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科學施肥技術(茶葉科學施肥技術研究)
茶葉科學施肥技術研究
茶葉可以把它泡在水中放在陽光下密封曬10天左右發(fā)酵完畢,就可以澆花了。
茶葉葉面肥施肥技術
復合肥做茶葉葉面肥沒有茶葉專用葉面肥的效果好,最好還是用茶葉專用葉面肥?! 〔枞~專用葉面肥根據催芽、防凍、早出茶、多產茶;提早幼芽萌發(fā),促進芽頭粗壯、整齊、芽葉肥厚,提早采摘期8至15天,增強茶樹抗寒能力,促進茶葉嫩芽新梢早生晚發(fā),增強光合作用,提高葉綠素含量,茶葉增產幅度可達15-30%左右?! ×硗?,用量少,見效快,成本低,收益高,無毒,無激素,不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和土壤污染,是提倡綠色食品和生產優(yōu)質茶葉較為理想的新肥料。
茶葉高產施肥技術
葉面施肥有許多優(yōu)點。一是不受土壤因子影響,可直接被茶樹吸收,見效快,利用率高,而且效果好,一旦發(fā)現有缺素癥可以及時得到補救;二是葉面施肥省工、省肥,還可以與治蟲、人工降雨等結合一起進行;三是葉面施肥可以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提高茶園相對濕度,有利于品質改善;四是葉面施肥可防止因施肥而引起土壤理化性質改變和環(huán)境污染的負面反應。所以,茶園葉面施肥現已成為當前茶葉生產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高產優(yōu)質高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
桑茶葉面肥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噴施濃度
合理確定葉面胞濃度是葉面肥施用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濃度太低達不到施肥目的,濃度太高又會“燒傷”茶樹,造成肥害。工廠生產的商品性葉面肥,有商標并經登記的葉面肥和葉面營養(yǎng)液,在使用說明書中都明確標有施用時的稀釋倍數和濃度,這都是經過科學試驗和生產實踐證明是有效的施用濃度,應予以遵守,不要任意更改。 此外,早春進行根外施肥,可以促進茶樹早發(fā),提高名優(yōu)茶產量和品質;干旱期間進行根外施肥,可以改善茶園小氣候條件,有利于茶樹生長;秋后進行根外施肥,可以延長采摘期;秋冬噴施磷、鉀肥及綜合性的微量元素等肥液,還可以促進樹體內碳水化合物的轉移,提高抗寒能力等。因此,為了促進名優(yōu)茶和大宗茶的產量和品質,有“一基三追多次噴”的傳統(tǒng)做法;
噴灑量
一般葉施量以噴濕葉片不滴水為原則。一般生產茶園每667平方米需50~100升水溶液,高額豐產茶園和密植茶園因樹冠郁閉,葉片多,施用時需100~150升水溶液,幼齡茶園因葉面積較小,一般只需30~50升水溶液,艾護桑茶專用植物疫苗系列葉面肥一般是500倍液體稀釋。
噴施時間
噴肥最好選擇在陰天時進行,這樣整天都可噴施。晴朗的天氣,上午茶葉上常有露水,一般不宜進行;中午和午后因太陽光強、氣溫高,噴灑在葉片表面的液肥水分蒸發(fā)快,使?jié)舛壬撸菀滓鸱屎?,也不宜進行。只有當太陽快下山時或傍晚進行,效果才好。確定噴肥的具體日期時,不僅要注意茶樹物候期還要注意天氣預報,要保證噴施后2~3天內不下雨,否則雨后要重新噴施。為了促進春茶早發(fā)快長,應在春茶萌發(fā)前噴施;為了提高大宗茶產量和品質,一般在魚葉期至1芽1葉初展期噴施;為了提高抗旱能力,要在早期即將到來和干旱期間噴施;為了提高抗寒能力促進越冬效果,應在越冬前噴施。有機茶和綠色食品茶用葉面肥時,噴施時間還要與采茶時間相配合,噴施后要達到規(guī)定時間(20~30天)才可采茶。
噴施部位
茶樹芽、嫩葉、老葉、莖以及種子等都有吸收養(yǎng)分的能力,嫩葉角質層薄,營養(yǎng)物質容易滲透,而老葉組織老化,角質層厚,營養(yǎng)物質不易透過。就一張葉片來說,正面角質層厚,養(yǎng)分不易通過,而背面角質層薄,養(yǎng)分容易通過。所以,嫩葉比老葉吸收葉面肥能力強,且背面比正面吸收能力強。在生產施用時,要做到新葉、老葉一起噴,葉片正面、背面全噴到。切不可只噴蓬面,這樣起不到葉面施肥應有的效果。
配套措施
為了充分發(fā)揮茶樹葉面施肥的效果,在噴施時,要加強與其他措施的配合。如茶樹噴施艾護系列葉面肥,可增加茶園濕度并提高營養(yǎng)水平,同時也會促進茶園病蟲害的發(fā)生。所以,噴施葉面肥時須加強病蟲害的防治,或將防治病蟲害與葉面施肥同時進行;農藥與葉面肥配合施用時,要注意肥料與農藥的化學性質。防止混配后發(fā)生化學變化而失效或危害茶樹。要注意的是,酸性肥料也不能與堿性農藥配合施用。
注意事項:茶樹根外施肥雖有許多優(yōu)點和良好的增產、提質的效果,但它也有許多缺點和不足之處。首先,葉子的主要功能是光合作用,它吸收養(yǎng)分的功能差、強度低,吸收的絕對量少,而且對某些營養(yǎng)元素吸收后,因受功能限制,只停留在局部器官和組織。因此,茶樹葉面營養(yǎng)無法代替根部營養(yǎng),茶樹葉面施肥不能取代根部施肥。相反,在葉面施用的同時,必須進一步加強根部施肥,才能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其次,茶樹葉面施肥受天氣變化影響大,如下雨時不能施肥,避免淋失;刮大風時無法施,天晴氣溫高葉面肥水分蒸發(fā)快,濃度升高容易“燒傷”葉片;施肥后不能馬上采茶等。因此,根外葉面施肥雖是茶園高產、優(yōu)質、高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但與根部施肥相比,它只能“治標”,不能“治本”,在生產中絕不能以葉面施肥來代替根部施肥。
茶葉科學施肥技術研究現狀
一、肥料的種類
首先要了解清楚每一種肥料的特點,才能更好應用,我國茶園中常用的肥料有如下種類:
1、有機肥料
有機肥料是一種完全肥料,施月后逐漸分解,可以不斷的發(fā)揮作用,這正適合于多年生茶樹生長期長的特點。茶園施用有機肥料有幾大好處:
①容易取得,成本低靡。
②有機質多,土填疏松。
③肥效可稚持5-10個月,可以防塞、防早等。
2、無機肥料
無機肥料是不完全肥料。但個別元素含量高、肥力高、效力較快。
(1)氮肥:氮肥中硫酸銨是茶園施肥有代表性的氮素化學肥料硫酸,施用簡單,并為翻濟的氮素肥料。含氮量20.5~21.0%,為氨態(tài)氮肥,故一般作為追肥使用,但有時也可以作為基肥與有機肥料混合使用,茶樹施用后的冊產效果較顯著,促進新梢的伸長很明顯。但如連年使用,則不僅增強士壤的酸度,使土真變硬,且土壤有機質越來越少,常使樹勢衰弱,產量降低,因此應與有機肥料配合使用。
硝酸銨在茶園上應用亦很多,含氮量約35%左右,故對茶樹的肥效持久。但其中硝態(tài)氨素的流失率很高,在茶園一般雨水帔多,不宜一次多施,以免流失。最好是采取分次少施的辦法作追肥施用。
尿素在低溫時分解很慢,作夏季的氮肥施用時,則不是遲效性的肥料而是速效性的肥料。
石灰氮比硫酸鼓肥效遲,但其氮素成分的流失少,又不敢使士壤變酸,故適于茶園施用。施用石灰氮應注意勿撤在茶叢上面,要與和土混合后施用。
(2)磷肥:磷酸在茶葉中有相當多的含量,不過磷肥對茶樹的效果,沒有氮素那木顯著。前者有效磷酸含量為16~21%,普通商品含量為16~18%,磷礦粉含磷酸為15~18%,此外常用的還有骨粉,它含有磷酸約19-23%。
(3)鉀肥:氧化鉀在茶葉中含量頗多,是關系同化作用的重要成分。但在含氧化鉀豐富的土壤中施用鮮肥則肥效不太顯著。草木灰和蘑糠灰是我國目前茶園中最常用的鉀肥,一般含氧化鉀3~4%,草木灰不易溶于水,可作基肥施用,施后即用土覆蓋。
二、施肥的時期和方法
茶樹在一年內的生長發(fā)育期很長,除施用基肥外,在生產季節(jié)還應分期施用追肥。具體施用時期各地不一致,以春茶前一個月左右施“催芽肥”比較普遍。這時施用道肥可以促進春茶萌發(fā)和提高第一季茶葉的產量和品質。春茶采收后,茶樹芽葉生長暫時進入停頓階段,這時施第二次追肥,約在5月中下旬夏茶結束局秋茶期問再施1-2次追肥(約在7-8月),這種施肥方法,基本上是按照茶樹生長需要和根系活動情況來進行的。根據試驗研究和生產實踐,一般基肥以秋季(9月下旬至11月)施肥較宜,追肥可于春夏季分次施用。
施肥的方法很多,我國茶園基肥大多順著樹冠之下開溝施入,溝深約20~25厘米,將肥料與土壤充分拌和后施人溝中。了不使茶樹根系受傷,有在茶樹兩側進行深淺輸換施肥的,頭年深施型年淺施;頭年施在茶樹的一邊,而墨年則施在另一邊。近來豐產茶園在開30~40厘米以上的深溝,分層施下基肥的,可使茶樹各層細根都能吸收到肥料。
追肥方法根據肥料種類和氣候條件選擇。如系人類尿,可在茶樹行旁樹冠邊緣下開20厘米左右寬的施肥溝,溝深5-10厘米,肥料施入后,隨即復土。如天氣干旱,人糞尿應摻水施川。如系化肥,可先撒在行間表土上,然后結合淺耕翻入士中,或在樹旁開淺溝(深5~7厘米)施下。天氣干旱時,則先把化肥溶解于水,然后沿淺溝施下,施后隨即復士。
據茶葉試驗站研究,一年生茶苗應在6-7月施氮肥,二年生的以春季茶芽萌動后施氮肥及磷肥較為適宜,這樣可以加速地上部的生長。
三、施肥數量
茶園施肥量應依氣候、土質、樹齡、耕作方法以及制茶種類而決定。至于幼齡茶園與成年茶園的施肥量,因幼齡茶樹和成年茶樹對養(yǎng)分的吸收量與吸收率有所不同,故其施用量,亦是有所不同,在決定茶園施肥最時應考慮:
①茶樹幼苗對養(yǎng)分的吸收量,自播種后第三年開始急劇培加,各要素吸收量的多少以氮素為最多,其次是磷、鉀。
②養(yǎng)分吸收的時期以4-11月為多,地上都吸收養(yǎng)分多在4-9月,地下部吸收期在10-11月。
磷、鉀肥施川量各地很不一致,一般每畝施15~30斤。茶葉產量受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其中同施肥合理與否有很大關系,不能單純地理解為施肥越多,增產也越多。關于肥料成分的流失量,氮素肥料約流失30%計算,吸收率因茶樹是多年生作物,應此比稻麥等一年生作物吸收率低得多。據旱作物的平均吸收率氮素為50%;磷酸為20%;氧化鉀為45%,這樣計算,則每生產鮮葉100斤所需施用的肥料成分的量氮素為2.5-3.0斤;磷酸為0.8-1.5斤;氯化卸為0.8-1.0斤。
茶葉的施肥管理技術
茶葉施肥時間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用氮肥或者磷肥,加水稀釋后灌澆。
茶葉怎樣施肥管理奪高產
肥料是茶樹生長的食糧,是茶葉增產和提高品質的物質基礎。因此,施肥對茶樹的生長以及茶葉的產量與質量起著重要作用。良好的施肥技術,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施肥的增產作用,保持和提高茶葉的優(yōu)良品質,維持茶葉的旺盛生長態(tài)勢,同時利于恢復和提高土壤肥力。但如施肥不當,不但不能增加茶葉產量,還會造成茶葉品質嚴重下降,甚至會給茶樹生長造成不利的影響。因此,茶園施肥要求因地制宣,采用適當的肥料種類及施肥方法,才能充分發(fā)揮肥效,達到施肥的目的。
茶葉施肥應宗合考慮品種特性、土壤條件、產量水平、栽培方式等因素。另外以有機肥為主,無機肥配合使用。
有機肥屬于全面性肥料,有機質豐富,肥效緩慢而持久,對茶樹生長、提高茶葉產量和品質都有良好影響,且能改良土壤。因此,施肥必須以有機肥為主。茶葉常用的傳統(tǒng)有機肥有人糞尿、廄肥、餅肥、堆肥、綠肥等。目前市場上已推出茶葉專用有機肥,比傳統(tǒng)有機肥更具有針對性、高效性和施用方便等優(yōu)點。無機肥是速效肥,其肥效快,在茶樹生長與采摘旺盛季節(jié),需要消耗大量的營養(yǎng)物質,往往出現某些元素不足,必須及時補充,才能滿足茶樹生長的正常需要,因此,配施無機速效肥是必要的。茶葉常用傳統(tǒng)天機肥中的氮肥有硫酸氨、硝酸氨、碳酸氫氨、尿素;磷肥有過磷酸鈣、磷礦粉、骨粉;鉀肥有硫酸鉀、氯化鉀。目前主要以施用茶葉專用復合肥為主?!?/p>
茶葉科學施肥技術研究論文
催芽肥的施用時期:茶樹經過一個冬天的"休整"之后,翌年春天,當溫度和水分條件已達到茶樹生長的要求,就動員體內一切可以被再利用的物質,同時又向土壤中吸收大量的營養(yǎng)元素迅速生長。
春季茶樹生育能力強,長勢猛,產量比得大,茶葉內含物高,品質好。為了充分滿足春茶生長對養(yǎng)分的要求,促使茶樹早發(fā)、多發(fā)、齊發(fā)、壯發(fā),及時施下第一次追肥,長江中、下游廣大茶區(qū)俗稱"催芽肥"。由于我國茶區(qū)廣大,氣候條件、土壤類型、品種特性等差異較大。催芽肥的施用時期也有很大的差異。
安徽茶區(qū)一般在3月初施第一次追肥
茶葉春肥施肥技術
4
按照一定的密度(每666.7平方米栽植3000-8000株)、雙行雙株(或單行雙株)種植。然后根據各生長季節(jié)施肥管理,防治病蟲害,整形修剪(第一、二年內主要是定型修剪,使茶樹逐步形成茶蓬)。
2
/4
以“種”防蟲。即采用適當的種植方式減少病蟲發(fā)生。如開辟新園時用無病蟲的苗木,并用新高脂膜溶液噴施,驅避地下病蟲,隔離病毒感染,提高抗自然災害能力。盡量采取叢栽或條栽的方式,避免過度密植,創(chuàng)造良好的茶園生態(tài)環(huán)境;茶園合理間作,防止大面積單一種植,以保持較豐富的自然植被,減少病蟲大發(fā)生的機率。
3
/4
以采(剪)控蟲。及時采摘,合理修剪,剪口及時涂抹愈傷防腐膜,促進傷口愈合,防止病菌侵襲感染。可改善茶園通風透光條件,抑制喜濕或喜郁閉條件的黑刺粉虱、介殼蟲等發(fā)生。對有蟲芽葉要重采、強采。夏秋季節(jié)要盡量多采摘、少留葉。秋季如害蟲多,可延長采摘,適當推遲封園。
4
/4
以肥抗蟲。施用有機氮肥可提高茶樹對茶橙癭螨的抗性;施用石灰不利于薊馬、葉蟬的生存;磷礦粉浸提液作根外追肥可殺傷紅蜘蛛。重施基肥,合理追施春肥、夏肥、秋肥,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氮磷鉀平衡施用,并注意排漬、灌水防旱和噴施壯莖靈,使植物桿莖粗壯、植株茂盛??娠@著提高抗蟲能力,減少農藥化肥用量,降低殘毒。
茶園施肥技術
噴灑比較好。
茶樹是天然木本多年生經濟作物,以適時采摘新生綠色嫩芽制成茶葉飲品,對茶樹損耗極大。為了維持樹體持續(xù)擴大再生長,獲取更多優(yōu)質的茶葉嫩梢,就必須給茶樹補充各個季節(jié)所需的養(yǎng)料,滿足茶樹的生長,穩(wěn)產高產,增收。必須對茶園進行科學管理,合理采摘,合理施肥,具體施肥辦法如下:1.我國的茶園分布特點,以開采的山坡丘陵,荒山野嶺為主,土地貧瘠,土質粘重,土壤酸化,在施肥時要充分考慮這些特點。
夏季氣溫高,常常干旱,茶樹根部吸收養(yǎng)分效果差,多以葉面噴施為主,用尿素、硫酸銨、過磷酸鈣、硫酸鉀等配水稀釋噴灑,可提高夏茶品質。
![](/static/images/biaoqian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