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一天能摘幾斤(茶葉幾天摘一次)
茶葉幾天摘一次
殺青,是綠茶、黃茶、黑茶、烏龍茶等的初制工序之一。主要目的是通過高溫破壞和鈍化鮮葉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鮮葉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發(fā)鮮葉部分水分,使茶葉變軟,便于揉捻成形,同時散發(fā)青臭味,促進良好香氣的形成。
殺青是綠茶等形狀和品質形成的關鍵工序。殺青方式:炒青、蒸青、烘青、泡青、輻射殺青。蒸青唐代普遍使用,目前日本、俄羅斯、印度應用較多。我國明朝后普及使用炒青法,目前世界各產茶國普遍使用。殺青一般掌握“高溫殺青、先高后低;老葉嫩殺、嫩葉老殺;拋悶結合、多拋少悶”等原則。蒸青則要“高溫、快速”。
炒青有手工和機械兩種形式,制作高級名茶一般用手工鍋炒,茶場、茶廠規(guī)模生產則用殺青機,有鍋式、草式、轉筒式三種。
一般的綠茶之類的不需要二次殺青的,只有烏龍茶需要二次殺青,詳細如下
(一)殺青的目的
利用高溫破壞做青葉中酶的活性,抑制多酚類化合物氧化;進一步逸散青氣,發(fā)展香氣;蒸發(fā)水分,使葉質變軟,便于揉捻。
(二)殺青方法
殺青方法有機械殺青和手工殺青兩種,目前以機械殺青為主。
1、機械殺青
機械殺青,適于大批量的生產,只需一次炒、揉。鍋溫300—350℃。掌握多悶少揚,高溫,快速短時,小鍋的原則,炒2—3分鐘,至適度起鍋揉捻。
2、手工殺青
手工殺青分初炒和復炒兩次。
初炒,鍋溫240—260℃,投葉量1.5左右。青葉下鍋,先悶炒,待葉溫上升,即揚炒。采取多悶少揚,炒勻炒透的原則。翻炒的快慢,視葉子受熱程度靈活掌握,做到看青炒青。含水量較少,葉片較薄的奇種以悶炒為宜,火溫宜低,時間宜短些。葉子肥大含水量較高的水仙應采取高溫悶揚結合的方法,時間宜長些。
一般趁熱揉捻,揉后進行第二次殺青,又叫復炒。復炒鍋溫200—240℃。將初揉葉撒在鍋內悶炒十幾秒鐘,炒到燙手時起鍋,進行復揉。
(三)殺青的適度標準
殺青到葉子變軟,富有粘性,葉色轉暗,發(fā)生清香,無青臭氣,失水約15—22%時,即為適度
茶葉幾天摘一次最好
摘要茶樹一般種植后經過大約3年就可以少量采摘,10年后達到盛產期。茶樹一般生長超過30年之后開始老化,此時可以從茶樹的基部砍掉,讓茶樹重新生長,再到老化后就要挖掉重新栽種新茶樹。種苗期是茶樹一生的開始,從種子成熟,經播種發(fā)芽,到地上部植株第一次生長停止,全程約8—9個月。
幼年期約4—5年,是栽培茶樹培養(yǎng)樹冠的重要時期,在這四、五年當中的后1—2年,也就是幼年期的后期一般可以采取打頂采摘的方法,開始采茶獲得收益。成年期是茶樹營養(yǎng)生長和生殖生長旺盛時期,在營養(yǎng)狀況較好的情況下一般可維持20年左右,這是茶樹發(fā)揮最大經濟效益的時期。衰老期茶樹經多次采摘,形成頂層分枝細密的“雞爪枝”,發(fā)芽能力減弱,芽葉瘦小,產量明顯下降。
因此,栽培茶樹種植以后一般要經過3—4年才能正式采茶。采茶對種茶的人們來說是獲得經濟收益,而對茶樹來說是一種刺激和損傷,所以對處于采摘期的茶樹,必須加強肥培管理,大量補充營養(yǎng),這樣才能維持持續(xù)的高產優(yōu)質。
采茶是采摘茶樹上新發(fā)出來的嫩芽葉,嫩芽葉是由芽和葉組成的,采下一個芽帶一個葉片的稱作“一芽一葉”,一個芽帶二個葉片的稱作“一芽二葉”,以此類推,有一芽三葉、一芽四葉等。當芽葉逐漸成熟,頂端只剩一個極短小的芽(稱駐芽),下面就是葉片了,兩個葉片對夾著駐芽的芽葉就稱作“對夾葉”。有時不小心采下的是單個葉片,就稱單片葉。
采摘芽葉的大小和老嫩度是根據(jù)不同茶類的不同要求而確定的,也就是不同茶類有不同的采摘標準。
高檔名優(yōu)茶,如龍井茶、碧螺春等都要求采摘細嫩的芽葉作原料。特級、一級的龍井茶一般是采摘一芽一葉至一芽二葉初展為原料。二、三級可以采摘一芽二、三葉為原料。有些名優(yōu)茶要求采摘單芽或一芽一葉初展為原料,如白毫銀針、雪水云綠就是如此。因此做一公斤高級名茶少則要采摘6~8萬個芽葉,多則要采摘10萬個芽葉,可見采制茶葉之艱辛。
大宗紅、綠茶是分級別生產的,一、二級茶一般要求以一芽二、三葉為主,三、四級茶要求以一芽三、四葉和對夾二、三葉為原料,五、六級茶一般都是對夾葉為主,葉子也較粗老。
摘茶葉一般去多少天
茶葉發(fā)芽看氣候
像海南,幾乎一年四季都能采摘
每個生長季間隔1-2個月。
越往北,采摘批次越少,少的能采三季
茶葉一般9-10月開花,次年9-10月果實成熟你好,茶葉一般栽下后3年就能采茶。
茶葉栽后兩年,兩次定型剪后可打頂采,三次定型剪后可正常采摘。
茶樹栽植后,正常管理水平一般3年即可采收。
茶樹栽植在3年后即可釆收茶葉。
正常管理3年后豐園就能采摘茶葉。
茶葉能摘幾個月
我是山區(qū)農村人,在我們山區(qū)家家戶戶種植茶葉,我們一年四季只采春茶,當下一畝茶的產值在3000元左右,按照均價30一斤來計算,一畝茶產茶青在100斤左右(采帶葉的芽尖,不含老葉)。100斤茶青能夠制成25斤左右的干茶。也就是說如果只采芽茶,而且只采一個月的春茶的話,一畝茶能夠產25斤左右的干茶。
茶葉多久采摘一次
茶葉每年的三月到五月的茶叫春節(jié)茶,也是產量最大,口感最好的,六月到七月采摘的茶叫夏茶,也些地方十月到十二月采摘的茶叫冬茶,喝綠茶的就安喝每年三月到五月份采摘的茶,最好是清明節(jié)前采摘茶明前茶最好喝,清明節(jié)的茶價格也高,
茶葉摘了隔多久可以再摘
茶葉的最佳采摘時間為:每年的三月或者四月,還有九月。
在我國,茶葉更多是生長在南方地區(qū),因為南方有著充足的日照還有降雨,這樣才能夠使茶葉有更好的營養(yǎng),三月或者四月是我國的一種采摘時間,這個時候茶葉生長的比較合適了。
另一個茶葉最佳采摘時間是九月份了,在經過了夏季充足的光照和降雨之后,茶葉生長得好,這個時候去采摘的話,可以得到非常鮮嫩的茶葉,味道比較清香,并且純正。
茶葉幾天摘一次好
每年5月份是烏龍茶的最佳萃茶時間。
優(yōu)質烏龍茶鮮葉得之不易,不僅對一年中的某個時段有要求,也對一日中的某個時刻有要求。
烏龍茶按照一日的采摘時刻可分為早青,上午青,下午青,晚青。早青在上午10點,此時間段采摘的茶葉大多帶有露水,制茶品質較差。
上午青的采摘在10:00-12:00,此時露水消失,優(yōu)于早青;下午青的采摘在午后12:00-16:00,此時鮮葉新鮮清爽,具有誘人的清香,又有充分的曬青時間,品質最優(yōu)。
茶葉幾天摘一次比較好
一般來說,采摘茶葉的時間只能在清明節(jié)前后7-10天內,還規(guī)定了9種情況下不能采摘,即雨天、風霜天、蟲傷、細瘦、彎曲、空心、茶芽開口、茶芽發(fā)紫、不合尺寸等。
有些茶冬天采摘的才是極品,比方說臺灣烏龍。有些茶需要細嫩是采摘,有的需要長老些采摘。
對一般人來說,綠茶通常都講究“清明前后”,但實際上是,太過于細嫩的茶葉其實只有“清氣”而沒有香氣,并且不耐沖泡。
烏龍茶似乎更要在長老些味道才濃郁。
而花茶的窨制茶底一般都是到了夏天才會采摘的,這就可以使茶葉在反復的窨制過程中保持最佳的吸收味道的能力,還可以令茶形完整。
一般采茶的時間都是選擇在清晨完成,這時是濕度最大而又涼爽的時間,可以在堆放茶葉時另茶不發(fā)酵、不畏縮,在炒制前將茶兒素最大限度的保護好,令鮮味不會消失。
對于紅茶、綠茶、、黃茶、白茶、黑茶和青茶。采摘茶葉的時間會因為茶葉的出產地域和品種而各不相同。同時也要注意什么時候最適合采摘。
拓展資料:
茶,(學名:Camellia sinensis(L.) O. Ktze.),灌木或小喬木,嫩枝無毛。葉革質,長圓形或橢圓形,先端鈍或尖銳,基部楔形,上面發(fā)亮,下面無毛或初時有柔毛,邊緣有鋸齒,葉柄無毛?;ò咨?,花柄有時稍長;萼片闊卵形至圓形,無毛,宿存;花瓣闊卵形,基部略連合,背面無毛,有時有短柔毛;子房密生白毛;花柱無毛。蒴果3球形或1-2球形,高1.1-1.5厘米,每球有種子1-2粒。花期10月至翌年2月。
中國歷史上有很長的飲茶紀錄,已經無法確切地查明到底是在什么年代了,但是大致的時代是有說法的。并且也可以找到證據(jù)顯示,確實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飲茶的習慣是從中國傳過去的。所以,很多人認為飲茶就是中國人首創(chuàng)的,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飲茶習慣、種植茶葉的習慣都是直接或間接地從中國傳過去的。
一天摘茶葉能摘多少
專業(yè)的話一天可以采10斤
摘茶葉可以放幾天加工
茶葉有保質期限,茶葉分為紅茶、綠茶、黃茶、黑茶、白茶、烏龍茶六大種類,綠茶的保質期為12個月,紅茶的保質期為24個月;黃茶的保質期為12個月;黑茶與白茶為長期保存,具有越陳越香的特點;烏龍茶的保質期為24個月,保存茶葉時需注意干燥、防潮、避光、防異味。
茶葉能摘幾次
以往,茶農們采茶主要以采摘春茶制作綠茶為主,一年只摘一季茶,而現(xiàn)在夏茶和秋茶也都可以利用起來制作紅茶,一年能摘三季,不僅開辟了茶農增收的途徑,茶葉原料的收購價也從原來的60元/公斤提高到了100元/公斤,村里200多戶茶農不用自己費時費力找渠道、談價格,就有了一筆不菲的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