蜣螂怎么讀(蜣螂怎么讀蜣)
蜣螂怎么讀蜣
屎殼郎,學(xué)名蜣螂。
世界上有2萬多種蜣螂,分布在南極洲以外的任何一塊大陸。
最著名的蜣螂生活在埃及,有1-2.5厘米長。
世界上最大的蜣螂是10厘米長的巨蜣螂。
大多數(shù)蜣螂營糞食性,以動物糞便為食,有“自然界清道夫”的稱號。
蜣螂發(fā)現(xiàn)了一堆糞便后,便會用腿將部分糞便制成一個球狀,將其滾開。
它會先把糞球藏起來,然后再吃掉。
蜣螂還以這種方式給它們的幼仔提供食物。
一對正在繁殖的蜣螂會把一個糞球藏起來,但是這時雌蜣螂會用土將糞球做成梨狀,并將自己的卵產(chǎn)在梨狀球的頸部。
幼蟲孵出后,它們就以糞球為食。
等到糞球被吃光,它們已經(jīng)長大為成年蜣螂,破土而出了。
中藥名蜣螂蟲。
明代李時珍著《本草綱目》中記載屎殼郎還有推丸、推車客、黑牛兒、鐵甲將軍、夜游將軍等好聽的名字。
李時珍解釋說,因為屎殼郎蟲能“轉(zhuǎn)丸、弄丸,俗呼推車客”因為它們“深目高鼻,狀如羌胡,背負(fù)黑甲,狀如武士,故有蜣螂、將軍之稱”。
屎殼郎是一種大型甲蟲,體長23.7—40毫米,寬16.8—23毫米,體短闊,橢圓形,背面十分圓隆,體黑或黑褐色。
它是人類清潔衛(wèi)士,又是一種藥用昆蟲。
2000多年前的《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即有蜣螂入藥的記載。
入藥者為雄體,含有1%蜣螂素。
藥性味咸寒,有鎮(zhèn)驚、破瘀止痛、攻毒及通便等功能,主治癲癇狂、小兒驚風(fēng)、二便不通、痢疾等。
外用治痔瘡、疔瘡腫毒等。
主治: 1、小兒驚風(fēng)(不拘急、慢均適用)。
用蜣螂一枚搗爛,加水一小碗,于百沸湯中燙熱,去渣,飲服。
2、小兒疳疾。
用土裹蜣螂煨熟。
吃下。
3、小兒重舌。
有蜣螂燒成末,唾液和勻敷舌上。
4、赤白?。òㄠ淇诹〖靶篂a)。
有蜣螂燒研為末。
每用半錢或一錢,燒酒調(diào)服,小兒用黃酒調(diào)服。
立效。
此方名“黑牛散”。
5、大腸蛻肛。
用蜣螂燒存性,研為末,加闊步片研勻,敷肛上托入,即愈。
6、大小便不通,用夏天收集、陰干的蜣螂一個,放凈磚上,四面以灰火烘干,當(dāng)腰切斷。
大便不通,用上截;小便不通。
用下截,二便不通,用全部。
各研為末,水送服。
7、小便血淋。
用蜣螂研為末,水沖服。
“ 8、痔泥土出水。
用蜣、螂一個陰干,加沖片少許,研為細(xì)末,搓紙捻蘸末塞入孔內(nèi),漸漸生肉,藥自退出,即愈。
又方:用蜣螂焙干,研為末,先以礬湯洗過,再加藥末敷貼。
9、疔腫惡瘡。
生取蜣螂一個,在蜜湯中浸死,瓦上焙焦為末。
先用針燒過,把瘡腫挑破,然后用醋調(diào)藥末敷涂。
10、無名惡瘡。
用死蜣螂搗汁敷涂。
蜣螂 怎么讀
念qiāng
基本釋義:〔蜣螂〕俗稱屎殼郎。昆蟲。背有堅甲
基本字義
蜣
qiāng
〔~螂〕昆蟲,全身黑色,吃糞、尿或動物的尸體。俗稱“屎殼郎”。又因能夠團(tuán)糞成丸而推,亦稱“推丸”。
蜣,中國漢字,是一種昆蟲,全身黑色,吃糞、尿或動物的尸體,俗稱“屎殼郎”。
〔~螂〕昆蟲,全身黑色,吃糞、尿或動物的尸體。俗稱“屎殼郎”。又因能夠團(tuán)糞成丸而推,亦稱“推丸”。
螂讀音是什么
郎 這個字兩個讀音.讀音:[láng] [làng]部首:阝
在這個詞里讀音是 [láng]
屎殼郎,又名糞金龜;學(xué)名蜣螂(Geotrupidae),也有很多人叫它屎虼(gè)螂、推丸、裹糞牛、滾糞牛等,屬鞘翅目金龜子科糞金龜亞科。世界上約有 2300 種蜣螂,分布在南極洲以外的任何一塊大陸。蜣螂能利用月光偏振現(xiàn)象進(jìn)行定位,以幫助取食。有一定的趨光性。鉆進(jìn)牛糞里的蟲類,可以將糞便滾動成球狀,推行向前。主要以動物糞便為食,有“自然界清道夫”的稱號,又名“莫多升”。
型為略扁的 橢圓形,體長 5~30 毫米。體色大多為略帶光澤的黑色,也有褐色的。頭扁平,前肢矯健,雄性頭部有角,是一種 完全變態(tài)昆蟲。體表色深,有的具金屬光澤。雄蟲頭頂有一長而彎曲的角狀突,蜣螂能利用月光偏振現(xiàn)象進(jìn)行定位,以幫助取食,有一定的趨光性。
其蟲深目高鼻,狀如 羌胡,背負(fù)黑甲,狀如武士,故有蜣螂,將軍之稱。
蜣螂可以清理動物的糞便,抑制其他以糞便為食的害蟲,以及減少排放的溫室氣體。
據(jù)美國生物科學(xué)研究所的報告,蜣螂為美國的養(yǎng)牛業(yè)節(jié)省了每年 3.8 億美元的糞便清理費用。
在澳大利亞,原有的蜣螂品種只喜愛食用小粒的糞便如袋鼠糞,而不喜歡外來的牛、羊的糞便。從 1965~1985 年,澳大利亞聯(lián)邦科學(xué)與工業(yè)研究組織在 George Bornemissza 博士領(lǐng)導(dǎo)下,開始了澳大利亞蜣螂計劃,成功的從世界各地引進(jìn) 23 個品種的蜣螂,其中顯著的品種有 Onthophagus gazella 和 Euoniticellus intermedius。結(jié)果改善了澳大利亞的牧場的糞便堆積問題,同時減少了約 90% 有害的叢林飛蠅。
蜣螂是什么意思
虼拼音:gè,筆劃:9
部首:蟲五筆輸入法:jtnn
基本解釋:
--------------------------------------------------------------------------------
虼
gè
〔虼蚤〕昆蟲,赤褐色,善跳躍,寄生在人畜的身體上,吸血液,能傳染鼠疫等疾病。亦稱“跳蚤”。
〔虼螂〕蜣螂。
筆畫數(shù):9;
部首:蟲;
筆順編號:251214315
詳細(xì)解釋:
--------------------------------------------------------------------------------
虼
gè
虼蚤
gèzao
〖flea〗跳蚤
他會變蒼蠅、蚊子、虼蚤?!段饔斡洝?/p>
虼蚤臉兒——好大面皮:虼蚤的臉很小,喻人微言輕,沒面子
虼蚤性:比喻暴跳的脾氣
蜣螂拼音怎么讀
虼 gè 虼蚤 gèzɑo [flea] 跳蚤 他會變蒼蠅、蚊子、虼蚤。
――《西游記》 虼蚤臉兒――好大面皮:虼蚤的臉很小,喻人微言輕,沒面子 虼蚤性:比喻暴跳的脾氣 虼 gè ㄍㄜˋ 〔~蚤〕昆蟲,赤褐色,善跳躍,寄生在人畜的身體上,吸血液,能傳染鼠疫等疾病。
亦稱“跳蚤”。
〔~螂〕蜣螂。
鄭碼:IMYD,U:867C,GBK:F2B4 筆畫數(shù):9,部首:蟲,筆順編號:251214315
這個蜣螂拼音怎么讀
是蜣的異體字,音譯相同,打不出來:
蜣拼音:qiāng,簡體部首:蟲部,部外筆畫:7畫,總筆畫:13畫,繁體部首:蟲部
部外筆畫:8畫,總筆畫:14畫,五筆86:JUDN,五筆98:UNN,倉頡:LITGU
鄭碼:IURD,四角:58112,結(jié)構(gòu):左右
釋義:〔蜣螂〕昆蟲,全身黑色,吃糞、尿或動物的尸體。俗稱“屎殼郎”。又因能夠團(tuán)糞成丸而推,亦稱“推丸”。
螳螂怎么讀
“蟲”字旁一個“肖”組成的字是“蛸”,讀音分別是 [shāo]和[xiāo]。 基本釋義 蛸 [shāo]
1.“蟰蛸”( xiāoshāo):蟢子
2.另見 [xiān] 蛸 [xiāo] “螵蛸”( piāoxiāo):螳螂的卵塊。產(chǎn)在桑樹上的叫“桑螵蛸”,可入藥。又名“蜱蛸”。 另見 [shāo] 相關(guān)詞語 蟏蛸 [ xiāo shāo ] 一種蜘蛛。 桑螵蛸 [ sāng piāo xiāo ] 螳螂科動物綴在桑枝上的卵鞘。 螵蛸 [ piāo xiāo ] 螳螂的卵塊,螳螂產(chǎn)卵子的房,又名蜱蛸。 列蛸 [ liè shāo ] 鬼神名。 短蛸 [ duǎn shāo ] 一種小型章魚。
蜣螂的拼音怎么寫
郎和郞是互為異體字。字義上在讀音為láng 的前提下‘郞’ 同‘郎’意義相同。而且‘郎’是多音字,而‘郞’不是。‘郎’字另一個讀音是làng ,“蜣螂”的俗稱。
郎,形聲字,最早見于篆文。篆書像人體和居住區(qū)表示和地方有關(guān),良(liáng)聲,良是郎的初文,指宮廷延廊,侍衛(wèi)人員多守候在延廊,故郎也用作帝王侍從官的通稱;現(xiàn)代漢語泛指青年男子,也可指女子。
郎的組詞:
1、情郎[qíng láng]
漢語詞語,指相戀的青年男女中的男子。
2、兒郎[ér láng]
漢語詞語,意思是男兒;男子;兒子。
3、二郎腿[èr láng tuǐ]
架腿而坐,蹺一腳,謂之二郎腿。
4、吊兒郎當(dāng)[diào er láng dāng]
形容儀容不整,作風(fēng)散漫,態(tài)度不嚴(yán)肅或不認(rèn)真等。
出處:現(xiàn)代豐子愷《口中剿匪記》:“到后來它們作惡太多,個個變壞,歪斜偏側(cè),吊兒郎當(dāng),根本沒有替我服務(wù)?!?/p>
5、法郎[fǎ láng]
法郎是2002年前法國的法定貨幣單位。
蜣螂英語怎么讀音
郞字的拼音是:láng另外有一個4聲的讀音:làng,專門針對“屎殼郞”(“蜣螂”的俗稱)
蜣螂怎么拼音
讀音【shī biē】【出處】尸蹩在古墓可以生活千百年,主要食物是死尸的內(nèi)臟,也會鉆入生人的身體,尸蹩是盜墓者的克星,遇到尸蹩,沒方便的工具,很容易會因此喪命。《盜墓筆記》系列小說中有很多對尸蹩的描述,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這是被夸大化的,其藝術(shù)本體其實是蜣螂。
螂這個字怎么讀
gè měng
虼gè ㄍㄜˋ
〔~蚤〕昆蟲,赤褐色,善跳躍,寄生在人畜的身體上,吸血液,能傳染鼠疫等疾病。亦稱“跳蚤”。
〔~螂〕蜣螂。
“蜢”,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二級字,普通話讀音為měng,最早見于《說文》中,在六書中屬于形聲字。“蜢”的基本含義為蚱蜢。
“蜢”,初見于《說文》中,形聲字。蟲表意,篆書之形像蟲,表示蚱蜢是一種昆蟲,本義是蚱蜢,是一種危害農(nóng)作物的害蟲?!膀臁弊趾嗴w版的楷書從秦朝小篆演變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