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射極限附近的光刻工藝(衍射極限附近的光刻工藝pdf 百度云)
衍射極限附近的光刻工藝
光刻機最大噱頭是光源為13.5納米的ASML光刻機,臺積電用這型號光刻機,實現(xiàn)了5納米制程,而英特公司和三星公司沒有做到,特別要注意這里不是五納米線寬,而是制程。線寬是光刻機的性能指標,是長度單位,極限值是衍射極限值,一般接近波長值,大于波長值,所以很容易有這樣的錯誤想法:
注意臺積電實現(xiàn)了5納米制程,而不是ASML光刻機實現(xiàn)的,三星也用了,它至今沒有達到5納米制程,特別要注意不是達到了5納米線寬。但是,很多人在混淆這個概念,直接就說ASML光刻機是5納米光刻機,國產(chǎn)只能實現(xiàn)90納米。如果理解成線寬,都接近或微微超過半寬度,如果這樣理解,國內又無法開發(fā)出13.5納米光源,趕上和超越ASML光刻機,只能是水中撈月的空幻。
所以,一定要注意線寬和制程的區(qū)別!ASML的光刻機只能接近衍射極限,臺積電的制程是臺積電的說法,只說明用的比三星英特好,制程不是長度概念。第二,衍射極限接近波長不準確,應該是衍射極限值=波長/Na,Na值在0.05到0.75之間。13.5納米光源由于只能采用離軸光路,這是致命的,又只能采用反射式光路,球差和平場兩個要求難保證,所以一般Na值0.05。而193納米光源水浸潤后相當于132納米光源,Na值一般0.5。所以兩種光源幾乎無差異。而193納米光源特殊設計鏡頭, 使Na值達0.75,就有可能達到比13.5納米更好的效果。
第三,那么臺積電的制程比三星和英特更好又是什么回事?使用光刻機還有幾個因素:一,光刻膠,布膠是有講究的,它也決定最后刻線寬度。二,電路的掩膜制造,也決定最終線寬。三,五納米制程的真實的線寬是,每平方毫米5000萬只晶體管,每平方微米50只,單個晶體管占20000平方納米,也就是平均140納米的見方。比起13.5納米波長,相差十倍多,所以對193納米浸潤后的光源相當于132納米,都在衍射極限以內。
我最近關于麥氏方程組的研究,發(fā)現(xiàn)這個衍射極限值是否是它,我已經(jīng)懷疑,這是以后的事。第四,刻線寬度是否可以突破上述這個值,不完全取決于這個值,還和光刻機的使用有關系,這個可以用衍射理論說清楚的,這里我不講。第五,本來光刻機和它的應用,已經(jīng)觸及衍射極限,本該有一個基礎理論的重大突破,它的意義遠遠大于光刻機的極限線寬。
衍射極限附近的光刻工藝pdf 百度云
涉及光刻機。
研發(fā)光刻機研發(fā)涉及多個專業(yè),光學、機械加工、電子電路、化學等。
光刻機涉及到的知識有:光學、機械加工、電子電路、化學等多個學科知識。光刻機的主要性能指標有:支持基片的尺寸范圍,分辨率、對準精度、曝光方式、光源波長、光強均勻性、生產(chǎn)效率等。分辨率是對光刻工藝加工可以達到的最細線條精度的一種描述方式。
光刻的分辨率受受光源衍射的限制,所以與光源、光刻系統(tǒng)、光刻膠和工藝等各方面的限制。對準精度是在多層曝光時層間圖案的定位精度。曝光方式分為接觸接近式、投影式和直寫式。
衍射極限附近的光刻工藝 網(wǎng)盤
對光源系統(tǒng)的要求
a.有適當?shù)牟ㄩL。波長越短,可曝光的特征尺寸就越??;[波長越短,就表示光刻的刀鋒越鋒利,刻蝕對于精度控制要求越高,因為衍射現(xiàn)象會更嚴重。]
b.有足夠的能量。能量越大,曝光時間就越短;
c.曝光能量必須均勻地分布在曝光區(qū)。[一般采用光的均勻度 或者叫 不均勻度 光的平行度等概念來衡量光是否均勻分布]
常用的紫外光光源是高壓弧光燈(高壓汞燈),高壓汞燈有許多尖銳的光譜線,經(jīng)過濾光后使用其中的g 線(436 nm)或i 線(365 nm)。
對于波長更短的深紫外光光源,可以使用準分子激光。例如KrF 準分子激光(248 nm)、ArF 準分子激光(193 nm)和F2準分子激光(157 nm)等。
曝光系統(tǒng)的功能主要有:平滑衍射效應、實現(xiàn)均勻照明、濾光和冷光處理、實現(xiàn)強光照明和光強調節(jié)等。
衍射極限附近的光刻工藝百度云
集成電路制造中利用光學- 化學反應原理和化學、物理刻蝕方法,將電路圖形傳遞到單晶表面或介質層上,形成有效圖形窗口或功能圖形的工藝技術。
常規(guī)光刻技術是采用波長為2000~4500埃的紫外光作為圖像信息載體,以光致抗蝕劑為中間(圖像記錄)媒介實現(xiàn)圖形的變換、轉移和處理,最終把圖像信息傳遞到晶片(主要指硅片)或介質層上的一種工藝。
衍射極限附近的光刻工藝下載
第一步是模板的加工。一般使用電子束刻蝕等手段,在硅或其他襯底上加工出所需要的結構作為模板。由于電子的衍射極限遠小于光子,因此可以達到遠高于光刻的分辨率。
第二步是圖樣的轉移。在待加工的材料表面涂上光刻膠,然后將模板壓在其表面,采用加壓的方式使圖案轉移到光刻膠上。注意光刻膠不能被全部去除,防止模板與材料直接接觸,損壞模板。
第三步是襯底的加工。用紫外光使光刻膠固化,移開模板后,用刻蝕液將上一步未完全去除的光刻膠刻蝕掉,露出待加工材料表面,然后使用化學刻蝕的方法進行加工,完成后去除全部光刻膠,最終得到高精度加工的材料。
衍射極限附近的光刻工藝 百度網(wǎng)盤
適用了20余年的摩爾定律近年逐漸有了失靈的跡象。從芯片的制造來看,7nm就是硅材料芯片的物理極限。不過據(jù)外媒報道,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一個團隊打破了物理極限,采用碳納米管復合材料將現(xiàn)有最精尖的晶體管制程從14nm縮減到了1nm。那么,為何說7nm就是硅材料芯片的物理極限。
芯片的制造工藝常常用90nm、65nm、40nm、28nm、22nm、14nm來表示,比如Intel最新的六代酷睿系列CPU就采用Intel自家的14nm制造工藝。現(xiàn)在的CPU內集成了以億為單位的晶體管,這種晶體管由源極、漏極和位于他們之間的柵極所組成,電流從源極流入漏極,柵極則起到控制電流通斷的作用。
而所謂的XX nm其實指的是,CPU的上形成的互補氧化物金屬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柵極的寬度,也被稱為柵長。
柵長越短,則可以在相同尺寸的硅片上集成更多的晶體管——Intel曾經(jīng)宣稱將柵長從130nm減小到90nm時,晶體管所占得面積將減小一半;在芯片晶體管集成度相當?shù)那闆r下,使用更先進的制造工藝,芯片的面積和功耗就越小,成本也越低。
柵長可以分為光刻柵長和實際柵長,光刻柵長則是由光刻技術所決定的。 由于在光刻中光存在衍射現(xiàn)象以及芯片制造中還要經(jīng)歷離子注入、蝕刻、等離子沖洗、熱處理等步驟,因此會導致光刻柵長和實際柵長不一致的情況。另外,同樣的制程工藝下,實際柵長也會不一樣,比如雖然三星也推出了14nm制程工藝的芯片,但其芯片的實際柵長和Intel的14nm制程芯片的實際柵長依然有一定差距。
衍射極限附近的光刻工藝pdf
納米壓印技術是一種新型的微納加工技術。該技術通過機械轉移的手段,達到了超高的分辨率,有望在未來取代傳統(tǒng)光刻技術,成為微電子、材料領域的重要加工手段。
中文名
納米壓印技術
外文名
Nanolithography
概念
納米壓印技術,是通過光刻膠輔助,將模板上的微納結構轉移到待加工材料上的技術。報道的加工精度已經(jīng)達到2納米,超過了傳統(tǒng)光刻技術達到的分辨率。這項技術最初由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Stephen. Y. Chou(周郁)教授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發(fā)明。
加工過程
納米壓印技術分為三個步驟。
第一步是模板的加工。一般使用電子束刻蝕等手段,在硅或其他襯底上加工出所需要的結構作為模板。由于電子的衍射極限遠小于光子,因此可以達到遠高于光刻的分辨率。
第二步是圖樣的轉移。在待加工的材料表面涂上光刻膠,然后將模板壓在其表面,采用加壓的方式使圖案轉移到光刻膠上。注意光刻膠不能被全部去除,防止模板與材料直接接觸,損壞模板。
第三步是襯底的加工。用紫外光使光刻膠固化,移開模板后,用刻蝕液將上一步未完全去除的光刻膠刻蝕掉,露出待加工材料表面,然后使用化學刻蝕的方法進行加工,完成后去除全部光刻膠,最終得到高精度加工的材料。
優(yōu)勢
由于納米壓印技術的加工過程不使用可見光或紫外光加工圖案,而是使用機械手段進行圖案轉移,這種方法能達到很高的分辨率。報道的最高分辨率可達2納米。此外,模板可以反復使用,無疑大大降低了加工成本,也有效縮短了加工時間。因此,納米壓印技術具有超高分辨率、易量產(chǎn)、低成本、一致性高的技術優(yōu)點,被認為是一種有望代替現(xiàn)有光刻技術的加工手段。
衍射極限附近的光刻工藝pdf下周
光柵光譜儀的工作原理首先是衍射光柵,它是在一塊平整的玻璃或金屬材料表面(可以是平面或凹面)刻畫出一系列平行、等距的刻線,然后在整個表面鍍上高反射的金屬膜或介質膜,就構成一塊反射試驗射光柵。相鄰刻線的間距d稱為光柵常數(shù),通??叹€密度為每毫米數(shù)百至數(shù)十萬條,刻線方向與光譜儀狹縫平行。入射光經(jīng)光柵衍射后,相鄰刻線產(chǎn)生的光程差。光柵方程將某波長的衍射角和入射角通過光柵常數(shù)d起來,為入射光波長,m為衍射級次,取等整數(shù)。式中的“”號選取規(guī)則為:入射角和衍射角在光柵法線的同側時取正號,在法線兩側時取負號
光柵光譜儀,是將成分復雜的光分解為光譜線的科學儀器。通過光譜儀對光信息的抓取、以照相底片顯影,或電腦化自動顯示數(shù)值儀器顯示和分析,從而測知物品中含有何種元素。光柵光譜儀被廣泛應用于顏色測量、化學成份的濃度測量或輻射度學分析、膜厚測量、氣體成分分析等領域中。
光柵作為重要的分光器件,它的選擇與性能直接影響整個系統(tǒng)性能。為更好協(xié)助各位使用者選擇,在此做一簡要介紹。
光柵分為刻劃光柵、復制光柵、全息光柵等??虅澒鈻攀怯勉@石刻刀在涂薄金屬表面機械刻劃而成;復制光柵是用母光柵復制而成。典型刻劃光柵和復制光柵的刻槽是三角形。全息光柵是由激光干涉條紋光刻而成。全息光柵通常包括正弦刻槽??虅澒鈻啪哂醒苌湫矢叩奶攸c,全息光柵光譜范圍廣,雜散光低,且可作到高光譜分辨率。
在曲率半徑為R的凹面反射光柵的主截面上(即通過光柵中心而垂直于光柵刻線的平面),存在一個直徑為R的圓。當狹縫和光柵都在這個圓上時,則這個圓就是狹縫衍象焦點的軌跡。這個圓稱為羅蘭(Rowland)圓,這時凹面光柵同時起到準直與聚焦的作用。
光柵方程同樣也適用于凹面光柵:d(sinα+sinβ)=ml (m=0,±1,±2……)
但式中光柵常數(shù)d并不是光柵刻線間的距離d’,而是d’在弦上的投影,即d=d’cosα。在凹面光柵表面上,刻線是不等距離的,而光柵圓弧所對應的弦上是等距離的。由于凹面光柵曲率半徑比羅蘭圓大一倍,所以必須保證凹面光柵的中點與羅蘭圓相切,其他各點對稱地偏離羅蘭圓。
衍射極限附近的光刻工藝講解
光子納米射流是一種高強度,極窄的亞波長電磁場區(qū)域,它是由介電微球或微柱體的Mie散射對電磁場的聚焦作用產(chǎn)生的。光子納米射流廣泛應用于激光加工、納米光刻、光學高密度存儲以及超分辨率顯微鏡。
從徑向偏振光的角度出發(fā),使用一種介電圓環(huán)結構對光束進行聚焦,由于徑向偏振光在焦點區(qū)域可以產(chǎn)生較強的縱向場,通過優(yōu)化圓環(huán)的尺寸、折射率以及與物鏡焦點的相對位置,可以得到超過90%光束質量的縱向光子納米射流,而且強度相比于未使用圓環(huán)時可以提高約一個數(shù)量級,并在高折射率下可以獲得半高全寬小于衍射極限尺寸的光斑,因此該結構預計可以在粒子加速、光鑷以及拉曼光譜學中有所應用。
衍射極限附近的光刻工藝 type : pdf
光刻機的最高分辨率是有固定公式按納米計算的。
分辨率是對光刻工藝加工可以達到的最細線條精度的一種描述方式。光刻的分辨率受受光源衍射的限制,所以與光源、光刻系統(tǒng)、光刻膠和工藝等各方面的限制。分辨率公式為R=k1?λ/NA,公式中中R代表分辨率;λ代表光源波長;k1是工藝相關參數(shù),NA(NumericalAperture)被稱作數(shù)值孔徑,是光學鏡頭的一個重要指標,一般光刻機設備都會明確標注該指標的數(sh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