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的種植枝術
楊梅屬于楊梅目楊梅科常綠果樹,具有耐干旱、耐瘠薄、樹勢強健、豐產性好,性喜溫暖濕潤的特點,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以南、海南島以北,即北緯20°-31°之間。現(xiàn)將楊梅栽培管理技術簡要介紹如下:一、品種選擇品種選擇時宜早、中、晚熟品種搭配種植,早熟品種可選擇4月中下旬開始成熟的丁岙梅、水梅;中熟的品種可選擇4月下旬開始成熟的荸薺種;晚熟品種可選擇5月上中旬開始成熟的東魁、炭梅。二、園地選擇(一)海拔條件據石屏的種植經驗,楊梅宜種植在海拔1300-1800米的緩坡山地。(二)溫度條件楊梅生長的最適年平均溫度一般在15-21℃,絕對最低溫為-9℃,最高月平均氣溫不超過28℃。(三)降雨與濕度楊梅生長要求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年平均相對濕度70%以上。(四)土壤條件楊梅適宜在松軟、排水良好、富含石礫的砂質紅壤和黃壤上生長。土壤PH值在4.5-5.5之間,其上生長狼蕨、杜鵑、松、杉、毛竹、麻櫟等植物。通過種植實踐證明,陽崗石土壤上種植的楊梅能早掛果、早成熟、果味甜。(五)坡向和風楊梅應選擇交通方便、有水源的山地坡地種植。對坡向要求不嚴,不論哪一個坡向都可種植。風太大的地區(qū)不宜種植,因為風太大,會影響授粉授精和產量,而且樹體易被風損傷。三、苗木種植(一)種植前準備 定植前2個月,開挖定植穴,穴規(guī)格1米×1米×0.8米, 穴開挖后曬塘1周,每穴拌廄肥或垃圾肥30~50公斤或腐熟餅肥5~6公斤加1公斤過磷酸鈣為基肥,覆土待種。(二)種植時間多采用冬春植,裸根苗在12月下旬至1月上旬,選無風陰天種植為宜。袋苗只要有水源保證,全年都可種植。(三)種植密度根據氣候、土壤肥力、土層厚度和品種特性而定。株行距可選擇4米×4米、4米×5米、3 米×5 米等,每畝33~40株,東魁宜稀,其他品種可適當密。(四)種植 技術修剪過長和劈裂根系,苗木中心干嫁接口上留25~30厘米處短截并摘除部分葉片。干旱年份宜全部摘除葉片。種時根應舒展,不能觸及肥料,覆細土、壓實,,可在嫁接口上部培土高10~15厘米,澆足定根水,并在樹盤1米內進行地膜覆蓋,以后新植幼苗要注意澆水。(五)配置雄株: 無野生楊梅的新區(qū),應搭配1~2%的雄株,以提高楊梅授粉率和結實率,定植雄株位置應根據地形及風向而定。四、栽后管理(一)、土壤管理 1、幼齡樹在樹盤直徑1米~1.5米內清除灌木、雜草,一年淺耕松土2~3次,冬春注意澆水,夏秋注意排水。2、成年樹較平坦園地用“清耕法”,9月份結合施秋肥進行土壤改良,采果前清除樹冠下雜草。坡地宜用“自然生草法”:冬季翻土時清除雜灌木和多年生草本植物后,任其自然生長一年生草本植物,僅在采收前割去樹冠下草類以便采收。3、 擴穴培土定植后第二年起,每年7―8月,結合施肥向外擴穴,同時在穴內施廄肥或土雜肥直到全園翻完。成年園秋冬季進行翻土,隔年或每年培土加厚根部土層。 4、套種 可利用行間隙地種植葉、果類蔬菜和藥材等低稈作物,禁止種植瓜類、薯類等攀延性植物。也可套種印度豇豆,烏豇豆,印尼綠豆等夏季綠肥;并可套種光葉紫花苕等冬季綠肥,以改良土壤。(二)施肥管理1、基肥:7-8月施基肥,用腐熟廄肥、堆肥或餅肥。幼齡樹株施餅肥1~3公斤,初果樹株施廄肥15~20公斤加草木灰10公斤;成年結果樹株施欄肥30公斤或堆肥45公斤或餅肥4~5公斤 。2、追肥一年生樹可不施肥或6月以后施幾次清糞水;二年生樹可在1月、6月、8月分三次每畝施尿素1公斤、1.4公斤、1公斤,普鈣1.4公斤、1.8公斤、1.4公斤,硫酸鉀1公斤、1.3公斤、1公斤;三年生樹可在1月、6月、8月分三次每畝施尿素1.6公斤、2.6公斤、1公斤,普鈣1.4公斤、2.3公斤、1公斤,硫酸鉀1.5公斤、2.4公斤、1公斤;四年生樹可在1月、3月、6月分三次每畝施尿素2.6公斤、4.4公斤、1.8公斤,普鈣1.4公斤、2.3公斤、1公斤,硫酸鉀4.8公斤、8公斤、3.2公斤;成年樹可在1月、3月、6月分三次每畝施尿素13公斤、22公斤、9公斤,普鈣13公斤、33公斤、9公斤,硫酸鉀18公斤、30公斤、12公斤;3、施肥方法應根據土壤性質、肥料種類、樹齡大小、天氣及年周期中的各個時期,采用不同的施肥方法。常見的施肥方法如下:(1)環(huán)狀溝施法適用于幼年樹。以楊梅樹干為中心,在樹冠滴水線處挖1條寬30-40厘米,深20-30厘米的環(huán)狀溝,把肥施入與土壤拌勻并蓋土。(2)條溝施肥法適用于幼樹和成年樹。以樹冠為中心,在樹冠外圍投影下偏外15-20厘米處,挖寬30-40厘米,深20-30厘米的若干條溝,把肥施入后與土壤拌勻蓋土,翌年改條溝方向,條溝位置輪換外移,以達到深翻擴穴改土目的。(3)放射狀溝施法常用于成年樹施肥。以樹干為中心,與樹冠周圍的切線垂直,從樹冠滴水線外開始向內挖4-6條放射狀溝,溝長40-60厘米
百度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