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重金屬超標對人體的危害(茶葉重金屬超標對人體的危害是什么)
茶葉重金屬超標對人體的危害是什么
茶葉沉就對了。 茶葉會沉反而是好的表現(xiàn)。 茶葉做的緊,重實,沉的就快。味道也濃 差的茶葉,輕,沉得慢,味道也淡 同一類茶評價茶葉好壞,我們有個指標叫容積比。就是把兩個或者幾個茶葉,量相同的體積,再稱看哪個重,重的就好或者把兩個或者幾個茶葉,稱相同的重量,再量一下體積,少的就好 這個重金屬無關
茶葉重金屬超標對人體的危害是什么意思
不會。金是比較惰性的,茶里的物質基本都不會跟金發(fā)生反應。
茶葉會重金屬超標嗎
茶葉從生產到出售,中間會經歷多個階段。在一系列的生產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對茶葉造成污染,不僅會對茶葉的品質造成影響,還可能威脅人體健康。茶飲品已經成為大部分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飲品,茶產品在市場中的需求量也在逐漸提升。為了使茶葉產品的品質得到保障,就要求在生產作業(yè)中,實行規(guī)范化生產,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證茶葉生產的清潔化以及無害化。文中在針對茶葉污染的相關因素進行研究之后,又探討了茶葉生產清潔化和無公害的相關措施。
關鍵詞:茶葉生產;清潔化;無害化
環(huán)境污染問題的日益加劇,對各類生產活動也造成了較大的威脅。尤其是對于農業(yè)生產來說,環(huán)境污染問題很可能對農產品的食用安全造成較大影響。進行茶葉種植的過程中,茶葉的品質就極易受到周邊環(huán)境的影響,清潔生產就是在此基礎上提出來的新型生產觀念。在具體生產作業(yè)中,需要遵循清潔生產的原則,盡量減少對污染類物質的應用,保證茶葉產品的清潔效益。無害化生產則是指,在進行茶葉種植時,盡量減少對化肥和農藥的應用,采取綠色生產的方式,保證茶葉自身的品質與安全。
一、茶葉污染的相關因素
1.環(huán)境因素
茶樹的生長環(huán)境決定了茶葉的自身質量。一般而言,茶樹會被種植在山上,種植區(qū)域的周邊環(huán)境,一旦存在污染問題,就會對茶葉的品質造成較大影響。在進行茶樹種植區(qū)域選擇時,應盡量遠離城鎮(zhèn)、工廠以及交通干線,以免在工廠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有毒物質以及交通運輸過程中,車輛尾氣所排放出的有害氣體,對茶樹的種植質量造成影響。尤其是在雨水的沖刷作用之下,周邊區(qū)域的污染物隨著雨水流動,在進入茶園區(qū)域之后,會對茶樹造成較大污染,這不僅關系到茶葉生產的質量與品質,還與人們的健康具有直接聯(lián)系。
2.農藥和化肥影響
進行茶葉種植的過程中,大部分農戶均會采取使用化肥的方式來提升茶葉產量,進而保證茶葉生產的經濟效益。而在施肥操作中,沒有對肥料的用量進行嚴格控制,致使大部分化肥無法被茶樹所吸收,滯留在土壤中,對土壤環(huán)境造成較大威脅。同時,也會對水體和大氣產生很多不良影響。日本人在進行農業(yè)生產的過程中,沒有對氮肥的用量進行合理控制,致使地下水中的銨態(tài)氮含量大幅度上升,導致地下水中的硝酸鹽含量驟增。這些硝酸鹽在被植物所吸收之后,被人體攝人會對人體健康造成極大威脅??梢?,在農業(yè)生產中,對化肥用量進行控制的重要性。茶葉產品中的農藥殘留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影響我國茶葉產品出口的重點難題。在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對各類產品的檢驗力度也在隨之增大。如在針對氰戊菊酯殘留量進行檢查時,殘留量由原來的10mg/kg轉變?yōu)楝F(xiàn)在的0.1mg/kg,這也是制約我國茶葉生產事業(yè)健康發(fā)展的主要因素。
3.茶葉加工階段的影響
茶葉產品作為傳統(tǒng)飲品的代表,發(fā)展至今已經經歷了很長一段歷史。在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茶葉加工技術水平有了很大的進展。與此同時,國家的相關標準中也對茶葉生產的質量安全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進行茶樹種植區(qū)域選址的過程中,要求茶園地址周邊不得存在公路、城鎮(zhèn)、垃圾場、廁所等污染較為嚴重的設施和場所,保證茶樹種植區(qū)域周邊的環(huán)境符合清潔生產要求。同時,生產企業(yè)需要具備一套相對完善的生活垃圾處理系統(tǒng)和廢棄物處理系統(tǒng),保證對各類垃圾的及時清除,為茶樹生長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在產業(yè)產品的生產車間也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系統(tǒng),要求生產工人在進入車間之后,需要穿戴專業(yè)工作帽與工作服,車間之內不得出現(xiàn)吸煙和隨地吐痰的狀況。對于女性工作者而言,在生產車間內不得使用化妝品。為了保證車間內的環(huán)境清潔,需要定期進行消毒處理,定期開窗通風。對于一些較為名貴的茶葉來說,需要借助機械對茶葉進行塑形和包裝。在此過程中,茶葉與機械設備大面積接觸,容易導致茶葉金屬超標的問題。為此,在進行生產期間選擇時,應盡量選用重金屬物質含量較低的設備,避免在生產過程中對茶葉產品造成二次污染。
二、保證茶葉生產清潔化和無害化的相關措施
茶葉生產無公害指的是,在茶葉生產的過程中,不會受到外界因素的污染,對茶葉自身的品質造成影響。實際上就是茶葉中的各類物質不超出國家規(guī)定的相關標準。相對來說,無公害的茶葉具有更好的經濟效益和市場發(fā)展前景。當前,人們對各類食品安全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市場中對于無公害茶葉的需求量也在逐漸提升。尤其是在出口貿易中,對茶葉中的相關物質含量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要想實現(xiàn)茶葉產品出口貿易,促進農戶增收,就必須開展無公害和清潔化生產。下面就針對提升茶葉產品無公害和清潔性的措施進行研究。
1.做好茶園選址工作
針對茶園區(qū)域進行選擇時,需確保周邊不存在污染源。即周邊不得存在工廠城鎮(zhèn)等污染較為嚴重的場所。同時,對于茶園空氣質量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在建園之前需要對空氣質量進行檢測,確??諝庵胁淮嬖谟泻ξ镔|以及污染物。土壤條件也需要適應茶樹的生長,盡量選擇透氣性良好,且生物活性強的區(qū)域進行茶樹種植。另外,也可以在茶園周邊建立防護屏障,使其周邊的物種多樣性得到保障,在茶園區(qū)域內構建良好的生態(tài)系統(tǒng)。
2.合理控制化肥用量
無公害茶園肥料要經過嚴格篩選控制,施用有機肥!包括經發(fā)酵的人糞尿,各種家禽及牲畜糞尿或者秸稈等農產品下腳料,葉面肥可采用純生物技術生產的有機肥。每次修剪下來的樹枝樹葉也可作為肥料加以利用,施肥時間一般采用1年兩次。成年茶園667m2肥量不得少于1000kg。
3.合理防治病蟲害
(1)農業(yè)防治。選用具有抗病蟲害能力、萌發(fā)早的茶樹品種加強管理勤修剪。使茶樹枝繁葉茂;增強抵抗力,冬季深挖施肥,在增加土壤肥力促進吸收的同時可將害蟲蟲卵凍死。
(2)物理防治。大多數(shù)害蟲對波長330-400nm的紫外線敏感。因此可以利用害蟲的趨光性進行誘殺。一般每667m'設10盞黑光燈,每天天黑后開燈,天亮熄燈,可達到較好的效果。
(3)生物防治。利用自然界食物鏈的原理大力培育茶園害蟲的天敵,如赤眼蜂、瓢蟲等。在使用無公害茶園允許使用的農藥的同時,要注意農藥是否對害蟲天敵造成傷害,加強茶園附近植被的培育。
喝茶會重金屬超標嗎
茶盞無毒,就算是便宜的茶盞也不會有毒的,從茶盞的釉料配方來說,建盞釉料的主要成分為礦石、草木灰等等,取自閩北本地,此地環(huán)境優(yōu)良!此類釉料在高溫還原氣氛下,形成了各式各樣美麗的斑紋,為鐵系結晶組成。
而眾所周知,鐵元素為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這些美麗的斑紋,是對人體有益的鐵組成,并不是“有害重金屬”!
其次從茶盞的燒成條件來說,茶盞斑紋須在1300℃以上的還原焰中形成。這樣的溫度,即使有少許不耐熱的雜質,也會被氧化分解。而釉料經過高溫的洗禮,會形成近玻璃質的釉面,得到了穩(wěn)定的物理化學性質,耐酸堿也耐熱水
當然,最令消費者信服的還是要看建盞質檢報告。建陽很多建盞廠家,都已經主動去專業(yè)的檢驗機構,做過鉛、鎘溶出量的檢測,并都證實產品符合國家規(guī)定的標準,沒有任何安全隱患,也有蓋過公章的檢驗報告為證。
茶葉中的重金屬污染
茶葉中一項突出的重金屬超標問題。鉛的污染來源包括:
一是土壤基質中的鉛含量高,由于化肥施用量的增大,使得土壤中的鉛易被茶樹根系所吸收;
二是茶園周圍大氣中的鉛濃度增高,這和汽車量的增加有密切關系,汽車排放出的尾氣中含有大量的鉛,構成茶園中茶樹的污染;
三是茶葉加工機械中含有的鉛在茶葉加工過程中轉移到茶葉上。目前,茶葉中鉛的超標問題已基本解決,但仍需關注其變化動態(tài)。
茶葉重金屬超標對人體的危害是什么原因
茶漬多的茶不好
茶垢對身體的危害還是很大的,茶垢中含有鎘、鉛、汞、砷等多種有害金屬和某些致癌物質,如亞硝酸鹽等,可導致腎臟、肝臟、胃腸等器官發(fā)生病變。
指導意見:一是不喝沖泡時間過長的茶水,沖泡時間長了,茶軒中的重金屬成分會更多的融解出來,這樣的茶水對人體健康有危害,一般沖泡次數(shù)以三、四次為宜。二是不喝放過夜的茶水。茶水放過夜,里面孳生的細菌較多,也容易危害人體健康。三是已經霉變的茶葉不能再沖泡飲用。
吃茶葉會重金屬中毒嗎
不銹鋼杯子能泡茶,但不建議使用不銹鋼杯子泡茶。
不銹鋼泡茶是沒有毒的,不需要過分擔心,不銹鋼杯子泡茶并不會對人體產生傷害,所以患者不需要過分的擔心,雖然不銹鋼杯子泡茶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但是一般情況下是不建議使用不銹鋼杯子來泡茶的,尤其是不銹鋼的保溫杯。
不銹鋼杯子的主要成分是不銹鋼,但是茶葉里面還有大量的丹寧酸以及茶堿,是有可能會腐蝕不銹鋼水杯的,但是因為不銹鋼水杯有保護膜,所以在腐蝕之后也不會被釋放出來,是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的,不用過分擔心,但是一般情況下還是建議使用玻璃的杯子來進行泡茶,用玻璃杯子泡茶更容易清洗杯子,也不會對身體造成危害。
茶葉含有重金屬嗎
什么茶泡完都是會有茶垢的。
因為茶垢是由茶葉中的鞣酐是茶葉中的鞣質(一種復雜的酚類有機物,化學性質很不穩(wěn)定)暴露在空氣中被氧化、聚合形成的棕紅色化合物,難溶于水,慢慢從茶葉中沉淀出來,依附在杯壁或壺壁上。
另外,茶垢中還含有一種物質,是茶葉中的茶多酚與金屬元素(不是重金屬元素)發(fā)生氧化反應后形成的,后者就是茶垢有害說法的主要原因。
茶垢沉積已久不好清洗,用加熱過的米醋或用小蘇打浸泡一晝夜,再用牙刷刷洗就可輕松清洗干凈。需注意的是,如果使用的是紫砂壺,就不需這樣清洗。紫砂壺本身有氣孔,茶垢中的礦物質能夠被這些氣孔吸收,對壺能起到養(yǎng)護作用,也不會導致有害物質“跑”到茶水中被人體吸收。
茶杯、茶壺內放入一小勺桔子粉或桔子汁等果汁,裝滿清水后放置2-3小時,這樣茶垢與茶具失去了粘合力,就容易除去?;蛘咴诓鑹鼗虿璞锛铀?,放入土豆皮,加熱煮沸,冷卻后沖洗,很容易就能清洗干凈。
茶葉含農藥和重金屬
茶葉生產許可證辦理方法
實施食品生產許可證管理的茶葉產品包括所有以茶樹鮮葉為原料加工制作的綠茶、紅茶、烏龍茶、黃茶、白茶、黑茶,及經再加工制成的花茶、袋泡茶、緊壓茶,共9類產品。果味茶、保健茶以及各種代用茶不在發(fā)證范圍。
茶葉的申證單元為1個。生產許可證上應注明產品品種,即綠茶、紅茶、烏龍茶、黃茶、白茶、黑茶、花茶、袋泡茶、緊壓茶中的1類或幾類;茶葉分裝企業(yè)應單獨注明。茶葉生產許可證有效期為3年。其產品類別編號:1401。
二、基本生產流程及關鍵控制環(huán)節(jié)
(一)基本生產流程。
(二)容易出現(xiàn)的質量安全問題。
1.鮮葉、鮮花等原料因被有害有毒物質污染,造成茶葉產品農藥殘留量及重金屬含量超標。
2.茶葉加工過程中,各工序的工藝參數(shù)控制不當,影響茶葉衛(wèi)生質量和茶葉品質。
3.茶葉在加工、運輸、儲藏的過程中,易受設備、用具、場所和人員行為的污染,影響茶葉品質和衛(wèi)生質量。
(三)關鍵控制環(huán)節(jié)。
原料的驗收和處理、生產工藝、產品倉儲。
三、必備的生產資源
(一)生產場所。
1.生產場所應離開垃圾場、畜牧場、醫(yī)院、糞池50米以上,離開經常噴施農藥的農田100米以上,遠離排放“三廢”的工業(yè)企業(yè)。
2.廠房面積應不少于設備占地面積的8倍。地面應硬實、平整、光潔(至少應為水泥地面),墻面無污垢。加工和包裝場地至少在每年茶季前清洗1次。
3.應有足夠的原料、輔料、半成品和成品倉庫或場地。原料、輔料、半成品和成品應分開放置,不得混放。茶葉倉庫應清潔、干燥、無異氣味,不得堆放其他物品。
(二)必備的生產設備。
1.綠茶生產必須具備殺青、揉捻、干燥設備(手工、半手工名優(yōu)茶視生產工藝而定)。
2.紅茶生產必須具備揉切(紅碎茶)、揉捻(工夫紅茶和小種紅茶)、揀梗和干燥設備。
3.烏龍茶生產必須具備做青(搖青)、殺青、揉捻(包揉)、干燥設備。
4.黃茶生產必須具備殺青和干燥設備。
5.白茶生產必須具備干燥設備。
6.黑茶生產必須具備殺青、揉捻和干燥設備。
7.花茶加工必須具備篩分和干燥設備。
8.袋泡茶加工必須具備自動包裝設備。
9.緊壓茶加工必須具備篩分、鍋爐、壓制、干燥設備。
10.精制加工(毛茶加工至成品茶或花茶坯)必須具備篩分、風選、揀梗、干燥設備。
11.分裝企業(yè)必須具備稱量、干燥、包裝設備。
四、產品相關標準
GB9679《茶葉衛(wèi)生標準》;GB/T9833.1《緊壓茶花磚茶》;GB/T9833.2《緊壓茶 黑磚茶》;GB/T9833.3《緊壓茶 茯磚茶》;GB/T9833.4《緊壓茶 康磚茶》;GB/T9833.5《緊壓茶沱茶》;GB/T9833.6《緊壓茶 緊茶》;GB/T9833.7《緊壓茶 金尖茶》;GB/T9833.8《緊壓茶 米磚茶》;GB/T9833.9《緊壓茶 青磚茶》;GB/T13738.1《第一套紅碎茶》;GB/T13738.2《第二套紅碎茶》;GB/T13738.4《第四套紅碎茶》;GB/T14456《綠茶》;GB18650《原產地域產品龍井茶》;GB18665《蒙山茶》;GB18745《武夷巖茶》;GB18957《原產地域產品 洞庭(山)碧螺春茶》;GB19460《原產地域產品黃山毛峰茶》;GB 19598《原產地域產品 安溪鐵觀音》;SB/T10167《祁門工夫紅茶》;相關地方標準;備案有效的企業(yè)標準。
五、原輔材料的有關要求
(一)鮮葉、鮮花等原料應無劣變、無異味,無其他植物葉、花和雜物。
(二)毛茶和茶坯必須符合該種茶葉產品正常品質特征,無異味、無異嗅、無霉變;不著色,無任何添加劑,無其他夾雜物;符合相關茶葉標準要求。
(三)茶葉包裝材料和容器應干燥、清潔、無毒、無害、無異味,不影響茶葉品質。符合SB/T10035《茶葉銷售包裝通用技術條件》的規(guī)定。
六、必備的出廠檢驗設備
(一)感官品質檢驗:應有獨立的審評場所,其基本設施和環(huán)境條件應符合GB/T18797-2002《茶葉感官審評室基本條件》相關規(guī)定。審評用具(干評臺;濕評臺;評茶盤;審評杯碗;湯匙;葉底盤;稱茶器;計時器等),應符合SB/T10157-1993《茶葉感官審評方法》相關規(guī)定。
(二)水分檢驗:應有分析天平(1mg)、鼓風電熱恒溫干燥箱、干燥器等,或水分測定儀。
(三)凈含量檢驗:電子秤或天平。
(四)粉末、碎茶:應有碎末茶測定裝置(執(zhí)行的產品標準無此項目的不要求)。
(五)茶梗、非茶類夾雜物:應有符合相應要求的電子秤或天平(執(zhí)行的產品標準無此項目要求的不要求)。
七、檢驗項目
茶葉的發(fā)證檢驗、監(jiān)督檢驗和出廠檢驗按表中列出的檢驗項目進行。對各類各品種的主導產品帶“*”號標記的出廠檢驗項目,企業(yè)應當每年檢驗2次。
![](/static/images/biaoqian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