傈僳族怎么讀(仫佬族怎么讀)
仫佬族怎么讀
單人旁加一個么念什么
問題:
單人旁加一個么是什么字,念什么呢?
答案:
單人旁加一個么是【仫】字,拼音讀作:mù
“仫”字的解釋
〔仫佬族〕中國少數(shù)民族之一。人口16萬(1990年)。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北部。有本民族語言,多通漢語文和壯語。建有羅城仫佬族自治縣。
達斡爾族怎么讀
達斡爾族和蒙古族的關系
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諸部落中的一個以東胡為族源的部落所使用的名稱,后來逐漸吸收和融合了聚居于漠北地區(qū)的森林狩獵和草原游牧部落,發(fā)展成為這些部落的共同名稱。
“蒙古”一詞是“忙豁勒”的音變,最早見于唐代,即新﹑舊《唐書》中的“蒙兀室韋”。“蒙?!笔恰懊晒拧币辉~最早的漢文譯名,后來又有“蒙骨”﹑“朦骨”﹑“萌骨子”﹑“盲骨子”﹑“萌骨”等許多同音譯名?!懊晒拧钡臐h文譯寫始見于元代文獻。
“蒙古”意為“永恒之火”。在古代蒙古語中,“蒙古”這個詞是“質(zhì)樸”的意思。也有人認為“蒙古”的原意是“天族”?!懊韶!笔恰懊晒拧币辉~最早的漢文譯名,始見唐代。
達斡爾族清代以前使用的契丹文失傳,只能靠口述來傳承歷史,清朝以前的歷史較難考究。但是根據(jù)達斡爾族傳說及達斡爾人與契丹人生產(chǎn)、生活、習俗、宗教、語言等方面的對比研究,史學家大多認為達斡爾族屬遼代契丹的后裔,而也有部分學者認為達斡爾族是由當?shù)赝林让癜l(fā)展而來。利用DNA技術的相關實驗表明,契丹與達斡爾族有最近的遺傳關系。
拉祜族怎么讀
祜,中國漢語漢字,普通話讀作:hù。
該字的主要字義是福的意思,如:受天之祜。
詳細釋義:祜 hù,(形聲。從示,古聲。本義:福;大福) 同本義,如:祜休,(吉慶,幸福美善)。
古籍釋義:侯古后五切,音戸。福也。厚也。祜者,福厚也。受天之祜。是謂承天之祜。
相關組詞:靈祜、俶祜、福祜、神祜、祜休、命祜、皇祜、拉祜族、受天之祜,承天之祜、受天之祜。
錫伯族怎么讀
百家姓91念尹姓。
尹姓在姓氏排第91位,全國人口約有228萬人。以山東、安徽、湖南、四川(含重慶)等省居多。
山東為尹姓第一大省,約占尹姓總人口的12%。
源流一:源于少昊,殷封尹城。
源流二:源于西周作冊尹佚,官尹始祖。
源流三:出自兮甲,以官為氏。
源流四:出自少數(shù)民族漢化,蒙古族博爾濟吉特氏、葉古祿特氏、音齋氏有的漢化尹姓;滿族錫伯族章佳氏有漢化為尹氏者;今白族、苗族、壯族、朝鮮族等均有尹姓分布。
仫佬族怎么讀音是什么意思
犭同“犬”。用作偏旁。俗稱“反犬旁”。左邊一個犬字旁右邊一個木,即:狇狇mù〔狇狫(l僶)〕今作“仫佬”,中國西南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之一。筆畫數(shù):7;部首:犭;筆順編號:3531234仫佬族[mùlǎozú] 仫佬族,民族語言為仫佬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沒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漢字。仫佬族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貴州省也有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多數(shù)聚居在羅城仫佬族自治縣的東門、四把、黃金、龍岸、天河、小長安等地。少數(shù)散居在忻城、宜山、柳城、都安、環(huán)江、河池、融水、融安等縣。在貴州省,主要居住在麻江、凱里、黃平、都勻、福泉等縣。1956年,經(jīng)過民族識別,國務院正式確認為仫佬族。根據(jù)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tǒng)計,仫佬族總人口數(shù)為216257人
仡佬族怎么讀
單人旁加個乞讀“仡”字。
仡,讀yì時,
形容詞
(1) 壯勇
仡然從乎趙盾而入?!豆騻鳌?/p>
(2) 又如:仡勇(壯勇,英武);仡然(壯勇的樣子);仡仡(勇壯的樣子)
(3) 聳立
崇墉仡仡。——《詩·大雅·皇矣》
(4) 又如:仡仡(高聳的樣子);仡立(直立不動)
(5) 另見gē,〔仡佬族〕中國少數(shù)民族,主要分布于貴州省。
幺老族仫佬族怎么讀
伴的部首相同的字(因伴的偏旁部首是單人旁,所以單人旁的字)有:伙伴,伴侶,任何,倘佯,你們,他們,住宿,做作,僧侶,伴偶,伯伯,保佑,佐佑,仿佛,佛偈,例假,伶俐,俄傾,俯仰,仿偟,仲伯,偎依,依偎,依依,依傍,伢仔,伏,優(yōu),代,伐,佂伐,傢俱,偶像,健體,仙體,仫佬族,僅僅,借償,倨傲,等等
羅城仫佬族怎么讀
廣西是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區(qū),世居民族有壯、漢、瑤、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個,另有滿、蒙古、朝鮮、白、藏、黎、土家等其他民族44個。主要民族人口比例如下:
1、壯族
2013年末廣西常住人口中有少數(shù)民族人口2004萬,其中壯族人口1698萬,分別占自治區(qū)常住人口的42.5%和35.98%。
2、瑤族
瑤族是我國南方少數(shù)民族之一。據(jù)2007年統(tǒng)計,廣西瑤族人口152.8萬人,占廣西全區(qū)總人口的3.06%,占全國瑤族人口的62%。在廣西81個縣市中,有69個縣市都有瑤人居住。
3、苗族
苗族是我國南方少數(shù)民族之一。據(jù)2007年統(tǒng)計,廣西有苗族人口48萬人,約占全區(qū)總人口0.96%,約占全國苗族人口的6.7%。
4、侗族
侗族是我國南方人口較多的一個民族。據(jù)2007年統(tǒng)計,廣西侗族人口約33.73萬,約占全區(qū)人口的0.67%,占全國侗族人口的16%。
5、仫佬族
仫佬族是廣西的土著民族,2007年統(tǒng)計有17.7萬人,約占全區(qū)人口的0.35%。
擴展資料
各少數(shù)民族的分布
壯族是廣西也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少數(shù)民族,主要聚居在南寧、柳州、崇左、百色、河池、來賓等6市。靖西縣是壯族人口比重最高的縣,比例高達99.7%。
瑤族主要居住在金秀、都安、巴馬、大化、富川、恭城等6個瑤族自治縣。苗族主要分布在融水苗族自治縣和隆林、龍勝、三江、南丹、環(huán)江、資源等自治縣(縣),其中融水苗族自治縣苗族人口最多,約占全自治區(qū)苗族人口的40%。
侗族主要居住在三江、龍勝、融水等3個自治縣,其中三江侗族自治縣侗族人口最多。仫佬族主要居住在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散居于宜州、忻城、環(huán)江、融水等縣(自治縣、市)。毛南族主要聚居在環(huán)江毛南族自治縣。
回族主要居住在桂林、柳州、南寧、百色等市及臨桂、靈川、鹿寨、永福等縣(區(qū))。京族主要居住在東興市江平鎮(zhèn)。
彝族主要居住在隆林各族自治縣和西林、田林、那坡等縣。水族散居在南丹、宜州、融水、環(huán)江、都安、興安、河池市金城江區(qū)等縣(自治縣、市、區(qū))。仡佬族主要居住在隆林、田林、西林等縣(自治縣)。
參考資料來源:
參考資料來源:
參考資料來源:
參考資料來源:
參考資料來源:
畬族怎么讀
shē
〔~族〕中國少數(shù)民族。
今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廣東、安徽五省一百多個縣的部分山區(qū)。
其中絕大部分在閩東浙南。
截止2006年底,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畬族人口為630378人。其中福建、浙江兩省最多,占96%。
鄭碼:ODBK,U:7572,GBK:EEB4
筆畫數(shù):12,部首:田,筆順編號:341123425121
◎ 畬 shē
〈動〉
(1) 火耕,焚燒田地里的草木,用草木灰做肥料的耕作方法 [burn grass and wood in the field and use the ash as fertilizer]
新疇復應畬。——陶淵明《和劉柴?!?/p>
(2) 又如:畬種山林
◎ 畬 shē
〈名〉
(1) 火耕地,指粗放耕種的田地 [field with burned grass as fertilizer]
長刀短笠去燒畬畬?!獎⒂礤a《竹枝詞》
(2) 又如:畬刀;畬田;畬耕(指用刀耕火種的方法耕種田地)
(3) [量詞]。如:“鋤得一片地,種得一畬粟”
(4) 畬族。同“畬” [She nationality]
(5) 另見 yú
![](/static/images/biaoqian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