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萎凋水分比重(茶鮮葉中水分所占的比重為)
茶鮮葉中水分所占的比重為
茶葉的化學成分有500種之多,其中有機化合物達450種以上,無機化合物約有30種。茶葉中的化學成分歸納起來可分為水分和干物質兩大部分。其具體類別如表1所示。
表1— 茶葉化學成份的分類:
水份:75~78
干物質:(占鮮葉重22%~25%)
無機化合物水溶性部分:2~4
水不溶部分:1.5~3.0
有機化合物
蛋 白 質:20~30
氨 基 酸:1~4
生 物 堿:3~5
茶 多 酚:20~35
糖 類:20~25
有 機 酸:3左右
類 脂 類:8左右
色 素:1左右
芳 香 物 質:0.005~0.03
維 生 素:0.6~1.0
酶 類
茶鮮葉中的水分含量約為
當茶葉中的含水量在3%左右時,茶葉成分與水分子幾乎呈單層分子關系,對脂質與空氣中氧分子起較好的隔離作用,阻止脂質的氧化變質。但當水分含量超過一定數量后,情況大變,不但不能起保護膜作用,反而起溶劑作用。溶劑的特性是使溶質擴散,加劇反應。當茶葉水分含量超過6%,或外界大氣相對濕度高于6O%以上時,會使茶葉中的化學變化十分激烈,如葉綠素的變性、分解,色澤變褐變深;茶多酚、氨基酸等呈味物質迅速減少;組成新茶香氣的二甲硫、苯乙醇等芳香物質銳減,而對香氣不利的揮發(fā)性成分大量增加,導致茶葉品質變劣。因此,成品茶的含水量必須控制在6%以下,超過此限度則要復火烘干,才能保存,你可以咨詢下深圳艾格瑞快速水分檢測儀
茶葉鮮葉中水分占多少
4~5斤茶青制成一斤茶葉,正常情況下,從茶樹之上采摘的鮮葉中(茶青中),水分占比約75%,干物質約占25%,即一斤鮮葉可制作0.25斤的茶葉,而制作時也會存在剔除雜葉等,因此綜合因素,一般4~5斤的茶青可制成一斤干茶。
用芽頭制作成的白茶,稱為白毫銀針。
1克白毫銀針=50至98顆芽頭,一次采摘一個芽頭,1斤白毫銀針=500克×98=49000顆芽頭。
茶鮮葉的主要化學組成及含量
茶葉中的酶
酶是一種結構復雜且精巧的生物催化劑,具有催化效率高、專一性強的特點,然而其功能受到各種物理化學因子的影響和控制。
由于針對酶的基本研究內容包含了分子結構、反應類型和動力學特性等,所以與此相關的酶提取純化、結構分析、活性測定等技術手段便成為酶研究中經常采用的方法。隨著這些方法的應用,與茶樹代謝、制茶轉化及品質有關的重要茶葉酶類不斷被發(fā)現和認識,通過酶活性調控來提高鮮葉質量和制茶品質的栽培加工措施也日益完善有效。
但人們并不滿足于現有成果,已將茶葉酶的研究與應用領域從內源酶拓展到外源酶;從酶的性狀表現追蹤到遺傳特性;從酶活性的環(huán)境調控措施深入到化學干預;從自然狀態(tài)下酶的利用發(fā)展到經過加工處理后的酶的應用階段。
同時,酶的研究方法也由過去單一的常規(guī)分析發(fā)展到同工酶、分子標記和酶工藝化學并舉的多元化技術手段。
無疑,茶葉作為一種天然飲品,無論是原料生產還是加工制造都與酶的作用密不可分。各種深加工茶飲料的開發(fā)也同樣離不開對酶的研究和利用。
茶鮮葉一般含水量
有1200個葉片。
一斤新鮮的茶葉大約有1200個葉片
一斤干茶葉大約有2000個葉片
一斤新鮮茶葉經采摘后,水分含量比較高,有70%~80%的水分,經加工后,一斤干茶葉的水分含量為7%。
一般4-5斤鮮葉出一斤干茶是比較正常的,如遇到下雨天采摘茶葉,鮮茶葉肯定含水量高,一斤茶需要的鮮葉量就多,有春茶季節(jié)一般比比秋茶濕度高,夏茶也要看天氣,一天中的采茶時間也分上中下午,不同的時間茶葉的水分含量會有所差別。
茶樹鮮葉中水分占__
鮮葉:形態(tài)
不同的茶樹,最大的區(qū)別在于葉片。而葉片特性的不一樣,品質也不一樣。
1、觀察樹梢
我們得會分清芽頭,嫩葉,成熟葉。
嫩葉跟成熟葉是怎么區(qū)分呢?觀察葉片是不是長在已經木質化的枝條上(呈現出紅褐或者褐色的),長在這種枝條上的鮮葉,就是成熟葉了。
2、觀察嫩葉顏色
鮮葉都綠色的嗎?
其實并不是,會有以下幾種顏色:
鮮葉不同的顏色,品質也有不一樣的表現。
除了觀察顏色外,我們還要觀察葉子的光澤程度。
3、觀察成熟葉形狀、厚薄與葉脈
不同品種的茶樹,最大的差異來鮮葉的不同。雖然茶樹鮮葉都是以橢圓形為主,但是亦有不一樣的高矮肥瘦,有一些鮮葉厚一點,有一些鮮葉薄一點,有一些鮮葉的主脈副脈顯現一點。這些都是區(qū)分品種的關鍵因素。
4、觀察葉尖
除了形狀是主要的特征外,葉尖也是個重要的特征。
不同的葉型與葉尖的鮮葉,品質也上也是有差異。
5、觀察葉種
不同的葉種,跟成熟葉的大小、內在品質,有著重要的聯系。
每一類葉種,都有其特質。
一般認為:葉子大的滋味比較濃強,葉子小的滋味比較鮮醇。
6、觀察葉緣
葉緣除了觀察起伏程度外,還要仔細觀察葉緣的鋸齒。
7、觀察絨毛
除了鮮葉的形狀外,像芽頭與嫩葉背面的毫毛疏密程度,也會影響品質。
觀察茶樹鮮葉,總結下來:
先觀察鮮葉的顏色與光澤,
再觀察成熟葉的形狀、厚薄,觀察葉脈顯露情況,量度尺寸,
接著觀察葉尖的形狀,葉緣的形狀,再觀察毫毛的疏密。
你們想知道這些特征,跟品質有什么樣的關系嗎?不同的鮮葉,其內含物質也不盡相同。
鮮葉:化學成分
迄今為止,茶葉中經過分離鑒定的化合物有700多種,可分為:水分、無機成分、有機成分三大部分。
茶葉中的有機物,除了糖類、脂類、蛋白質三大初級代謝產物外,還有多酚類、生物堿、茶氨酸等次級代謝產物。次級代謝產物雖然含量不高,但是對茶葉品質的形成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1、含水量
在茶葉加工的過程中,控制水分含量是一項重要的技術指標。許多制茶技術措施是以含水量為依據。
殺青后葉片含水量在60%左右,加工完成后保存時要保證茶葉含水量在5~6%。
2、多酚類
簡稱茶多酚,是茶樹的主要次級代謝產物。
鮮葉中多酚類化合物的組成、含量和比例,以及在制茶過程中轉化的程度、形式不同,對茶葉品質風格的形成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是形成茶湯苦澀味的主要原因。
根據化學結構的不同,茶多酚大致可以分為四類:
黃烷醇類(兒茶素類,占比70-80%)
黃酮醇類
酚酸類
花青素類
兒茶素中的四種單體(EC/EGC/ECG/EGCG)
3、咖啡堿
咖啡堿是茶葉的重要滋味物質,其含量高低與茶葉品質呈正相關。在紅茶茶湯中增加咖啡堿后,可提高滋味的鮮爽度。
咖啡堿可以與多酚類化合物絡合,特別是茶紅素和茶黃素,當茶湯冷卻后,這種絡合物便懸浮在茶湯上,使茶湯渾濁,俗稱“冷后渾”。這種現象在高級茶湯中尤為明顯,是紅茶品質良好的象征。
鮮葉:質量
鮮葉質量包括鮮葉嫩度、勻度和新鮮度三個方面,其中嫩度和勻度是鮮葉質量的主要指標,新鮮度主要是針對鮮葉采收、運輸和管理過程的質量指標。
1、嫩度
指芽葉伸育的成熟度,是衡量茶葉品質的重要因素,是評定茶葉等級的主要指標。一般而言,嫩芽葉多、伸育健壯、葉質柔軟、葉色淺綠是鮮葉嫩度好的標志。
2、勻度
指同一批鮮葉質量的一致性。同一批鮮葉老嫩不一,則葉質柔軟程度不同,內含成分也不同,會給制茶帶來很大困難,如很容易造成殺青程度生熟不一、揉捻中嫩葉斷碎或老葉不成條等問題。
3、新鮮度
保持原有理化性質的程度。鮮葉采摘后放置時間越長,內含物便不斷分解和轉化,與剛采摘下的鮮葉差距便越來越大,導致加工形成的品質有所變化。
新鮮的葉子挺拔、不皺縮
鮮葉:管理
鮮葉經采摘后,原則上要求立即進行加工,以保證其新鮮度,但是有些時候會由于某些特殊情況不能立即投產,需要進行短時貯存或運輸。
在采摘、運輸過程中,如不加強鮮葉管理,就會造成鮮葉受損,降低鮮葉新鮮度,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
由于影響鮮葉質量的主要因素有鮮葉水分、溫度、氧氣和機械損傷等,所以在管理時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入手來保持鮮葉質量。
茶葉的水分含量在()左右時
食品學理論認為,絕對干燥的食品因各類成分直接暴露于空氣,易受空氣中氧氣的氧化。而當水分子以氫鍵和食品成分結合,呈單分子層狀態(tài)時,似在食品表面蒙上一層保護膜,食品得到保護,使氧化進度變緩。許多研究表明,當茶葉中的含水量在3%左右時,茶葉成分與水分子幾乎呈單層分子關系,對脂質與空氣中氧分子起較好的隔離作用,阻止脂質的氧化變質。但當水分含量超過一定數量后,情況大變,不但不能起保護膜作用,反而起溶劑作用。溶劑的特性是使溶質擴散,加劇反應。當茶葉水分含量超過6%,或外界大氣相對濕度高于6O%以上時,會使茶葉中的化學變化十分激烈,如葉綠素的變性、分解,色澤變褐變深;茶多酚、氨基酸等呈味物質迅速減少;組成新茶香氣的二甲硫、苯乙醇等芳香物質銳減,而對香氣不利的揮發(fā)性成分大量增加,導致茶葉品質變劣。因此,成品茶的含水量必須控制在6%以下,超過此限度則要復火烘干,才能保存。 現在市面上大多采用的烘箱法和快速水分測定儀法,快速水分測定儀是目前使用最為廣泛的儀器。 快速水分測定儀包括紅外線快速水分測定儀和鹵素快速水分測定儀。鹵素快速水分測定儀因其加熱源為環(huán)形,在茶葉的測試過程中,加熱更均勻,不會出現茶葉的焦糊現象,所以更適合茶葉的水分檢測。
茶鮮葉中干物質所占的比重為
一斤茶葉要多少鮮葉
從一個大致的情況來說是茶葉鮮葉含有75-80%的水分,所以說4-5斤鮮葉出一斤干茶是比較正常的,波動大的話和氣候及采茶時間,也就是氣候濕度,濕度大的時候肯定含水量高,一斤茶需要的鮮葉量就多,比如說春茶季節(jié)一般比比秋茶濕度高,夏茶也要看天氣,一天中的采茶時間也分上中下午,不同的時間會有所差別。
茶鮮葉中水分所占的比重為什么
茶樹鮮葉中水分的含量占到75%-78%,干物質的含量僅為22%-25%,其中有些物質對于茶葉風味的形成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如氨基酸、茶多酚、生物堿等都是茶葉的重要呈味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