇打3克,加清水200克,調(diào)勻揉好,靜置1小時,再搓成條狀,刷上菜油,盤條發(fā)汁。鍋內(nèi)放菜油燒至七成油溫時,將發(fā)汗后的面扯成50克重的節(jié),拉成細如麻繩的線條,卷曲入油鍋炸成油茶馓子。
3.菜油下鍋燒熟后,分別舀入花椒粒、辣椒面中,制成椒油、紅油。芝麻炒熟搟成細面,大頭菜剁面細粒,生姜15克剁成末。
4.吃時,先將雞蛋打入碗中攪散(每碗1個),再將油茶糊舀入碗中與蛋液和勻,放鹽、芝麻面、椒油、紅油、麻油、姜末、大頭菜粒及蔥花,油菜湖面上放入捏碎的馓子。
產(chǎn)品特點:味咸鮮香帶辣,宜早點、夜宵,冬季食之尤佳。
油茶
油茶原是河南武陟特產(chǎn),后傳入開封,成為一種頗受開封人喜愛的特色小吃。油茶原料為白面、花生米、黑芝麻及鹽。雖名為油茶,而實際并不用油,制法也極簡單。先燒一鍋開水,注入特制金屬大壺內(nèi),將壺口塞住。取適量的白面置瓷盆內(nèi),用冷水調(diào)勻,成稀面糊,再將食鹽、芝麻和泡好的碎花生米等放入。燒一鍋開水,趁熱倒入盆內(nèi),慢慢攪勻,使其成為半熟的油茶。再將半熟的油茶倒入鍋內(nèi),微火加溫,不能超過將滾未滾之時,亦即油茶最稠之時停火,然后將壺中的熱水倒出,趁壺熱倒入油茶,封好壺口,一壺濃香撲鼻的油茶便制好了。
4. 山茶油執(zhí)行標準
一、食用植物油衛(wèi)生標準(GB2716-1988)規(guī)定:
1、酸價--花生油、菜籽油、大豆油、葵花油、胡麻油、茶油、麻油、玉米胚芽油、米糠油≤4;棉籽油≤1
2、過氧化值(meq/kg)--花生油、葵花油、米糠油≤20;菜籽油、大豆油、胡麻油、玉米胚芽油、棉籽油、茶油、麻油≤12
3、浸出油溶劑殘留量(mg/kg)≤50
二、色拉油衛(wèi)生標準(GB 13103-1991)規(guī)定:
1、酸價≤0.3
2、過氧化值(meq/kg)≤10
三、精煉食用植物油衛(wèi)生標準(GB 15197-1994)規(guī)定:
1、酸價≤0.5
2、過氧化值(meq/kg)≤10
根據(jù)國家相關標準,食用油按照其精煉程度,一般分為四個等級,4級到1級,級別越高,其精煉程度越高。
一級油和二級油的精煉程度較高,經(jīng)過了脫膠、脫酸、脫色、脫臭等過程,具有無味、色淺、煙點高、炒菜油煙少、低溫下不易凝固等特點。精煉后,一、二級油有害成分的含量較低,但同時也流失了很多營養(yǎng)成分。
三級油和四級油的精煉程度較低,只經(jīng)過了簡單脫膠、脫酸等程序。其色澤較深,煙點較低,在烹調(diào)過程中油煙大。由于精煉程度低,三、四級食用油中雜質(zhì)的含量較高,但同時也保留了部分營養(yǎng)。
5. 茶油質(zhì)量標準
案食用植物油衛(wèi)生標準(GB2716-1988)規(guī)定:酸價:花生油、米糠油小于等于4;棉籽油小于等于1。過氧化值(meq/kg):花生油、葵花油、米糠油小于等于20;菜籽油、棉籽油、茶油、麻油小于等于12。浸出油溶劑殘留量(mg/kg)小于等于50。
一、食用植物油衛(wèi)生標準(GB2716-1988)規(guī)定:
1、酸價:花生油、菜籽油、大豆油、葵花油、胡麻油、茶油、麻油、玉米胚芽油、米糠油小于等于4;棉籽油小于等于1。
2、過氧化值(meq/kg):花生油、葵花油、米糠油小于等于20;菜籽油、大豆油、胡麻油、玉米胚芽油、棉籽油、茶油、麻油小于等于12。
3、浸出油溶劑殘留量(mg/kg)小于等于50。
二、精煉食用植物油衛(wèi)生標準(GB?。保担保梗罚保梗梗矗┮?guī)定:
1、酸價小于等于0.5。
2、過氧化值(meq/kg)小于等于10。
食用油
食用油也稱為食油,是指在制作食品過程中使用的,動物或者植物油脂。常溫下為液態(tài)。由于原料來源、加工工藝以及品質(zhì)等原因,常見的食用油多為植物油脂,包括菜籽油、花生油、火麻油、玉米油、橄欖油、山茶油、棕櫚油、葵花子油、大豆油、芝麻油、亞麻籽油(胡麻油)、葡萄籽油、核桃油、牡丹籽油等等。
6. 茶油國標一級
等級越高越好,所以三級肯定比較好。
一級油和二級油的精煉程度較高,經(jīng)過了脫膠、脫酸、脫色、脫臭等過程,具有無味、色淺、煙點高、炒菜油煙少、低溫下不易凝固等特點。精煉后,一、二級油有害成分的含量較低,如菜油中的芥子甙等可被脫去,但同時也流失了很多營養(yǎng)成分,如大豆油中的胡蘿卜素在脫色的過程中就會流失。
三級油和四級油的精煉程度較低,只經(jīng)過了簡單脫膠、脫酸等程序。其色澤較深,煙點較低,在烹調(diào)過程中油煙大,大豆油中甚至還有較大的豆腥味。由于精煉程度低,三、四級食用油中雜質(zhì)的含量較高,但同時也保留了部分胡蘿卜素、葉綠素、維生素E等。
提示:只要其符合國家衛(wèi)生標準,就不會對人體健康產(chǎn)生任何危害,消費者可以放心選用。
①二級油的純度較高,雜質(zhì)含量少,可用于較高溫度的烹調(diào),如炒菜等,但也不適合長時間煎炸;
②三、四級油不適合用來高溫加熱,但可用于做湯和燉菜,或用來調(diào)餡等。
這個問題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因為每個人的想法不同,所以這樣的問題也就有著很多種答案,筆者的說法也不會一定對,但是就這題給大家說說筆者自己的看法。
近些年來,地溝油的問題層出不窮,這不禁引發(fā)起了我們對于油質(zhì)量的擔憂。我們?nèi)粘I钪杏玫米疃嗟挠蜔o非就是菜籽油和豬油。豬油一般是我們通過買肥肉來炸取的。
但是菜籽油就不一樣了,我們有的家庭是在商店直接購買整瓶的菜籽油,有的則是在一些專門的油坊機構購買。這時我們不禁困惑,這些菜籽油有什么區(qū)別嗎?他們對于普通人而言又有什么不同呢?
首先,菜籽油是分級的。并且我們知道他的級別越高,他就更加精煉,營養(yǎng)價值也就越高。我們在市場上購買的整瓶的菜籽油一般是三級或者四級的菜籽油。
其實他們的差別并不是很大,所以大多數(shù)人,并沒有感覺菜籽油有什么不同。一級和二級的菜籽油,他們的精煉程度非常高,而且經(jīng)過了像是脫膠,脫酸,脫色,脫臭等一系列過程。擁有色淺,炒菜油煙少,低溫下不易凝固等等特點。
而像是我們?nèi)粘K玫娜壓退募壊俗延?,它們的精煉程度就比較低了,往往只是通過簡單的脫膠和脫酸的程序。在烹飪的時候他的油煙會特別大,其中也包含有非常多的雜質(zhì),像是胡蘿卜素,維生素等??偟脕碚f,等級越高的菜籽油,他們對于身體健康是有益的。現(xiàn)代社會,人們越來越追求的是健康生活,而菜籽油等是我們?nèi)粘o嬍掣畈婚_的一部分。
以上就是我個人對于這個問題的一點不成熟看法,不代表任何參考建議,如有不妥不周之處,希
7. 油茶籽油國家標準
gb0052s是食用植物調(diào)和油的標準
調(diào)和油,又稱高合油,它是根據(jù)使用需要,將兩種以上經(jīng)精煉的油脂(香味油除外)按比例調(diào)配制成的食用油。
調(diào)和油透明,可作熘、炒、煎、炸或涼拌用油。
調(diào)和油一般選用精煉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棉籽油等為主要原料,還可配有精煉過的米糠油、玉米胚油、油茶籽油、紅花籽油、小麥胚油等特種油酯。
8. 油茶出油率國家標準
油茶籽出油率不高,不同品種差異較大,一般18一30%。
一般情況下,剛采摘的鮮油茶仔,大概2~2.5斤可以曬一斤仔(去殼),而干油茶仔4斤可以榨一斤油。
油茶籽的出油率應該是28%~35%。
普通油茶籽出油率只有14%~27%,最高也在30%左右。
油茶籽的出油率能出多少油,需要看本身油茶籽的品質(zhì),一百斤茶籽出油一般在20-30斤左右。
油茶籽品種不同出油率差別大,一般出油率在15%_28%左右。
9. 茶油國家執(zhí)行標準
1、山茶油是食用油的一種
2、山茶油果實里可以獲取各種等級的山茶油。山茶油所有的外包裝上都必須依據(jù)中國 2003年5月制定2003年10月1日開始執(zhí)行的新標準,清晰地標明其所屬的等級。
3、(1)Extra Virgin camellia Oil (極品山茶油、國標一級)
為第一遭壓榨山茶果子而得的果子汁,帶有果香及果味,油酸度低于1%。
(2)Pure camellia Oil (純正山茶油、國標二級)
由機榨山茶油經(jīng)過除雜、脫酸、脫水、脫色、脫臭以及冷凍脫脂加工而成。
(3)Pomace camellia Oil (特級山茶油、醫(yī)藥注射級)
10. 茶油國標2018
目前國內(nèi)山茶油一般都采用國標,但是有些有實力的已經(jīng)通過國際標準,國內(nèi)有家六千歲山茶油通過了SGS認證國際標準,這個標準比較高,國際認證含金量比較高。
11. 茶油的執(zhí)行標準
一、食用植物油衛(wèi)生標準(GB2716-1988)規(guī)定:
1、酸價--花生油、菜籽油、大豆油、葵花油、胡麻油、茶油、麻油、玉米胚芽油、米糠油≤4;棉籽油≤1
2、過氧化值(meq/kg)--花生油、葵花油、米糠油≤20;菜籽油、大豆油、胡麻油、玉米胚芽油、棉籽油、茶油、麻油≤12
3、浸出油溶劑殘留量(mg/kg)≤50
二、色拉油衛(wèi)生標準(GB 13103-1991)規(guī)定:
1、酸價≤0.3
2、過氧化值(meq/kg)≤10
三、精煉食用植物油衛(wèi)生標準(GB 15197-1994)規(guī)定:
1、酸價≤0.5
2、過氧化值(meq/kg)≤10
根據(jù)國家相關標準,食用油按照其精煉程度,一般分為四個等級,4級到1級,級別越高,其精煉程度越高。
一級油和二級油的精煉程度較高,經(jīng)過了脫膠、脫酸、脫色、脫臭等過程,具有無味、色淺、煙點高、炒菜油煙少、低溫下不易凝固等特點。精煉后,一、二級油有害成分的含量較低,但同時也流失了很多營養(yǎng)成分。
三級油和四級油的精煉程度較低,只經(jīng)過了簡單脫膠、脫酸等程序。其色澤較深,煙點較低,在烹調(diào)過程中油煙大。由于精煉程度低,三、四級食用油中雜質(zhì)的含量較高,但同時也保留了部分營養(yǎng)。
擴展資料
鑒別摻假花生油的方法:摻假后透明度下降,把油從瓶中快速倒入杯內(nèi),觀察泛起的油花,純花生油的泊花泡沫大,周圍有很多小泡沫且不易散落,當摻有棉籽油或毛棉油時,油花泡沫略帶綠黃色或棕黑色。聞其氣味可聞出棉籽油味。摻有米湯、面湯等淀粉物的油,在其藍紫色或藍黑色。或者放入透明杯中放置兩天后再觀察,必然會出現(xiàn)云狀懸浮物。
怎樣辨別食用油的質(zhì)量
1、要看顏色,一般來說,精煉程度越高,油的顏色越淡。當然,各種植物油都會有一種特有的顏色,不可能也沒有必要精煉至沒有顏色。
2、要看透明度,要選擇清澄透明的油,透明度越高越好。
3、要嗅無味,取一、二滴油放在手心,雙手摩擦發(fā)熱后,聞不出異味(哈喇味或刺激味),如有異味就不要買。
食用油標準分為了四個級別,在平常的生活中要學會去鑒別,根據(jù)顏色、透明度以及氣味這些基本的物理特征來判斷,真正明白自己所用食用油的規(guī)格與各項參數(shù),做到心中有數(shù),清清楚楚,保證做出來的飯菜的可口程度與安全問題,有一個依據(jù)可以判斷。
![](/static/images/biaoqian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