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葉博物館的建筑布局
中國茶葉博物館建筑面積7600平方米,展覽面積2244平方米。1990年10月起開放,是國家旅游局、浙江省、杭州市共同興建的國家級專業(yè)博物館。由于在文化遺產(chǎn)保護事業(yè)的改革與發(fā)展中作出了突出貢獻,2007年5月24日,中國茶葉博物館被國家人事部和國家文物局授予全國文物系統(tǒng)先進集體的光榮稱號。茶葉博物館作為展示茶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建筑選址在杭州西湖龍井茶的產(chǎn)地雙峰一帶,從而設(shè)計出了茶史、茶萃、茶事、茶緣、茶具、茶俗6大相對獨立而又相互聯(lián)系的展示空間,從不同的角度對茶文化進行詮釋,起到了很好的展示效果。一號樓為陳列大樓,設(shè)5個展廳。茶史廳介紹中國茶葉生產(chǎn)、茶文化的發(fā)展史,茶萃廳展出中國名茶和國外茶葉的樣品,茶具廳展示中國各歷史時期茶具的演變和發(fā)展,茶事廳介紹種、制茶、品茶的科學知識,茶俗廳介紹云南、四川、西藏、福建、廣東以及明清時期的飲茶方法和禮儀,反映中國豐富多彩的茶文化。二號樓用作外賓接待和學術(shù)交流。三號樓設(shè)6個不同風格的茶室,供參觀者品嘗各茶系的飲茶風味。在四號樓,參觀者可以欣賞到古今中外的茶藝和茶道表演。館內(nèi)建筑具江南園林特色,曲徑假山和周圍茶園相映襯,把參觀者帶入豐富多彩的茶文化氛圍之中。 茶是中國對人類、對世界文明所作的重要貢獻之一。中國是茶樹的原產(chǎn)地,是最早發(fā)現(xiàn)和利用茶葉的國家。茶業(yè)和茶文化是由茶的飲用開始的。幾千年來,隨著飲茶風習不斷深入中國人民的生活,茶文化在我國悠久的民族文化長河中不斷豐厚和發(fā)展起來,成為東方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近代茶文化又以其獨特的風采,豐富了世界文化。今天,茶作為一種世界性的飲料,維系著中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深厚的情感。 茶,自神農(nóng)最初發(fā)現(xiàn)和利用以來,在中國歷史上已吟詠了幾千年之久.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這句古老的俗語,道出了茶與中國人民的不解之緣。關(guān)于茶事, 歷代茶人進行了無數(shù)次探索和嘗試。自陸羽《茶經(jīng)》問世,茶事方大行其道。古往今來,茶之種、之制、之器、之藏、之飲、之用各有其術(shù),各有其道,各有其情。 走進博物館,首先帶給人的是震驚:它沒有圍墻。一般博物館給人的感覺都是莊嚴肅穆的,有一種泱泱經(jīng)典文化的架子。但茶葉博物館整個地打通了圍欄和圍墻,僅在需要阻隔的地帶,密植帶刺植物,既通透又有效阻攔,營造出一個“館在茶間、茶在館內(nèi)”的生態(tài)型無圍墻博物館,它仿佛在告訴人們:我們沒有門檻,我們歡迎每位客人的到來。沒有圍墻的博物館,卻是一個茶文化氛圍相當濃淳的休閑景區(qū),處處彰顯了人文主題和茶文化韻味,以獨具江南風味的園林藝術(shù)和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專題展示吸引著廣大茶文化愛好者和中外游客。腳下的路,一下子奪走了所有的視線。以天然石材鋪就的路面上出人意料地鑲嵌了來源于歷代碑石、拓片、名帖、名人書法、繪畫作品、陶瓷題記、摩崖石刻中的100個“茶”字或“茶”的別稱(如荈、詫、荼、茗等),或行云流水,或渾厚蒼勁,或奔放不羈,或古趣盎然,人們不禁陶醉于這書法篆刻的藝術(shù)天堂里,既有書香墨韻,也聞到了濃濃的茶香,茶未至,香先到。不知不覺走完這條名為“雙香徑”的茶道,來到了茶博西北角,一條橫貫茶博,頗具茶韻的水系,成為茶博游覽的景觀軸,恰到好處地表現(xiàn)了“水為茶之母” 的主題,力現(xiàn)“茶”與“水”的交融關(guān)系。水系利用山勢,引進錢塘江活水,從茶博的西北角一直貫通到東南角,與館外山澗溪流相匯合,以經(jīng)天然瀑布長年沖刷的天然大巖石駁岸,并在溪底鋪就一層鵝卵石,采用深潭蓄水、分層筑壩、涌泉、山澗、溪灘等處理手法,讓水流逐級而下,恰似九溪十八澗,形成疊水效應(yīng)。 順水而下,水系兩旁是特色茶樓和室外品茗專區(qū),出東南,則來到了茶博文化的精粹——陳列大樓,這里有著源遠流長的中華茶文化,水景到此漸至收尾,整一條游覽線路既顯通暢連續(xù),又寓意深遠。走進陳列大樓的序廳,頓時被淙淙水聲吸引,只見一面水幕從十米高處徐徐而下,一潮春水浸潤著偌大一個綠色的 “茶”字,顯得格外清亮醒目,真是“精茗蘊香,借水而發(fā),無水不可與論茶也”。水幕之下,假山盆景郁郁蔥蔥。這動靜結(jié)合的設(shè)計,象征著中華茶文化之源遠流長,詮釋了茶與水、自然與人的親和關(guān)系,突出了展覽的主題。茶葉博物館的文化展示是吸引人的,這里是博物館的精華所在。整個展覽分茶史、茶萃、茶事、茶具、茶俗、茶緣等六個部分,多方位、多層次、立體地展示茶文化的無窮魅力。徜徉在展廳,最讓觀眾流連的是繽紛再現(xiàn)的各地茶俗。一個個生動的場景,敘述著各民族人民飲茶、愛茶的日常生活。藏民家的酥油茶,觀眾可以親自動手打制;仿真的大茶樹下,“竹爐湯沸火初紅”的是云南傣家的烤茶;臨江而設(shè)的茶攤七星灶正旺,拾階而上,遙望巫山云雨初霽;斜陽下回眸徽商茶莊前迎風飄曳的“茶”幌,宛若回到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那個年代。茶莊的一側(cè),福建的功夫茶道正在上演,莊重典雅的茶藝小姐正在為您泡制一壺釅釅的鐵觀音,而駐足觀賞的人早已成為別人眼中的風景了。從原始森林的野生大茶樹切片到各種栽培茶樹標本;從良渚時期粗樸簡陋的飲器到明清精美絕倫的宮廷茶具;從茶籽化石到民族風格濃郁的茶俗場景,一件件珍貴的文物,輔以精心設(shè)計的文字、圖片、圖表,制作精良的模型、惟妙惟肖的雕像,以及優(yōu)雅動人的音樂,演繹了數(shù)千年的文明進程。茶博館的陳列有許多獨特的創(chuàng)意,它努力增加直觀感,提高觀眾的感性認識,一改傳統(tǒng)博物館只準看、不準動手的規(guī)矩,盡可能地為觀眾提供參與機會,提高觀眾的參觀興趣。有的展廳設(shè)開放陳列區(qū)。茶萃廳陳列了綠茶、紅茶、烏龍茶、白茶、黃茶、黑茶六大茶類及再加工茶等共三百余個茶樣實物,被分門別類地安放在圓柱狀茶樹形臺面上,同時配有相應(yīng)按鈕。只要觀眾戴上耳機,點擊標本旁的按鈕,就會有一個娓娓動聽的聲音介紹相關(guān)的茶葉知識。同時在開放區(qū)還陳列著各種緊壓茶,有金瓜茶、筍殼茶、七子餅茶、方磚茶、茯磚茶等等,小的直徑不過一、二厘米,大的直徑竟超過一米。只要觀眾有興趣,就可以用手去觸摸,甚至可以用嗅覺去感受它的香味。在茶事廳,開放的陳列再一次讓觀眾有機會去感覺茶葉的全部,從茶樹的種子、枝干到果實;從一片葉子到可口的茶飲料……只要轉(zhuǎn)動轉(zhuǎn)盤,各類茶葉適宜的沖泡時間、茶葉用量、茶與水的比例等知識一目了然?!叭袌D”形象地說明了茶圣陸羽在《茶經(jīng)》里提出的,“魚眼、蟹眼、騰波鼓浪”的“三沸”之說。多媒體的使用,使有限的展示得到無限延伸。整個展覽共設(shè)置了五臺多媒體觸摸屏,將與茶文化有關(guān)的社會政治、經(jīng)濟、音樂、詩歌、繪畫、舞蹈、宗教等元素被有機地串合起來,編入電腦程序,只要用手輕輕一點,大量的茶文化信息源源傳來。有獎競猜的多媒體系統(tǒng)更加吸引觀眾,點擊鼠標,就可以獲得一份知識獲得的喜悅。在茶葉博物館除了能欣賞到專業(yè)的茶文化展示外,還能在視野范圍中不斷地加深和拓寬知識,感受到濃濃的文化氛圍。 公園般地博物館,對周邊植物配置進行了精心地處理,不遺余力地利用植物的特色配置凸顯主題,將茶文化不斷向周邊環(huán)境延伸。有品種各異屬山茶科植物的茶花,能與茶樹進行性狀比較;有觀賞性強且可供泡飲的植物,如絞股藍、玳玳、大葉冬青、六月霜、枸杞、茶條槭、薄荷、茉莉、魚腥草、野山楂、玫瑰、桂花、金銀花、杭白菊等等。既增加科普性和趣味性,營造出特色植物景觀,同時在配置上有層次,又有茶文化特色。徜徉于博物館,不經(jīng)意地看去,是個不露人工痕跡的生態(tài)公園,但細細觀察,每座橋,每個水池都有著詩意般的名字,都蘊涵了生動的文化故事,就連一草一木都具名目,都有文化韻味。茶博還有一個獨特的、開放性的茶樹品種資源圃——嘉木苑,這是一個生動的專題性茶樹園,展示了100多種千姿百態(tài)的茶樹品種。許多品種間差異明顯,除了尋常所見的灌木型茶樹外,還可見到喬木型大茶樹,如烏牛早、黃葉早、肉桂、毛蟹、云南大葉等大茶樹等等。資源圃還對各種茶樹品種的產(chǎn)地、名稱、適制茶類等立牌說明,營造出一處鮮活的室外展區(qū)。坐落于嘉木苑下的焙香簃在茶葉采摘季節(jié)還向觀眾表演炒茶,展示炒茶技藝和茶葉加工的重要工序,加深游客對茶葉制作工序的了解,是對展廳陳列的生動補充。精心的植物配置和品種園,大大充實了茶博茶文化的內(nèi)涵,并成功地將茶文化從單一的視覺展示中解放了出來,向周邊環(huán)境延伸,形成可觀、可觸、可感的新體驗。 茶葉博物館的環(huán)境小品也非常吸引人們的眼球。300多個形態(tài)各異、雕刻精美的柱礎(chǔ),或安置于玻璃長廊柱子下,或作為環(huán)境裝飾,或供游人小憩。柱礎(chǔ)石質(zhì)不同、大小不等、形狀各異,顯示了它們有著各自不同的身世,包涵著豐富的人文和古代建筑藝術(shù)的信息。在博物館中,總能看到不少游客對道路兩邊的柱礎(chǔ)發(fā)出嘖嘖的贊嘆聲,這些精巧玲瓏的石墩子,盡管經(jīng)歷年代久遠的風雨剝蝕,仍是依稀可辨,面面都有寓意祥瑞的石刻圖畫,寓意豐富,風采傳神。有了這些柱礎(chǔ)的參與,茶博的文化氛圍更顯濃郁,是茶文化的開枝散葉之地,還是一座琳瑯滿目的石刻藝術(shù)收藏所。茶圣陸羽的仙風道骨讓人駐足不前,遠眺群山的陸羽,激發(fā)了人們對先賢的緬懷。茶博陸羽像為青銅制,高約2.5米,并配有低矮的茶桌,置茶爐、茶杯等品茗用具于上,陸羽則站立于旁,衣袂飄然,左手持一茶碗,右手持一茶書,回味著唇齒之間的茶香余韻,神態(tài)自若,氣勢生動。 安置于吉慶臺附近的圭表和日晷也引起了人們格外的注目。雖為小品設(shè)置,其實是可以使用的。圭表和日晷均屬于我國流傳最古老的天文儀器,以太陽為觀測目標,根據(jù)測定日影長度來確定時間的計時儀器。圭表是根據(jù)正午時表影長度的變化來測定節(jié)氣的、定年長的,由圭和表兩部份組成,圭表基座一周分別裝飾“宋代審安老人十二茶具圖贊”及“二十四節(jié)氣歌訣”。日晷則是利用一日之表影的方向變化來定出時刻的,由盤和針兩部分組成,日晷一側(cè)裝飾“與日俱進”,另一側(cè)裝飾“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日晷所指的時間是本地實際的太陽時,即真太陽時,與常用的北京時間存在不等時時差。圭表和日晷對我國古代的農(nóng)事生產(chǎn)極有幫助,而茶葉生產(chǎn)也是屬于農(nóng)耕文化的一部分,需要利用圭表和日晷來測定茶葉采摘的節(jié)氣和時間,體現(xiàn)了茶事的季節(jié)性要求。圭表和日晷的設(shè)置既有助于人們了解更多的天文知識,可以根據(jù)提示親自動手測定時間和節(jié)氣,同時也將茶事活動納入了一個完整的農(nóng)耕文化中來體現(xiàn),顯現(xiàn)了茶文化與農(nóng)耕文化的親密關(guān)系。帶著輕松愉悅的休閑情緒,在茶葉博物館觀摩品味,累了,隨意地揀一處坐下,深深地呼吸空氣里桂花的甜香,渴了,挑一處有水聲鳥語的地方坐了,叫上一壺茶,細細地品,慢慢地讓茶香彌滿唇齒之間,便也就品出了一種閑情逸致、一種別樣的風雅來了。這樣的風雅,是會被記取的,記取的一半在于茶博風情一半在于人文。走進了這龍井茶鄉(xiāng),品出了另一番西湖煙月味,這種味道,正如杯中的茶,雖濃釅,卻也回甘久久。