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元正茶葉(濟南正元名飲)
濟南正元名飲
有。剛開業(yè),在揚子西路,長江大酒店西鄰。正元名飲,名酒真品,值得信賴
山東正元名飲
泰山(正元)名飲、是一家,是同一個品牌,老大是泰安人、公司成立于1994年、總部山東泰安東岳大街正元名飲國際酒店,省內(nèi)發(fā)展早統(tǒng)一為泰山名飲、后期為了利于全國發(fā)展延伸為正元名飲、
正元名飲泰山名飲
一、于禁
于禁(?-221年),字文則,泰山郡鉅平縣(今山東省泰安市)人。漢末三國時期曹魏名將。
根據(jù)陳壽在《三國志》中的記載:(于禁)遷左將軍,假節(jié)鉞,分邑五百戶,封一子列侯。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被冊封為魏王,對部下的任免更加隆重。同年八月,曹操以鐘繇為相國,始置奉常宗正官。于禁也在后來遷為左將軍,假節(jié)鉞。雖然很早就晉升左將軍一職,但是,在襄樊之戰(zhàn)中,于禁敗給了關(guān)羽,無疑遭到了后人的貶低。
關(guān)羽敗亡之后,于禁一度流落到吳國。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后,曹丕即位,孫權(quán)稱臣。黃初二年(221年),孫權(quán)遣于禁回魏國。于禁回到魏國后,卻遭受其他人的嘲笑。當時于禁的胡須和頭發(fā)都雪白了,臉又消瘦。曹丕以春秋時期荀林父、孟明視的舊事來對于禁表示安慰,任命他為安遠將軍。但是,于禁拜謁曹操的陵墓時,曹丕卻命人畫關(guān)羽戰(zhàn)克、龐德憤怒、于禁降服之狀,于禁見到后,便因為覺得丟臉而羞愧得病死去,被追謚為厲侯。
二、張郃
張郃(?-231年),字俊乂,河間郡鄚縣(今河北省任丘市)人。漢末三國時期魏國名將。
陳壽在《三國志》中記載:文帝即王位,以郃為左將軍,進爵都鄉(xiāng)侯。及踐阼,進封鄚侯。詔郃部與曹真討安定盧水胡及東羌。
延康元年(220年),曹丕即魏王位后,任命張郃為左將軍,進封都鄉(xiāng)侯爵位。等到曹丕登基之后,又進封他為鄚侯,命令張郃與曹真率領(lǐng)兵馬征伐盤踞在安定一代的盧水胡人和東部羌人。對此,在筆者看來,因為左將軍于禁歸降了關(guān)羽,這讓曹丕非常生氣,從而將左將軍冊封給了張郃。太和二年(228年),張郃轉(zhuǎn)為右將軍,隨曹真抵御諸葛亮北伐。在街亭之戰(zhàn),大破蜀國馬謖,迫使諸葛亮退回漢中,遷征西車騎將軍。太和五年(231年),魏明帝曹叡在位時,張郃受司馬懿所迫而領(lǐng)兵追擊蜀軍,追至木門,中箭身亡,謚曰壯侯。
三、徐晃
徐晃(?~227年),字公明,河東郡楊縣(今山西省洪洞縣)人。三國時期曹魏名將。值得注意的是,徐晃生前一直以右將軍聞名于世??伤篮螅瑓s以左將軍身份配享曹操廟宇。正始四年(243年)七月,魏帝曹芳下詔:“詔祀故大司馬曹真、曹休、征南大將軍夏侯尚、太常桓階、司空陳群、太傅鍾繇、車騎將軍張郃、左將軍徐晃、前將軍張遼、右將軍樂進……武猛校尉典韋于太祖廟庭。”由此,對于曹魏來說,于禁、張郃、徐晃這三位五子良將,都是左將軍。
四、郭淮
郭淮(?—255年2月23日),字伯濟。太原陽曲(今山西省太原市)人。三國時期魏國名將,雁門太守郭缊之子。建安二十年(215年)七月,郭淮隨曹操征討漢中。曹操回軍后,留征西將軍夏侯淵守漢中,以拒劉備,并留郭淮為夏侯淵的司馬。延康元年(220年),曹操去世,曹丕即魏王位,賜郭淮關(guān)內(nèi)侯,轉(zhuǎn)為鎮(zhèn)西長史。
太和二年(228年),蜀丞相諸葛亮首次攻魏,派馬謖守街亭,高詳駐軍柳城。張郃率軍攻打街亭,而郭淮則率軍佯攻柳城,牽制蜀軍。早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郭淮這位將領(lǐng)就開始抵擋蜀漢大軍了。太和三年(229年),諸葛亮第三次攻魏。遣陳式進攻祁山以南前已歸蜀、街亭戰(zhàn)后又被魏軍收復的武都(今甘肅成縣西)、陰平(今甘肅文縣西北)二郡。郭淮率兵救援,在建威(今甘肅成縣西)遭到諸葛亮主力的阻擊,被迫退走。
正始元年(240年),蜀將姜維出兵隴西,郭淮進軍。姜維撤退后,郭淮又安撫氐族人,遷移三千多戶百姓到關(guān)中地區(qū)。并轉(zhuǎn)任左將軍。因此,對于郭淮來說,不僅和蜀漢丞相諸葛亮較量過,還在諸葛亮去世后繼續(xù)應(yīng)對姜維的進攻。從這一角度來看,郭淮可以說是蜀漢大敵了。根據(jù)《三國志》等史料的記載,正元二年(255年)正月癸未(2月23日),郭淮去世。被追贈為大將軍,獲謚貞侯,由兒子郭統(tǒng)襲封爵位。郭統(tǒng)死后,其子郭正繼嗣。
五、毌丘儉
毌丘儉(?~255年),復姓毌(guàn)丘,字仲恭,河東聞喜(今山西省聞喜縣)人。三國時期曹魏大將、文學家,將作大匠毌丘興的兒子。毌丘儉文武雙全,才識拔干,襲封高陽鄉(xiāng)侯。魏文帝時期,擔任平原侯(曹叡)文學掾,結(jié)下深厚情誼。魏明帝登基,歷任尚書郎、羽林監(jiān)、洛陽典農(nóng)中郎將等要職,這促使毌丘儉對曹魏忠心耿耿。在平定遼東公孫淵后,毌丘儉被冊封為左將軍,并在之后出任鎮(zhèn)南將軍、豫州刺史。
北京正元名飲簡介
1 、泰安東尊華美達大酒店
地址:迎勝東路16號 五星級
2、泰安市御座賓館
地址:岱廟北路50號 四星級
3、泰安市正元名飲國際酒店
地址:東岳大街470號 四星級
4、麗景開元名庭酒店
地址:望岳東路10號 四星級
5、泰安市美若山水酒店
地址:岱岳區(qū)東岳大街554號 四星級
6、 泰安銘座三泰賓館
地址:泰安市岱岳區(qū)東岳大街554號 四星級
7、錦華泰山印象酒店
地址:龍?zhí)赌下?68號 三星級
8、泰安市鐵道大廈
地址:東岳大街346號 三星級
9、泰安市金山度假村
地址:環(huán)山路137號 三星級
10、泰安市和平飯店
地址:岱宗大街275號 三星級
11、中國煤礦工人泰山療養(yǎng)院
地址:虎山路202號 三星級
12 、泰安市東都賓館
地址:岱宗大街279號 三星級
13 、新雙龍酒店
地址:財源街東段 三星級
正元名飲全國多少家
有的是,各種商鋪批發(fā)點有的是貨
濟南正元名飲國際酒店
南通正元名飲酒業(yè)有限公司是2018-11-12在江蘇省南通市崇川區(qū)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注冊地址位于南通市崇川區(qū)蘇建花園城35號樓03室西7軸-16軸。
南通正元名飲酒業(yè)有限公司的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20602MA1XF82PXT,企業(yè)法人馬光耀,目前企業(yè)處于開業(yè)狀態(tài)。
南通正元名飲酒業(yè)有限公司的經(jīng)營范圍是:食品、工藝品、日用品、五金產(chǎn)品、建筑材料、鋼材、服裝、鞋帽、文具、體育用品、通訊器材、辦公用品、電子產(chǎn)品、勞護用品銷售;煙零售。(依法須經(jīng)批準的項目,經(jīng)相關(guān)部門批準后方可開展經(jīng)營活動)。本省范圍內(nèi),當前企業(yè)的注冊資本屬于一般。
通過查看南通正元名飲酒業(yè)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濟南正元名飲商貿(mào)有限公司
濟南正元是總部,濰坊那個是新開的分公司,我一個同學在那,搞地質(zhì)礦產(chǎn)勘查,事業(yè)單位編制,除去3險1金,每個月到手差不多4000剛出頭吧,不過因為是搞地質(zhì)的嘛,出野外挺辛苦的。
正元名飲和泰山名飲是一家嗎
公元221年羊祜出生。
羊祜(221年-278年),字叔子,泰山南城人。著名戰(zhàn)略家、政治家和文學家。西晉 開國元勛,博學能文,清廉正直,娶夏侯霸之女為妻。司馬昭建五等爵制時以功封為鉅平子,與荀勖一起共掌機密。
晉代魏后司馬炎有吞吳之心,乃命羊祜坐鎮(zhèn)襄陽都督荊州諸軍事。在之后的十年里,羊祜屯田興學,以德懷柔,深得軍民之心;一方面又繕甲訓卒,廣為戎備,做好了伐吳的軍事和物質(zhì)準備,并在吳將陸抗去世后上表奏請伐吳,卻遭到了眾大臣的反對。咸寧四年,羊祜抱病回洛陽,同年十一月病故,并在臨終前舉薦杜預(yù)自代。
人物生平早年經(jīng)歷
羊祜出身于漢魏名門士族之家。從他起上溯九世,羊氏各代皆有人出仕二千石以上的官職,并且都以清廉有德著稱。羊祜祖父羊續(xù)漢末曾任南陽太守,父親羊衜為曹魏時期的上黨太守,母親蔡氏是漢代名儒、左中郎將蔡邕的女兒,姐姐嫁與司馬懿之子司馬師為妻。
羊祜十二歲喪父,孝行哀思超過常禮。奉事叔父羊耽也十分恭謹。他曾在汶水邊上游玩,遇見一位老人對他說:“你這孩子相貌不凡,不到六十歲,必然為天下建立大功?!崩先苏f完就走了,不知所在。
羊祜長大后,博學多才、善于寫文、長于論辯而有盛名于世。而且儀度瀟灑,身長七尺三寸,須眉秀美。郡將夏侯威認為他不同常人,把兄長夏侯霸的女兒嫁給他。 羊祜被薦舉為上計吏,州官四次征辟他為從事、秀才,五府(古代五種官署的合稱,所指不一)也紛紛任命他,但羊祜都拒絕就職。太原人郭奕見到他后說:“這真是當代的顏回啊?!?/p>
初露鋒芒
景初三年(239年),魏明帝曹叡去世,繼位為帝的齊王曹芳只有八歲。大將軍曹爽與太尉司馬懿受遺命輔政,兩大集團的斗爭日趨激烈化。正始初年,曹爽集團在斗爭中明顯地占據(jù)優(yōu)勢。曹爽把司馬懿排擠到太傅的閑職之上,將統(tǒng)領(lǐng)禁軍、掌管樞要的權(quán)力皆掌握到自己的弟兄及心腹的手中,從而控制了政府的實權(quán)。
司馬懿實行韜晦之計,假裝生病,暗中卻加緊布置,伺機-。羊祜雖然年輕,但很有政治頭腦。他判斷曹爽終將不是司馬懿的對手。后羊祜與王沈一起被曹爽征辟,王沈勸羊祜應(yīng)命就職,羊祜就說:“豁出身家性命去侍奉別人,不是容易的事。”王沈便獨自應(yīng)召。由于門第關(guān)系,羊祜基本游離于兩大集團爭斗之外。
正始十年(249年),司馬懿發(fā)動高平陵之變,并誅殺曹爽,奪得軍政大權(quán)。政變之后,司馬懿大舉剪除曹爽集團,與曹爽有關(guān)的很多人遭到株連。羊祜的岳父夏侯霸為逃避殺戮,投降了蜀漢。
王沈也因為是曹爽的故吏而被罷免,于是,對羊祜說:“我常常記住你以前說的話。”羊祜卻安慰他,說:“我當時也沒有想到曹爽有這種下場?!彼褪沁@樣,既有先見之明,又不肯顯示夸耀。在這場災(zāi)難中,羊祜因和司馬氏的姻親關(guān)系,并未因岳父降蜀受罰。
夏侯霸投降蜀國,其親屬怕受牽連,大都與其家斷絕了關(guān)系,只有羊祜,安慰其家屬,體恤其親人,親近恩禮,愈于常日。 不久,羊祜的母親和長兄羊發(fā)相繼去世。羊祜服喪守禮十多年,其間以道素自居,篤重樸實,一如儒者。
平步青云
正元二年(255年),司馬師病逝,司馬昭執(zhí)政,為大將軍。司馬昭任大將軍,征辟羊祜,羊祜沒有應(yīng)命。于是,朝廷公車征拜羊祜為中書侍郎,不久升為給事中、黃門郎。 時魏帝高貴鄉(xiāng)公曹髦愛好文學,在位者希承上意,多獻詩賦,汝南人和迪因為違逆上意而遭貶斥。羊祜在朝廷,雖身處士大夫之間,但持身正直,從不親親疏疏,因此,有識之士,對他特別尊崇。
陳留王曹奐即位,羊祜被封為關(guān)內(nèi)侯,食邑一百戶。因為魏帝年少,羊祜不愿在朝中做侍臣,要求調(diào)出宮廷任其他職務(wù),結(jié)果改任為秘書監(jiān)。
魏朝實行五等爵位以后,羊祜被封為鉅平子,食邑六百戶。鐘會受到司馬昭寵信而好忌妒賢能,羊祜也怕他。鐘會被誅之后,羊祜任相國從事中郎,與司馬炎的另一心腹荀勖共掌機密。晉代魏前夕,司馬炎調(diào)羊祜為中領(lǐng)軍,在皇宮當值,統(tǒng)領(lǐng)御林軍,兼管內(nèi)外政事。
屢建功勛
咸熙二年十二月(266年1月),司馬炎受禪稱帝,建立西晉王朝,史稱晉武帝。因為羊祜有扶立之功,被進號為中軍將軍,加散騎常侍,進爵為郡公,食邑三千戶。羊祜怕引起賈充等權(quán)臣的妒嫉,固讓封公,只受侯爵,于是,由本爵鉅平子進封為侯,設(shè)置郎中令,備設(shè)九官之職,并授給他的夫人印綬。
泰始初年,司馬炎下詔:“統(tǒng)領(lǐng)國家機關(guān),協(xié)調(diào)禮、教、刑、政等各部門的工作,是朝政的根本要務(wù)。羊祜德操清美,忠貞而坦誠,純正而才高,是文武兼?zhèn)涞娜瞬牛瑸槿擞趾苷?,雖在宮廷任要職而不掌管國家機要,這不符合圣君必委任賢人垂拱無為而治天下的要義,現(xiàn)任羊祜作尚書右仆射、衛(wèi)將軍,配置本營軍隊?!碑敃r,王佑、賈充、裴秀等人均為前朝名高望重之臣,羊祜對他們心存謙讓。
司馬炎稱帝后,素有吞吳之志。便積極籌劃消滅孫吳政權(quán)的戰(zhàn)爭,以實現(xiàn)統(tǒng)一全國的大業(yè)。
泰始五年(269年),司馬炎除任命大將軍衛(wèi)瓘、司馬伷分鎮(zhèn)臨淄、下邳,加強對孫吳的軍事布置以外,又特地調(diào)任羊祜為荊州諸軍都督,假節(jié),并保留他散騎常侍、衛(wèi)將軍原官不變。 當時,西晉和孫吳各有一個荊州,形成南北對峙局面。西晉的荊州包括今陜西、河南的一小部分和湖北北部地區(qū)。吳國的荊州則有今湖北和湖南的大部分地區(qū)。晉吳間的邊界線以荊州為最長,所以這里是滅吳戰(zhàn)爭的關(guān)鍵地區(qū)。
羊祜到任后,發(fā)現(xiàn)荊州的形勢并不穩(wěn)固。不但百姓的生活不夠安定,就連戍兵的軍糧也不充足。于是,羊祜首先把精力放在開發(fā)荊州方面。羊祜大量開辦學校,興辦教育,安撫百姓,懷來遠人。并與吳國人開誠相待,凡投降之人,去留可由自己決定。
還禁止拆毀舊官署。當時風俗,官長如果死在官署之中,后繼者便說居地不吉,往往拆毀舊府,另行修建。羊祜認為,死生有命,不在居室,命令下屬,一律禁止。最主要的是設(shè)計使吳國撤掉了對襄陽威脅最大的石城駐軍,吳國石城駐軍離襄陽七百多里,常常侵擾邊境。羊祜深以為患,于是巧用計謀,使吳國撤銷了守備。
然后羊祜他把軍隊分作兩半,一半執(zhí)行巡邏戍守的軍事任務(wù),一半墾田。當年,全軍共墾田八百余頃。羊祜剛來時,軍隊連一百天的糧食都沒有,到后來,糧食積蓄可用十年。羊祜的這些措施迅速地安定了荊州的社會秩序,增強了軍隊的戰(zhàn)斗力。司馬炎為表彰他的功績,下令取消江北所有的都督建置,授予羊祜南中郎將的職務(wù),負責指揮漢東江夏地區(qū)的全部軍隊。
羊祜在軍中,常穿著輕暖的皮裘,系著寬緩的衣帶,不穿鎧甲。鈴閣之下,應(yīng)命侍衛(wèi)的士卒也不過十幾個人。并且,喜歡打獵釣魚,常常因此荒廢公務(wù)。有一天夜晚,他想出營,軍司馬徐胤手持柴戟擋住營門說:“將軍都督萬里疆域,哪能這樣輕心放縱,將軍的安危也就是國家的安危。除非我死了,今夜此門才得開?!毖蜢镎娜?,連連道歉,從此很少外出。
不久,羊祜又被加封為車騎將軍,并受到開府如三司之儀的特殊待遇。羊祜上表固辭:“臣恭敬地看到加恩的詔書下來,提拔臣與三公同等,臣自出仕以來才十幾年,接受內(nèi)外重任,官職顯赫而重要,臣常常因為自己的才智不能上進,不可久居過當?shù)亩鲗櫠找箲?zhàn)栗不安,榮耀變成了憂愁。
臣聽說過古人之言,品德還沒有為眾人心服而受高爵,就會使有才之臣不能奮進;功業(yè)沒有使眾人歸附而享受厚祿,就不會使愿為國家出力的臣民受到鼓勵。如今臣身為外戚,做事的成敗關(guān)系到國家時局,應(yīng)警惕過多的恩寵,并不憂慮被朝廷遺忘。而宮中之詔枉發(fā),給予臣超常的榮譽,臣有何功可以擔當呢?于心怎安呢?身居不稱的高位,不久將會跌落下來,到那時想守住先人的陋室,也不可能了。違抗詔命,是觸犯天子威嚴;曲心從命,又是如此犯難。
古人有知過必舉的見知法,大臣之節(jié),能進則進,不可進則止。臣雖屬小人之輩,也想緣用前人所誡,不忘此義。現(xiàn)在天下歸服于晉已經(jīng)八年,天子雖坐于側(cè)席以延攬賢才,鄉(xiāng)鄙0無所遺漏,然而臣不能推舉有德之人,引薦有功之士,使陛下知道勝過臣的人還多,沒有進入仕途的賢人還不少。
假若還有像傅說那樣的賢人被遺忘在筑墻者的行列,有像呂尚那樣的才士被遺忘在屠市垂釣的場所,而朝中議事者不以枉用臣為非,臣居高位而又無愧,這樣不是損失太大了嗎?臣竊居官位雖然很久,從未像今天這樣兼任文武要職受朝廷信任,居等同宰相的高位。況且,臣所見雖然狹小,光祿大夫李熹有高風亮節(jié),行為公允正直;光祿大夫魯芝,潔身寡欲,與人和諧而不茍同;光祿大夫李胤,清廉簡樸而坦誠,身在朝廷,效力國家,守君臣之禮至老不渝。
他們雖歷任內(nèi)外要職,而清廉簡樸如貧寒人家,但都沒有榮獲我這樣的寵位,臣超過他們,怎能滿足天下人的期望,稍增日月之光呢?因此,臣決心守此臣節(jié),不愿茍得高位。當今天下統(tǒng)一的道路尚未暢通,邊陲戰(zhàn)事時有發(fā)生,乞求保持原來的職務(wù),使臣能迅速回到荊州屯墾戍邊,不然的話,在京城留連日久,必然于對付敵國方面考慮不周。匹夫之志,有時也不可強奪?!?/p>
但朝廷未同意他的辭讓。這一年,羊祜四十九歲。
西陵之戰(zhàn)
泰始六年(270年),吳國在荊州的都督換上了名將陸抗。陸抗到荊州后,注意到西晉的動向,立即上疏給吳主孫皓。陸抗對荊州的形勢表示憂慮,提醒孫皓不要盲目迷信長江天塹,應(yīng)該認真?zhèn)鋺?zhàn)。他把自己的想法歸納為十七條建議,請求實行。
陸抗的到來,引起羊祜的警惕和不安。因此,他一面加緊在荊州進行軍事布置;一面向司馬炎密呈奏表。密表建議,伐吳戰(zhàn)爭必須利用長江上游的便利條件,在益州(今四川地區(qū))大辦水軍。
泰始八年(272年)八月,吳主孫皓解除西陵(今湖北宜昌)督步闡的職務(wù)。步闡因害怕被殺,拒絕返回建鄴,當年九月,獻城降晉。陸抗聞訊,立即派兵圍攻西陵(參見西陵之戰(zhàn))。
晉武帝命令羊祜和巴西監(jiān)軍徐胤各率軍分別攻打江陵(今湖北江陵)和建平(今四川巫縣),從東西兩面分散陸抗的兵力,以實現(xiàn)由荊州刺史楊肇直接去西陵救援步闡的計劃。但陸抗破壞了江陵以北的道路,五萬晉軍糧秣的運輸發(fā)生困難,再加上江陵城防堅固,不易攻打,羊祜頓兵于城下,不能前進。楊肇兵少糧懸,被陸抗擊敗,步闡城陷族誅。
有司上奏說:“羊祜率軍八萬多,吳軍不過三萬,羊祜在江陵按兵不前,使賊兵備好攻守戰(zhàn)具。并只派楊肇這支偏師深入險地,兵少而糧草不繼,致使我軍失利。羊祜違背詔命,沒有大將節(jié)操,應(yīng)免去官職,保留侯爵回府第閑居?!苯Y(jié)果,羊祜因此被貶為平南將軍,楊肇則被貶為平民。
羊陸之交
西陵救援失利后,羊祜總結(jié)教訓認識到:吳國的國勢雖已衰退,但仍有一定的實力,特別是荊州尚有陸抗這樣的優(yōu)秀將領(lǐng)主持軍事,平吳戰(zhàn)爭不宜操之過急。于是,他采取軍事蠶食和提倡信義的兩面策略,以積蓄實力,瓦解對方,尋找滅吳的合適時機。
鑒于歷史上孟獻子經(jīng)營武牢而鄭人畏懼,晏弱筑城東陽而萊子降服的經(jīng)驗,羊祜揮兵挺進,占據(jù)了荊州以東的戰(zhàn)略要地,先后建立五座城池。并以此為依托,占據(jù)肥沃土地,奪取吳人資財。于是,石城以西均晉國占有,吳人來降者源源不絕。
羊祜于是實施懷柔、攻心之計。在荊州邊界,羊祜對吳國的百姓與軍隊講究信義,每次和吳人交戰(zhàn),羊祜都預(yù)先與對方商定交戰(zhàn)的時間,從不搞突然襲擊。對于主張偷襲的部將,羊祜用酒將他們灌醉,不許他們再說。有部下在邊界抓到吳軍兩位將領(lǐng)的孩子。羊祜知道后,馬上命令將孩子送回。后來,吳將夏詳、邵頡等前來歸降,那兩位少年的父親也率其部屬一起來降。吳將陳尚、潘景進犯,羊祜將二人追殺,然后,嘉賞他們死節(jié)而厚禮殯殮。兩家子弟前來迎喪,羊祜以禮送還。
吳將鄧香進犯夏口,羊祜懸賞將他活捉,抓來后,又把他放回。鄧香感恩,率其部屬歸降。羊祜的部隊行軍路過吳國邊境,收割田里稻谷以充軍糧,但每次都要根據(jù)收割數(shù)量用絹償還。打獵的時候,羊祜約束部下,不許超越邊界線。如有禽獸先被吳國人所傷而后被晉兵獲得,他都送還對方。羊祜這些作法,使吳人心悅誠服,十分尊重他,不稱呼他的名字,只稱“羊公”。
對于羊祜的這些作法,陸抗心中很清楚,所以常告誡將士們說:“羊祜專以德感人,如果我們只用暴力侵奪,那就會不戰(zhàn)而被征服的。我們只保住邊界算了,不要為小利而爭奪侵擾?!?/p>
因此,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晉、吳兩國的荊州邊線處于和平狀態(tài)。羊祜與陸抗對壘,雙方常有使者往還。陸抗稱贊羊祜的德行度量,“雖樂毅、諸葛孔明不能過也”。一次陸抗生病,向羊祜求藥,羊祜馬上派人把藥送過來,并說:“這是我最近自己配制的藥,還未服,聽說您病了,就先送給您吃?!?/p>
吳將怕其中有詐,勸陸抗勿服,陸抗不疑,并說:“羊祜怎會用 害人呢”仰而服下。當時人都說,這可能是春秋時華元、子反重見了。 吳主孫皓聽到陸抗在邊境的做法,很不理解;就派人斥責他。陸抗回答:“一鄉(xiāng)一鎮(zhèn)之間,不能不講信義,何況一個大國呢?如我不講信義,正是宣揚了羊祜的德威,對他毫無損傷?!睂O皓無言以對。
人生憾事
羊祜在邊境,德名素著,可在朝中,卻每遭詆毀。他正直忠貞,嫉惡如仇,毫無私念,因而頗受荀勖、馮紞等人忌恨。王衍是他的堂甥,曾來見他陳說事情,言辭華麗,雄辯滔滔。羊祜很不以為然,王衍拂衣而去。羊祜對賓客說:“王夷甫方以盛名處大位,然敗俗傷化,必此人也”。西陵之戰(zhàn),羊祜曾要按軍法處斬王戎。所以,王戎、王衍都怨恨他,言談中常常攻擊他。當時人說:“二王當國,羊公無德”。
咸寧二年(276年)十月,司馬炎改封羊祜為征南大將軍,恢復其貶降前的一切職權(quán),開府儀同三司,可以自行辟召僚佐。當初羊祜便認為,要想伐吳,必須憑借長江上游的有利地勢。當時吳國有童謠:“阿童復阿童,銜刀浮渡江,不畏岸上獸,但畏水中龍?!?/p>
羊祜聽后便說:“這一定是說伐吳必是水軍成功,只是要考慮哪個人應(yīng)童謠中的名字?!闭暌嬷荽淌吠鯙F被征召任大司農(nóng)。羊祜發(fā)現(xiàn)王濬的才能可當重任,而王濬的小字又是“阿童”,正應(yīng)了童謠之言。而當時在西晉朝廷內(nèi)部,王濬是個有爭議的人物。羊祜極力肯定王濬的軍事才能,主張濟其所欲,充分發(fā)揮他的才能。
羊祜本人也命令部將繕甲訓卒,廣為戎備。經(jīng)過七年的練兵和各項物質(zhì)準備,荊州邊界的晉軍實力遠遠超過了吳軍,而兩年前吳軍主帥陸抗病死,吳國境內(nèi)又因為吳主孫皓的高壓統(tǒng)治使各種矛盾日益激化。這表明晉滅吳的條件和時機已經(jīng)成熟。
羊祜不失時機的上疏請求伐吳,奏疏說:“先帝順應(yīng)天意人心,西平巴蜀,南和孫吳,海內(nèi)百姓得以休養(yǎng)生息,人心安樂。而吳背信棄約,使邊境又生戰(zhàn)事,國家氣數(shù)雖是天定,而功業(yè)必靠人為,不滅東吳,則士卒百姓無安寧之日。
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也是光大先帝功勛,實現(xiàn)無為而治的舉措。堯伐丹水,舜征三苗,都是以使宇內(nèi)安寧,停止兵亂,民眾和睦為目的的。當年平蜀之時,天下人都以為應(yīng)當一并滅吳,而蜀滅至今已十三年,這算一個周期,滅吳的日子應(yīng)在今天了。而議論此事者常說吳楚在盛世最后被征服,在亂世最先強盛,這是諸侯紛爭的時候,當今天下一統(tǒng),不得與古時并論。有些說法只適用于大道理而不知權(quán)變,所以出謀略的人很多,而可以作為決策的就少了。
凡是憑險阻而得生存的國家,是指它的實力與敵國相差不多,有力量固守。如地位輕重不同,強弱相差很大,那智士的計謀也不能救它。險阻的地勢也不能保它。蜀國地勢不是不險要,高山上接云霓,深谷不見日月,關(guān)隘險道,束馬懸車方能通過,有一夫操戈,千人莫擋之勢。
然而滅蜀進軍時,蜀國好像連一道籬笆都沒有,我軍斬將奪旗,斬殺敵軍數(shù)萬,乘勝席卷蜀地,直搗成都城下,漢中一帶的蜀兵,像鳥棲于巢一樣不敢出動。這也并非蜀人不愿戰(zhàn),實在是力量不足與我軍抗衡。到劉禪投降時,蜀地各營壘官兵便悄然四散。
目前江淮的難渡不會超過劍閣,山川的險要不會超過岷山漢水,孫皓的暴虐超過劉禪,吳人的貧困甚于巴蜀,而大晉的軍隊多于前世,軍餉兵械多于往日。不趁此機會平吳,而屯兵據(jù)險相守,使士兵役夫日夜辛苦于戰(zhàn)爭徭役,曠日持久。
這種狀況不能維持長久,應(yīng)當及時定奪,統(tǒng)一四海。如果率領(lǐng)梁、益兩州軍隊水陸并進而東下,荊楚軍隊進逼江陵,平南、豫州軍隊進攻夏口,徐、揚、青、兗等州軍隊進軍秣陵,擊鼓搖旗作為疑軍,多方齊進,使敵軍虛實難辨,以東南一角的吳國,抵擋天下大軍必然兵力分散,人心慌亂,各種軍需緊急難備。這時巴、漢軍隊順流而下,直搗空虛腹地,一處陷落則全境震動。
吳國國土沿江,沒有前線后方之分,東西數(shù)千里,處處設(shè)防,戰(zhàn)場廣大,不能安息養(yǎng)精。孫皓肆意妄為,與下屬互相猜忌,名臣重將失去信心,所以像孫秀這類人都害怕威脅而來投降。將帥疑于朝廷,士卒困頓于戰(zhàn)場,沒有保國安民之計,人心散亂,平時即有叛離之意,一旦兵臨城下,必然有人響應(yīng)而來降,他們最后不會齊心拼死盡忠是可以預(yù)見的。
吳人做事急速而不能持久, 戟盾等又不如中原,只有水戰(zhàn)于他們有利,但我軍一入?yún)蔷常L江就不是吳軍專有,吳軍回頭保守城池,則是去其長而有其短。晉軍深入敵國,遠離后方,必有死戰(zhàn)的決心;吳人在本土作戰(zhàn),會有敗則退而守城的念頭。這樣看來,平吳之戰(zhàn)是很快可以取勝的?!贝耸杈褪菤v史上有名的《請伐吳疏》。
奏疏得到了司馬炎的肯定,卻遭到了朝內(nèi)其他大臣的反對,權(quán)臣賈充、荀勖、馮紞等人的態(tài)度尤為激烈。他們提出西北地區(qū)的鮮卑未定,不應(yīng)該兩線作戰(zhàn)。只有度支尚書杜預(yù)、中書令張華等少數(shù)人贊同。
恰逢晉軍在秦、涼屢有敗績,羊祜遂再次上表:“東吳平定,則胡人自然安定,,當前只應(yīng)迅速完成滅吳的大業(yè)啊?!钡€是遭到大部分人的反對,羊祜嘆道:“天下不如意的事總是十有七八,目前有些人當斷不斷,當予不取,怎能不讓以后的有識之士引為遺憾!”
名德遠播
咸寧三年(277年),司馬炎下詔封羊祜為南城侯,設(shè)置相的官職,與郡公同級。羊祜辭讓說:“昔日張良辭讓三萬戶的封地,只接受留這個地方的一萬戶,漢高祖滿足了他的愿望。臣在先帝時接受了鉅平這塊封地,豈能再接受更重的封爵而遭來官場的非議?!眻砸獠唤邮苓@次加封,司馬炎也就答應(yīng)了。
羊祜每次被司馬炎提拔封賞,常持恬淡退讓態(tài)度,至誠之心世人皆知,他的德操志趣,往往不在官職的行列等次上。所以英名美德傳播遠近,朝野上下有目共睹,朝中大臣議論,羊祜應(yīng)居宰相之位。但司馬炎正在考慮滅吳之計,將東南軍政要務(wù)托付給羊祜,也就把大臣的意見擱置一邊了。
羊祜任職歷魏晉二朝,掌握國家機要,重大舉措,都要向他咨詢,而爭權(quán)求利的事卻與他無關(guān)。他所獻的好計謀和正直的議論,事后都把稿子燒掉,所以世人很少知道。凡是他所薦拔的人,都不知薦拔人是誰。
羊祜曾經(jīng)給從弟羊琇寫信道:“東吳平定之后,我當戴上隱士的角巾,東回故里,經(jīng)營一個能容棺材的墳?zāi)?。一個貧寒之士而至身居重位,怎能不因勢盛氣滿而受指責呢?漢朝棄官歸農(nóng)的疏廣就是我的榜樣?!?/p>
羊祜喜游山水,風景美好的日子,一定到襄陽城南的峴山游樂,飲酒賦詩,終日不倦。有次,羊祜慨然嘆息,對從事中郎鄒湛等人說:“自從有了宇宙便有此山,自古以來的賢達高士,像我和你們一樣,登上此山眺望游樂的不知有多少,但都淹沒無聞了,想來令人悲傷。
如死后有知,我的魂魄仍會登此山的?!编u湛說:“您老德冠四海,道接前哲,美好的業(yè)績和名望一定和峴山一樣永存于世,至于我等之人,才像您說的會淹沒無聞啊!”羊祜討伐孫吳有功,應(yīng)當增封爵位與封地,于是請求皇帝將自己應(yīng)增的爵位封地賜給舅父的兒子蔡襲,于是晉武帝下詔封蔡襲為關(guān)內(nèi)侯,食邑三百戶。
遺策滅吳
同年冬十二月,吳夏口都督孫慎侵入西晉邊界,掠走弋陽、江夏等地上千家人口。羊祜沒有派兵進行追擊。事后,晉武帝派人追查原因,并打算移徙荊州的治所。羊祜說:“江夏離襄陽八百里,等知道吳賊侵犯的消息,賊已離去幾天了,再派兵去,哪能救護百姓呢?讓軍隊來回奔波,只圖不受責備,這樣做恐怕不合適。
從前魏武帝設(shè)置都督,大致都與州府接近,因為軍隊宜聚合而忌分散。國境線上一方是敵,一方是我,認真守住邊界就算了,這是古代人有益的教誨。如頻繁遷徙州府所在地,敵人出沒無常,很難確定州府應(yīng)設(shè)在哪里。”使者也無法責問羊祜了。
咸寧四年(278年)八月,羊祜染病,請求入朝。返回洛陽正逢景獻皇后羊徽瑜去世,羊祜十分悲痛,病情更加嚴重。司馬炎下詔,命他抱病入見,并讓他乘坐輦車上殿,不必跪拜,備受優(yōu)禮。羊祜則再一次向司馬炎陳述了伐吳的主張。
后來羊祜病重不能入朝,晉武帝專門派中書令張華前去咨詢方略,羊祜對張華說:“當今主上有受禪讓的美名,但功德尚未著稱于世,吳人-已到極點,此時伐吳可不戰(zhàn)而勝。統(tǒng)一天下而興辦文教,則晉主可比堯舜,而臣下猶如稷契,這是百代難逢的盛事。
如果放過這個機會,孫皓或不幸死去,吳人另立英明君主,雖有百萬大軍,長江是難以越過的,這不是留下后患嗎?”張華很贊賞羊祜的主張。羊祜又對張華說:“能實現(xiàn)我這個愿望的是你??!”司馬炎打算讓羊祜臥病統(tǒng)領(lǐng)征吳諸將,羊祜說:“取吳不必我親自參加,但平吳之后還要圣上操心去治理啊!關(guān)于功名的事,臣不敢自居。若我的一生即將完結(jié),應(yīng)當將未成事業(yè)托付他人,希望能審慎選出這個人?!?/p>
同年十一月羊祜病逝,享年五十八歲,并在臨終前舉薦杜預(yù)自代。
羊祜死后,舉天皆哀。司馬炎親著喪服痛哭,時值寒冬,司馬炎的淚水流到鬢須上都結(jié)成了冰,追贈羊祜為侍中、太傅,持節(jié)如故。
荊州百姓在集市之日聞之羊祜的死訊, 痛哭,街巷悲聲相屬,連綿不斷;吳國守邊將士也為之落淚??上а蜢餆o子,以兄發(fā)子篇奉祜嗣。
荊州人為了避羊祜的名諱,把房屋的“戶”都改叫為“門” ,另把戶曹也改為辭曹。
晉滅吳的戰(zhàn)爭結(jié)束了漢末以來長期的0割據(jù)狀態(tài),使中國重歸一統(tǒng)。羊祜雖然沒有親自參加這次戰(zhàn)爭,但他為規(guī)劃、準備這場戰(zhàn)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羊祜死后二年,杜預(yù)按羊祜生前的軍事部署一舉滅吳,完成了統(tǒng)一大業(yè),當滿朝文武歡聚慶賀的時候,司馬炎手舉酒杯,流著眼淚說:“這是羊太傅的功勞啊!”。
羊祜生前有很多著述,有名的有《晉書·羊祜傳》記載的《老子傳》和《請伐吳疏》,另外他還受命修撰《晉禮》、《晉律》,對晉朝典制創(chuàng)立多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