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采的茶葉(夏天采的茶葉有哪些)
夏天采的茶葉有哪些
是的,夏日七心,是四季茶花的新品種。開花時間長,一般一朵花可開8天,
春茶:一般在三,四月份采摘。我國春茶產量高達年產量的40%~50%。因為春季雨水充足,氣候適宜,所以春季茶芽肥碩,色澤翠綠,葉質柔軟。春茶口感較其他三季的茶都要好,味道清爽。
夏茶:五月至七月采摘的茶葉為夏茶,七月中旬至八月下旬采的茶葉又稱暑茶,這兩種茶合稱為夏暑茶。夏茶滋味濃厚。夏天天氣炎熱,茶樹新芽生長較快,產量相對較高。但相比春秋茶,夏茶略苦澀。
秋茶:在八月至十月采摘。秋天氣候較為干燥,這使得茶葉在采摘,生產,加工的過程中最大程度的保留了本身的香氣。 但經過春夏兩季的采摘,秋茶的營養(yǎng)物質已經不多了,葉片也沒有那么厚,茶葉的澀感也降低,茶湯沒有春茶和夏茶濃。春茶鮮秋茶香,因此很多人都偏愛春茶喝秋茶
冬茶:在十月下旬后開始采摘。因為氣候寒冷,這時候樹芽長得十分緩慢,產量特別低。而且這時候采摘茶葉還會影響春茶的產量。因此很多茶農都不會在冬季采摘茶葉。由于生長周期變長,冬茶的營養(yǎng)物質逐漸增加,香氣也愈發(fā)濃烈,加上產量十分低,市面上的冬茶是十分珍貴的。
春茶鮮,夏茶略澀,秋茶香,冬茶珍貴。這四個季節(jié)的茶屬春茶最為大眾熟知,但愛茶之人對著四季的茶肯定也是十分了解的。不同季節(jié)的茶有不同的品質,沒有喝過夏茶,秋茶,冬茶的朋友們也可以嘗試下,肯定是別有一番風味呢!
夏天采茶嗎
茶葉是農作物,有相對固定的生長規(guī)律,中國每個地方的采茶時間是不一樣的。一般都有,相差幾天。對方甚至相差半個月,一個月時間。以西湖龍井。為例。
一般西湖龍井大規(guī)模開采時間集中在每年的3月20日前后,因天氣冷暖或旱雨而有所變動,或提前或延后,比如去年倒春寒,茶葉減產的同時也將西湖龍井的開采時間往后推遲了一個星期左右的時間;而今年春天回暖較早,杭州已經宣布3月12號正式開采西湖龍井,以龍井43為主,群體種要到3月下旬才能開采。龍井群體種采摘向來比較晚,一般要到清明前后才能開采,是西湖龍井里的壓軸開采品種。
春季采摘的茶葉有哪些
不同茶葉的采摘時間不一樣。大體可以分為以下四個時間段:
1、三月下旬到五月中旬
春季溫度適中,雨量充分,再加上茶樹經過了半年冬季的休養(yǎng)生息,使得春季茶芽肥碩,色澤翠綠,葉質柔軟,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特別是氨基酸。代表是:六安瓜片、烏龍茶。
2、五月初到七月初
夏季天氣炎熱,茶樹新的梢芽葉生長迅速,使得能溶解茶湯的水浸出物含量相對減少,特別是氨基酸等的減少使得茶湯滋味、香氣多不如春茶強烈。代表是:普洱茶。
3、八月中旬
秋季氣候條件介于春夏之間,茶樹經春夏二季生長、新梢芽內含物質相對減少,葉片大小不一,葉底發(fā)脆,葉色發(fā)黃,滋味和香氣顯得比較平和。代表是:鐵觀音、粵梅香。
4、十月下旬
冬茶是在秋茶采完后,氣候逐漸轉冷后生長的。因冬茶新梢芽生長緩慢,內含物質逐漸增加,所以滋味醇厚,香氣濃烈。代表是:凍頂烏龍。
采什么樣的茶葉最好
茶葉其實就是植物的葉子,其結構和部位的名稱是葉片,葉柄,托葉。葉片又包括表皮,葉肉,葉脈。
中國茶葉分6種:
1、綠茶類:鮮葉經殺青、揉捻、干燥三個基本工序,經高溫破壞酶的活性,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氧化作用,保持綠葉清湯的品質特點。
2、黃茶類:基本工序與綠茶相同,但在其中加入悶黃處理,以促進多酚類輕微的褐變反應,形成黃湯葉的品質特點。
3、黑茶類:鮮葉經殺青、揉捻、握堆、干燥等工序加工而成。經握堆高溫濕及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促進多酚類的酶類性褐變反映,形成黑褐色油潤的干茶色澤和黃紅的湯色。
4、白茶類:鮮葉經萎凋、干燥兩個工序。在自然的條件下,多酚類發(fā)生緩慢的自動氧化,形成 毛披露、色湯杏黃明亮的品質特點。
5、烏龍茶類(青茶類):鮮葉經萎凋、做青、殺青、揉捻、干燥等工序。做青過程中,多酚類的酶氧化到一定程度,再用高溫純化酶的活性,形成“綠葉紅想變”、湯色金黃、香高味醇,具有紅茶和綠茶品質特點的茶葉。
6、紅茶類:鮮葉經萎凋、揉捻、發(fā) 、干燥等工序。發(fā) 工序是促進多酚類的酶促氧化,形成紅湯紅葉的品質特征的主要工序。 A.綠茶產自福建省周寧縣溪源原始村落。 B.黃茶是一種產自高山深處,清泉之旁的野生植物,經溪黃山植物專家精心培制而成。 C.黑茶屬于后發(fā)酵茶,是我國特有的茶類,生產歷史悠久,以制成緊壓茶邊銷為主,主要產于湖南、湖北、四川、云南。 D.白茶產自安吉溪龍。 E.烏龍茶產自安溪的祥云。
夏天采摘的茶葉
立夏茶
立夏茶指立夏時采制的茶。
因夏季氣溫高,光合作用強,嫩茶積累的養(yǎng)分多,屬茶葉中的上品。立夏茶經過雨露的滋潤,富含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香氣逼人,口感醇香綿和。
在這個時期,隨著氣溫的不斷升高,加快了茶葉老化,特別是嫩性差的茶樹品種,粗纖維含量會在立夏過后顯著增加。因此,茶葉的嫩老一般都是以立夏為分界線,而立夏前的茶葉質量一般會比較好,正所謂“夏前寶,夏后草”。
可采摘的茶類:紅茶(小種春茶)、烏龍茶(春茶:巖茶、閩南烏龍茶)、黃茶(春茶:黃大茶)等。
小滿茶
小滿茶指小滿至芒種期間采制的茶。
小滿是夏季的第二個節(jié)氣,標志著陽氣飽滿又尚未鼎盛。這一時期江南大部分地區(qū)的氣溫在22℃以上,進入多雨季節(jié),因此茶園迎來不少病蟲害。有些茶園會以不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為前提采取相應措施,萬不得已時還會使用可靠的藥劑進行防治。
可采摘的茶類:黑茶(春茶)等。
芒種茶
芒種茶指在芒種至夏至時期采制的茶。
這時氣溫較之前更高,又正值梅雨季節(jié)。此時的夏茶生長接近鼎盛,茶葉顏色愈加的深,味道濃而不澀,還容易提神醒腦。
可采摘的茶類:白茶(夏茶:壽眉、貢眉)、黃茶(夏茶:黃大茶)等。
夏至茶
夏至茶指夏至后至小暑前采制的茶。
夏至以后我國大部分地區(qū)氣溫都在22℃以上,較高的氣溫和充足的光照給草木帶來了全年最充足的陽氣,是草木生長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的茶樹葉片肥綠,茶香醇厚,入口微苦,而后就甜了。
可采摘的茶類:白茶(夏茶:壽眉、貢眉)、紅茶(小種夏茶)等。
秋天采的茶葉適合做什么茶
9--10月
園地選擇
新茶園應從氣候、土壤和地形地勢三個方面綜合考慮:一般應選擇海拔1200米以下,交通方便、水資源豐富,生態(tài)良好的地段發(fā)展茶園。
氣候條件:年均溫大于13℃,年降雨量大于1000毫米,茶樹生長季節(jié)月降雨量在100毫米以上。
土壤:Ph值為4.0—6.5的酸性土壤,土層深厚在50厘米以上,土質以壤土為宜。
地形地勢:坡地坡度25°以下,開成水平梯級茶園;海拔高度不宜超過1200米。
園地開墾
基地建設一般應山水林田路統(tǒng)一規(guī)劃。在15度以下的平地與緩坡地帶,要建好排水溝,深翻土地50厘米,按栽植行距1.6米劃好栽植行;在15度—25度的陡坡地帶,要建好排水溝和道路,修筑成梯地茶園,不規(guī)則的坡地段,要沿等高線大彎隨勢,小彎取直的原則進行開梯,梯面寬度為1.8米—2米,梯面盡可能做到等高,外高內低,外埂內溝,梯梯接路,溝溝相通,深耕土壤50厘米。
施足基肥
將深翻好的園地開溝深40厘米、溝寬50厘米左右的施肥溝,按畝施腐熟有機肥2500公斤,菜籽餅250公斤—300公斤,磷肥25公斤,施后將肥與土充分拌勻,填平施肥溝,蓋土20厘米以上并高于地面5—10厘米,待栽植。
苗木栽植
栽植時間:秋季栽培最佳時間為9月—10月。
栽植規(guī)格:雙行雙株錯窩栽植,行距1.6米—1.8米,列距0.35米--0.4米,株距0.2米-0.25米。同時也可根據(jù)地形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充分利用土地,畝栽幼苗4000株左右。
苗木處理:茶苗要求粗壯、苗高25厘米以上、根系發(fā)達,不栽弱苗。茶苗運回后,立即采用假植方法進行排栽,排栽后灌足水,確保茶苗新鮮,待栽。栽植前最好用生根粉拌黃泥,沾根后進行栽植。
栽植技術:栽植要求苗正、土實、水足。時間選擇在陰天,或早晚進行栽植,在同一塊地選大小規(guī)格一致的茶苗,每窩兩株。茶苗栽植時,根系要保持原來的姿態(tài),根系舒展,使根與土緊密接觸,不要下松上緊,深度在原有苗木泥門上一寸為準,不宜過深過淺。栽后立即灌足定根水。以后根據(jù)氣候情況5天—7天灌一次水。同時栽后進行離地15厘米—20厘米剪去頂稍。
幼苗管理
抗旱防凍:茶苗移栽后,要保持茶園土壤濕潤,一周內無雨,要及時澆水以抗旱保苗。在茶苗兩旁各30厘米左右,蓋草10厘米厚,上壓碎土,以既保水分又防凍,還可防止雜草生長。
理溝排水:茶樹怕積水,如果茶園長期積水,就會造成茶苗死亡。因此,茶苗栽植后,要及時理好排水溝,保證茶園內無積水。
淺耕除草:幼齡茶園,行間空隙大,易滋生雜草,妨礙茶樹生長,必須經常淺耕、除草。由于新植茶園末發(fā)新根,松土易死苗,因此幼齡茶園除草總的要求是除早、除小、除了,茶苗周圍不能松土。幼齡茶園第一年除草時離茶苗25厘米—30厘米周圍內要用手拔掉雜草,25厘米—30厘米外大行內應一般淺除3厘米—5厘米深;第二、三年在茶蓬內淺除3厘米—5厘米,茶蓬外一般淺除10厘米。特別注意不能用犁頭耕茶園。
補苗:新建茶園,一般均有不同程度的缺株,必須抓緊時間在建園1—2年內將缺苗補齊,補苗要選用同齡的茶苗,補植后要澆透水。
施肥:幼齡茶園施肥,應做到勤施,少量多次,一般在毎年的4、5、6、7各施一次追肥。一年生茶園要從栽后第一年的4月下旬施第一次追肥,在距茶苗15厘米遠的地方,挖7厘米—10厘米深的穴,澆上半瓢50升水兌三四瓢豬糞尿或250—300克硫酸銨的清糞水,以后每次每畝施尿素2.5公斤—5公斤;二、三年生茶園毎次畝施尿素5公斤—10公斤。施后應立即覆蓋,特別注意不能干施。
修剪:苗木移栽定植時進行第一次定型修剪。定植后離地15-20厘米剪平;既可增加成活率,也能促進茶樹生長。用整枝剪逐株依次修剪,只剪主枝,不剪側枝;剪時盡量保留外側的腋芽,使發(fā)出的新枝向四周伸展。剪口要光滑,切忌剪裂。成活一年后,進行第二次定型修剪,修剪高度在上次剪口上提高10厘米—15厘米或離地40—50厘米,用水平剪將蓬面剪平即可。
冬天采的茶葉
不好六大茶類里,綠茶貴在鮮嫩,而黃茶與此相似。
經歷一個寒冬的蟄伏后,茶樹在雨水滋潤下,冒出無數(shù)嬌嫩欲滴的新芽。
碧綠青蔥,清鮮綠潤。
此時,茶樹新生出來的嫩芽嫩葉,是制成綠茶和黃茶的主要原料。
春季,生機勃勃,茶樹生長旺盛。
產出來的茶青鮮葉,不僅外形好看,還富含茶氨酸等風味物質?,F(xiàn)在還在小寒節(jié)氣里,茶芽是越冬芽,不但自身品質不好,采摘還會影響到茶樹的營養(yǎng)儲備,春茶品質也會下降,是竭澤而漁的短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