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真油茶的來歷(道真油茶的制作方法)
1. 道真油茶的來歷
材料
紅茶包2袋,朗姆酒1/2湯匙8ml,黃油1茶匙5g
做法
1、在壺內放入紅茶包進行沖泡(沖泡熱奶油茶所用的茶葉一般都選用較為濃烈的紅茶,如阿薩姆茶),讓茶包在壺內浸泡約3分鐘。
2、茶包沖泡好之后,倒入茶杯中,再添加少許朗姆酒。
3、最后切一小塊奶油,讓奶油輕輕地飄浮于茶湯上
2. 道真油茶的制作方法
覆蓋率49.16%,也就是86603.697平方千米,約12990萬畝。“產業(yè)發(fā)展要因地制宜。我們根據(jù)資源現(xiàn)狀和立地條件,正在編制《特色林業(yè)產業(yè)發(fā)展三年規(guī)劃》?!?月11日,貴州省林業(yè)局產業(yè)處負責人胡志偉在“貴州省農村產業(yè)革命林業(yè)特色產業(yè)及林下經濟發(fā)展情況”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力爭到2022年新建和改培特色林業(yè)產業(yè)基地400萬畝,全省林業(yè)產業(yè)基地總面積達到1100萬畝,總產值達400億元。
新聞發(fā)布會現(xiàn)場
具體在空間上的布局如下:
竹產業(yè):圍繞赤水河、清水江、大婁山、武陵山“兩水兩山”在赤水、桐梓、正安、綏陽、黎平、天柱、碧江、松桃、江口等縣布局竹產業(yè)帶。其中,赤水河竹產業(yè)帶以赤水為產業(yè)集聚地,重點發(fā)展楠竹、慈竹、硬頭黃竹等竹種;大婁山竹產業(yè)帶覆蓋桐梓、綏陽、正安等縣,重點發(fā)展金佛山方竹;清水江竹產業(yè)帶包括黎平、天柱、錦屏等縣,重點發(fā)展楠竹;武陵山竹產業(yè)帶覆蓋碧江、江口、松桃等縣區(qū),重點發(fā)展楠竹、雜竹。加強赤水竹產業(yè)園區(qū)建設,推動桐梓中國竹筍交易中心項目招商引資,建設竹材、竹筍加工生產線8套,加快推動竹資源循環(huán)利用,完善和延長竹產業(yè)鏈。
貴州省林業(yè)局產業(yè)處負責人胡志偉回答記者提問
油茶產業(yè):按照鞏固發(fā)展核心產區(qū)、適度發(fā)展一般產區(qū)、輻射帶動全省布局油茶產業(yè),以武陵山、九萬大山、南北盤江的玉屏、松桃、黎平、天柱、冊亨、望謨等縣為產業(yè)核心區(qū),以三穗、思南等縣為一般產區(qū),輻射發(fā)展威寧高原特色油茶產區(qū)。支持有能力的縣建油茶綜合體及產業(yè)園區(qū)。推動茶油精深加工項目建設,提高產品附加值。
花椒產業(yè):在務川、道真、德江、晴隆、貞豐、關嶺等縣布局花椒產業(yè)帶。鼓勵在全省花椒集聚區(qū)建設花椒產業(yè)園區(qū)和產業(yè)綜合體,支持種植面積較大的務川、德江、貞豐等縣引資引技開展花椒精深加工。
織金縣馬場鎮(zhèn)皂角種植基地
皂角產業(yè):打造以織金、納雍、黔西、大方為中心的皂角產業(yè)帶,鼓勵以上4縣以外的喀斯特山區(qū)適度種植和發(fā)展。支持織金建設皂角產業(yè)園區(qū),打造全國皂角米加工集散地
3. 道真油茶的功效與作用
道真油茶
道真油茶的制作十分講究,可簡單分為熬茶羹、制茶湯兩道工序。熬茶羹:茶葉以頭道手工揉茶為佳。先取香油適量,放入鍋內熬沸,再將茶葉放入沸油內炒黃,加水適量,將茶葉煮熟,用木瓢反復揉茶為羹,起鍋存放。制茶湯:先將核桃、花生等佐料炒黃,搗碎備用。再取柏樹枝烘制的臘豬肉或臘豬油入鍋熬出干油渣,撈出切碎,放入佐料碗中,再將茶羹放入油鍋內,邊用木瓢揉制邊加熱水將茶湯煮沸,最后放入佐料、食鹽及其他調味品,一碗熱騰騰、香噴噴的油茶湯端至客人面前。飲后,有醒腦提神之功效。
4. 道真三幺臺油茶
遵義的特色小吃: 一、羊肉粉: 1、一味鮮——老城、師院 2、楊三羊肉粉——湘山賓館旁邊巷子 3、燙皮羊肉粉——海風井 4、戴聾子羊肉粉——董公詩新街 鑒于遵義市區(qū)羊肉粉館太多,個人口味太雜,就不一一列舉了?! 《?、牛肉粉: 1、夏四牛肉粉——梅嶺廠門口 2、華華牛肉粉——醫(yī)學院 3、花溪牛肉粉——醬醋廠門口 4、左七妹牛肉粉——碧云路 5、牛肉粉——高橋 外還有幸福巷、公園路等等的牛肉粉味道不錯?! ∪⒚灼ぃ骸 ?、劉兒媽米皮——毛主席舊居、步行街、遵義賓館等 2、烏江辣雞干餾米皮——公園門口、烏江大樓下面 3、辣雞干餾米皮——保健院往上走30米 4、蹄花米皮——保健院往上走25米 5、11中的米皮(不曉得名字)——搬到朝陽小學咯 6、和尚米皮——幸福巷 7、紅油米皮——湘山賓館旁邊巷子 8、楊二媽米皮——貴陽路口 9、董家的紅油米皮——(不曉得在哪里) 四、其他的粉、面: 1、肖二娘豬腿肉片粉——老城撈沙巷,紀念廣場對面的?! ?、老腸旺粉、面——中醫(yī)院旁邊 3、腸旺面——白楊洞內環(huán)路口 4、老泰來面——公園路口 5、張家豆花面 —— 一中下面 6、劉成詁豆花面——老城步行街 7、王記豆花面——堿廠大門斜對面 8、豬肉米皮——新店子 因為太多了,就舉這些,希望大家指正 五、餃子: 1、紅油水餃——供電大樓,以前工人文化宮邊邊的不曉得還有沒有 2、老泰來抄手——公園路口 3、金致抄手——老城子尹路 4、東北餃子——官井路口 5、萬里路水餃 ——市醫(yī)院斜對面 六、涼粉: 1、鴨溪涼粉——鴨溪范家、南白公園門口、煙草公司門口、丁子口遵義電影院下小四、老城子尹路 2、涼粉——公園路口有一家味道還可以 3、涼粉——供銷大樓邊上有一家 個人還是覺得鴨溪范家的味道不錯,另外南白涼粉、團溪涼粉等也多。 七、洋芋攤攤(含洋芋粑粑、炒洋芋、魔芋、豆腐皮): 1、動感洋芋——龍井溝朝陽小學巷子里 2、炒洋芋——陽路到北京路一個小巷子、公園路有兩家(相信大家都知道)、北京路口老婆婆、明珠閣、鄢大姐的臭豆腐、幸福巷有一家、丁子口夜市背后有兩家,說炒洋芋絲絲也好吃哦 3,洋芋粑粑——丁字口夜市背面的幾家洋芋粑粑都很好吃 八、戀愛豆腐果、絲娃娃(川餃): 都是公園路的專賣!!逛完公園就可以去吃了.....龍井溝也有一家絲娃娃還可以,衛(wèi)生可口 九、茶湯: 1、中醫(yī)院旁邊有一家 2、金銀新村菜市旁邊那條小路上也有一家 3、上揚家港有一家 4、茶湯要衛(wèi)校后面有一家 5、新華橋頭,白沙井菜市上面10米處?! ?、華海酒店邊幸福巷里面有一家 十、雞蛋糕 1、遵義會議會址對面的專賣 2、步行街轉楊柳街路口 十一、燒烤(含燒烤、烙鍋、炒螺絲、怪鹵等等): 遵義的燒烤太多、好吃的也很多,就舉一些有代表性的 1、小兵烤魚——獅子橋頭國貿對面 2、四毛烤魚——老城福利彩票中心對面 3、余老頭燒烤——地球人都知道 5、湄潭燒考——丁子口天橋腳 6、戴味燒烤——市中心 7、新疆羊肉串——丁子口天橋腳(靠舊居這邊) 8、烤肉串——紀念管邊的小巷,這家酸菜燙飯和烤肉不錯 9、炒螺絲 ——軍嫂街 10、炒螺絲——撈沙巷陶氏兄弟 11、蠻子烤魚——好象也是在撈沙巷 12、烙鍋——撈沙巷比較集中 13、怪鹵——撈沙巷比較集中 14、王二姐燒烤——毛主席舊居旁 15、俄羅斯烤肉——瑞安花園門口?! ∈?、餅等等 1、茍家井天橋腳下 2、步行街中段 3、中華南路靠交行這邊明珠閣上去一點點的包子 4、老泰來的包子 5、北京路口的肉餅大王 6、老城菜市(協(xié)臺壩)賣燒餅 十四、糯米飯 1、東風小學對面胡家巷子里面的貞豐糯米飯,遵義五中大門菜市的兩家糯米飯也不錯(以前上高中的時候早餐必選,生意幾多好) 2、毛主席舊居幸福巷內的豌豆糯米飯(有兩家) 3、豌豆糯米飯(干溜辣雞)——保健院上面、丁字口上面幾步路(第一個巷子里面) 十五、酸辣粉 1、步行街中段 2、丁子口夜市背后 另外還有很多小吃: 1、市醫(yī)對門那家的冰粉 2、尚稽的臭豆腐皮 3、正安的牛肉干 4、正安和道真的灰豆腐 5、板橋豆腐干 6、碧云路的綠豆湯 7、南白黃家黃糕巴 8、遍步遵義的辣得笑 9、鳳崗、湄潭的綠豆粉 10、道真、正安、鳳崗的油茶 11、楊家巷的雞爪和紅油雞翅尖 12、香港路的鵝翅膀 13、團溪的籠籠雜 另外再加兩個十一中的肉丁米皮、丁字口對面KFC旁邊的巷子進克第二、三兩家的沙鍋飯
5. 茶道中的真
中國茶道精神主要是指“怡”、“清”、“和”、“真”四個方面。
1、怡是指怡情、養(yǎng)性,指的是身體和精神兩個方面。茶本身就有保健作用能夠強身健體,同時人們以茶悟道,從而怡然自樂,在精神方面得到升華。
2、清是指清廉、清正、清苦,清心,清寂等,主要講求人的身體和心靈上的清凈,其與“道家”的思想一脈相通。
3、和是指以和為貴,中華民族向來崇尚中庸之道,以茶交友,以茶待客,以茶聯(lián)誼等。
4、真是指真誠守信,不虛假,是道家“天人合一”哲學思想的體現(xiàn),“真”更符合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道家思想和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擴展資料:日本茶道精神:1、日本的茶道雖然源于中國,但在大和民族獨特的環(huán)境下,它與宗教、哲學、倫理、美學自然地融為一體,成為日本一門綜合性的文化藝術活動。2、日本茶道精神可濃縮為四個字“和、敬、清、寂”。這是十六世紀末,千利休繼承吸取了村田珠光等人的茶道精神后提出來的?!昂汀敝傅氖呛椭C、和悅;“敬”指的是純潔、誠實,主客間互敬互愛;“清”和“寂”則是指茶室內外清靜、典雅的環(huán)境和氛圍。3、 日本茶道中的閑寂、恬靜,已成為日本人欣賞美的意識。這種美意識的產生有其社會歷史原因和思想根源:平安末期至鐮倉時代,原占統(tǒng)治地位的貴族失勢,新興的武士階級走上政治舞臺。失去天堂的貴族感到世事無常而悲觀厭世,因此很多貴族隱居山林,在深山野外建造草庵,過著隱逸的生活。
6. 道真特產油茶
三幺臺”大約起源于隋開皇十九年(公元559年),據(jù)今已有1400余年的歷史了。
所謂“三幺臺”是仡佬人豐收后舉辦的豐盛宴席。
簡單說,“一幺臺”叫接風洗塵,擺九大盤果品糕點,有用米做的米糕叫“酥食”,還有米麻餅等九種點心和著油茶喝;“二幺臺”又叫“八仙醉酒”,上八道菜;“三幺臺”為正席,叫四方團圓,整個“三幺臺”吃下來要用時三、四個小時。
這是仡佬族一直沿續(xù)至今的民族習俗。
仡佬族三么臺習俗是仡佬族人民在接待賓客和重要節(jié)令時的一種重要習俗。
辦三幺臺時,10人一桌,長幼尊卑座次分明。
席分三臺,即茶席、酒席和飯席。
茶席主食是油茶,由優(yōu)質茶葉煎炒揉煮成羹,放入油渣、芝麻、食鹽制成的飲料,喝油茶佐以麻糖桿、苞谷團、花腰粑、堅果等土特產。
酒席以酒為主食,多是自產的“熬酒”、“夾壇酒”,下酒菜是豬耳、香腸、皮蛋等10個干盤,各盤拼裝講究,或似八卦形、或象蓮花狀。
飯席有梭子肉、蒸醡扣、油豆腐、酸菜媽兒等9碗10盤,熱烙飯,可口菜,令貴客愜意而滿足。
飯畢,平端或合舉筷子,示意“各位慢用”,直到長輩用畢,才相繼退席,三席幺臺。
這一待客習俗,表現(xiàn)仡佬人的真誠厚道和注重禮儀、善于營造隆重氛圍的能力,三幺臺凸現(xiàn)了仡佬人豐富的飲食文化。
對研究仡佬族歷史文化具有重要價值。
貴州省人民政府2007年5月29日公布為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三幺臺”是道真自治縣仡佬族人最具特色且最隆重的一種食俗禮儀。
據(jù)介紹,每逢嫁娶、壽慶、建房、節(jié)日宴請等,都要動用“三幺臺”。
“幺臺”是方言土語,結束的意思,“三幺臺”顧名思義,一輪宴席要經酒、茶、飯三道程序才算結束。
第一臺是吃酒,宴席上擺的“下酒菜”一般不少于九盤,分別為豬心、肝、舌、耳、腰花、肚片、香腸、瘦肉片、鹵雞等,每樣一盤,每盤十片。
主客開懷暢飲,不醉不休。
酒畢,撤走杯盤,擺上第二臺。
第二臺:茶席。
飲的是油茶,這油茶是仡佬族人的獨創(chuàng),它的由來也有很多傳說。
其做法是:用家鄉(xiāng)生產的老鷹茶、苦丁茶、綠茶、藤茶等作主料,放入臘豬油中煎炒,待微黃后加水煨,直到把茶葉煨成呈深褐色的粥,才可入席。
擺入桌上,每人一碗,如需要,還可再加。
擺上桌來助飲的則全是素食:米粑、米花、粽子、餅子、糖食、核桃、花生、板栗、葵花等,由尊者帶頭各取所需。
主客在飲酒喝茶之際,正是互訴衷腸、增進情感之時,待酒足茶酣以后,才撤去碗盞進入第三臺。
第三臺:吃飯。
吃飯也叫正餐,是最為講究的一臺。
菜肴一般有燒白、豬臉、肚扣、酥肉、木耳、黃花、筍子、海帶、豆腐丸等。
如今人們生活好了,還增加了雞、鴨、魚等。
但另有四盤是必不可少的:豆芽泡菜、蘿卜絲、霉豆腐、洋芋片。
佐飯的菜肴一般不能少于16個。
仡佬族人飲食文化非常豐富,以油茶和“爬坡酒”最有意思。
7. 茶道出自哪里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fā)現(xiàn)、利用和栽培中國茶樹的國家,中國也是世界茶道的宗主國,這一點是不容置疑的。茶被人類發(fā)現(xiàn)和利用,至今已有四五千年的歷史,而最早利用茶的,便是中華民族的始祖。
傳說中神農氏為了給百姓治病,不惜以身犯險,親身驗證各種草木的藥性,“神農嘗百草,日遇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神農本草經》)上古傳說的真實性有待商榷,但是透過這些傳說和記載我們可以看出,在上古時期,人們就已經開始重視茶的藥理作用。
當然,這時候的茶更多的是用于藥用價值,還不是一種日常飲用的飲料。日常生活中時常飲茶的習慣,應該來源于巴蜀人。在古代,巴蜀地區(qū)多“煙瘴”,容易讓人郁積瘴氣,患上熱毒。巴蜀人后來發(fā)現(xiàn),茶有清熱解毒、除瘴氣的功效,所以他們常常喝茶,久服成習,以至于將茶當做一種日常飲料。《竺國游記》當中就曾記載:“番民以茶為生,缺之必病?!?/p>
秦人入蜀以后,茶逐漸被帶向全國,人們對于茶越來越重視,“茶”(cha)音正式誕生。郭璞注《爾雅·釋木》“槚”云:“樹小如梔子,冬生葉,可煮作羹飲。今呼早采者為茶,晚取者為茗,一名荈,蜀人名之苦荼?!?/p>
飲茶是茶文化誕生的基礎,沒有日常飲茶的實踐活動,茶文化也不可能誕生。不過,關于中國從何時開始飲茶,一直沒有定論,各種說法莫衷一是。古籍記載,中國人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發(fā)現(xiàn)了茶,西漢已有飲茶之事的記載,東漢華佗《食經》就說:“苦茶久食,益意思”記
可以看出,連名醫(yī)華佗也已經注意到茶的“意思”,人們不再拘泥于茶的藥理作用,有一部分人平時也喜歡飲茶。這正是中國茶文化的萌芽。
![](/static/images/biaoqian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