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陽怎么讀(阜陽怎么讀什么意思)
阜陽怎么讀什么意思
阜陽,歷史上曾稱謂汝陰、潁州或順昌。時間更迭,稱謂之變,各有其說。
阜陽地名由來,或說縣有土阜,名為丘,漢置新縣,隋有潁陽縣,合二之名與義曰阜陽。或說因阜陽侯而得名。據(jù)《后漢書·濟(jì)南王傳》所載,永初二年(公元108年),安帝封濟(jì)南王劉錯之子劉顯為阜陽侯,阜陽地名始見。侯邑在沈亭南,古沈亭原在阜陽境,今為臨泉縣境,但其正式作為縣名記載于志是在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潁州為潁州府時,增設(shè)附廓阜陽,阜陽縣才確定。
而汝陰之稱見志最早,其因古汝水支流流經(jīng)城東北而得名。秦滅六國即置汝陰縣。漢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封夏嬰為汝陰侯。后漢又封劉信為汝陰王。據(jù)考,汝陽,《漢書·地理志》又作女陰?!端?jīng)注》卷22《汝水注》說:“闞●曰:本汝水別流,其后枯竭,號曰
‘死汝水’,故其字無水。”酈道元以為闞氏所釋非是,認(rèn)為“汝女,乃方俗之音,故字隨讀改”。北魏孝昌四年曾一度改為潁州郡,但不久即又復(fù)汝陰名,直到唐初。
潁州稱謂始于北魏孝昌四年,因城臨潁水而得名?!逗鬂h書·郡國志》記汝陰縣“本胡國”?!岸蓬A(yù)曰:縣西北有胡城”。《水經(jīng)注》卷22《潁水注》:“潁水又東南流逕胡城東。”胡子國故城在阜陽城西二里。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設(shè)潁州,天寶初年一度稱汝陰郡,干元六年(公元758年)又復(fù)名潁州。經(jīng)五代十國,直至宋初。
順昌之稱,始于宋代,宋治平元年(1064年)英宗封子趙頊為潁王,趙頊即位后稱神宗。因潁州為“飛龍”之地,即升州為府,稱順昌府。直到南宋紹興三十一年,金兵占領(lǐng)順昌,此稱告一段落。
金大定元年(1161年),改順昌為潁州,歷經(jīng)元、明、清三代,政府機(jī)構(gòu)增減變化,但其稱未變,直到一九一二年辛亥革命廢府設(shè)縣,改稱阜陽。
阜陽什么讀音
安徽共有17地級市,44市轄區(qū),5縣級市,56縣,省會合肥市。1.合肥市,下轄長豐縣、肥東縣、肥西縣和瑤海區(qū)、廬陽區(qū)、蜀山區(qū)、包河區(qū)2.亳州市,下轄渦陽縣、蒙城縣、利辛縣和譙城區(qū)3.淮北市,下轄相山區(qū)、杜集區(qū)、烈山區(qū)和濉溪縣4.宿州市,下轄碭山縣、蕭縣、靈璧縣、泗縣和墉橋區(qū)5.阜陽市,下轄界首市、太和縣、臨泉縣、阜南縣、潁上縣及潁州區(qū)、潁東區(qū)、潁泉區(qū)三區(qū)6.蚌埠市,下轄?wèi)堰h(yuǎn)縣、固鎮(zhèn)縣、五河縣和龍子湖區(qū)、蚌山區(qū)、禹會區(qū)、淮上區(qū)四區(qū)7.淮南市,下轄田家庵區(qū)、大通區(qū)、謝家集區(qū)、八公山區(qū)、潘集區(qū)五區(qū)和鳳臺縣以及毛集綜合實驗區(qū)8.滁州市,下轄瑯琊區(qū)、南譙區(qū)、天長市、明光市、鳳陽縣、全椒縣、來安縣、定遠(yuǎn)縣9.六安市,下轄舒城縣、霍山縣、金寨縣、霍邱縣、壽縣及六安經(jīng)濟(jì)技術(shù)開發(fā)區(qū)、葉集試驗區(qū)和金安區(qū)、裕安區(qū)兩區(qū)10.巢湖市,下轄無為縣、廬江縣、和縣、含山縣和居巢區(qū)11.蕪湖市,下轄蕪湖縣、繁昌縣、南陵縣和弋江區(qū)、三山區(qū)、鏡湖區(qū)、鳩江區(qū)四區(qū)12.馬鞍山市,下轄當(dāng)涂縣、花山區(qū)、雨山區(qū)、金家莊區(qū)13.安慶市,下轄桐城市、懷寧縣、樅陽縣、潛山縣、太湖縣、宿松縣、望江縣、岳西縣和迎江區(qū)、大觀區(qū)、宜秀區(qū)三個區(qū)14.池州市,下轄貴池區(qū)、東至縣、石臺縣、青陽縣和九華山風(fēng)景區(qū)15.銅陵市,下轄銅陵縣、銅官山區(qū)、獅子山區(qū)、郊區(qū)16.宣城市,下轄寧國市、郎溪縣、廣德縣、涇縣、績溪縣、旌德縣和宣州區(qū)17.黃山市,下轄屯溪區(qū)、黃山區(qū)、徽州區(qū)、歙縣、休寧縣、祁門縣、黟縣和黃山風(fēng)景區(qū)。有三個城市的名字很容易被讀錯。、蚌埠市
“蚌”是多音字,一般讀作(bàng),是一種軟體動物,殼內(nèi)有珍珠層,有的可以產(chǎn)出珍珠,不過用在地名“蚌埠”時卻讀作(bèng)。蚌埠地處安徽省東北部、淮河中游,是全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也是皖北中心城市,有淮畔明珠之稱,也是安徽省第一個設(shè)市的地級市(1947年元旦)。
蚌埠史前時期是淮夷族聚居區(qū),春秋戰(zhàn)國時期為魯、宋、吳、越、楚等國邑地,秦朝歸泗水,宋至清期間屬今鳳陽縣,1912年廢鳳陽府,1946年11月,蚌埠成立市政籌備處,1947年1月1日,蚌埠正式設(shè)市。
2、六安市
六安市最容易被讀錯名字,“六”字有兩個讀音,一般情況下都讀(liù),但在表示地名時則讀(lù),如六安、六合。六安位于安徽省西部,處于長江與淮河之間,大別山北麓,長江三角洲經(jīng)濟(jì)區(qū)西翼。
西周至春秋時期,六安境內(nèi)先后屬英、六、舒蓼、舒鳩、舒庸等侯國。秦朝建立后屬衡山郡。六安這個名字最早出現(xiàn)在公元前121年,漢武帝取“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置六安國,明清時期屬鳳陽府,2000年,省轄六安市成立。
3、亳州市
亳(bó)州容易被讀錯,因字形和“毫( háo)”相似。亳州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早在西周初期此處便是姜姓焦國,春秋初期,焦國被陳國所滅,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亳州地區(qū)屬碭郡,三國時期,魏國封譙郡為 “陪都”,與許昌、長安、洛陽、鄴并稱 “五都”。三國時期的曹操、華佗都是今安徽亳州人。亳州市是安徽省最年輕的地級市,2000年5月批準(zhǔn)設(shè)立。
安徽省阜陽怎么讀
安徽省,簡稱皖,省會合肥,位于中國大陸東部,公元1667年因江南省東西分置而建省。得名于“安慶府”與“徽州府”之首字。
安徽共轄16座城市:
合肥(he fei)
蕪湖(wu hu)
蚌埠(beng bu)
淮南(huai nan)
馬鞍山(ma an shang)
淮北(huai bei)
銅陵(tong ling)
安慶(an qin)
黃山(huang shang)
阜陽(fu yang)
宿州(su zhou)
滁州(chu zhou)
六安(nu an)
宣城(xuan chen)
池州(chi zhou)
亳州(bo zhou)
阜陽怎樣讀
阜陽,歷史上曾稱謂汝陰、潁州或順昌。時間更迭,稱謂之變,各有其說。
阜陽地名由來,或說縣有土阜,名為丘,漢置新縣,隋有潁陽縣,合二之名與義曰阜陽?;蛘f因阜陽侯而得名。據(jù)《后漢書·濟(jì)南王傳》所載,永初二年(公元108年),安帝封濟(jì)南王劉錯之子劉顯為阜陽侯,阜陽地名始見。侯邑在沈亭南,古沈亭原在阜陽境,今為臨泉縣境,但其正式作為縣名記載于志是在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潁州為潁州府時,增設(shè)附廓阜陽,阜陽縣才確定。
而汝陰之稱見志最早,其因古汝水支流流經(jīng)城東北而得名。秦滅六國即置汝陰縣。漢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封夏嬰為汝陰侯。后漢又封劉信為汝陰王。據(jù)考,汝陽,《漢書·地理志》又作女陰?!端?jīng)注》卷22《汝水注》說:“闞●曰:本汝水別流,其后枯竭,號曰
‘死汝水’,故其字無水。”酈道元以為闞氏所釋非是,認(rèn)為“汝女,乃方俗之音,故字隨讀改”。北魏孝昌四年曾一度改為潁州郡,但不久即又復(fù)汝陰名,直到唐初。
潁州稱謂始于北魏孝昌四年,因城臨潁水而得名?!逗鬂h書·郡國志》記汝陰縣“本胡國”。“杜預(yù)曰:縣西北有胡城”?!端?jīng)注》卷22《潁水注》:“潁水又東南流逕胡城東?!焙訃食窃诟逢柍俏鞫?。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設(shè)潁州,天寶初年一度稱汝陰郡,干元六年(公元758年)又復(fù)名潁州。經(jīng)五代十國,直至宋初。
順昌之稱,始于宋代,宋治平元年(1064年)英宗封子趙頊為潁王,趙頊即位后稱神宗。因潁州為“飛龍”之地,即升州為府,稱順昌府。直到南宋紹興三十一年,金兵占領(lǐng)順昌,此稱告一段落。
金大定元年(1161年),改順昌為潁州,歷經(jīng)元、明、清三代,政府機(jī)構(gòu)增減變化,但其稱未變,直到一九一二年辛亥革命廢府設(shè)縣,改稱阜陽。
阜陽怎么讀拼音
阜 拼音:fù 部首:阜, 部外筆畫:0, 總筆畫:8五筆86:WNNF 五筆98:TNFJ
解釋:
〈名詞〉象形。甲骨字形,像山崖邊的石磴形。用以表示地勢或升降等意義。阜作左邊偏旁,楷書寫成阝。本義:土山
同本義
阜,大陸也。山無石者,象形。
無石曰阜。如山如阜,如岡如陵。
諸象以鼻破阜。
泛指山。有物于此,生于山阜,處于室堂。又如:阜顛(山頂);阜積(堆積如山)
〈形容詞〉
豐富;富有
是時世平道治,民物阜康。如:阜財(財富殷盛);阜康(富庶安康)
高 :泛泛淇右,有堂孔阜。
一、阜 fù (解釋):
1.(1)土山:高~。如山如~。
(2)盛,多,大:物~民豐。民殷財~。物阜民寧。
二、常見詞組:
阿阜 :山峰,峰巒。安阜 :安定富足。孳阜 :繁衍。滋阜 :猶繁盛。重阜 :高而重疊的山岡。鐘阜 :指神話傳說中地處極北、氣候苦寒的 鐘山。物阜民豐 :物產(chǎn)豐富,人民安樂。
三、阜字成語:
物殷俗阜 殷民阜財 民殷財阜 民康物阜 殷民阜利 民安物阜 民熙物阜 物阜民安 物阜民康 四、阜的組詞:
物阜民安 崇阜 阜盛 疇阜 阜陵 阜昌阜豐 阜實 阜熙 阜馬 阜成 阜鄉(xiāng) 阜生阜老阜積 阜俗阜財謠 阜贍 阜盈 阜鄉(xiāng)舄
五、相關(guān)地名
地級市:阜陽、阜新;縣級:江蘇 阜寧(縣)
山東曲阜(縣級市)、新疆阜康(縣級市)、安徽阜南(縣)、阜平(縣)
阜陽怎么讀音是什么意思
阜陽的讀音為:[fù yáng]。
阜陽這個字念啥
阜:取意為小山坡,因為在皖西北大平原上,阜陽的地勢算是高一些的,所以取了這個字。
陽:山之南,水之北,謂之陽。 阜陽在淮河的支流潁河以北,所以稱之為陽。
安徽阜陽阜怎么念阜是什么意思
阜拼音讀fu4,白話與“浮”同音。
阜陽怎么讀的
fu第三聲 yang第二聲
阜陽
阜陽,安徽省地級市,簡稱阜,位于安徽省西北部,華北平原南端。西北部與河南省周口市,西與河南省新蔡縣相鄰,西南部與河南省信陽市相接,北部、東北部與亳州市毗鄰,東部與淮南市相連,南部與六安市隔淮河相望。清雍正十三年,潁州更名阜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設(shè)立阜陽地區(qū)專員公署,下轄八縣一個行政辦事處。
安徽阜陽讀音怎么讀
fu (第四聲) yang(第二聲)。但是通常讀的時候阜會讀成三聲,去火車站汽車站買車票的時候如果你讀成第四聲售票員會給你一張杭州富陽的車票。
剛開始的時候我也不知道,就想著買車票的時候音應(yīng)該讀的標(biāo)準(zhǔn)些,結(jié)果在檢票的時候一看是去杭州富陽的車票。還好剛買沒多久,又去售票窗口折騰了半天換了張阜陽的車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