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種了資料(茶葉啥時候種)
茶葉種了資料
種植前準備:開挖種植溝施足底肥
在梯田外側(cè)內(nèi)側(cè)或果園周圍,開挖種植溝。溝寬80~60厘米,溝底鋪稻草1000公斤/畝,再覆蓋一層土,然后施餅肥200公斤/畝,另外施復合肥15公斤/畝。分層入種植溝,肥土拌勻,上覆層表土,宜在種植前一月完成。
一、茶籽直播
選用有性良種,將茶籽倒入容器中,用清水浸泡2~3天,每天換水一次。沉于水底的茶籽說明質(zhì)量較好,而浮于水面的茶籽則是比重小,質(zhì)量低劣,或者已經(jīng)變質(zhì)、腐爛了,需果斷剔除。
當年的11~12月份中旬是茶籽播種的最佳時期,也可于早春2~3月播種。播種前,用鋤頭按標準挖播種小穴,雙行種植的小行距為40厘米,小穴距離30厘米;單行種植的小穴距20厘米。每穴播籽3~5粒,覆蓋土3厘米。再鋪上稻草、糠殼、桔梗等,以保持水土,防止干旱,提高出苗率。
二、扦插育苗
扦插育苗的茶苗移植時間,以春季2月上旬至3月中旬為宜。單行條植大行距150厘米,株距25~30厘米。雙行條植25~30厘米,呈三角形排列。每穴植茶苗二株。
茶苗要求無性系中小葉良種,苗高30厘米左右,莖粗3厘米左右,具有兩個分枝以上,根系生長發(fā)育良好。洞庭山茶農(nóng)一般采用營養(yǎng)缽苗木種植,成活率更高。
栽苗前,先將地面整理好,土壤疏松的砂質(zhì)土用低溝栽植法,即茶苗栽在低于地面5~10厘米的畦面上,茶苗放入溝中邊覆土,邊踩緊,使根與土緊密結(jié)合。當天栽的苗,當天就要澆定根水,澆后適當覆土。
栽好茶苗后,立即定型修剪,高度為15厘米,然后在行間鋪上稻草。在茶苗成活前,要根據(jù)天氣及土壤含水情況,每隔5~7天澆水一次,茶苗成活后要勤除雜草,防止草荒。
茶葉啥時候種
202l年當然適合種茶葉。茶葉為喜溫植物,若冬天過冷零下十度氣溫持續(xù)很久時間露天茶葉就會凍死。
在南方當然可以種茶葉了,因為南方就是茶葉的主產(chǎn)區(qū)。在北方只有冬天氣溫在零下十度以上都可以種茶葉,在冬天可以適當進行一些保護措施,如培士培擋風墻蓋草覆地膜等以保護茶葉安全過冬。
茶葉是怎么種出來的?
茶葉是現(xiàn)在每家每戶的必備飲品,是招待客人的必須品,并且中國的茶道文化歷史悠久。尤其是喜歡喝茶的人們,圍著茶桌談經(jīng)論道。茶水是很好的調(diào)理身體疾病的飲品,可以清楚腸道的垃圾,在養(yǎng)生的方面,有著很好的效果,現(xiàn)在就來學習茶葉的種植技術(shù)。
一、茶樹種植
1.茶園選擇
若是荒山、荒坡,只要成片地生長有鐵芒箕、映山紅、油茶、松樹、楊梅等植物的一般呈酸性,可以種茶;
茶樹是深根作物,其根系發(fā)達,根系的垂直深度可達1米以上,其中吸收根主要分布在0-50厘米土層;因此深厚的土層是創(chuàng)造茶樹根深葉茂的先決條件。一般要求茶園土壤土層深度至少在60㎝以上,并且底土無硬盤層。
一般選擇海拔高度1200米以下,最高不能超過1600米。坡度最好選在25℃以下的坡地及丘陵地區(qū),高山陡坡也不要超過30℃。
2.移栽定植規(guī)格
(1)定植規(guī)格:雙行雙株,大行距150cm,小行距0.33cm,窩距35cm,即150㎝×33㎝×35㎝。每畝植苗4000株左右 。
(2)移栽要領(lǐng): 移栽時,茶苗根部先打新鮮黃泥漿,放入茶苗并讓根系鋪開,回填深層土壤覆蓋,用腳踩緊土壤。
分層填土踩緊2至3次,蓋土深度一定要達到13~17厘米,確保栽深栽緊。移栽后進行第一次定型修剪,中小葉品種留5~7片葉,大葉品種留3~5片葉,保證修剪后茶苗露土部分最高超過15厘米。注意四不栽“地不平不栽,土不碎不栽,土不潮濕不栽,病弱苗不栽,晴天烈日不栽”。
二、幼苗期管理
(1)抗旱、防凍保苗:茶苗移栽后,要保持茶園土壤濕潤。一周內(nèi)無雨,要及時澆水抗旱保苗。此外,培土壅根、茶園灌水等對預防凍害,也有很好效果。
(2)茶園行間鋪草覆蓋:防止水土流失、 抑制雜草生長、穩(wěn)定土壤的水熱變化、增加有機質(zhì),提高土壤肥力。
(3)補苗: 新建茶園,一般均有不同程度的缺窩斷行現(xiàn)象,必須抓緊時間在建園1-2年內(nèi)將缺苗補齊,否則難以補上。最好采用同齡茶苗補,補植后要澆透水。
(4)勤除雜草: 茶苗移栽后要及時除草,用手拔除茶苗附近雜草。
三、定型修剪
第一次定型修剪:
當移栽茶苗高達30cm以上,莖粗3mm以上時,在離地面15-20cm處留1-2個較強分枝,剪去頂端新梢。
第二次定型修剪:
在上次修剪后一年進行。用整枝剪在第一次定型修剪的剪口上提高15-20cm,剪后茶樹高度為30-40cm。修剪時注意剪去內(nèi)側(cè)芽,保留外側(cè)芽,以促使茶樹向外分枝伸展。
第三次定型修剪
在第二次定型修剪一年后進行,若茶苗生長勢旺盛也可提前。用籬剪在第二次剪口上提高10-15cm,即離地面40-55cm處水平剪除上部枝梢,促進骨干枝正常生長。
四、投產(chǎn)茶樹修剪
(1)輕修剪
輕修剪目的:刺激茶芽萌發(fā),解除頂芽對側(cè)芽的抑制,使樹冠整齊、平整,調(diào)節(jié)生產(chǎn)枝數(shù)量和粗壯度,便于采摘、管理。
修剪時間:秋茶停采后的11月上旬-11中旬進行
修剪方法:茶季結(jié)束后剪去3-5cm樹冠,修剪宜輕不宜重,否則會推遲春茶開采期,造成春茶減產(chǎn)。
(2)深修剪
每隔4-5年一次,剪去樹冠10-15cm枝葉,留高80-90cm,可在春末夏初成或年底(3月、11月)
修剪的枝葉有機質(zhì)含量很高,養(yǎng)分含量豐富,是茶園很好的有機肥源;每年修剪的枝葉應設法歸還土壤,可直接作肥料深翻入土壤,也可直接鋪于土壤表面。
(3)重修剪:對象是未老先衰的茶樹和一些樹冠雖然衰老,但骨干枝及有效分枝仍有較強的生育能力、樹冠上有一定綠葉層的茶樹 。
常用的深度是剪去樹高的1/2或略多一些,留下離地面高度30~45cm的主要骨干枝 。
(4)臺刈:茶樹必須是樹勢十分衰老,采用重修剪方法已不能恢復樹勢,即使增強肥培管理產(chǎn)量仍然不高,茶樹內(nèi)部都是粗老枝干,枯枝率高,起骨架作用的莖稈上地衣苔蘚多,芽葉稀少,枝干灰褐色,不臺刈不足以改變樹勢的茶樹。一般采取離地面5~10cm處剪去全部地上部分枝干。
臺刈要求切口平滑、傾斜、不撕裂莖稈,必須選用鋒利的彎刀斜劈或手鋸鋸割,也可選用圓盤式割灌機切割。盡量避免樹樁被撕裂,以防止切口感染病蟲,而且破裂部分會有較多雨水滯留,影響潛伏芽的萌發(fā)。
五、施肥
追肥:
1.定植當年9月,畝施茶葉專用肥5kg。
2.第二年畝施茶葉專用肥15kg,即3月、6月、9月分3次施。
3.第三年畝施茶葉專用肥25kg,即3月、6月、9月分3次施。
4.第四年畝施茶葉專用肥30kg,即3月、6月、9月分3次施。
5.投產(chǎn)后,每年每畝施不少于40kg茶葉專用肥。
追肥施肥要結(jié)合中耕除草進行,開溝離樹體20公分,溝深不低于5-10cm,施后蓋土。
基肥:每年11月中旬結(jié)合冬季深耕把雜草、枯枝、表土等雜物與有機肥1000kg,同時配施茶葉專用肥,開溝深施,溝深寬不低于25cm,施后蓋嚴。
六、采摘
幼齡樹:當三次定型剪后,樹高70cm以上時,新梢長
一芽五、六葉以上時,實行采高養(yǎng)低、采中養(yǎng)邊,摘去頂端一芽一二葉,留3-4葉,著重養(yǎng)蓬。
成齡樹:采高留低,采主枝留側(cè)枝,采中間留兩邊,以采為主,采養(yǎng)結(jié)合。
自己種的茶葉是什么茶
是苦丁茶
英文名Leaf of Chinese Holly, leaf of Broadleaf Holly,是冬青科冬青屬苦丁茶種常綠喬木,俗稱茶丁、富丁茶、皋盧茶,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區(qū)(四川、重慶、貴州、湖南、湖北)及華南地區(qū)(江西、廣東、福建、海南)等地,是純天然保健飲料。
苦丁茶中含有苦丁皂甙、氨基酸、維生素C、多酚類、黃酮類、咖啡堿、蛋白質(zhì)等200多種成分。成品茶清香有苦味、而后甘涼,具有清熱消暑、明目益智、生津止渴、利尿強心、潤喉止咳、降壓減肥、抑癌防癌、抗衰老、活血脈等多種功效,素有“保健茶”、“美容茶”、“減肥茶”、“降壓茶”、“益壽茶”等美稱。袋泡苦丁茶、苦丁茶沖劑、苦丁茶含片、復合型苦丁茶等。
拓展內(nèi)容:
教你們一個防止身份信息泄露的辦法:
在一些小網(wǎng)站或者不知名網(wǎng)站注冊時謹慎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一些小網(wǎng)站由于安全措施不強,容易被黑客所攻擊,從而導致網(wǎng)站注冊用戶的信息泄露,同時這些小網(wǎng)站對工作人員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可能導致工作人員將用戶信息泄露給不法分子。
定期對手機和電腦進行木馬病毒的查殺。手機和電腦在使用過程中有可能會感染木馬病毒,這些木馬會將手機或者電腦中的信息發(fā)送到編寫者指定的位置,因此我們需要定期使用安全工具對手機和電腦并行病毒查殺。同時要養(yǎng)成良好的上網(wǎng)習慣:不安裝來歷不明的軟件,不打開危險鏈接,不瀏覽非法網(wǎng)站。
謹慎上傳身份證照片,上傳身份證時在照片上加上表示用途的文字。在密碼找回、支付工具認證、網(wǎng)上申請信用卡的時候需要我們上傳身份證照片,一定要謹慎,堅持”能不上傳就不上傳“的原則,上傳照片時一定要加上表示該照片用途的文字水印,同時水印要與身份證的文字有一定的重合,不要全部在空白處。
茶葉能種嗎
如果是單純的茶葉種植是不需要證件的,茶農(nóng)種植茶葉就像農(nóng)民種植玉米大豆等,沒有本質(zhì)的區(qū)別。
但如果涉及到后期的茶葉生產(chǎn),那就需要營業(yè)執(zhí)照等三證合一,及生產(chǎn)許可證,衛(wèi)生許可證等當?shù)夭块T要求的文件。希望我的答案可以幫助到您
茶葉樹是怎么種出來的
您好,我是三農(nóng)領(lǐng)域的優(yōu)質(zhì)作者,如果有任何關(guān)于三農(nóng)、農(nóng)村和農(nóng)村生活趣事方面的問題,歡迎和我多多交流。
像是人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所熟悉的茶葉,在種植的區(qū)域上更多的也是在南方地區(qū),確實在種植出優(yōu)質(zhì)的茶葉上還是有很多的講究的,原因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其一,像是很多的農(nóng)民朋友,他們在選擇種植茶葉的時候,在選擇所要種植的土壤方面確實也是很重要的,因為像是在南方地區(qū),種植茶葉的確實還是比較多的,像是北方地區(qū)也是不太適合茶葉這樣的植物的一個生長環(huán)境的。
其二,因為想要種植的茶葉長的好,也是需要考慮到自然環(huán)境因素對于茶葉的影響的,因為像是在南方地區(qū),通常也是溫度這樣一方面確實還是比較高的,并且也是有充足的光照,還有就是像是雨水天氣也是比較充足的,所以總的來說這些因素都是非常的適合農(nóng)民朋友所選擇的茶葉的品種的。
最后,除此之外,在選擇茶樹的品種的時候,其實也是農(nóng)民朋友他們應該注意的,所以像是當?shù)氐耐寥赖牡确矫娑际怯绊懙讲铇涞囊粋€正常的生長的,并且在種植完這些茶樹之后,確實也是需要后期農(nóng)民朋友的精心管理的,像是施肥或者是除害蟲、澆水灌溉等一些工作確實也是種植茶葉的過程當中需要農(nóng)民朋友需要做的一些工作的,所以想要種植好茶葉還是有很多講究的地方的。
以上是我對于農(nóng)村這一問題的回答,歡迎評論區(qū)發(fā)表自己不同的觀點哦~
新種的茶葉怎么管理
茶樹種植主要有兩種方式:
1、單行條栽茶園,種植行距150厘米,叢距33厘米,每畝種植約1350叢。
2、雙行條栽茶園,種植大行距為150厘米,小行距為30厘米,叢距20厘米,每畝種植約4450叢。
不論是單條栽,還是雙條栽,每叢通常種植3株茶樹。茶樹品種選擇、種植密度,要因地制宜,根據(jù)當?shù)氐耐临|(zhì)條件、肥料條件、管理水平,選用合適茶樹品種,確定合理的種植密度。并不能完全依照上述原則進行操作,必須根據(jù)具體條件選種、種植。
茶葉種在什么土壤
我老家農(nóng)村有半畝左右的茶園,小的時候父母就種植茶葉自己翻炒烘制,然后存起來慢慢喝。到了今天手工炒制茶葉的很少了,現(xiàn)代化的機器取代了人工,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還是喜歡小時候家里手工烘制的茶葉。每年的3到4月份我們老家開始采摘茶葉,清晨很早馬路上就出現(xiàn)了吆喝聲叫賣新鮮的活茶葉。茶葉算得上一種價值比較高的經(jīng)濟作物,想要種植好茶葉還是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茶葉如何種植,就我老家種植茶葉的經(jīng)驗來看,做到以下幾點就能保證取得較高的經(jīng)濟效益。
一、選好品種
其實茶樹有很多品種,比如有的是抗寒品種,有的不抗寒。根據(jù)出芽的早晚又可以分為早芽種、中芽種、遲芽種。所以首先要選好品種,根據(jù)所處的地理環(huán)境選取合適的品種是保證茶葉存活的前提。比如說所處的地區(qū)晝夜溫差大、最低氣溫比較低就要優(yōu)先考慮抗寒品種。我們老家屬于大別山區(qū)溫差大氣溫低一到冬天就是下大雪,所以我們那的茶葉都是耐寒的。選種的時候要充分了解該品種的特性,因地制宜的選種。
二、種植區(qū)域的選擇
茶葉屬于灌木或者小喬木,喜歡溫暖濕潤的環(huán)境。所以要選擇陽光充足、水分充足的區(qū)域,一般都選擇在山坡的南邊種植,這樣陽光充足些。茶樹還特別喜歡紫外線,一般高山種出的茶葉口感較好,我老家就是屬于大別山地區(qū),海拔相對較高,所以種植的茶葉小有名氣。海拔也不是越高越好,太高了容易發(fā)生凍害,最好不要高于1000米。
種植茶葉的土壤一般都是砂壤土,偏酸性,所以不要選擇在鹽堿地種植,提前檢測下土壤是否符合要求,我老家所在的區(qū)域就是酸性土壤。
種植區(qū)域的溫度也很重要,一般分為地溫和氣溫。氣溫影響地上植株的生長,地溫影響茶葉樹根系的生長。對于茶葉植株來說,種植區(qū)域的平均日氣溫要在10攝氏度左右最佳,最低不能低于零下10攝氏度,年平均溫度在十九到二十六攝氏度左右。
區(qū)域降雨量也很關(guān)鍵,雖然茶葉植株喜歡潮濕的環(huán)境,但是過于潮濕也影響生長,一般來說年降雨量在1000到1500毫米比較合適。
三、種植技巧
茶葉樹苗一般要掌握好種植密度,一般行間距為1.5米到2米之間比較合適。過密會導致之間影響生長,過疏會浪費土地面積,特別是對于租賃的土地。一個種植穴之間間距30到40公分距離比較合適,一個種植穴放2到3株樹苗即可。
四、施肥和田間管理
對于茶葉想要保證產(chǎn)量,施肥和田間管理十分的關(guān)鍵。我家之前茶樹有幾年沒管理,地里雜草重生導致出芽較少,遠不及旁邊鄰居家精細化管理的茶葉樹。茶葉的施肥要把握好三個階段,首先是底肥的施加,在種植茶葉植株之前對種植區(qū)域施加底肥以達到增加土壤營養(yǎng),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zhì),保證樹苗的生長。底肥主要是以有機肥和磷肥為主。其次是基肥,基肥是指在茶葉樹苗生長停止時期所施加的肥料,一般在10月份左右施加,基肥以有機肥為主,主要是保證來年茶樹的生長所需。最后是追肥,在茶葉樹的生長時期需要大量的營養(yǎng),此時追加施肥來滿足茶樹生長所需要的營養(yǎng),一般以速效氮肥為主。
要定期對茶園的雜草清理,這樣有利于減小植株之間的營養(yǎng)競爭,保證茶樹生長。給茶樹澆水灌溉不要產(chǎn)生積水,避免影響根部生長。也可以經(jīng)常給土壤松土,這樣不僅可以增加土壤的孔隙度,也有利于排水促進根系生長。
五、病蟲害管理和修剪
要重視病蟲害的管理,特別是多大面積種植一旦發(fā)生病蟲害將會導致產(chǎn)量銳減和茶葉品質(zhì)下降影響經(jīng)濟效益。如何有效預防病蟲害?一是及時修剪,清理病枯死枝條,及時焚燒處理,控制源頭。二是采用生物防治法,可以在茶園的周圍種植一定的植被,形成良好的生物群落,通過生物之間的相互克制來減少蟲害的發(fā)生。三是采用性引誘劑滅殺害蟲。一般盡量不要使用農(nóng)藥滅殺害蟲,這樣會影響茶葉的品質(zhì),除非病害比較嚴重或者面積較大時,使用時要控制好量,過多會有農(nóng)藥殘留。
茶葉的種植離不開主動管理,從選苗、選區(qū)域、施肥、田間管理、病蟲害等離不開人力物力的投入,現(xiàn)在講究精細化管理,只要掌握了以上的注意事項,充分掌握茶葉樹苗的特性,就能將茶葉種植好獲得較高的經(jīng)濟效益。
茶葉種了資料怎么寫
茶樹生長最適溫度是20-30℃之間,若在此范圍之內(nèi),則茶梢加速生長,每天平均可伸長1-2厘米以上。我國大部分茶區(qū)自清明(4月上旬)至霜降(10月下旬)以前,日平均氣溫都在20-30℃之間,正是茶樹生長最適溫時期,也是茶葉的采收季節(jié)。在茶樹生長季節(jié)生物學有效溫度(日平均氣溫10℃以上)累積值,稱之謂有效積溫。茶樹生長適宜的有效積溫在4000℃以上。
我國茶區(qū)的年有效積溫在4000-8000℃之間,有效積溫越多,年生長期越長。我國南北各茶區(qū)由于氣候條件的差別,茶樹生育期也就各不相同,多數(shù)茶區(qū)茶樹的全年生育期約為8-9個月,而可采期為7-8個月。擴展資料:我國大部分山區(qū),進入12月以后至次年2月一般平均氣溫低于10℃,茶芽停止萌發(fā),處于越冬休眠狀態(tài),甚至有時出現(xiàn)嚴重的低溫霜凍,對茶苗、幼樹或抗寒性差的品種還會受到凍害。茶樹能忍耐的絕對最低溫度,因品種、樹齡、器官、栽培管理水平、生長季節(jié)而異如當氣溫降到-2℃時,茶花大部分脫落而死亡;氣溫下降到1-2℃時萌發(fā)的茶芽也會枯焦,而茶樹的枝梢忍耐低溫的能力較強,喬木型大葉種能忍耐-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